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乏血供和非乏血供脊柱肿瘤动态核磁共振灌注的特征
1
作者 杨俊涛 何全杰 +3 位作者 焦勇强 郭光辉 陈俊丽 王玉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评估脊柱肿瘤血供方面的应用。方法将3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先后进行DCE-MRI灌注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乏血供组(A组,10例)和非乏血供组(B组,26例)。比较两组DC...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评估脊柱肿瘤血供方面的应用。方法将3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先后进行DCE-MRI灌注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乏血供组(A组,10例)和非乏血供组(B组,26例)。比较两组DCE-MRI灌注图像上血流量(BF)比值、峰值增强参数、血管通透性(Ktrans)、血浆体积(VP)的差异。结果DCE-MRI灌注图像上VP、BF比值、Ktrans、峰值增强参数B组均大于A组(P<0.05)。结论DCE-MRI评估脊柱肿瘤血供稳定可靠,乏血供脊柱肿瘤和非乏血供脊柱肿瘤的动态核磁共振灌注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核磁灌注 血浆体积 脊柱肿瘤 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儿童胸大肌止点变异伴功能受限一例
2
作者 牛静 张永涛 《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8-558,共1页
胸大肌变异的临床报道较少,多为尸体解剖发现而被报道。胸大肌的起点与止点变异相对胸大肌变异的临床报道则更少,临床指导意见相对短缺。本治疗小组接诊1例女童因自幼发现上肢条索样物导致上肢活动受限而就诊,术中证实为胸大肌止点变异... 胸大肌变异的临床报道较少,多为尸体解剖发现而被报道。胸大肌的起点与止点变异相对胸大肌变异的临床报道则更少,临床指导意见相对短缺。本治疗小组接诊1例女童因自幼发现上肢条索样物导致上肢活动受限而就诊,术中证实为胸大肌止点变异导致。予以手术多节段切断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 临床指导 临床报道 病例报道 切断术 多节段 上肢活动受限 功能受限
下载PDF
七氟烷诱导新生小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董凯 杨智慧 +1 位作者 焦勇强 李娜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 探讨七氟烷诱导新生小鼠术后认知障碍(POCD)作用机制。方法 12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吸入60%氧气,七氟烷组给予3%七氟烷(大剂量)加60%氧气。2组每天吸入2 h,持续3 d。使用莫里斯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 目的 探讨七氟烷诱导新生小鼠术后认知障碍(POCD)作用机制。方法 12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吸入60%氧气,七氟烷组给予3%七氟烷(大剂量)加60%氧气。2组每天吸入2 h,持续3 d。使用莫里斯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和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解剖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行病理切片和HE、尼氏染色、TUNEL、透射电镜以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形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海马组织内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穿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七氟烷组神经元萎缩退变程度及皮质区间质水肿程度强于对照组;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神经元萎缩和核溶解现象增多;2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萎缩和退化细胞数量及萎缩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P<0.01)。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脑细胞损伤严重。与对照组比较,七氟烷组新生小鼠海马组织中GRP78和GRP9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及P22、P4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 大剂量七氟烷可以通过诱导POCD新生小鼠海马组织内内质网应激反应,进而诱导海马组织程序性坏死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认知障碍 海马 动物行为学 内质网应激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细胞凋亡 小鼠 C57BL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史计月 周琨 +3 位作者 张爱民 耿岩 张洪林 侯宝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双盲法抽取1995年10月—2005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0例,其中院前进行综合治疗184例(A组),单纯液体... 目的调查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双盲法抽取1995年10月—2005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0例,其中院前进行综合治疗184例(A组),单纯液体复苏治疗305例(B组),未治疗111例(C组)。对比各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ALI/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确诊率及预后;并以入院1h及术后24、48、96和144h相关数据进行SIRS评分。结果600例患者中524例诊断为SIRS(占87.33%),其中A组73.37%(135/184例),B组91.48%(279/305例),C组99.10%(110/111例);SIRS分值A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1),B组又低于C组(P均<0.01);且A组术后96h基本正常,而B组术后144h才接近正常。ALI确诊率A组为5.98%(11/184例),发生ARDS1例,MODS1例,无死亡;B组为10.49%(32/305例),发生ARDS7例,MODS3例,死亡3例;C组则为20.72%(23/111例),发展为ARDS8例,MODS5例,死亡5例。结论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治与术后ALI密切相关,院前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院前救治 肺损伤 急性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莹 刘玉刚 陈占法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反复夹闭及再通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血管性痴呆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反复夹闭及再通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血管性痴呆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给药组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脑组织NOS及NO含量明显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红景天苷能够减轻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层次不清,突触减少,核固缩等病理改变。结论红景天苷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伤寒沙门氏菌致股骨颈骨髓炎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欣志 范天凤 +1 位作者 康少英 方绍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 骨髓炎 股骨颈 髋关节疼痛 医院就诊 外裴氏反应 肥达氏反应 抗生素治疗 结核菌素 阳性结果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率皮肤试验评估在急诊科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月梅 陈俊丽 +2 位作者 刘文利 温丽莎 陈向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3-1064,共2页
在急诊科就诊患者中有20%的患者自诉青霉素过敏〔1〕。然而,有证据表明患者自诉的青霉素过敏史并不可靠,很多患者不能准确回忆自己用药后的反应〔2〕。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加上急诊科微生物富集的环境是耐药菌生长的理想环境,随之会产生多... 在急诊科就诊患者中有20%的患者自诉青霉素过敏〔1〕。然而,有证据表明患者自诉的青霉素过敏史并不可靠,很多患者不能准确回忆自己用药后的反应〔2〕。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加上急诊科微生物富集的环境是耐药菌生长的理想环境,随之会产生多药耐药病原体〔3〕。青霉素皮肤试验的应用至今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4〕。通过皮肤过敏试验考察患者给予青霉素后,是否会出现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皮肤试验 假阳性率 过敏反应 急诊科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成海 李沙 +5 位作者 刘月梅 王文格 宁超 陈飞 张洪林 霍利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6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随访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主观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主观问卷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医护一体化 随访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基于椎弓根三维形态测量实施个体化置钉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乔国勇 关凤英 +2 位作者 耿瑞鹏 杨海平 陈欣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183-5185,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寻找一种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法。方法:选择1999-02/2006-03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12和/或L1段骨折患者59例,行螺旋CT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重建结束后,得到胸腰段标...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寻找一种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法。方法:选择1999-02/2006-03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12和/或L1段骨折患者59例,行螺旋CT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重建结束后,得到胸腰段标本的三维图像,通过旋转和切割进行图像处理并测量,模拟出T11~L2的椎弓根形态,根据CT测量椎弓根的实际投照点进行调整,即横断面上椎弓根轴线与矢状位上椎弓根轴线的交点,在确定进钉点时选择下关节突为参照物,选用合适直径的螺钉进行植钉,植入螺钉后,连接棒或板系统。结果:262个椎弓根行植钉术,242个完全在椎弓根内,仅有20个螺钉穿透椎弓根皮质。术后平均随访16.1个月,均无临床并发症的发生,Frankel平均增加1.4级。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断钉(3枚),1例患者出现断棒,所植入的螺钉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的轴线方向植钉,在置钉时应考虑到螺钉本身直径的因素,可以提高植钉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椎弓根 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章喜 范天凤 +3 位作者 陈欣志 康少英 田小运 张增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124,共4页
目的评价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患者,应用病灶内抗生素持续灌洗、骨外露处软组织缺损筋膜蒂皮瓣修复、骨折不愈合外固定架加压固定综合方法I期治疗... 目的评价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患者,应用病灶内抗生素持续灌洗、骨外露处软组织缺损筋膜蒂皮瓣修复、骨折不愈合外固定架加压固定综合方法I期治疗,对骨感染治疗情况、骨外露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处筋膜蒂皮瓣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13例,II期愈合2例,骨感染经1~1.5年随访无复发。结论灌洗、筋膜蒂皮瓣及外固定架I期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兼顾控制感染、消灭软组织缺损创面和促进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骨外露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感染 不愈合 软组织缺损 灌洗 筋膜皮瓣 外固定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融合及远期恢复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学超 张铮 +5 位作者 孔祥龙 王成海 宋学龙 王学磊 张龙华 王天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评估自体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融合及患者远期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确诊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 目的评估自体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融合及患者远期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确诊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60例(采用自体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方案)及对照组60例(采用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方案)。在术后1、3、6、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状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后3个月弯腰系鞋带的能力以及行走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椎间融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椎间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弯腰系鞋带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行走能力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患者的椎间融合效果,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体骨移植术 富血小板血浆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应用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懿 张晶晶 孙少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6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进行治疗的9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有3例手术前通过CT诊断,有5例在手术中被诊断,有1例在手术后... 目的探讨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进行治疗的9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有3例手术前通过CT诊断,有5例在手术中被诊断,有1例在手术后的CT检测中被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针来固定股骨干,同时利用空心钉来固定股骨颈;5例患者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固定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干骨折;1例患者采用将股骨干固定之后,再将股骨颈用2枚空心钉来固定。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患者均在手术后的6个月之内痊愈。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使用髓内针进行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 闭合性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成海 刘彩霞 +6 位作者 李永胜 李沙 宁超 王文格 陈飞 张洪林 刘月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住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门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住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门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主观问卷评分优良率及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观问卷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清理 玻璃酸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维生素K缺乏时鼠尿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建军 陈鹏杰 +1 位作者 杨海平 李磊 《河北中医》 2011年第5期762-763,767,共3页
目的观察无维生素K饲料喂养大鼠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的饲料和饮水喂养雄性W ister大鼠4周,观察各组鼠尿量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并且高压液相法测定各组血浆维生素K1的浓度。结果... 目的观察无维生素K饲料喂养大鼠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的饲料和饮水喂养雄性W ister大鼠4周,观察各组鼠尿量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并且高压液相法测定各组血浆维生素K1的浓度。结果缺乏维生素K动物实验模型成功;缺乏维生素K饲料组大鼠尿量、尿钙和草酸的24 h排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尿pH值显示缺乏维生素K饲料组鼠尿明显酸化。结论当体内维生素K缺乏时,鼠尿理化性质改变有利于尿结石形成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尿路结石 化学 分析 尿分析
下载PDF
IPC辅助护理对THR术后下肢静脉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俊丽 王莹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4期2220-2223,2226,共5页
目的观察间歇充气挤压泵对全髓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THR手术且术前排查无DVT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B组,术后予间歇充气挤压泵辅助护理)。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6... 目的观察间歇充气挤压泵对全髓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THR手术且术前排查无DVT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B组,术后予间歇充气挤压泵辅助护理)。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6 d,每日测定2组股静脉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单位时间血流量、下肢周径(术前及术后1~6 d)及引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术后7 d筛查2组下肢有无DVT形成。结果 2组股静脉血流变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d内B组则明显优于A组(P<0.01)。2组下肢周径手术前后比较,A组术后1~4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下肢筛查均无DVT形成。结论 IPC模仿了踝关节运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机制,可以达到稳定、快速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挤压泵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髓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再杰 陈欣志 +1 位作者 乔国勇 扈文海 《中国康复》 2010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病灶大小、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方法:将12例(15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取出的股骨头进行医学标本制作,并测量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体积比)和坏...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病灶大小、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方法:将12例(15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取出的股骨头进行医学标本制作,并测量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体积比)和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劈开后测量整个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50.0 cm3(35.6~59.4cm3)。坏死区域的平均体积21.6 cm3(12.0~29.8 cm3);坏死体积比平均值43.5%(26.6%~64.3%),其中坏死体积比>40%有9髋,30%~40%4髋,<30%2髋。坏死表面积25~35 cm2有8例,36~45 cm26例;坏死表面积比>50%13例。结论:坏死病灶体积>30%时,ONFH的塌陷率高达87%;<30%时坏死病灶的位置对病情进展起关键作用。坏死表面积>25 cm2,坏死表面积比>50%时,ONFH的塌陷份额>87%。提示坏死病灶的大小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坏死 塌陷 坏死体积 坏死表面积
下载PDF
梓醇对缺糖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莹 刘玉刚 陈占法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抗缺糖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方法梓醇预处理PC12细胞,加入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制备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 目的探讨梓醇对抗缺糖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方法梓醇预处理PC12细胞,加入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制备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梓醇可剂量依赖性的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减少乳酸脱氢酶漏出率(P<0.05或<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拮抗丙二醛水平升高,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P<0.05或<0.01)。结论梓醇对缺糖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PC12细胞 缺糖缺氧 CA2+
下载PDF
两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靖澜 林晓光 +3 位作者 汪亮 赵艳春 张瑞英 申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86-89,94,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单纯植骨与使用融合器的PLIF手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75例骨质疏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植... 目的观察使用单纯植骨与使用融合器的PLIF手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75例骨质疏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植骨治疗组(38例)和椎间融合器治疗组(37例)。应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评分并比较;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8个月减压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中减压节段椎间隙植骨量;两组术后3、18个月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两组ODI、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减压节段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术后18个月两组减压节段椎间隙高度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器治疗组住院费用高于单纯植骨治疗组,减压节段椎间隙植骨量低于单纯植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单纯植骨治疗组植骨融合例数多于椎间融合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两组植骨融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经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达到经济有效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单纯植骨 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的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再杰 扈文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219-10222,共4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塌陷就意味着软骨下骨板的力学性能失效,最终会导致受累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目的:测量真实坏死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分析股骨头坏死病灶大小和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股骨头坏死塌陷就意味着软骨下骨板的力学性能失效,最终会导致受累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目的:测量真实坏死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分析股骨头坏死病灶大小和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10/2007-10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解剖教研室完成。对象:选择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例15髋,男9例,女3例,年龄41~59岁。方法:将坏死股骨头用1mm厚手动钢锯冠状位均匀劈成10等份,将锯开的股骨头放入标有刻度的量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测量股骨头体积;在每层断面上仔细辨认股骨头坏死反应性增生的硬化带,其内测缘即为股骨头坏死的边界,用尖嘴咬骨钳咬除股骨头坏死部分,然后将去除坏死后的股骨头放入量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测量股骨头坏死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头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比测量结果。②坏死体积比例与坏死股骨头数目关系。结果:股骨头劈开后测量整个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50.0cm3,股骨头坏死区域的平均体积为21.6cm3,股骨头坏死区域的体积与整个股骨头的体积比平均值为43.5%。股骨头坏死体积比在40%以上的有9髋,30%~40%有4髋,30%以下的有2髋。结论:坏死病灶的大小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当坏死病灶体积大于30%时,股骨头坏死的塌陷率高达87%,具有高风险塌陷;小于30%时,坏死病灶的位置对病情进展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坏死 塌陷 坏死体积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平 白震宁 +3 位作者 陈欣志 唐英杰 王丽荣 张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早期结合自主功能锻炼。结果: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w~7w,平均5w;肘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优良率为71.4...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早期结合自主功能锻炼。结果: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w~7w,平均5w;肘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优良率为71.4%。结论:肘关节的稳定性与尺骨冠状突的高度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应区别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肘关节后脱住 治疗 手术复住 内固定 闭合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