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控化学压裂液滤失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朱瑞彬
刘国华
+5 位作者
赵立强
王鑫
肖梦媚
刘平礼
罗志锋
李年银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2期334-339,共6页
为研究温控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特性,首次利用动态滤失仪分析了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温度、滤失压差、渗透率对滤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越小、温度越高、滤失压差越大、渗透率越高,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系数越大,且相变压...
为研究温控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特性,首次利用动态滤失仪分析了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温度、滤失压差、渗透率对滤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越小、温度越高、滤失压差越大、渗透率越高,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系数越大,且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影响相对较小,而滤失压差和渗透率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高温储层可通过注前置液的方式降低化学压裂液的滤失,且在高渗储层或采用大排量施工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降滤措施以提高液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压裂液
温度敏感
动态滤失
滤失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油水力压裂裂缝特征场地级数值模拟优化方法
2
作者
田建超
张艺
+3 位作者
李凝
贾江芬
李伟杰
张登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压裂井通常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力裂缝识别,该技术需要布监测点、现场监测、数据后处理等流程,解释成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多用于后期压裂效果评价,制约了其在前期压裂设计优化中的应用,为此开展页岩水力压裂裂缝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压裂井通常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力裂缝识别,该技术需要布监测点、现场监测、数据后处理等流程,解释成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多用于后期压裂效果评价,制约了其在前期压裂设计优化中的应用,为此开展页岩水力压裂裂缝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软件FracMan,建立了含天然裂缝的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数值模型,通过与实例A井的现场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数值模拟得到的改造体积和微地震裂缝长度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度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分析了天然裂缝密度、天然裂缝方位角、簇间距以及排量等参数对页岩水力压裂微地震裂缝长度、改造体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微地震缝长与天然裂缝方位角、簇间距、压裂液黏度呈正相关,与天然裂缝密度呈负相关,微地震缝长随排量和液量增加则先升后降,存在最优排量和液量;改造体积与天然裂缝方位角、液量、压裂液黏度呈正相关,而随着天然裂缝密度、簇间距、排量增加则先升后降,存在最优天然裂缝密度、簇间距、排量使得改造体积最大。研究结果为页岩油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微地震
水力压裂设计
数值模拟
改造体积
天然裂缝
工程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控化学压裂液滤失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朱瑞彬
刘国华
赵立强
王鑫
肖梦媚
刘平礼
罗志锋
李年银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河北省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改造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2期334-339,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2021DJ4505)。
文摘
为研究温控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特性,首次利用动态滤失仪分析了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温度、滤失压差、渗透率对滤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越小、温度越高、滤失压差越大、渗透率越高,化学压裂液的滤失系数越大,且相变压裂液体积分数影响相对较小,而滤失压差和渗透率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高温储层可通过注前置液的方式降低化学压裂液的滤失,且在高渗储层或采用大排量施工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降滤措施以提高液体效率。
关键词
化学压裂液
温度敏感
动态滤失
滤失速度
Keywords
chemical fracturing flui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dynamic filtration
filtration rate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油水力压裂裂缝特征场地级数值模拟优化方法
2
作者
田建超
张艺
李凝
贾江芬
李伟杰
张登文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油气
工艺研究院
河北省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改造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数智技术公司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华北油田压舱石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24HBYTZX0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冀中地区页岩油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与探索”(编号:2023-HB-D07)。
文摘
压裂井通常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力裂缝识别,该技术需要布监测点、现场监测、数据后处理等流程,解释成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多用于后期压裂效果评价,制约了其在前期压裂设计优化中的应用,为此开展页岩水力压裂裂缝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软件FracMan,建立了含天然裂缝的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数值模型,通过与实例A井的现场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数值模拟得到的改造体积和微地震裂缝长度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度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分析了天然裂缝密度、天然裂缝方位角、簇间距以及排量等参数对页岩水力压裂微地震裂缝长度、改造体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微地震缝长与天然裂缝方位角、簇间距、压裂液黏度呈正相关,与天然裂缝密度呈负相关,微地震缝长随排量和液量增加则先升后降,存在最优排量和液量;改造体积与天然裂缝方位角、液量、压裂液黏度呈正相关,而随着天然裂缝密度、簇间距、排量增加则先升后降,存在最优天然裂缝密度、簇间距、排量使得改造体积最大。研究结果为页岩油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页岩油
微地震
水力压裂设计
数值模拟
改造体积
天然裂缝
工程参数
Keywords
shale oil
microseismic
hydraulic fracturing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stimulation volume
natural fracture
engineering parameter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控化学压裂液滤失特性实验研究
朱瑞彬
刘国华
赵立强
王鑫
肖梦媚
刘平礼
罗志锋
李年银
《科技和产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页岩油水力压裂裂缝特征场地级数值模拟优化方法
田建超
张艺
李凝
贾江芬
李伟杰
张登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