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1
作者 汤晓菲 李永红 +5 位作者 丁秋玲 孙卓 张阳 王育梅 田美伊 刘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及治疗方案等,并根据是否发生DVT将患者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筛选RA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A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RA患者322例,DVT发病率为9.6%(31/322);DVT组患者的中位年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using 28 joints, 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高于无DVT组[64(54,71)岁vs. 50(25,75)岁,P<0.001;5.2(4.5,6.7)vs. 4.5(4.5,5.0),P<0.001];DVT组患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于无DVT组(P均<0.001);DV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无DVT组(P=0.009,P=0.004),而D-二聚体水平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于无DVT组(P<0.001);DVT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高于无DVT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3,P<0.001)、慢性肾脏病(OR=7.955,P=0.005)、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OR=34.658,P=0.002)、DAS28-ESR(OR=1.475,P=0.009)以及激素的使用(OR=5.916,P=0.003)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DVT发病率明显增高,除年龄、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等传统危险因素外,DAS28-ESR增高和激素的使用也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抑制miR-155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系THP-1的增殖和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华 梁璐 +5 位作者 郭慧梅 化罗明 赵松颖 石红娟 张静玉 宋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0-1554,共5页
本研究通过转染miR-155抑制物(inhibitor)下调THP-1细胞的miR-155表达,探讨抑制miR-155表达对TH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X-treme GENE 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在THP-1细胞转染miR-155 inhibitor(THP-1I),同时设置未... 本研究通过转染miR-155抑制物(inhibitor)下调THP-1细胞的miR-155表达,探讨抑制miR-155表达对TH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X-treme GENE 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在THP-1细胞转染miR-155 inhibitor(THP-1I),同时设置未转染组(THP-1C)和转染对照组(THP-1IC);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miR-155转染效率及转染后SHIP1的mRNA基因水平的表达,应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SHIP1、AKT、p AKT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THP-1C和THP-1IC相比,THP-1I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抑制miR-155可导致THP-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抑制miR-155对THP-1细胞的SHIP1 mRN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导致SHIP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miR-155对THP-1细胞的SHIP1可能存在翻译水平的调节;miR-155抑制尽管未导致总AKT(TAKT)的蛋白含量变化,但p AK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抑制miR-155表达可能通过增加SHIP1蛋白含量和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THP-1细胞凋亡,提示抑制miR-155可能成为抗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MIR-155 THP-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消退素D1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阳阳 彭雪莹 +9 位作者 孟杰 安博然 贺文娟 鲁素彩 陈岩 孔立文 牛川 刘丛 黄薇 侯英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低剂量组、IR+RvD1(5μg/kg)中剂量组和IR+RvD1(10μg/kg)高剂量组,每组6只。RvD1于缺血前1 h腹腔注射。生化仪测定ALT、AS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HO-1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大鼠ALT、AST水平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且中、高剂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肝脏HO-1蛋白表达较IR+PBS组升高(P值均<0.05)。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显示,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细胞肿胀及肝索排列紊乱依然存在,但未见明显大片坏死区域。结论RvD1可能通过增加肝脏HO-1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转氨酶(ALT、AST)水平,发挥对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再灌注损伤 消退素D1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兴伟 宋巍 +1 位作者 徐志峰 宋易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接受化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Th1及Th2细胞因子含量...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接受化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Th1及Th2细胞因子含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的血清Th1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VEGFA、VEGFB和VEGF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贝伐单抗 化疗
下载PDF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国卿 孙晓峰 +4 位作者 张文静 张成奇 王凤辉 郭晓 邱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4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8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联合镇静安神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8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联合镇静安神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于入组前、第4周末和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对2组的治疗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0%高于对照组的32.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优于单纯米氮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抑郁状态 失眠 难治性 镇静安神汤 米氮平
原文传递
10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伟华 宋宁 +3 位作者 冯桂山 袁胜芳 刘祎 喻昌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33-537,542,共6页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方法制定FUO诊断策略,纳入FUO患者102例,按照FUO诊断策略进行诊断,比较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热程组、有无合并症组FUO患者病因分布是否存在差异。同...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方法制定FUO诊断策略,纳入FUO患者102例,按照FUO诊断策略进行诊断,比较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热程组、有无合并症组FUO患者病因分布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评估该诊断策略的确诊率、平均确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对该诊断策略的依从性。结果 102例FUO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最常见,感染性疾病排在前6位的为泌尿系感染、血流感染、未定位感染、布氏杆菌病、肺炎+泌尿系感染、肺炎,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结缔组织病、其他类疾病。未明确诊断15例(14.7%),确诊87例(85.3%),确诊时间中位值为6(3,10)d,住院费用中位值为1.6(1.1,2.3)万元,依从诊断策略者90例(88.2%)。不同性别组及不同热程组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感染性疾病构成比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非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无合并症FUO患者非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高于有合并症者(P<0.05)。结论 FUO首发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其次为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疾病。老年FUO患者感染性疾病更为多见。中青年及无合并症FUO患者非感染性疾病更常见。FUO诊断策略确诊率高、确诊时间短、平均费用低,患者对诊断策略的依从性好,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发热 病因分布 诊断策略
下载PDF
平肝降压饮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6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巍 宋易华 苗华为 《河北中医》 2016年第6期884-886,905,共4页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肝降压饮。2组疗程均为...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肝降压饮。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2、4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降压饮是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阴虚阳亢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连续高温天气诱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8
作者 张树仁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高温天气 阿托品化 有机磷中毒 活性测定 中毒症状 安眠药中毒 鼻分泌物 不良饮食习惯 药物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