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索——以河北地质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
1
作者 王维早 吴会阁 +1 位作者 谌会芹 郝刚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新工科教育秉持以目标与结果作为导向的理念,把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因此,新工科教育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出了高的要求。但是,新工科背景下我校土木类专业校企育人存在一些的问题,如实验室设备不足、“双师型”教师不足、校企... 新工科教育秉持以目标与结果作为导向的理念,把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因此,新工科教育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出了高的要求。但是,新工科背景下我校土木类专业校企育人存在一些的问题,如实验室设备不足、“双师型”教师不足、校企发展理念的差异。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展教学与考核等方式,共建我校土木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国家基础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校企协同 土木类
下载PDF
土木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维早 吴会阁 +1 位作者 谌会芹 郝刚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50-053,共4页
本文将以河北地质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依托,以土木类专业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对土木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探索土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有助... 本文将以河北地质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依托,以土木类专业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对土木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探索土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有助于转变我国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有利于理清土木类人才培养思路,对提高土木类人才培养质量和土木类毕业生就业率均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模式 土木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河北地质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会阁 曹秀玲 张江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4-67,共4页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例,“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例,“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建立中国特色土木学科教育“新体系”,立足培养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协同育人 土木工程学科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河北地质大学城市地下空间专业为例
4
作者 曹秀玲 吴会阁 +1 位作者 张江伟 李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科为载体,对“新工科...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科为载体,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建立中国特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育“新体系”,立足培养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协同育人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地质灾害影响下道路交通系统脆弱性研究——以井陉县为例
5
作者 赵明钰 袁颖 +2 位作者 陈燕伟 张文松 任磊 《邢台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0-51,共12页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选取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对井陉县道路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研究,并使用ArcGIS软件绘制其空...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选取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对井陉县道路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研究,并使用ArcGIS软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道路、桥梁、地质灾害、人口等敏感性因素是影响地质灾害下道路交通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下道路交通系统脆弱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脆弱性高的地区地质灾害点密集,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对道路交通系统威胁较高。此外,研究结果发现,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勘察、治理的同时,还要建立道路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便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县地质灾害下道路交通系统的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道路交通系统 脆弱性评价 熵权TOPSIS模型
下载PDF
南非BISHOP锰矿区工程水文地质及矿体结构特征研究
6
作者 赵晋 袁世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40-344,共5页
南非作为世界五大矿产资源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多样,特别是锰矿资源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BISHOP锰矿区作为Postmasburg锰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水文地质及矿体结构特征研究对于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 南非作为世界五大矿产资源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多样,特别是锰矿资源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BISHOP锰矿区作为Postmasburg锰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水文地质及矿体结构特征研究对于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Postmasburg锰矿田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对BISHOP锰矿区的工程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对该矿区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开采条件、矿石结构与构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ISHOP锰矿区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层状岩类中等类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床为海底喷气成因;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晶粒状结构、隐晶-微晶结构、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砾屑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多孔状构造、晶洞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研究结果为BISHOP锰矿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提供基础地质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锰矿开发 工程水文地质结构 矿体结构特征 海底喷气成因
下载PDF
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
7
作者 袁颖 刘超 +2 位作者 王世文 周爱红 李治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21期70-71,共2页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包括入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等,开展教师专业综合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大学...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包括入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等,开展教师专业综合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项目,通过这些措施的建立,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提供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融合思维导图的导引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工程地质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江伟 硕良勋 +1 位作者 袁颖 杜江民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4期62-65,共4页
“工程地质学”是高校地质类、土木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科交叉性强,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和重塑,融入“课程思政”、前沿热点等元素,... “工程地质学”是高校地质类、土木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科交叉性强,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和重塑,融入“课程思政”、前沿热点等元素,采用思维导图形式来展现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从应用模式、课堂设计和实施流程三个方面来探索融合思维导图的导引教学模式在“工程地质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并为类似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科 思维导图 导引教学 工程地质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标准的确定方法新探
9
作者 周吉光 周瑶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针对现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标准存在的地区间不统一、操作不便捷以及相关费用方案编制不科学等问题,论文以河北省非金属矿山为例,引入地质要素评序法、污染指数法和连锁替代法等理念,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费用分... 针对现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标准存在的地区间不统一、操作不便捷以及相关费用方案编制不科学等问题,论文以河北省非金属矿山为例,引入地质要素评序法、污染指数法和连锁替代法等理念,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费用分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费用和土地复垦费用两大类,试图构建一个既高效易行又精确可靠的基金计提标准的确定方法,以为各地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计提标准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基金 计提标准
下载PDF
多类型案例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城市地质类课程为例
10
作者 李治广 王世文 +2 位作者 袁颖 周爱红 杜国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16-18,共3页
工程实践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案例教学存在的案例类型单一、内容老旧、未考虑专业发展、案例过程设计粗糙、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选择工程实践型、论文写作型、科研项目型案例,运用多类型案例驱动的... 工程实践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案例教学存在的案例类型单一、内容老旧、未考虑专业发展、案例过程设计粗糙、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选择工程实践型、论文写作型、科研项目型案例,运用多类型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探索案例教学新方向,为学生今后专业发展、学术发展奠定基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助力学生未来的职业及科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案例 过程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涞水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玉文 袁颖 +2 位作者 李琛曦 杜国梁 刘超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4-43,共10页
对涞水县全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选取9个评价因子分别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地形起伏度、地貌、岩性和植被覆盖度,引入加权信息量模型,根据模型中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加权信息量值,对涞水县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 对涞水县全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选取9个评价因子分别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地形起伏度、地貌、岩性和植被覆盖度,引入加权信息量模型,根据模型中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加权信息量值,对涞水县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本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成三个级别,依次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及高易发区。引入ROC曲线及AUC指标,证明了评价结果的精度为74.74%。该评价方法可以为本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涞水县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加权信息量法
下载PDF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模型的平山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静 任涛 +2 位作者 翟星 袁颖 杜国梁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7-53,共7页
根据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断裂、水系、植被覆盖指数、坡度、坡向、高程、地形起伏度9个评价因子,基于GIS平台,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平山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易发分区等级,... 根据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断裂、水系、植被覆盖指数、坡度、坡向、高程、地形起伏度9个评价因子,基于GIS平台,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平山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易发分区等级,通过ROC曲线,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占总面积2.69%,主要分布在构造发育的断裂带、松散软弱岩层、地形起伏度为10-25 m、坡向偏南、海拔较高处;高易发区占总面积44.58%,主要分布在坡度为30°-45°、海拔高、植被覆盖率30%~40%处;中易发区占总面积27.81%,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相对较大、侵蚀构造中山区;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4.9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无断裂带、水库、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县 GIS 加权信息量 易发性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永定庄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涛 宁志杰 +4 位作者 段鹏宇 李玉文 韩嘉琛 姚静 袁颖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78-82,共5页
矿山生态修复对矿山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永定庄煤矿存在的不稳定斜坡和建筑垃圾堆放引起的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发展和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研究区内地形地貌特征和室内试验,采用传递系数法对研究区... 矿山生态修复对矿山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永定庄煤矿存在的不稳定斜坡和建筑垃圾堆放引起的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发展和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研究区内地形地貌特征和室内试验,采用传递系数法对研究区内的不稳定斜坡进行“天然”、“暴雨”和“地震”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对该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对区域内的建筑垃圾根据分布特点进行清运和平整复绿或就地压实、平整复绿。经过一系列治理该矿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已得到解决,该矿山的修复治理措施可为其他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治理 不稳定斜坡 地貌景观
下载PDF
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评价与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牛建广 辛伯雄 王明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文章以“2+26”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Windows-EBM-DEA模型和加权求和法对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进行测度,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阻碍... 文章以“2+26”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Windows-EBM-DEA模型和加权求和法对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进行测度,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阻碍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M”型的发展趋势,且城市间呈现“北部高、中部次之、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2+26”城市生态韧性在研究期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所面临的生态威胁和环保压力有所减轻,但城市间的差异较大。(3)“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发展水平正处于从低等向中等过渡的阶段,城市间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仍以勉强协调型城市为主体,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仍较大。(4)“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发展主要受到城市绿化建设、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城市主要受到污染治理、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生态韧性 协调发展 障碍因子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工程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建广 高春艳 郭建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工程管理加快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基于新文科建设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思考了培养模式的弊端,明确了课程体系中课程融通交叉不足、教学效果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工程管理加快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基于新文科建设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思考了培养模式的弊端,明确了课程体系中课程融通交叉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资源不充足等问题短板。借鉴国内同类型地方高校培养经验,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为提高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同类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工程管理 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PCA-GA-BP神经网络的秦岭北麓周至-蓝田段山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16
作者 刘育林 周爱红 孟维高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7-76,共10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常规预测模型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准确预测。所以此类预测模型仍需进一步研究。建立了秦岭北麓周至-蓝田段山前地质...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常规预测模型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准确预测。所以此类预测模型仍需进一步研究。建立了秦岭北麓周至-蓝田段山前地质灾害危险性PCA-GA-BP预测模型。将其训练10次得出最优预测结果和平均预测结果,分别与PCA-PSO-BP、RS-GA-BP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得出:文章提出的PCA-GA-BP的预测模型正确率较高,稳定性更好,为实际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工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预测 PCA-GA-BP预测模型
下载PDF
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及达峰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建广 王斐然 +2 位作者 辛伯雄 王明琪 戎密仁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为了从建筑业角度探索“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实现建筑业减排目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改进BP神经网络结合情景分析法,对2000—2019年河北省11个地市建筑业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碳达峰情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为了从建筑业角度探索“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实现建筑业减排目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改进BP神经网络结合情景分析法,对2000—2019年河北省11个地市建筑业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碳达峰情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距离生产前沿面存在26%的发展潜力,说明当前河北省建筑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2)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空间分布格局由“西部高、东部低”向“中部高、南北低”转变;3)在基准情景下,河北省建筑业未能实现碳达峰;低碳情景下可以在2030年实现达峰目标;而强化情景下,则能够促使达峰时间提前到2027年。同时提出“以政策调控为主导、以市场合作为辅助、以技术升级为根本”的减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效率 碳达峰 SBM模型 时空演化
下载PDF
VR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曹秀玲 吴会阁 +1 位作者 范进胜 李建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8期00280-00281,共2页
随着现代信息化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VR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各专业领域。本文以VR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为例,从发展概况、技术优点、虚拟实验、虚拟实训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促进了教育形态、... 随着现代信息化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VR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各专业领域。本文以VR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为例,从发展概况、技术优点、虚拟实验、虚拟实训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促进了教育形态、教学环境的改变,切实将老师与同学的视觉统一,可以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感知的探索,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生动的教学场景,使得实训课程降低抽象性,更加通俗易懂。VR技术在教学实训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理念,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 教学实训
下载PDF
河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
19
作者 都沁军 张凯旋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巩固和增强河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碳汇评价模型,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例,系统地测算了省内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从种类结构、时序变化、空间分... 巩固和增强河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碳汇评价模型,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例,系统地测算了省内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从种类结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三方面进行特征评价。研究显示,河北省北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河北省总体有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在碳汇巩固提升方面有较大潜力,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稳步提高区域碳汇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汇 河北省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粮食作物系统生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20
作者 单永娟 尚禹彤 张家俊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河北省粮食作物系统的生态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河北省粮食作物系统平均生态效率由2011年的0.659增长至2020年的0.837,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从南向北递减转变为从南北向中间... 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河北省粮食作物系统的生态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河北省粮食作物系统平均生态效率由2011年的0.659增长至2020年的0.837,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从南向北递减转变为从南北向中间递减的新格局;粮食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化肥使用强度、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有效灌溉率。为进一步促进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建议粮食生产中控制农业化学品的使用范围、种类与规模,重视种植结构的前期规划,改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