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美丽 张倩 +5 位作者 申斗 李红丽 刘跃华 杨雯 杨金兰 顾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06-2713,共8页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18篇,案例15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以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共有4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管理 医防融合 整合型服务体系 定性比较分析 彩虹模型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分娩镇痛导乐仪在促进自然分娩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雅慧 胡美丽 +2 位作者 王秀芳 王红红 孙冰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与导乐仪联合应用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10至2013-09在我院拟进行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对愿意选择镇痛分娩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导乐仪组、间苯三酚组,每组160例,不愿意镇痛分娩者作为传统组(n=100)...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与导乐仪联合应用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10至2013-09在我院拟进行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对愿意选择镇痛分娩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导乐仪组、间苯三酚组,每组160例,不愿意镇痛分娩者作为传统组(n=100)。联合组采用间苯三酚与导乐仪联合应用,导乐仪组选取导乐仪镇痛分娩,间苯三酚组应用间苯三酚药物干预,传统组为传统待产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四组孕妇的产程变化、分娩结局、对分娩痛的反应等指标。结果联合组、导乐仪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95.63%,均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联合组宫口扩张速度较其他3组快(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其他3组(P<0.05),剖宫产率为6.25%,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导乐仪联合应用安全、有效,利于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分娩镇痛导乐仪 自然分娩 总产程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美丽 王雅慧 +1 位作者 杨欣 王晓娜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应用HIFU消融技术治疗7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应用造影剂显影随时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后连续1周电话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随访治疗后1、3、6...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应用HIFU消融技术治疗7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应用造影剂显影随时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后连续1周电话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随访治疗后1、3、6、12个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3、6、12个月复查B超,与治疗前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尿频、便秘、贫血的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前共76例次,治疗后1、3、6、12个月分别好转51、63、72、75例次,好转率依次为67.1%、82.9%、94.7%、98.7%;治疗后3、6、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逐渐缩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8.43(49.64)cm3、23.07(35.70)cm3、11.67(12.63)cm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391、7.424、7.424,P<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消融技术可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是一种可保留子宫且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消融 子宫肌瘤 造影剂 疗效
下载PDF
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半暗带细胞凋亡及Bcl-2/Bax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薛茜 邹玉安 +1 位作者 赵宝民 杨向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 h后再灌注12、24、72 h。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 h后再灌注12、24、72 h。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数目和Bcl-2/Bax比值。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减轻病理形态的改变(P<0.05);康脑液1号A组和B组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且康脑液1号A组与康脑液1号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脑液1号 Bcl-2/Bax比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纪元 郭战坤 +2 位作者 胡雪英 杨颖 王晓娜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1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术后对患者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保定...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术后对患者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治疗保定地区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瘤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A组)患者50例,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B组)患者45例及HIFU治疗(C组)患者32例,随访4年,比较3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调查各组妊娠及其结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有效率均达到100%,C组有效率96.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B组、C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C组妊娠率最高(59.38%),A组其次(52.00%),B组最低(4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患者手术距妊娠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C组阴道分娩率最高(52.94%),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的平均分娩孕周、妊娠及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安全有效,与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能提高受孕率,对妊娠及分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瘤 妊娠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瘢痕妊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高艳华 魏杏茹 +2 位作者 李全香 杨平芳 严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52-1054,1071,共4页
目的总结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例资料,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66例Ⅲ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甲组(n=... 目的总结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例资料,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66例Ⅲ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甲组(n=31)采用宫腹腔镜联合CSP胚物切除修补术,乙组(n=23)采用腹腔镜下CSP胚物切除修补术,丙组(n=12)采用阴式CSP胚物切除修补术。比较手术和疗效相关指标。结果甲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动脉阻断术比例少于乙组和丙组[14例(45.2%) vs17例(73.9%)&10例(83.3%),P=0.024],甲组无中转其他手术,乙、丙组分别有2例中转其他手术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指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组治疗费用少于甲组和乙组[(13 820.5±2281.3)元vs(19 602.9±3 630.7)元和(21 471.1±4 421.8)元,P <0.001],平均住院时间和疗效指标三组比较及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CSP能够减少子宫动脉阻断的预处理,便于评估病情、降低手术风险,并能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阴式手术
下载PDF
健康指导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美丽 杨欣 +2 位作者 王晓娜 苏新桃 杜宝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2396-2398,共3页
子宫肌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肌瘤,主要症状为月经失调、下腹部包块、继发性贫血、不孕、肌瘤变性。传统治疗仍以内分泌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目前无根治性的有效药物,且药物有很大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反复;年轻或希望生育的... 子宫肌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肌瘤,主要症状为月经失调、下腹部包块、继发性贫血、不孕、肌瘤变性。传统治疗仍以内分泌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目前无根治性的有效药物,且药物有很大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反复;年轻或希望生育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可试行病灶挖除术,但术后有复发风险;对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全子宫切除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消融治疗 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 健康指导 内分泌药物 全子宫切除术 生育要求
下载PDF
PCEA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镇痛对分娩产妇T淋巴细胞亚群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晶 薛宁 +3 位作者 李胜男 王秀芳 陈江红 杨珊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15-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给药途径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IEB)镇痛对分娩产妇T淋巴细胞亚群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高龄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给药途径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IEB)镇痛对分娩产妇T淋巴细胞亚群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高龄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 =70例)和对照组( n =70例)。对照组采用PCEA联合持续背景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CEI)麻醉,观察组采用PCEA联合IEB麻醉,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产妇术中及术后手术情况指标、运动阻滞情况及麻醉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PCEA追加例数、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剖宫产例数少于或小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运动阻滞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 0.05),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胎心率、使用催产素例数、产妇不良反应例数、新生儿出生1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2组CD3^+、CD4^+、CD4^+/CD8^+均呈降低趋势,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呈升高趋势,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组CD8 +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PCEA联合IEB对高龄分娩产妇镇痛效果显著,且麻醉药物用量少,患者满意度高,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率和运动阻滞的发生,同时可改善免疫抑制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T淋巴细胞亚群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孕妇血清FABP4 PTEN及新生儿脐血中FABP4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春红 成丽 王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中FABP4与血清PTEN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临产前检测两组孕妇血清PTE...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中FABP4与血清PTEN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临产前检测两组孕妇血清PTEN、FABP4及其两组新生儿脐血中FABP4的水平,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分析比较两组对象上述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TEN、FABP4、HOMA-IR、新生儿体质量、孕妇血脂水平、孕前BMI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临产前BMI、TG、FBG、FINS、HOMA-IR、HOMA-ISI、FABP4、PTEN、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EN与血清FABP4、HOMA-IR存在正相关(P<0.05),血清FABP4与HOMA-IR存在正相关(P<0.05)。GDM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FABP4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FABP4、PTEN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展,在孕期产生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脐血 PTEN FABP4蛋白
下载PDF
瘦素及其受体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旭 高艳华 赵海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ptin和瘦素受体(obR)在2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组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胎盘组...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ptin和瘦素受体(obR)在2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组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胎盘组织中leptin和obR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00),SGA组leptin(χ2=4.153,P=0.042)和obR(χ2=9.291,P=0.00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GA组。结论胎盘组织中leptin和obR水平的降低可能与SGA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瘦素 瘦素受体 胎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腰麻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对分娩产妇镇痛及脐带血GSH、β-Car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晶 薛宁 +3 位作者 李胜男 王秀芳 陈江红 杨珊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456-1461,共6页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IEB)镇痛对分娩产妇镇痛及脐带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β-胡罗卜素(β-C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西院收治的160例足月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IEB)镇痛对分娩产妇镇痛及脐带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β-胡罗卜素(β-C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西院收治的160例足月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后IEB,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IEB。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镇痛后30min、60min,观察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麻醉后5min(T2)、麻醉后15min(T3)时,观察组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血压(MAP)、心脏指数(CI)、心率(HR)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麻醉前(T1)及T2时,两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脐带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β-胡罗卜素(β-Ca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T1时,两组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手术结束(T5)时,两组IL-6和TNF-α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异常情况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麻联合IEB的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后IEB,并能升高脐带血GSH和β-Car水平,降低IL-6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 子宫收缩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基因亚型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佳麒 李丽 +3 位作者 魏海波 李芳 张会辰 王建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64-767,共4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地区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者基因亚型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及体检的3700例河北省保定地区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地区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者基因亚型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及体检的3700例河北省保定地区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同时结合组织学检查,分析HPV-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370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PV阳性740例,阳性率为20.00%,检出宫颈癌患者600例,占比16.22%,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者为410例,阳性率为68.33%,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5.8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0.58%)和其他病理类型的患者(0.42%),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基因型分布前三位为HPV16(54.39%)、HPV58(8.29%)、HPV66(6.83%);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单一感染比例(62.44%)高于多重感染比例(37.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中>40~50岁的患者比例(44.63%)最高,其次是>50~60岁的患者(23.90%);同时鳞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腺癌与其他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分级为Ⅱ级与Ⅲ级的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早期浸润未分级及Ⅰ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河北省保定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亚型是HPV16、HPV58与HPV66,>40~50岁是HPV感染的主要人群,且宫颈癌HPV阳性率与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级有关,HPV基因亚型分析在临床宫颈病变诊断和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亚型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Cyr6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凤 李全香 +3 位作者 杨春红 李海霞 贾云昀 韩秀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研究Cyr61(Cysteine-rich 6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r 61... 目的:研究Cyr61(Cysteine-rich 6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r 61的表达情况,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Cyr 61在增生子宫内膜表达最多,其阳性表达率为90.47%(19/21);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67%(18/27);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3.91%(11/46);不典型增生组显著低于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法测定的结果相一致,Cyr 61mRNA的表达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r 6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下降与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Cyr 61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丢失,Cyr 61的低表达促进了肿瘤的发生,检测Cyr 61可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测癌前病变癌变风险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R61基因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差异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江红 王强 +3 位作者 李艳英 安玉慧 刘惠燕 索青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2期161-16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监测并比较2组麻醉前(T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监测并比较2组麻醉前(T0)、气腹前5min(T1)、气腹后15min(T2)、手术开始(T3)、手术30min(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恢复(T6)、呼之睁眼(T7)时的脉搏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于T0、T1、T2、T5时抽取患者静脉血5ml,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血糖浓度。结果 2组各时段Sp O2、HR、SBP和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段Cor浓度、NE浓度和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调整麻醉深度,保持麻醉效果,七氟烷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较好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顺式阿曲库铵 妇科手术 肌松效应 药动学
原文传递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会辰 王建 赵春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90-1691,共2页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罕见的上皮和间叶的混合性肿瘤又称Mazur息肉,是Mazur在1981年首先对次肿瘤进行报道,该肿瘤临床较少见,但随着医疗诊治手段的发展,以及对此肿瘤的进一步的认识,文献报道日渐增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 息肉 腺肌瘤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美丽 李利 +1 位作者 王晓玲 康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esenic trioxide,AS_2O_3)对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AS_2O_3 4mg·kg^(-1)·d^(-1))、B组(AS_2O...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esenic trioxide,AS_2O_3)对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AS_2O_3 4mg·kg^(-1)·d^(-1))、B组(AS_2O_3 6mg·kg^(-1)·d^(-1))、C组(AS_2O_3 8mg·kg^(-1)·d^(-1))、D组(顺铂3mg·kg^(-1)·d^(-1))、阴性对照E组(生理盐水组),腹腔连续给药14d,计算瘤体积和瘤质量抑制率,观察用药前后裸鼠体质量改变。结果 A、B、C、D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50.97%、75.58%、56.92%、52.23%,肿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0.15%、29.33%、16.67%、14.69%,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AS_2O_3各组体质量变化不明显,而D组裸鼠体质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_2O_3对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治疗剂量的AS_2O_3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强于顺铂,而不良反应弱,因此AS_2O_3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三氧化二砷 大鼠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健康教育与管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许辉 高冬梅 +2 位作者 韩秀林 赵莹 梁婉迪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2期3511-3513,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至2013年进行产前检查7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管理组,将2006至2009年65例进行常规产检的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至2013年进行产前检查7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管理组,将2006至2009年65例进行常规产检的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建立《系统管理保健手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健康教育与管理手册,由保健护士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管理,根据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与管理计划。结果健康教育后,管理组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自我管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分娩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无感染、羊水异常、新生儿畸形及死亡并发症发生,在妊高征、早产及巨大儿发生率方面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与管理能促使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和用药习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健康教育 管理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瘤机制及对荷瘤裸鼠不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美丽 李利 +1 位作者 王晓玲 康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esenic trioxide,AS_2O_3)抑制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作用机制,研究其不良反应。方法建立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S_2O_3组(6mg·kg-1·d-1)、顺铂(cisplatin...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esenic trioxide,AS_2O_3)抑制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作用机制,研究其不良反应。方法建立裸鼠荷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S_2O_3组(6mg·kg-1·d-1)、顺铂(cisplatin,CDDP)组(3mg·kg-1·d-1)及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腹腔连续给药14d,计算瘤体积变化,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检测用药后裸鼠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采集各脏器称湿质量,肿瘤组织用于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AS_2O_3组和CDDP组抑制肿瘤体积生长的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S_2O_3抑瘤作用优于CDDP。用药后AS_2O_3组裸鼠未出现恶病质,除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抑制外,肝肾功能和主要脏器无明显变化,而CDDP组裸鼠出现明显恶病质表现,血象及肝肾功能均受影响。AS_2O_3作用后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PCNA)表达呈下降趋势,p27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AS_2O_3对鼠荷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作用强于CDDP,而不良反应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和上调p27的表达有关。因此,AS_2O_3很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大鼠 AS2O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朝晖 吴小华 +3 位作者 杨金兰 张群 苏新桃 李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和编码子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病及临床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和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对78例内异症患者和81例对照组妇女基...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和编码子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病及临床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和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对78例内异症患者和81例对照组妇女基因组DNA进行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和编码子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检测并分型。结果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单核苷酸多态性(胸腺嘧啶—胞嘧啶)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2χ=10.121,P=0.006<0.01),变异型p等位基因可能是内异症保护因素。雌激素受体α编码子10单核苷酸多态性(胸腺嘧啶—胞嘧啶)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χ=0.614,P=0.736>0.05)。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和编码子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异症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内含子1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雌激素受体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
下载PDF
七氟烷麻醉联合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江红 王强 +3 位作者 李艳英 安玉慧 刘惠燕 索青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9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2组均应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2组均应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对比2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肌松维持时间、各时点输注速度和输注总量,比较2组停药后恢复指数,TOF比值(TOFR)恢复到0.9的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2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松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顺式阿曲库铵输注总量少于对照组,恢复指数高于对照组,TOF恢复到0.9的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0、60、90、120、150、180min各时点的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度低于omin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可增强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延长肌松恢复时间,呈时间依赖性。提示临床应用七氟烷麻醉,需要减少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的用量,避免肌松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效果 手术效果 术后恢复情况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