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O_(2)、K^(+)、Na^(+)、Cl-及阴离子间隙在脑干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转归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雅文 王曼 孙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二氧化碳(CO_(2))、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及阴离子间隙(AG)在不同意识障碍脑干出血患者中的含量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意识障碍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18例脑干... 目的探讨血清二氧化碳(CO_(2))、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及阴离子间隙(AG)在不同意识障碍脑干出血患者中的含量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意识障碍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18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意识障碍组(36例)、无意识障碍组(52例)及意识障碍好转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CO_(2)、K^(+)、Na^(+)、Cl^(-)及AG的水平,波动幅度及异常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各指标异常频次与意识障碍转归的相关性。结果无意识障碍组患者血清中Cl^(-)、AG水平低于意识障碍好转组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好转组血清中Cl^(-)、AG水平均低于意识障碍组(P均<0.05);但各组患者血清中CO_(2)、K^(+)、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意识障碍组血清中CO_(2)、K^(+)、Na^(+)、Cl^(-)及AG波动幅度均低于意识障碍好转组与意识障碍组(P均<0.05),意识障碍好转组血清中CO_(2)、Na^(+)、Cl^(-)及AG波动幅度均低于意识障碍组(P均<0.05),但意识障碍好转组与意识障碍组血清K^(+)波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意识障碍组血清中CO_(2)、K^(+)、Na^(+)、Cl^(-)、AG异常率均低于意识障碍好转组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好转组血清中CO_(2)、K^(+)、Na^(+)、Cl^(-)、AG异常率均低于意识障碍组(P均<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中CO_(2)、K^(+)、Na^(+)、Cl^(-)、AG指标异常频次与GCS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7、-0.482、-0.509、-0.596、-0.546,P均<0.05)。结论脑干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及转归与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检测体内电解质变化对于患者转归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紊乱 脑干出血 意识障碍 转归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杜亚涛 曹干 +2 位作者 蔡会欣 杨松 孙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serum phosphatidylser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1,PS-PLA1)、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 19,CCL19)、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serum phosphatidylser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1,PS-PLA1)、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 19,CCL19)、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score,SLEDAI)将其分为轻度亚组(31例)、中度亚组(50例)、重度亚组(2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Y%)、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3、补体C4]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S-PLA1、CCL19、IL-17、IL-23与血常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全血WBC、LY%、PLT、Hb、补体C3、补体C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中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PS-PLA1与IgG表达呈正相关(P<0.05),CCL19、IL-17、IL-23与IgG、IgA、IgM表达呈正相关(P<0.05),IL-17、IL-23与补体C3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及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杜亚涛 曹干 +2 位作者 蔡会欣 杨松 孙洋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299-3301,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30例为RA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将RA组患者按疾病活动指数(DAS28)分为高活动期组(DAS2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30例为RA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将RA组患者按疾病活动指数(DAS28)分为高活动期组(DAS28>5.1分,65例)和低活动期组(DAS282.6~3.2分,65例)。比较RA组、对照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活动期组、高活动期组及对照组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RDW)、炎性因子指标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全血RDW、血清抗CCP抗体、RF-IgG、RF-IgM及RF-IgA水平与全血ESR、血清CRP水平的关系。结果RA组血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活动期组全血RDW、ESR、血清CRP、抗CCP抗体、RF-IgG、RF-IgM及RF-IgA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组和对照组(P<0.05);低活动期组全血RDW、ESR、血清CRP、抗CCP抗体、RF-IgG、RF-IgM及RF-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全血RDW、血清抗CCP抗体、RF-IgG、RF-IgM及RF-IgA水平与全血ESR、血清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91、0.472;0.483、0.648;0.425、0.523;0.526、0.484;0.491、0.476,P<0.05)。结论RA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可作为RA患者病情活动度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实验室指标 类风湿因子 病情活动度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的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曦 常文龙 韩梦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428-429,共2页
维生素B12缺乏可以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现阶段,临床上判定维生素B12缺乏主要依靠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本院检测维生素B12水平的方法为化学发光免疫竞争法,但这种方法在某种情况下不能检测出维生素B12的正常水平。本文所报道的病例即为临... 维生素B12缺乏可以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现阶段,临床上判定维生素B12缺乏主要依靠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本院检测维生素B12水平的方法为化学发光免疫竞争法,但这种方法在某种情况下不能检测出维生素B12的正常水平。本文所报道的病例即为临床骨髓及外周血形态学显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而血清维生素B12检测水平正常。导致维生素B12检测水平假性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内因子抗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因子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竞争法 维生素B12 缺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蓓洁 贾同乐 +5 位作者 戴冬雪 郝亚茹 韩梦思 孙洋 杨松 蔡会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57-59,6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凝血...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短于对照组,血凝块形成速率(α值)、血凝块形成后最大振幅(M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血栓弹力图R值呈正相关,与K值无相关性,与α值、MA值呈负相关;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K值呈负相关,与α值、MA值呈正相关,同时纤维蛋白原与R值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在血栓弹力图基础上结合常规凝血试验指标的指导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常规凝血试验指标 血栓弹力图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