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1999年河北省传染病发病趋势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永滨 张莉 +4 位作者 杨成荣 耿兆辉 檀艳丽 张颖 缪淑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 发病趋势 监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1
2
作者 陈志峰 李成柱 +2 位作者 刘少翔 侯浚 王济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7-289,共3页
应用Meta分析方法(MA)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7年来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并以化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MA结果显示,中医药组稳定率OR=2.10,95%CI(0.70~3.08),资料齐性检验Q=24.24,V=12,P>0.01... 应用Meta分析方法(MA)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7年来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并以化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MA结果显示,中医药组稳定率OR=2.10,95%CI(0.70~3.08),资料齐性检验Q=24.24,V=12,P>0.01;化疗组有效率OR=1.48,95%CI(1.03~2.24),Q=2.89,V=8,P>0.05。统计7篇文献中位生存期,中医药组平均335.4天,化疗组231.8天,显著性检验P=0.1489。MA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NSCL疗效特点为稳定率高,有效率低,但中医药组远期生存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医药疗法 META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杰超 任九思 +1 位作者 张潮珍 齐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为探讨更适合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了解通心络胶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7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影响较... 目的:为探讨更适合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了解通心络胶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7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小(P>0.05),但能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1,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影响较小,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防止动脉狭窄有积极作用,适合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患者 血液流变学 长期服用 影响 血浆纤维蛋白原 结论 积极作用 目的
下载PDF
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3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贵京 高红旗 +5 位作者 呼金田 吴力洪 张俊芳 魏红 杨向红 芦小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临床特征 诊断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对失眠症状的改善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杰超 吕晓红 任九思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7-378,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失眠的疗效。方法:38 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失眠病人,男性31 例,女性7 例,年龄71 a±s9 a(60 ~82 a) , 先后用安慰剂( 淀粉胶囊,2 粒,qn , 共4 wk) 和黄芪注射液(30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失眠的疗效。方法:38 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失眠病人,男性31 例,女性7 例,年龄71 a±s9 a(60 ~82 a) , 先后用安慰剂( 淀粉胶囊,2 粒,qn , 共4 wk) 和黄芪注射液(30 m L加5 % 葡萄糖注射液或0 .9 % 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 ,gtt,qd, 共4 wk) 治疗。结果:安慰剂治疗wk 4 和wk 1 期间昼、夜睡眠时间相比无明显变化( 均P> 0 .05) 。黄芪注射液治疗wk 1 与安慰剂治疗wk 4 期间昼、夜睡眠时间相比亦无明显变化( 均P> 0 .05) 。但黄芪注射液治疗wk 4 昼、夜睡眠时间(14 h ±3 h ,39 h ±7 h) 较安慰剂治疗wk 4 时(13h ±4 h ,31 h ±10 h) 明显延长( P < 0 .05 和P< 0 .01) 。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昼、夜睡眠时间,疗效优于安慰剂,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睡眠障碍 失眠症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浅析正畸托槽脱落原因 被引量:17
6
作者 卢小妹 牛胜德 安志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8-778,共1页
关键词 正畸托槽 托槽脱落 正畸治疗 托槽位置 釉质粘结剂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膜脂质组成及流动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符云峰 董玉枝 +2 位作者 李红 卢振敏 尚瑞梅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8期486-487,共2页
大量证据表明,细胞膜生化及生物物理异常是高血压发生和保持的重要因素。这些异常累及细胞膜结构变化及跨膜离子转运系统活性减低,Tsuda 等报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红细胞及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流动性减低,Orlov 等观察到自发性高血压... 大量证据表明,细胞膜生化及生物物理异常是高血压发生和保持的重要因素。这些异常累及细胞膜结构变化及跨膜离子转运系统活性减低,Tsuda 等报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红细胞及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流动性减低,Orlov 等观察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红细胞膜侧扩散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红细胞膜 脂质 流动性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旭 郭洁 +5 位作者 樊艳华 贾琳 武蕾 张慧聪 刘明 王蕾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2-264,268,共4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共用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乳...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共用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LAC)、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量及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统计2组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40.0%(X^2=7.1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AC分别为(3.83±1.65)mmol/L和(4.72±2.25)mmol/L、BUN分别为(7.1±2.7)mmol/L和(9.3±3.5)mmol/L、SCr分别为(73.9±16.2)μmol/L和(95.7±15.8)μmol/L、尿量分别为(112.1±39.8)ml/h和(73.3±28.5)ml/h,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2.114、2.651、2.337、2.33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多巴胺用量分别为(993.1±261.7)mg和(1 340.9±356.4)mg、多巴酚丁胺用量分别为(776.2±281.0)mg和(1 049.2±364.3)mg、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用量分别为(56.4±34.6)mg和(107.6±51.3)mg,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23、2.312、2.286,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41.1%和58.9%,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13,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肾脏灌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疏血通注射液 肾功能
下载PDF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合林 白世祥 +2 位作者 何明 平育敏 王新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70-71,共2页
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原发于纵隔者更为罕见。我们自1965年1月到1994年1月共收治各类纵隔肿瘤及囊肿426例,囊性淋巴管瘤仅9例(占2.11%)。均经手术摘除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探讨。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囊性淋巴管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孕妇血清铜、锌浓度动态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符云峰 王素敏 +3 位作者 包岩 刘瑞珍 王之连 邹学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对46例育龄非孕健康妇女、388例正常妊娠和20例异常妊娠妇女血清铜、锌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妊娠从6~8周开始血清铜、锌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每个时相与正常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妊娠晚期逐渐下降,... 本文对46例育龄非孕健康妇女、388例正常妊娠和20例异常妊娠妇女血清铜、锌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妊娠从6~8周开始血清铜、锌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每个时相与正常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妊娠晚期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先兆流产和异常妊娠妇女血清铜、锌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与正常孕妇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清
下载PDF
绞股蓝治疗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少翔 张秀云 +4 位作者 陈志峰 张雪莉 侯浚 王俊茹 王济民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36,共2页
近年来,对绞股蓝的研究较多,已证明它。含有与人参皂甙结构相同的皂甙,但用于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尚未见报道。以往我们应用升白Ⅰ号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刘少翔等,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临... 近年来,对绞股蓝的研究较多,已证明它。含有与人参皂甙结构相同的皂甙,但用于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尚未见报道。以往我们应用升白Ⅰ号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刘少翔等,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全国第三届肿瘤扶正培本防治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989:111),在此基础上加用绞股蓝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旭 郭洁 +5 位作者 樊艳华 贾琳 武蕾 张慧聪 刘明 王蕾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血通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血通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共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乳酸(Lac)、尿素氮(BUN)、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指数(CI)。记录两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和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尿量、Lac、BUN、Cr、AST、ALT、LVEF、C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尿量、LVEF、CI均较治疗前增加,Lac、BUN、Cr、AST、AL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疏血通组变化更显著〔尿量(mL/h):112.1±39.8比73.3±28.5,LVEF:0.49±0.15比0.44±0.14,CI(mL&#183;s-1&#183;m-2):66.2±5.7比54.2±6.2,Lac(mmol/L):3.83±1.65比4.72±2.25,BUN(mmol/L):7.1±2.7比9.3±3.5,Cr(μmol/L):73.9±16.2比95.7±15.8,AST(U/L):39.8±9.5比45.8±12.7,ALT(U/L):34.3±9.7比41.7±11.3,均P<0.05〕。疏血通组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多巴胺(mg):993.1±261.7比1340.9±356.4,多巴酚丁胺(mg):776.2±281.0比1049.2±364.3,去甲肾上腺素(mg):56.4±34.6比107.6±51.3,均P<0.05〕;疏血通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0.0%(16/40)比60.0%(24/40),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灌注,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疏血通注射液 微循环
下载PDF
癃闭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军 吴斌 +1 位作者 王鸿起 宋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78-57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治疗 癃闭舒
下载PDF
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的变化及中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玉凤 赵聚宾 +2 位作者 张杰 孙爱励 许顺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SA和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QDP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 0.01),同时伴有VSA和血浆AVP含量明显增加(P< 0.01),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P> 0.05)。结论:QDP的解热作用可能与VSA和血浆AVP含量增加有关;发热时中枢神经不但存在正调节途径,也存在负调节途径,体温上升的水平是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QDP对ET性发热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发热 精氨酸加压素 脑腹中隔区 中药治疗
下载PDF
清毒退热煮散剂治疗内毒素发热及对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内毒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玉凤 赵聚宾 +2 位作者 张洁 夏欣 孙爱励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清毒退热煮散剂(QDP)汉疗内毒素发热的疗效及对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内毒囊(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65例内毒素发热患者,随机分为给予QDP治疗120例,抗生素45例.疗程均为3d。观察治疗前后AVP、ET... 目的:探讨清毒退热煮散剂(QDP)汉疗内毒素发热的疗效及对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内毒囊(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65例内毒素发热患者,随机分为给予QDP治疗120例,抗生素45例.疗程均为3d。观察治疗前后AVP、ET和NO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30例)比较。结果:经服用QDP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抗生素组(P<0.05);血浆AVP(7.09±0.5pg/mL)、ET(0.12±0.08EU/ml,)和NO(89.03±14.7μmol/L)含量均比治疗前(AVP10.46±0.80pg/mL,ET0.35±0.05EU/mL和NO124.61±17.19μmol/L)显著下降(P<0.01)。经抗生素治疗后血浆ET(0.28±0.05EU/mL)含量显著高于服用QDP组(0.12±0.08EU/mL,P<O.01)。结论:QDP治疗ET性发热,不仅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可显著纠正ET性患者异常的AVP、NO和ET水平;同时表明QDP对内毒素发热具有消炎、杀菌、解热和清除内毒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清毒退热煮散剂 内毒素 发热 NO
下载PDF
清毒退热煮散剂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浆及脑脊液cAM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杰 薛玉凤 +1 位作者 赵聚宾 程玉新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清毒退热煮散剂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内毒素组(ET)、清毒退热煮散剂组(QDTR)和治疗组(QDTR+ET)。观察各组动物体温、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清毒退热煮散剂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内毒素组(ET)、清毒退热煮散剂组(QDTR)和治疗组(QDTR+ET)。观察各组动物体温、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ET组体温、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皆明显增高(P<0·01);与QDTR组比较,QDTR+ET组体温、血浆和脑脊液cAMP水平明显增高(P<0·01),但不如ET组升高明显。结论:清毒退热煮散剂对内毒素引发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发热 环-磷酸腺苷 清毒退热煮散剂
下载PDF
清毒退热散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玉凤 赵聚宾 +2 位作者 张杰 夏欣 王美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观察清毒退热散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80例 ,对照组 12 0例。治疗组服用清毒退热散剂 ,对照组服用银黄口服液。试验采用单盲法。观察患者治疗前、中、后体温... 目的 :观察清毒退热散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80例 ,对照组 12 0例。治疗组服用清毒退热散剂 ,对照组服用银黄口服液。试验采用单盲法。观察患者治疗前、中、后体温、症状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96 % ,愈显率 85 .42 % ;对照组总有效率86 .6 7% ,愈显率 41.6 7%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清毒退热散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退热效果。结论 :清毒退热散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临床观察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退热散剂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风热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杰超 孙喜元 +7 位作者 李海滨 吕晓红 刘翠绵 刘翠青 张刚 霍猛 王文娟 王丽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更适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 ,对经动态心电图证实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 1 38例 ,对照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结果 :通心络胶囊在减少... 目的 :探讨更适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 ,对经动态心电图证实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 1 38例 ,对照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结果 :通心络胶囊在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硝酸异山梨醇(P<0 .0 1 )。其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压低≥ 1 mm所需时间均显著延长 ,运动耐力增加(P<0 .0 1 )。结论 :通心络胶囊更适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踏车运动试验
下载PDF
窝沟封闭剂ESTISEALLC三年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小妹 牛胜德 +1 位作者 梁岩岭 张洁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防龋
下载PDF
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贵山 王天佑 +1 位作者 秦任甲 贺信祥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粘度计 流场 剪切率 旋转式粘度计 毛细管血液粘度计 血液粘度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