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今核医学发展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冯珏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431-432,共2页
核子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始建于5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核仪器、核药物的不断研制,以及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走向分科专业化,衍生出了核心脏病学、核肿瘤学、神经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等专业,已... 核子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始建于5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核仪器、核药物的不断研制,以及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走向分科专业化,衍生出了核心脏病学、核肿瘤学、神经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等专业,已成为临床检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限于篇幅仅对神经核医学、核心脏病学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发展做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核医学 核心脏病学 心功能 测定 临床应用 核医学 发展现状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联合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魏强 程洁 +1 位作者 田丛娜 边艳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联合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25例疑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于1周内分别行WB-DWI显像和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联合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25例疑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于1周内分别行WB-DWI显像和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两种检查图像行双盲法判读,记录两种检查图像中的骨异常显像灶的数量及位置并逐一对比分析。以活检病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或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确定骨转移灶的存在及位置。统计单独及联合应用两种影像方法诊断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和Kappa值,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分别及联合应用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单独WB-DWI显像对25例可疑骨转移瘤患者115处可疑骨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83.3%、83.8%、83.5%、0.639。单独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79.5%、32.4%、64.3%、0.127。而两者联合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93.6%、14.8%、93.0%、0.843。两者联合应用对骨转移瘤的检出率与单独采用任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与核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敏感度相当,两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全身成像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如意 王学超 +2 位作者 胡玉敬 李鑫柠 张丽娜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 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及临床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行静息/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比负荷和...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 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及临床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行静息/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比负荷和静息状态下核素分布情况评价心肌缺血的特点,同时对不同性别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确诊的36例X综合征患者中23例(63.9%)为可逆性缺损,9例(25.0%)为固定性缺损,4例(11.1%)为反向再分布。全部468个左心室心肌节段中,负荷状态下127个(30.0%)节段表现为核素分布减低,前壁、下壁心肌灌注异常节段的比率均高于侧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在缺血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以前壁缺血为主,而男性患者以前壁和下壁缺血为主(P<0.05)。全部入选的36例患者心肌灌注显示异常冠状动脉共19支,左前降支心肌灌注异常的比率高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5)。全部入选的36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女性14例(38.9%),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更大,体质量指数较高,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史较多(P均<0.05),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较高(P均<0.05),吸烟史较少(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对诊断心脏X综合征及评价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3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李金付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98例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判读,将显像质量分为显像成功、显像质量欠佳及显像失败三类,统计显像成功率、显像欠佳率及显像失败率,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98例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判读,将显像质量分为显像成功、显像质量欠佳及显像失败三类,统计显像成功率、显像欠佳率及显像失败率,分析显像质量与各种护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像成功371例(93.22%);显像欠佳15例(3.77%),其中因弹丸注射欠佳7例,显像剂少量漏出5例,患者精神过度紧张3例;显像失败12例(3.02%),其中因患者位置移动3例,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露出9例。结论:护理工作关系到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的质量,加强在显像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肾动态显像 显像质量 护理
下载PDF
^(99m)Tc窗宽设置对SPECT图像质量和定量准确性影响的模型研究
5
作者 杨鑫 侯瞻 +5 位作者 杨双臣 宋国庆 秦亚楠 田丛娜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集能窗宽度对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图像质量和定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国际电工委员会(NEMA/IEC)质控模型,在6个小球和体模腔内分别灌注32... 目的探讨不同采集能窗宽度对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图像质量和定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国际电工委员会(NEMA/IEC)质控模型,在6个小球和体模腔内分别灌注320和10 kBq/mL ^(99m)TcO_(4)-溶液(球体-本底比为32∶1),主能峰为140 keV,窗宽分别设置为5%、10%、15%、20%;测量不同直径小球的最大摄取值和平均放射性计数值,并于热球旁本底区拷贝相同体积的感兴趣区,自动测量本底平均放射性计数值及标准差;计算本底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球体和背景本底的对比度(Contrast)、小球恢复系数和绝对误差,并对图像进行定量评估。结果随着小球直径增加,各小球的CV值和Contrast逐渐增加。CV值在5%窗宽采集条件下明显高于其他3组,且5%与10%,5%与15%,5%与2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ast随着采集窗宽的增加而减小,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30,P<0.05)。4种窗宽采集条件下所得恢复系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70,P<0.05),所得的恢复系数平均值20%窗宽时最大,15%窗宽时次之,5%窗宽时最小。4种采集条件下所得绝对误差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70,P<0.05),所得的绝对误差平均值15%窗宽时最小,10%窗宽时次之,5%窗宽时最大。结论不同窗宽采集会对SPECT图像质量和定量准确性造成影响。15%窗宽时采集图像CV值较小,Contrast较高,放射性浓度比值较接近真实值,绝对误差最小,推荐临床采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PECT) 图像质量 定量准确性 窗宽
下载PDF
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大勇 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8-2561,共4页
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显示血栓,确定血栓部位,鉴别新鲜与陈旧血栓。本文对血小板活化机制、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和融合蛋白血清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冀焕 史玲莉 +4 位作者 周汝明 李云 沈军 顾彦 纪俊宇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38 KD、16 KD、EAST6、CFP10和融合蛋白CFP10-EAST6、38KD-16KD、CFP10-EAST6-38 KD、CFP10-EAST6-16 kD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附试验评价确诊结核患者、非结核患者、健康...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38 KD、16 KD、EAST6、CFP10和融合蛋白CFP10-EAST6、38KD-16KD、CFP10-EAST6-38 KD、CFP10-EAST6-16 kD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附试验评价确诊结核患者、非结核患者、健康人血清中这4种重组蛋白和4种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确诊结核患者中重组蛋白阳性率最高的是EAST6为47.3%,特异性最高的是CFP10和38KD均为96.6%。融合抗原中阳性率和特异性最高的是CFP10-EAST6-38 kD抗原。结论融合抗原CFP10-EAST6-38 kD具有很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可以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备选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重组蛋白 融合蛋白 血清学
下载PDF
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核素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边艳珠 孙占用 +2 位作者 李金福 田国章 安辉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应用99mTC洗脱液为显像剂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了核素显像,并全部与术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1资料和方法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男29例,女60例;年龄16~75岁,平均45±13岁。分别... 本文应用99mTC洗脱液为显像剂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了核素显像,并全部与术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1资料和方法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男29例,女60例;年龄16~75岁,平均45±13岁。分别于手术前1~7天内静脉注射99mTC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 病理分析
下载PDF
^(153)Sm-EDTMP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
9
作者 边艳珠 宋光耀 刘永宁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4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转移癌 放射疗法 钐153 EDTMP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尤其在定位隐匿部位的结核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另外,病灶的代谢情况能反映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18)F-FDG PET/CT能客观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稳定状态和病灶活动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8)F-FDG PET/CT可先于常规影像学检测获得优于细菌学评估的早期治疗疗效。^(18)F-FDG PET/CT实现了从代谢角度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整合结核病的医学诊疗模式和治疗策略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结核病诊治中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下载PDF
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
11
作者 冯珏 刘永宁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10期723-724,共2页
关键词 骨转移癌 放射性核素治疗 锶89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心室显像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估测的价值
12
作者 黄建敏 张琳 冯珏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核素心肌显像 心室显像
下载PDF
螺旋采集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体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国庆 马成皓 +7 位作者 杨双臣 杨鑫 张新超 田丛娜 胡玉敬 秦亚楠 魏强 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行螺旋采集与常规步进采集;比较2种采集方式所获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参数,包括本底变异系数(CV)、对比度噪声比(CNR)、平均放射性计数(C_(sphere))和测量定量误差百分比(Error%)的差异。结果各采集时间下,螺旋采集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步进采集,以5秒/帧时二者差值最大;螺旋采集的CV、CNR、C_(sphere)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排除直径10、13 mm球体后,5、10秒/帧下,螺旋采集Error%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而15秒/帧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同采集时间、尤其较短采集时间下,以螺旋采集所获SPECT的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步进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模 显像术 定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3对甲状腺细胞自噬与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14
作者 赵连春 牛丽霞 +4 位作者 赵振军 侯瞻 陈芳 贾乾 刘光霞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对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自噬及炎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Nthy-ori3-1细胞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IFN-γ组(500 U/mLIFN-γ处理24 h)、si-NC组[转染小干扰RNA(s...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对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自噬及炎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Nthy-ori3-1细胞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IFN-γ组(500 U/mLIFN-γ处理24 h)、si-NC组[转染小干扰RNA(siRNA)]、si-CXCR3组(转染CXCR3 siRNA)、si-CXCR3+si-NC组(转染CXCR3 siRNA+转染siRNA)、si-CXCR3+si-Beclin1组(转染CXCR3 siRNA+转染Beclin1 siRNA)和si-CXCR3+3MA组(转染CXCR3 siRNA+3-MA自噬抑制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CXCR3、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XCR3、CXCL9、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LC3I)、LC3II、囊泡转运蛋白34(Vps34)及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标志物LC3斑点数;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CXCR3与Beclin1相互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FN-γ组CXCR3、CXCL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si-NC组相比,si-CXCR3组Beclin1和Vps34表达及LC3II与LC3I比值(LC3II/LC3I)显著升高(P<0.01),LC3斑点数显著增加(P<0.01)。同时,与si-NC组相比,si-CXCR3组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XCR3与Beclin1存在相互作用。与si-CXCR3+si-NC组相比,si-CXCR3+si-Beclin1组及si-CXCR3+3-MA组细胞的Beclin1、Vps34表达及LC3II/LC3I显著降低(P<0.01),LC3斑点数明显减弱(P<0.05);IL-6、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5)。结论CXCR3可抑制Beclin1/Vps34信号通路,通过降低自噬进而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CXC趋化因子受体3 BECLIN1 囊泡转运蛋白34 自噬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猴^(11)C-Raclopride多巴胺D_2受体PET脑显像 被引量:20
15
作者 边艳珠 张锦明 +2 位作者 刘怀军 田嘉禾 姚树林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6-148,i001,共4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期和临床期帕金森病(PD)脑多巴胺D2受体(D2R)功能变化特征。方法建立亚临床期和临床期PD猴模型,合成多巴胺D2RPET显像剂11CRaclopride。对4只健康猴、4只亚临床期和2只临床期PD模型猴分别进行11CRacloprideD2RPET脑显像... 目的探讨亚临床期和临床期帕金森病(PD)脑多巴胺D2受体(D2R)功能变化特征。方法建立亚临床期和临床期PD猴模型,合成多巴胺D2RPET显像剂11CRaclopride。对4只健康猴、4只亚临床期和2只临床期PD模型猴分别进行11CRacloprideD2RPET脑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半定量分析纹状体D2R功能。结果健康猴11CRaclopridePET脑显像放射性浓聚于双侧纹状体,左右对称,双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无明显差异(5.06±0.79,5.03±0.78,t=0.704,P>0.05)。亚临床期PD猴11CRaclopridePET脑显像双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无明显差异(5.03±0.83,4.98±0.77,t=0.926,P>0.05)。与健康猴比较,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差异无显著性(5.00±0.74,5.04±0.72,t=1.016,P>0.05)。临床期PD猴11CRaclopridePET脑显像双侧纹状体放射性分布不对称,2只临床期PD猴右侧比左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分别增高19.69%和22.68%。毁损侧(右侧)纹状体D2R功能发生上调。结论PD亚临床期脑内纹状体D2R功能无明显变化,临床期毁损侧D2R功能出现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脑显像 多巴胺D2受体 帕金森病模型 亚临床期 PET显像剂 纹状体 半定量分析 放射性浓聚 放射性分布 性比值 变化特征 方法建立 PD模型 感兴趣区 双侧 小脑 猴模型 健康 显著性 不对称 右侧 上调 毁损
下载PDF
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珏 冯亚青 +5 位作者 边艳珠 刘永宁 吕培源 张琳 李金福 田国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 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例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乏氧断层显像 ,其中临床诊断脑梗死 11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5例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 ,取标记好的... 目的 探讨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 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例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乏氧断层显像 ,其中临床诊断脑梗死 11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5例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 ,取标记好的99Tcm HL915 5 5~ 1110MBq静脉推注 ,2 0~ 3 0min内行脑乏氧断层显像 ,17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或MRI检查 ,11例患者次日行99Tcm ECD脑灌注断层显像 ,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18例患者中脑乏氧显像阳性者 5例 ,分别为脑梗死 4例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例。 11例同时行99Tcm 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者中 6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 ,CT或MRI检查异常者 9例。结论 99Tcm HL91脑乏氧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较多 ,但对脑血流灌注显像出现低灌注区时可以区分组织乏氧或坏死 ,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HL91乏氧显像剂 缺血性脑血管病 SPECT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乏氧断层显像
下载PDF
肺灌注SPECT/CT显像对可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大勇 张文艳 +2 位作者 邱刚 边艳珠 胡玉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研究肺灌注SPECT/CT显像对不同危险度可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的可疑肺栓塞患者171例,根据《2008版欧洲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Wells评分,进行评分,总分≥7分为高度危险,≥2分且<... 目的研究肺灌注SPECT/CT显像对不同危险度可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的可疑肺栓塞患者171例,根据《2008版欧洲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Wells评分,进行评分,总分≥7分为高度危险,≥2分且<7分为中度危险,<2分为低度危险。根据评分分为高度危险组(n=85)、中度危险组(n=54)及低度危险组(n=32)。对患者肺灌注SPECT/CT图像回顾性分析,栓塞肺段判断标准:沿肺段或亚肺段分布的楔形或片状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CT图像上相应部位无其他导致肺段血流灌注减低的病变。计算并比较3组诊断肺栓塞的阳性率。结果高度危险组58例(68.2%)诊断为肺栓塞,中度危险组17例(31.5%)诊断为肺栓塞,低度危险组3例(9.4%)诊断为肺栓塞,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82,P<0.05)。高度危险组发现稀疏或缺损肺段或亚肺段292个,其中诊断为栓塞肺段225个;中度危险组发现稀疏或缺损肺段或亚肺段80个,其中诊断为栓塞肺段57个;低度危险组发现稀疏或缺损肺段或亚肺段33个,其中诊断为栓塞肺段15个。结论患者Wells评分为高度危险或中度危险时,推荐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明确是否存在肺栓塞,以指导临床尽早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当Wells评分为低度危险时,可暂不进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SPECT CT显像 肺灌注 危险度评估 诊断
下载PDF
甘草酸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魏强 程洁 +2 位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董长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点燃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及甘草酸组,另外将不做任何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利用Nissl法和TUNEL法检测...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点燃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及甘草酸组,另外将不做任何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利用Nissl法和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JC-1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和caspase 9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神经元细胞数减少(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caspase 3、9活性提高(P<0.01),Bcl-2及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下调(P<0.01),Bax及细胞质中CytC、Apaf-1表达量上调(P<0.01)。与癫痫组比较,甘草酸组神经元细胞数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线粒体膜电位提高(P<0.01),caspase 3、9活性降低(P<0.01),Bcl-2及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上调(P<0.01),Bax及细胞质中CytC、Apaf-1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通过阻断线粒体途径,甘草酸能够抑制癫痫大鼠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癫痫大鼠 海马神经元 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脑显像 被引量:6
19
作者 边艳珠 冯珏 +4 位作者 刘怀军 田瑞振 哈志远 李金福 田国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 应用99Tcm TRODAT 1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SPECT脑显像 ,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oehn Yahr分级为Ⅰ级的 7例偏侧帕金森病患者和 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99Tcm TRODAT 1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 目的 应用99Tcm TRODAT 1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SPECT脑显像 ,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oehn Yahr分级为Ⅰ级的 7例偏侧帕金森病患者和 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99Tcm TRODAT 1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 (ROI)技术半定量计算纹状体 /小脑、尾核 /小脑和壳核 /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 ,分别代表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水平 ,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及其组成部分的DAT功能与健康志愿者的相应区域DAT功能进行比较 ,并对帕金森病患者患侧肢体对侧和同侧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双侧纹状体DAT功能均低于健康志愿者 (1.5 5± 0 .16,1.46± 0 .14 ,1.80± 0 .0 4,P <0 .0 5 ,P <0 .0 1) ,并以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功能降低明显 (P <0 .0 1)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 ,双侧尾核DAT功能降低 (2 .2 0± 0 .0 5 ,1.88± 0 .3 8,1.62± 0 .2 2 ,P <0 .0 5 ,P <0 .0 0 1)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 ,双侧壳核DAT功能降低 (1.92± 0 .10 ,1.61± 0 .15 ,1.43± 0 .2 0 ,P <0 .0 1,P <0 .0 0 1) ,且以患侧肢体对侧壳核DAT功能降低明显 (P <0 .0 5 )。所有受检者在显像过程中及显像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99Tcm TROD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脑显像 TRODAT-1 帕金森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多巴胺转运蛋白 诊断
下载PDF
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对肿瘤耐药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芳 张雯 +1 位作者 宋淑霞 钱雪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共5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存在早发现难、治愈率低和预后差等三大难点。虽然,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此产生的耐药也是当今影响疗效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从而使患者面对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外泌体(exosomes)... 恶性肿瘤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存在早发现难、治愈率低和预后差等三大难点。虽然,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此产生的耐药也是当今影响疗效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从而使患者面对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外泌体(exosomes)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通讯员,在肿瘤耐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基质细胞均可分泌携带耐药相关分子(包括蛋白质和miRNAs等)的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在TME中相互作用,传递耐药分子,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同时肿瘤细胞外泌体还可以介导药物外排,从而影响药效;基质细胞也可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同时,这些机制的发现也为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去除或抑制含耐药分子的外泌体,或者通过改变外泌体的成分(减少耐药分子或增加抗耐药分子),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耐药。本文就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以及由此而来的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 外泌体 肿瘤细胞 基质细胞 逆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