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肠促胰岛素分泌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
1
作者 高哲 卢亚敏 +2 位作者 李彩英 崔秋英 宋光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8期3546-3548,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肠促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正常对照组(NC)和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组(FDRs)口服75克葡萄糖后0、30、60、120、180分钟抽血,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抑胃多肽... 目的探讨年轻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肠促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正常对照组(NC)和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组(FDRs)口服75克葡萄糖后0、30、60、120、180分钟抽血,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抑胃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计算各指标曲线下面积评估其分泌情况,用HOMA-IR、HOMA-β、ΔI30/ΔG30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1)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GIP和GLP-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C肽、GIP、GLP-1曲线下面积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HOMA-IR、HOMA-β、ΔI30/ΔG3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年轻的糖耐量正常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肠促胰岛素分泌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尚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亲属 2型糖尿病 肠促胰岛素 胰岛功能 糖耐量
下载PDF
不同成分营养餐对肠促胰岛素分泌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哲 阎晓路 +3 位作者 宋光耀 马博清 李彩英 杨朝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35-3239,共5页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成分营养餐,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首先食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于试验当日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高...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成分营养餐,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首先食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于试验当日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高蛋白饮食(HP)、高脂肪饮食(HF)之一作为早餐摄入,然后再采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重复试验过程,分别进食3种不同的营养餐。测定进餐后0、30、60、120、180、240 min血糖、胰岛素、抑胃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血糖、胰岛素、GIP、GLP-1时间与组间对其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30 min、AUCGIP240 min、AUCGLP-130 min、AUCGLP-124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C 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30min、AUCGIP240 min、AUCGLP-130 min、AUCGLP-1240 min均高于HP和HF,HP AUC胰岛素30 min、AUCGIP30 min高于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餐ΔI30/ΔG30、AUCI/AUC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ΔI30/ΔG30高于HC、HF,HF AUCI/AUCG低于HC、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30 min、AUCGLP-130 min呈正相关(r=0.476、0.535,P<0.05)。HC AUCGLP-130 min与AUC血糖30 min呈正相关(r=0.517,P<0.05)。HP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30 min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不同成分营养餐均可影响GIP、GLP-1分泌及胰岛功能变化;HC促进GIP、GLP-1以及胰岛素分泌作用最明显;HP可明显促进早期GIP、胰岛素的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也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膳食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肠抑胃肽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蛋白质类 膳食脂肪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乙酰CoA羧化酶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3
作者 胡淑国 王丽慧 +3 位作者 宋光耀 杨洋 宋国桥 常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45-494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乙酰CoA羧化酶(ACC)的表达和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髋关节及下肢手术患者中,选取2型糖尿病病程5年之内的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乙酰CoA羧化酶(ACC)的表达和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髋关节及下肢手术患者中,选取2型糖尿病病程5年之内的患者10例为糖尿病组(DM组),另选取10例非糖尿病者为对照组(NC组)。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游离脂肪酸(FFA)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骨科手术中留取骨骼肌标本,测定骨骼肌三酰甘油(TG)、总的长链脂酰辅酶A(LCACoA)水平。骨骼肌ACC、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蛋白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果 DM组FBG、空腹胰岛素(FINS)、FFA及血清TG水平高于NC组(P<0.05),而ISI低于NC组(P<0.01)。DM组骨骼肌TG及LCACoA水平高于NC组(P<0.05)。两组骨骼肌ACC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骨骼肌P-ACC蛋白水平低于NC组(P<0.05)。结论 ACC活性的改变可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发生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抗药性 骨骼 脂肪酸类 乙酰CoA羧化酶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树春 宋光耀 +3 位作者 刘娜 任路平 章冬梅 魏立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EP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表达,分析高脂饮食是否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影响EPCs的数量及功能。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EP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表达,分析高脂饮食是否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影响EPCs的数量及功能。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3只,高脂饮食组(高脂组)1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总热量为348kcal/100g;高脂组喂以高脂饲料,总热量为502kcal/100g。16周后测定Lee’S指数、体质量,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空腹颈动脉插管抽血,分离血清,测定胰岛素、血脂、氧化应激等指标。留取肾周、附睾周围脂肪,称质量。分离并培养EPCs,10d后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s,并测定EPCsGPx-1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果16周后,高脂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分别为(465.1±27.7)g比(404.4土17.0)g,Lee’S指数312.1±9.8比297.7±8.8,腹腔内脂肪含量(20.1±1.9)g比(15.3±1.1)g,均增加(均P〈0.001);空腹血糖(5.85±0.77)mmol/L比(4.29土0.74)mmol/L,胆固醇(1.35±0.21)mmol/L比(0.95±0.14)mmol/L,三酰甘油(1.02±0.21)mmol/L比(0.65±0.19)mmol/L,均升高(均P〈0.01);空腹胰岛素(3.46±0.77)mmol/L比(2.04±0.51)mmol/L与胰岛素抵抗指数0.90±0.24比0.40±0.19,升高(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72.8土5.4)mU/L比(80.4土7.9)mu/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759.1±60.7)mU/L比(826.3±65.8)mU/L,总抗氧化能力(TAO—c)(5.18±0.35)mu/L比(6.01士0.93)mU/L,均降低(均P〈o.05);丙二醛水平升高[(6.09±o.96)μmol/L比(5.14±0.89)μmol/L3(P〈0.05);EPCs数量减少(62.55±4.85比71.19±5.95,P〈0.001),GPX_1mRNA表达(0.50士0.13比1.29士0.42)及GPx-1蛋白表达(0.50±0.13比1.29±0.42)均下降(P〈O.05和P〈O.01)。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丙二醛是EPCs的影响因素;Lee’S指数是GSH—Px的影响因素;总胆固醇是TADC及SOD的影响因素;空腹胰岛素是丙二醛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脂喂养可导致大鼠肥胖,内脏脂肪增加,胰岛素抵抗和EPCs数量减少,EPCsGPx-1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下降,氧化应激是肥胖大鼠EPCs数量减少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内皮细胞 氧化性应激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脂肪酸饮食对肠促胰岛素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哲 阎晓路 +2 位作者 宋光耀 马慧娟 董春霞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9-772,786,共5页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类型脂肪酸饮食,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incretin)、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15例健康受试者经标准饮食洗脱1周后,接受高饱和脂肪酸饮食(HSF)、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HMF)之一作为早餐...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类型脂肪酸饮食,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incretin)、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15例健康受试者经标准饮食洗脱1周后,接受高饱和脂肪酸饮食(HSF)、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HMF)之一作为早餐摄入,然后再采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重复试验过程,分别进食两种不同的营养餐。测定进餐后0、30、60、120、180、240 min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抑胃多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水平。评估不同类型脂肪酸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进餐后HSF组、HMF组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F组与HMF组相比,AUCins240min、AUCTG240min和AUCFFA240min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餐后,HSF组与HMF组相比,AUCGIP30min、AUCGIP240min、AUCGLP-1 30min和AUCGLP-1 240min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分析,两组间ΔI30/Δ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F组与HMF组相比,AUCI/AUCG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青年人群中不同类型脂肪酸饮食可影响GIP、GLP-1分泌及胰岛功能变化。此外,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GIP、GLP-1分泌作用最明显,但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可促进更多胰岛素的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也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抑胃多肽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