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的智能复合隔震控制 被引量:29
1
作者 瞿伟廉 周强 +2 位作者 苏经宇 苏幼坡 陈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7-195,共9页
本文在提出了"碟形弹簧-橡胶隔震垫"和MR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建筑结构水平地... 本文在提出了"碟形弹簧-橡胶隔震垫"和MR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建筑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和对建筑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被动控制方法。以一个五层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是一种十分简单和有效的隔震系统。它可克服建筑结构常规隔震系统的两个主要缺点,有效地抑制多层建筑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弹簧 橡胶隔震垫 MR阻尼器 智能复合隔震系统 水平剪扭-竖向 地震反应控制
下载PDF
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天适 赵强 +2 位作者 王兴国 苏幼坡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对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并输入不同场地、不同频谱的地震波考察其减震效果,验证了碟形弹簧在合理控制其刚度的前提下可以起到有效减小竖向地震的作用。
关键词 喋形弹簧 竖向隔震 最大加速度反应 水平地震 工程结构
下载PDF
唐山市基岩破裂对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廷权 朱庆杰 +1 位作者 苏幼坡 张秀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65-1769,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球2次死亡人数大于20万的地震都发生在中国。震害的发生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而迄今为此,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大陆地震的发生是...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球2次死亡人数大于20万的地震都发生在中国。震害的发生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而迄今为此,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大陆地震的发生是由活断层的活动而致,而地下岩体快速破裂错动传播是导致地震的直接原因,通过地下基岩能量、位移和破裂概率等指标的数值计算,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对地震动的影响。基于基岩破裂指标的分布,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确定了基岩破裂指标与地震影响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得到唐山市地震影响系数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对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市 基岩 破裂 数值模拟 神经网络 地震影响系数
下载PDF
基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海洋平台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廷权 王兴国 +1 位作者 周晶 康海贵 《船舶力学》 EI 2004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文把导管架海洋平台看作钢框架结构,考虑了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并把优化方法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结构的总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导管的平均直径和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等约束条件。并以渤海油田BZ28-1... 本文把导管架海洋平台看作钢框架结构,考虑了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并把优化方法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结构的总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导管的平均直径和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等约束条件。并以渤海油田BZ28-1储油平台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海洋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 相互作用 钢框架 优化设计 导管架海洋平台 抗震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