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工程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王美艳 廉菲 +2 位作者 张慧川 赵艺茵 郭雨晴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该文基于国家新工科的战略需求、河北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化建设的背景及环境类专业的特色,对环境类专业工程文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建设要点进行分析,建设内容包括明晰具备环境类特色的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塑造... 该文基于国家新工科的战略需求、河北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化建设的背景及环境类专业的特色,对环境类专业工程文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建设要点进行分析,建设内容包括明晰具备环境类特色的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塑造涵盖工程文化理念的环境类培养目标、构建合理融入工程文化的环境类课程体系、丰富环境类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打造“党建-思政-文化”“双融双促”机制。旨在建成以环境类专业为示范的工程文化建设资源库,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可在工科类院校推广应用的工程文化教育实施体系。重点解决典型工科专业中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程度差、协同育人效果弱化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地方工科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环境类专业 工程文化 党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OBE的《环境工程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阳 任芝军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6期98-100,共3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是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问题。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基于OBE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是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问题。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基于OBE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改革。经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环境工程原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统化核心课程群建设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春华 杨华 +2 位作者 金凤云 夏国强 马秀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6期87-88,共2页
以目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新增设的三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之间存在的问题为契机,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重新审视和定位三门新增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位置和关系,构建系统化的... 以目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新增设的三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之间存在的问题为契机,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重新审视和定位三门新增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位置和关系,构建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调整课程的次序、合理处理课程的衔接、优化课程的内容。通过系统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和实施,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专业认识、建立学生工程概念、强化工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体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核心课程群 建筑环境学 流体输配管网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长平 刘晓宁 +1 位作者 邵青 黄超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1期87-87,共1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作者在多年来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科研及实验习惯的重要性,并尝试采用开放教学和灵活的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实验效果,收到了良好...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作者在多年来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科研及实验习惯的重要性,并尝试采用开放教学和灵活的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实验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层次设计法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第二课堂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华军 杨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5期150-151,共2页
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本文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设计法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框架体系,采取"点面结合"实践模式,有利于填补课堂教学环节的局限... 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本文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设计法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框架体系,采取"点面结合"实践模式,有利于填补课堂教学环节的局限,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层次设计法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监测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邵青 张长平 李志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25期188-188,190,共2页
本文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监测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分配。介绍了根据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方法;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及实践教学,引入课题,进行探究性教学。探索了与研究性教学相应的成绩考核方法,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参... 本文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监测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分配。介绍了根据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方法;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及实践教学,引入课题,进行探究性教学。探索了与研究性教学相应的成绩考核方法,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参与成绩评定。研究性教学实现了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研究性教学 实践探索 成绩评定 教学相长
下载PDF
能源与环境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
7
作者 闫运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8期0034-0037,共4页
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对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对能源与环境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提升安全意识、改进管理机制、... 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对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对能源与环境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提升安全意识、改进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巡查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有效地防止了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为师生创造了安全的实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安全 实践
下载PDF
地方高校能源环境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8
作者 闫运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0029-0032,共4页
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工科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搞好实验室建设,坚持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工科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搞好实验室建设,坚持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能源环境类实验室管理体制、教学实践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做了探索和实践,通过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有效促进了高素质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与改革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率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旭东 李志会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年第2期18-19,51,共3页
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教学团队的努力以及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既有助于实验课教学效率的提高,又有... 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教学团队的努力以及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既有助于实验课教学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效率优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学类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中教学的探讨
10
作者 张长平 黄超 《科技资讯》 2014年第31期145-145,共1页
生物类课程在环境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学习课时要远远小于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课时,因此,环境工程的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时出现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整合生物... 生物类课程在环境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学习课时要远远小于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课时,因此,环境工程的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时出现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整合生物类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是环境工程中生物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生物类课程也要注重创新教育,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去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以环境工程为例
11
作者 张长平 王美艳 孙优善 《前卫》 2022年第33期0172-0174,共3页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对实践课程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的实施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仅要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而且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设...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对实践课程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的实施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仅要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而且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设施,建立企业实践平台,用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来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环境工程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案例探究——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美艳 张长平 +3 位作者 任芝军 孙优善 田利 商植桐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生动的案例是支撑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本文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授课实际出发,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课程思政的实施经验,列举了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与具体的思政实施案例。
关键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校线上教学全覆盖情境下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美艳 张长平 +2 位作者 孙优善 田利 黄超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2期67-69,共3页
线上教学全覆盖情境下,在与传统教学迥异的教学环境中,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在线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因此如何打造高效在线课堂、塑造学生阳光心态,是教师、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了院系保证在线教... 线上教学全覆盖情境下,在与传统教学迥异的教学环境中,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在线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因此如何打造高效在线课堂、塑造学生阳光心态,是教师、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了院系保证在线教学效果的各项措施,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心理建设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进展与探讨
14
作者 饶中浩 刘新健 +3 位作者 刘臣臻 王坤 李孟涵 田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3-1095,共13页
储能对于促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固的人才支持,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西安交通大学于2020年获批第一个储能... 储能对于促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固的人才支持,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西安交通大学于2020年获批第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以来,目前已有6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这一迅猛发展趋势清晰地表明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给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是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且不同高校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向有所差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汇总了部分高校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方向设置以及储能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等情况,总结了不同高校在储能领域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思路,为该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储能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5
作者 孔文文 沈伯雄 +2 位作者 范连雷 吕宏虹 刘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20-0123,共4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发现该专业教育尚存在相关专业课程教育不受重视、专业学习与环保工艺教学相脱离、课程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为适应环保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发现该专业教育尚存在相关专业课程教育不受重视、专业学习与环保工艺教学相脱离、课程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为适应环保行业的发展,在高校环保设备工程的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并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智能化仿真教学系统和智能化的学习平台来缓解重高校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减少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差异。本文为推动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环保设备工程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环保设备工程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
16
作者 王晓欧 张长平 +1 位作者 王美艳 孙优善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第1期60-62,共3页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课时少、内容难的特点,从筛选、整合、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学习资料,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为着眼点,...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课时少、内容难的特点,从筛选、整合、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学习资料,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尝试建立更加适合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外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外语课程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前沿交叉教育理念在“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以机器学习为交叉融合切入点
17
作者 任更波 李依然 +1 位作者 梅竣乔 王美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与环境监测、污染生态学等多领域研究有交叉,通过这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环境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如何通过生态途径干扰、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在新工科背景下,...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与环境监测、污染生态学等多领域研究有交叉,通过这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环境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如何通过生态途径干扰、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在新工科背景下,根据传统教学的不足和学生发展特点,创新性提出以机器学习的交叉融合为切入点,构建“课堂指引(guidance)+自主探索(explore)+成果考核(check)+效果追踪(trace)”的“四位一体”GECT教学模式,为“前沿交叉”融入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理念提供参考,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新工科理念下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 新工科 机器学习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付祥钊 孙春华 蒋斌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5期57-60,共4页
国家调整本科专业设置10年来,工程类专业均面临专业面扩展与专业课学时缩减的矛盾。为此,对建环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查,通过对学生调查意见触及的工程类专业的教材观和教学观的思索,探讨了工科... 国家调整本科专业设置10年来,工程类专业均面临专业面扩展与专业课学时缩减的矛盾。为此,对建环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查,通过对学生调查意见触及的工程类专业的教材观和教学观的思索,探讨了工科类专业面临的专业面扩展与专业课学时缩减之间矛盾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研究 教学内容 教材观 教学观
下载PDF
基于校企联和培养模式下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模块化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占秀 杨历 万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9期53-54,共2页
本文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入手,把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按照实习企业的特点分解知识模块,在企业实习期间实施被分解的知识模块,协调模块知识中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建立各课程之间的关联,理解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企业... 本文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入手,把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按照实习企业的特点分解知识模块,在企业实习期间实施被分解的知识模块,协调模块知识中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建立各课程之间的关联,理解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企业中的应用。最后在锅炉制造厂和热电厂实习案例,阐述本专业的知识模块的构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模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校企联和培养模式
下载PDF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占秀 杨历 万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8期39-40,共2页
讨论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需求的差距,以及高校和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各自优势,提出互赢方针是校企联合办学的基础,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和其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实施计划。
关键词 校企联合培养 互赢方针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