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洋 杨明玉 +5 位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刘蕊 董星 任京天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30例。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腰肌平面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F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两组均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5 ml。随后两组均行全麻。术后若患者VAS疼痛评分≥4分,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记录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MMT)分级。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补救镇痛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头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I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 h MMT分级明显升高(P<0.05),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补救镇痛率、患者满意率、术后48 h MM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保留患者运动能力,安全性较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腰肌平面阻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或胫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春光 刘蕊 +5 位作者 李艳军 李永旺 王旭伟 胡蕴伟 李艳青 赵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组(I组)和TNB组(T组)。I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IPACK,T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TNB。I组与T组完成IPACK或TNB后行ACB,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术后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患者按压镇痛泵,30 min未缓解,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 h腓总神经运动阻滞情况及术前、术后24、48、72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1~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2 h内患者补救镇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I组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两组不同时点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3 d步行距离及术后1~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B联合IPACK或TNB均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地术后镇痛,但IPACK对运动功能影响小于T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 胫神经阻滞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男性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耿娜 祁辉 刘静芹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8期2775-2777,2781,共4页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对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男性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1组、2组、3组,每组30例。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男...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对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男性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1组、2组、3组,每组30例。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4组)。其中1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3组采用饮食运动疗法,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对4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vaspin水平,同时分析其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等指标的关系,观察治疗前后3组的vaspi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4组vaspi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后,1组和2组vaspin水平明显下降,3组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vaspin水平与BMI、WHR、HOMA-IR、Ein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31、0.28、0.23,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男性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在有效改善血脂的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清vasp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杰 贾红伟 马文海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护理在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1例,其中16例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组,15例为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快速康复护理...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护理在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1例,其中16例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组,15例为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直接前入路 快速康复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6 位作者 龙玉斌 韩宝军 韩哲 刘虎 李永旺 安明 祁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短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采用体位复位后,利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短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采用体位复位后,利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平均失血量80 mL,平均住院时间11 d;平均随访4.6个月(3~8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的改善效果优于术后1周(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获显著的矫正(P<0.05),且末次随访未见明显的矫正丢失现象。所有患者术后CT扫描证实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痊愈。结论体位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短节段胸腰椎骨折,可提高骨折的复位率和置钉准确性。该技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机器人导航 体位复位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手术后减少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2 位作者 安明 李艳军 韩哲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术中及术后两组的出血量,观察应用氨甲环酸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氨甲环酸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术后12 h内,两组无静脉血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应用单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失血,并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失血 退变性腰椎疾病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架在手外科的新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长青 张志华 +10 位作者 闫厚军 王顺义 马战备 张志桐 李辉 任东良 史占雷 于涛 马伟松 丁思广 杨帅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4-335,34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对15例虎口挛缩患者(19肢)及17例残指患者(25指)分别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对15例虎口挛缩患者(19肢)及17例残指患者(25指)分别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虎口开大患者拇指外展角度平均增加30°,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示指掌指关节桡侧之间距离平均增加3cm;术后1肢发生针道感染,1肢出现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残指延长患者手指骨愈合良好,残指外形美观,血运及感觉较延长前未受到影响。结论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虎口 挛缩 指骨 延长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复杂pilon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杰 贾红伟 马文海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复杂pilon骨折(胫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56例复杂pilon骨折的护理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平均住院... 目的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复杂pilon骨折(胫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56例复杂pilon骨折的护理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平均住院(14±16)d,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4~6个月,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复杂pilon骨折患者施行分阶段护理能使患者得到顺利康复,分阶段护理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损伤控制手术 分阶段护理
下载PDF
自发性硬膜外出血并不全瘫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崔彦彬 +1 位作者 张培林 李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出血 不全瘫 自发性 双下肢疼痛 椎管内硬膜外 高血压糖尿病 活动障碍 硬膜外封闭
下载PDF
髋动力带锁钢板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欣 杨朔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811-1812,1817,共3页
目的探讨髋动力带锁钢板(ADHLP)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8例,其中68例采用ADHLP治疗(ADHLP组),60例采用LPFP治疗(LPFP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髋动力带锁钢板(ADHLP)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8例,其中68例采用ADHLP治疗(ADHLP组),60例采用LPFP治疗(LPFP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L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1%(3/68),明显少于LPFP组的15.00%(9/60)(P<0.05);ADHLP组术后Harris评分为(93.1±5.1)分,明显高于LPFP组的(82.3±4.2)分(P<0.05);ADHLP组疗效优于LPFP组(P<0.05)。结论 ADHLP较LPFP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骨折 髋骨折 股骨骨折 髋动力带锁钢板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火器伤后膝关节软骨的病理学退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小龙 张羽 +4 位作者 肖曼 樊天 毕声荣 温振涛 余方圆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观察火器伤后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病理学表现。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仅行兔右后肢膝关节关节囊切开并获取软骨标本;对兔右后肢膝关节建立火器伤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 目的观察火器伤后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病理学表现。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仅行兔右后肢膝关节关节囊切开并获取软骨标本;对兔右后肢膝关节建立火器伤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组、56 d组分别于造模后6 h、3 d、7 d、14 d、28 d、56 d时处死兔子,获取软骨标本。对各组软骨组织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及TUNEL标记。结果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的大体评分依次减少(P<0.05),7 d组、14 d组、28 d组的大体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组的Mankin评分依次增加(P<0.05),而28 d组与56 d组的M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组、56 d组软骨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0.05)。结果火器伤造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蛋白多糖障碍及胶原纤维网网架的断裂,而残存的正常软骨细胞不能修复这一损伤,由此产生的软骨慢性损伤是导致造模后软骨发生退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损伤 火器伤 凋亡 病理学
下载PDF
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诱导成骨的X线研究
12
作者 苏旻罡 刘志国 +2 位作者 夏铁成 郝建学 张建鹏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诱导成骨作用。方法骨骼成熟的中国白兔24只,行双侧腰5~6椎体横突间植骨融合。试验组除植入髂骨外,取2ml自体骨髓植入融合区。不同时期处死动物,8、12周的脊柱标本通过摄正位X线片观察融合区骨...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诱导成骨作用。方法骨骼成熟的中国白兔24只,行双侧腰5~6椎体横突间植骨融合。试验组除植入髂骨外,取2ml自体骨髓植入融合区。不同时期处死动物,8、12周的脊柱标本通过摄正位X线片观察融合区骨块生长情况。结果 X线片测定融合率显示:实验组12只动物中,8只获得牢固融合(66.6%);对照组8只动物中3只获得牢固融合(37.5%)。结论兔腰椎横突间融合模型中,自体骨髓是一种有效的骨移植添加物,可在应用有限自体髂骨植骨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骨髓移植 骨移植替代物
下载PDF
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诱导成骨的组织学评估
13
作者 苏旻罡 刘志国 +2 位作者 夏铁成 郝建学 张建鹏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诱导成骨作用。方法骨骼成熟的中国白兔24只,行双侧腰5~6椎体横突间植骨融合。实验组除植入髂骨外,取2ml自体骨髓植入融合区。不同时期处死动物,脊柱标本应用组织学方法分析。结果各时期组织学...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诱导成骨作用。方法骨骼成熟的中国白兔24只,行双侧腰5~6椎体横突间植骨融合。实验组除植入髂骨外,取2ml自体骨髓植入融合区。不同时期处死动物,脊柱标本应用组织学方法分析。结果各时期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切片中均可见到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成骨方式,实验组标本中膜内成骨明显占优势,对照组则以软骨成骨为主,此组切片中可见到更多的纤维组织。结论兔腰椎横突间融合模型中,自体骨髓是一种有效可靠的骨移植添加物,可在应用有限自体髂骨植骨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骨髓移植 骨移植替代物
下载PDF
腰椎自发性硬膜外出血1例
14
作者 李伟 崔彦彬 李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844-1844,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出血 腰椎 自发性 双下肢疼痛 高血压病史 椎管内硬膜外 2型糖尿病 硬膜外封闭
下载PDF
TLIF结合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15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2 位作者 宋兴建 程增银 白晓亮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6期519-520,共2页
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脊柱的早期稳定性已成为有效的腰椎疾患治疗方法。1928年King提出经柞板关节突螺钉作为脊柱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关节突螺钉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有效性
下载PDF
Wiltse入路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16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4 位作者 胡艳军 任志强 李艳军 吴超 韩哲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估Wiltse入路(后旁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退变性腰间盘突出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应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目的评估Wiltse入路(后旁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退变性腰间盘突出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应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临床结果应用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平均失血326 mL,术后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显示所有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40例患者获得良好的融合(100%)。结论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退变性腰间盘突出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微创融合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下载PDF
Maisonneuve骨折的治疗
17
作者 宋兴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981-981,共1页
关键词 MAISONNEUVE骨折 误诊 误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微创TLIF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艳军 贾红伟 马文海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患者36例,对比分析其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VAS、ODI评...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患者36例,对比分析其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有改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失血量多,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两组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在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方面,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骨通贴膏治疗跟痛症3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亚军 李欣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骨通贴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1周。分别对治疗7d结束后或停...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骨通贴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1周。分别对治疗7d结束后或停止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经治疗结束后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0.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周后有效率分别为63.9%和52.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通贴膏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通贴膏 跟痛症 痹证
下载PDF
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股三角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20
作者 袁栋欣 杨明玉 +3 位作者 白艳辉 李辉 董星 王春光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股三角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程序间歇式输注组(P组)和恒速输注组(C组),每组30例。术毕给予负荷剂量0... 目的观察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股三角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程序间歇式输注组(P组)和恒速输注组(C组),每组30例。术毕给予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10 ml,并连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组程序间歇式输注,单次自动给药剂量为10 ml,间歇时间为2 h。C组恒速输注,背景剂量为5 ml/h。两组单次按压剂量为5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当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4分时,按压镇痛泵。若30 min后无缓解,皮下注射盐酸羟考酮5 mg,进行镇痛补救。分别于术后4 h、8 h、24 h、48 h和72 h时评估患者静态、动态(被动屈膝60°)VAS及股四头肌肌力。记录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PCIA局部麻醉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 h、48 h静态VAS及术后8 h、24 h、48 h动态VAS显著低于C组[2(2,2)分比3(3,3)分、1(1,2)分比3(2,3)分,2(2,2)分比3(3,4)分、3(2,3)分比4(4,4)分、2(2,3)分比3(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镇痛补救率降低(10.0%比36.7%),PCIA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减少[(376.67±10.61)ml比(405.17±19.32)ml],患者满意度增加[8(7,9)分比7(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四头肌肌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三角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与恒速输注比较,程序间歇式输注可提供更加完善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间歇式输注 恒速输注 股三角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