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耦合模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现振 付少杰 +2 位作者 迟宏庆 张辉军 张志飞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5期109-117,共9页
武安市地质构造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武安市为研究区,以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与信息量相耦合的加... 武安市地质构造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武安市为研究区,以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与信息量相耦合的加权信息量模型,构建了以栅格为单元的风险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灾害类型分别选取不同的评价因子进行易发性评价,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叠加降雨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选取人口、建筑物、交通设施等因子构建了承灾体易损性模型;综合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采用矩阵分析法完成了风险评价。同时,结合地灾隐患特征及风险管理实际,利用栅格综合概化功能将风险分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活水乡和管陶乡北部,面积为101.25 km^(2),占比5.61%;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管陶乡、马家庄乡和矿山镇,面积为796.48 km^(2),占比44.10%;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邑城镇、大同镇等地势平缓地带,面积为908.27 km^(2),占比50.29%。评价结果可为武安市防灾减灾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对其他地区结合自身实际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法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武安市
下载PDF
太行山河北段“23•7”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顾福计 钱龙 +4 位作者 王梦洁 沈荣辉 李朦 王立峰 闫国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55-65,共11页
强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多侧重短时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对区域性极端降水条件下地质灾害特征规律方面研究尚存在不足。基于“23•7”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样本分析,研究了太行山河北段地质灾害发生... 强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多侧重短时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对区域性极端降水条件下地质灾害特征规律方面研究尚存在不足。基于“23•7”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样本分析,研究了太行山河北段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呈现出多发、群发性态势,发生数量达历史新高,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激发新的地质灾害明显增多;(2)地质灾害发生时空范围与强降雨区域高度吻合,太行山南段和北段呈现差异性分布;(3)泥石流造成的损失最大,坡面型泥石流明显多发,松散物覆盖型滑坡多发易发。研究结果可为极端降水条件下地质灾害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苏芮 极端降水 地质灾害 特征规律 太行山
下载PDF
基于AHP-突变理论组合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河北平山县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开宁 吴涛 +3 位作者 魏爱华 武玉璞 代锋刚 刘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河北平山县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选取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河网密度、断裂带密度、地层岩性、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地质灾害点密度9个评价因子,用AHP和突变理论分别求各评价因子权重... 河北平山县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选取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河网密度、断裂带密度、地层岩性、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地质灾害点密度9个评价因子,用AHP和突变理论分别求各评价因子权重,并按最小信息熵权法结合,建立AHP-突变理论组合模型并应用,对比基于三种方法的平山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更高,符合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组合模型法将主客观结合,综合考虑因子的影响,评价结果可靠。该研究为平山县及类似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突变理论 组合模型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铁矿迹地复垦区土壤肥力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运许 许永利 +4 位作者 刘硕 马百衡 冀广 宋建伟 李小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了明确铁矿复垦后的土壤养分的恢复状况,对河北省8个地市17个县区的54个铁矿区的原生地貌和复垦区土壤现场采样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原生地貌还是复垦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数区域处于稍缺、缺乏或极缺水平。原生地貌土壤... 为了明确铁矿复垦后的土壤养分的恢复状况,对河北省8个地市17个县区的54个铁矿区的原生地貌和复垦区土壤现场采样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原生地貌还是复垦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数区域处于稍缺、缺乏或极缺水平。原生地貌土壤碱解氮含量除了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外,其他区域均处于稍缺以下;速效磷含量中等或稍缺;速效钾含量在区域间差别较大,从丰富到极缺。复垦后铁矿土壤碱解氮均处于缺乏与极缺水平;速效磷属稍丰与中等水平;速效钾除了秦皇岛外均处于稍缺到极缺。总之,河北省铁矿区复垦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该结果可为后续矿区复垦后土壤的肥力提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迹地 速效养分 区域差异 复垦土壤 原生地貌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三种苯扎氯铵同系物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会军 马天翼 +3 位作者 李义 白雪山 董建芳 张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0-1059,共10页
苯扎氯铵具有非氧化性杀菌作用,被大量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随着污水排放到环境中,已被确定为可能严重影响生态系统中敏感生物的有害化合物,准确检测环境水体中苯扎氯铵的含量对于维护人体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水体中残... 苯扎氯铵具有非氧化性杀菌作用,被大量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随着污水排放到环境中,已被确定为可能严重影响生态系统中敏感生物的有害化合物,准确检测环境水体中苯扎氯铵的含量对于维护人体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水体中残留苯扎氯铵的浓度低,且检测时容易受到复杂污染组分的干扰,结果出现假阳性,因此要求检测方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准确的定性能力。本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 HRMS),建立了准确定性定量检测环境水体中苯扎氯铵三种同系物(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方法。样品经0.22μm孔径滤膜过滤,加入同等体积的甲醇混匀,流动相为含1%(V/V)三乙胺的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采用Accucore C18色谱柱(150mm×2.1mm, 2.6μm)进行分离,6min内三种苯扎氯铵同系物实现基线分离,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在60000分辨率条件下以SIM模式进行数据采集。结果表明:三种苯扎氯铵在0.10~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3~0.06μg/L,加标回收率为86.7%~111.2%。经实际样品验证,该方法在检出限和抗干扰能力上能够满足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等环境水体中三种苯扎氯胺同系物的检测,并识别出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疑似干扰物为质量数m/z 360.323的丙二醇脂肪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体 苯扎氯铵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SIM模式
下载PDF
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岳晨 李凡 +4 位作者 付路路 宫志强 钱永 崔向向 王春晓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0,共5页
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为基本结构,根据天津市2008—2019年数据,分析了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压力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天津市2008—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平稳波动。水资源常年处于生态赤字,最高为0.287 hm^... 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为基本结构,根据天津市2008—2019年数据,分析了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压力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天津市2008—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平稳波动。水资源常年处于生态赤字,最高为0.287 hm^(2)/人。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仍以农业用水为主,近几年呈明显降幅。天津市2008—2019年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天津市历年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范围为4.284~21.442,远大于1,水资源开采处于非常不利的阶段。天津市常年依靠外调水缓解本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外调水的补充,对天津市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起到一定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
下载PDF
复配微生物菌群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田西昭 袁子婷 +4 位作者 宫志强 单强 李红超 齐劭乾 王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74-78,共5页
为了修复沿海地区的石油污染场地,该文通过提取驯化土著微生物菌,筛选复配了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在适宜降解条件下(盐度添加比为1%、温度为25℃、p H为7),开展高效石油降解菌群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实验。结果表明,以萃取油混合菌... 为了修复沿海地区的石油污染场地,该文通过提取驯化土著微生物菌,筛选复配了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在适宜降解条件下(盐度添加比为1%、温度为25℃、p H为7),开展高效石油降解菌群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实验。结果表明,以萃取油混合菌、表面活性剂产生菌、萘降解菌、蒽降解菌、芘降解菌按10∶1∶1∶1∶1的比例复配的高效降解菌群在相同的时间内降解效率最高,在第24天对2000 mg/L石油烃提取液的降解率达到82.0%;添加锯末(60 mg/g)、营养盐(C∶N∶P为100∶10∶1)和每天振荡的条件为最佳强化组合方式,菌群的接种量为2%,在第48天降解率就达到了88.0%,石油污染物从初始浓度50.0 mg/g降解为6.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烃降解菌 降解率 生物刺激 生物强化
原文传递
铁腐殖酸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8
作者 马志远 王振毅 +3 位作者 廉静 赵大密 郭延凯 丁梓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312-15320,共9页
铁腐殖酸(iron humic acid,Fe-HA)已被证实能够促进多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考察了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升过程中Fe-HA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脱氮性能、污泥特性以... 铁腐殖酸(iron humic acid,Fe-HA)已被证实能够促进多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考察了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升过程中Fe-HA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脱氮性能、污泥特性以及菌群结构的分析,探究了Fe-HA对ANAMMOX过程影响的潜在机理。结果表明,NLR提升初期,添加Fe-HA的反应器(R_(Fe-HA))脱氮性能均高于未添加Fe-HA的对照反应器(R_(CON));NLR提升稳定期,R_(Fe-HA)和R_(CON)的脱氮性能基本一致;R_(Fe-HA)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pecific ANAMMOX activity,SAA)均小于R_(CON);R_(Fe-HA)的污泥浓度、平均粒径以及>0.85 mm的粒径占比也较R_(CON)高;此外,R_(Fe-HA)具有更高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浓度,且EPS组分中疏水性的色氨酸类物质含量更高;第30天时,R_(Fe-HA)的Candidatus Kuenenia丰度高于R_(CON)。Fe-HA的添加促进了Candidatus Kuenenia的增殖,并引起EPS及其中色氨酸类物质分泌的增加,从而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形成,增大了污泥浓度和颗粒粒径,进而增强了NLR提升初期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然而,EPS的增加也会阻塞微生物与底物间的传质效率,降低S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铁腐殖酸 脱氮 颗粒污泥 菌群结构
下载PDF
阳极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志远 牛艳艳 +4 位作者 赵娟 岳琳 翟星 郭延凯 廉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820-7826,共7页
利用PW_(12)/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表面制得PW_(12)/rGO修饰阳极并构建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考察了PW_(12)/rGO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高氯酸盐(ClO-4)还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阳极表面形态及其电化学... 利用PW_(12)/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表面制得PW_(12)/rGO修饰阳极并构建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考察了PW_(12)/rGO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高氯酸盐(ClO-4)还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阳极表面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的分析,探讨了PW_(12)/rGO修饰阳极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ClO-4浓度为700 mg/L时,PW_(12)/rGO修饰阳极MFC的最大输出电压和ClO-4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200.18 mV和1.15 kg/(m^(3)·d),分别是空白阳极MFC的4.4倍和1.06倍;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PW_(12)/rGO修饰阳极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量远高于空白阳极;Tafel曲线、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谱(EIS)测试表明,PW_(12)/rGO修饰阳极较空白阳极具有更高的交换电流密度、CV电活性面积以及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PW_(12)/rGO修饰阳极提高了阳极电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进而改善了MFC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修饰 磷钨酸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产电性能 高氯酸盐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滑坡隐患自动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隆星宇 李辉 +3 位作者 白雪山 翟星 王贤敏 潘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20,共8页
针对植被茂密且地形陡峭地区的人工滑坡隐患识别难题,提出了耦合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滑坡隐患自动识别思路,构建了由影像光谱、NDVI、土地利用、高程、坡度和地表覆被变化组成的隐患识别指标体系,建立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 针对植被茂密且地形陡峭地区的人工滑坡隐患识别难题,提出了耦合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滑坡隐患自动识别思路,构建了由影像光谱、NDVI、土地利用、高程、坡度和地表覆被变化组成的隐患识别指标体系,建立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并在植被茂密、地形陡峭的河北省涉县、邢台县和宽城县等地区进行了应用验证,自动识别出2016~2020年间出现的人工滑坡隐患134处。目视验证和野外调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为91.9%,F1分数值为93.6%。此方法在广袤地区具有普适性,为滑坡隐患自动识别提供了新思路,为人类工程活动的合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隐患 滑坡识别 遥感影像 数字高程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变化检测
下载PDF
Cu_(2)O/rGO修饰阴极对MFC产电脱氮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金燕 马志远 +3 位作者 杨佳琪 廉静 牛艳艳 岳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50-2560,2592,共12页
通过还原法制备了Cu_(2)O/还原氧化石墨烯(Cu_(2)O/rGO)复合材料,采用SEM、FTIR、EDS、XRD、XPS、氮气吸附-脱附、循环伏安曲线对其结构和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将Cu_(2)O/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制得了Cu_(2)O/rGO阴极,以硝酸盐... 通过还原法制备了Cu_(2)O/还原氧化石墨烯(Cu_(2)O/rGO)复合材料,采用SEM、FTIR、EDS、XRD、XPS、氮气吸附-脱附、循环伏安曲线对其结构和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将Cu_(2)O/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制得了Cu_(2)O/rGO阴极,以硝酸盐作为模型污染物,将其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阴极,探究其对MFC产电脱氮性能和微生物菌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_(2)O/rGO复合材料具有大量的介孔结构和良好的氧还原可逆性。与Pt/C阴极相比,Cu_(2)O/rGO阴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升高了47.77%,电荷转移阻抗降低了65.53%。Cu_(2)O/rGO-MFC在处理NO_(3)^(–)-N废水时平均最大输出电压为662.54 m V、最大功率密度为26.27 m W/cm^(2)、平均库仑效率为32.02%、NO_(3)^(–)-N去除速率为83.33 mg/(L·h),均高于Pt/C-MFC[485.33 m V、16.98 m W/cm^(2)、7.38%、41.67 mg/(L·h)]。Cu_(2)O/rGO-MFC阴极生物膜中反硝化关键酶活性和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同时,功能性微生物Betaproteobacteria和Alphaproteobacteria纲的丰度分别较Pt/C-MFC增加了35.66%和3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_(2)O/rGO复合材料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性能 输出电压 脱氮 微生物群落 水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Fe/HA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金燕 马志远 +3 位作者 王振毅 郭延凯 杨佳琪 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9,共7页
为了选取具有较高氧化还原活性的铁腐殖酸复合物(Fe/HA)作为阳极材料,开展Fe/HA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硝酸盐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Fe/HA修饰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HA修饰阳极的表面形... 为了选取具有较高氧化还原活性的铁腐殖酸复合物(Fe/HA)作为阳极材料,开展Fe/HA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硝酸盐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Fe/HA修饰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HA修饰阳极的表面形貌特征和活性官能团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塔菲尔曲线(Tafel)和交流阻抗曲线(EIS)对Fe/HA修饰阳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并以硝酸盐废水为模拟废水,考察Fe/HA修饰阳极对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HA修饰阳极表面具有松散的簇团状结构和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同时,与空白阳极相比,Fe/HA修饰阳极电荷转移量增加了75.82%,交换电流密度增加了14.95%,电荷转移阻抗降低了17.60%;Fe/HA修饰阳极MFC的最大平均输出电压和脱氮效率较空白阳极MFC分别增加了16.52%和6.47%。通过Fe/HA对MFC阳极的修饰,可有效增加阳极表面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的数量和微生物附着的面积,从而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实现对MFC产电性能和脱氮效率的提高,本研究可为金属与腐殖酸复合物阳极材料的开发及其在MFC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 Fe/HA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性能 产电 脱氮
下载PDF
基于Modflow-Hydrus耦合模型的改良盐碱土水平井排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代锋刚 王晓燕 +2 位作者 谷明旭 余婉露 连鹏达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7,74,共8页
为了提高盐碱土改良水平,确定科学合理的灌排工程设计方案,建立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Modflow-Hydrus耦合模型,对试验区不同情景水平井的排水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时,季节变化对地下水综合补给强度有明显影响... 为了提高盐碱土改良水平,确定科学合理的灌排工程设计方案,建立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Modflow-Hydrus耦合模型,对试验区不同情景水平井的排水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时,季节变化对地下水综合补给强度有明显影响,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6 m,不同时段地下水综合补给强度均趋于常数,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通过厚层包气带的降水补给均匀;断续排水时单个水平井400 m控制范围内,潜水位显著下降,具有良好的疏干效果,降深与水平井的年抽水强度成正相关;天然环境条件下,区内降水入渗补给和潜水蒸发保持平衡,以试验区中心向外扩展,排水试验有效改善8倍试验区面积范围内降水入渗-潜水蒸发环境,使包气带土壤水分进入饱水带,潜水水位呈下降趋势.研究成果为盐碱土壤改良的水平井施工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水平井 Modflow-Hydrus耦合 排水效果
下载PDF
河水入渗过程中近岸带地下水中砷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鹿帅 苏小四 +1 位作者 冯晓语 孙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467,共13页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土样中典型矿物、砷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中As含量很低,而地下水中As含量普遍超标。河水入渗初期,氧化性河水使部分含As矿物发生氧化而释放As;随着河水入渗,地下水向还原环境转变,含As的Fe/Mn矿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As含量逐渐升高。研究区典型矿物有黄铁矿、菱铁矿、软锰矿、赤铁矿、针铁矿、菱锰矿等,通过可交换态砷解吸、有机质结合态砷氧化、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还原性溶解等,介质中的As释放至地下水中。地下水中As含量与酸碱度(pH)、氧化还原电位(Eh)呈一定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DOC)、HCO_(3)^(-)、Fe、Mn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入渗 近岸带 地下水 沈阳黄家水源地
下载PDF
pH值对HPLC-ICP-MS测定水体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会军 董建芳 +2 位作者 王昕洲 李义 赵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0-517,共8页
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检测技术中,流动相的pH值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以往较多的研究仅关注了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分离度的优劣选择一个适用的pH值。本文采用HPLC-ICP-MS技... 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检测技术中,流动相的pH值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以往较多的研究仅关注了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分离度的优劣选择一个适用的pH值。本文采用HPLC-ICP-MS技术测定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以30mmol/L碳酸氢铵溶液作为流动相,研究了当流动相pH值在6.0~9.7范围内变化时,对砷形态化合物保留时间和峰强度产生的影响,从砷化合物的分离度、灵敏度和分析成本三个方面确定合理的分析方案。结果表明:pH值在6.0~7.5和9.5~9.7范围内,As(Ⅲ)、As(Ⅴ)、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四种形态的砷化合物的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pH值在8.0~9.0范围时,随着pH值的增加,As(Ⅲ)和DMA出峰顺序发生了交换;pH为弱酸性时,砷化合物的灵敏度均较高;pH为偏碱性时,分析周期变短,适用于快速分析。碱性条件下,部分砷化合物与色谱柱结合能力更强,被保留在色谱柱内,使得色谱柱的寿命可能缩短。研究认为:偏酸性的流动相条件,适用于超低浓度(如≤10μg/L)的样品分析;偏碱性的流动相条件,具有明显的时间成本和运行成本优势,但要对色谱柱定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砷形态 PH值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分离度 灵敏度 分析成本
下载PDF
抽出-处理技术抽出污染地下水——抽出效率及抽出终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宫志强 田西昭 +4 位作者 刘伟江 陈坚 康阳 杨光 党志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9-1150,共12页
针对抽出-处理技术修复污染地下水过程中抽水井抽出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抽出-处理技术运行终点(以下简称“抽出终点”)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通过评估抽水井抽出效率,以分段、多次优化抽水方案提高抽出效率、降低修复成本、减少修复时间... 针对抽出-处理技术修复污染地下水过程中抽水井抽出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抽出-处理技术运行终点(以下简称“抽出终点”)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通过评估抽水井抽出效率,以分段、多次优化抽水方案提高抽出效率、降低修复成本、减少修复时间为工作思路,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实现方案优化时间节点选择。以青海某铬盐厂为例,通过建立抽水方案优化时间节点评价指标体系,可定量分析方案优化时间节点,合理确定抽出终点。结果显示:第1次优化结果为抽水井抽出效率在20%~40%时应重新布设抽水方案(P3),即采用原抽水方案抽水100d后需重新布设抽水井;第2次优化结果为抽水井抽出效率在20%~40%时应与其他修复技术联用(P7),即采用一次优化后抽水方案继续抽水300d后需联合其他修复技术开展治理。经评估,2次优化可有效提高抽水井抽出效率,使修复时间缩短600d,相同时间内含水层中六价铬去除率增加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出效率 抽出终点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优化
下载PDF
生物炭强化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孔露露 王新友 +3 位作者 谷明旭 高园园 王佳 张旭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5,共8页
文章采用不同温度下(300℃和500℃)制备的木屑和麦秆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运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生物炭热解温度、原料、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易分解有机质(葡萄糖)对土壤石油烃(烷烃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结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文章采用不同温度下(300℃和500℃)制备的木屑和麦秆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运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生物炭热解温度、原料、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易分解有机质(葡萄糖)对土壤石油烃(烷烃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结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初步探讨了最显著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对生物炭强化石油烃降解的作用机理。通过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了石油烃各组分的最佳降解条件。土壤含水量(50%~100%)对烷烃(nC8~C40)和多环芳烃降解率影响最为显著,二者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发生下降。此外,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发现,增加土壤含水量导致石油烃降解菌丰度下降。原因在于,土壤含水量将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其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进而影响石油烃的生物降解。因此,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对生物炭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生物炭 正交试验 土壤含水量 生物降解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高锶花岗岩区域锶型矿泉水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硕 马百衡 +2 位作者 翟星 田西昭 李琛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1729,共9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大量高锶花岗岩体,但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赋存情况鲜有研究。首次以都山岩体作为典型高锶花岗岩,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化验分析等方法,对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寿王坟... 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大量高锶花岗岩体,但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赋存情况鲜有研究。首次以都山岩体作为典型高锶花岗岩,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化验分析等方法,对其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寿王坟岩体、碾子峪岩体、小寺沟岩体、杨杖子岩体等四处高锶花岗岩体周边区域水体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以验证锶型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都山岩体周边区域水体中均含锶元素,且距离岩体越近,水样中锶含量越高,最高达13.81 mg/L,远高于中国一般含锶矿泉水的锶含量,而外围长城系砂岩地层水样中锶含量最低。平面上,孔隙水中锶型矿泉水主要沿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和南部挤压带分布;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水和构造基岩裂隙水中锶型矿泉水沿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分布;垂向上,孔隙水、风化带网状基岩裂隙水、构造基岩裂隙水中锶含量依次增加。区内高锶花岗岩为矿泉水形成提供了物源,地下水径流过程中地层中锶的不断溶出是形成高锶型矿泉水的内在机制,垂向三含水层可能存在水力联系,入渗过程中锶含量可能不断累积。深层构造基岩裂隙水水质、水量稳定,锶含量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其他四处高锶花岗岩体周边区域锶型矿泉水的分布与都山岩体区域呈现类似规律。该研究首次揭露高锶花岗岩区域锶型矿泉水的赋存规律,可为众多高锶花岗岩区域开发利用优质锶型矿泉水资源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型矿泉水 都山岩体 高锶花岗岩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隔膜式地下水取样泵的研制与取样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玉青 袁子婷 +4 位作者 李红超 单强 金鹏飞 尚将为 田西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73-178,共6页
精准科学的取样是探究地下水现状的关键,该文研制了一种扰动小、便携且适用于各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取样工作的隔膜式取样泵。以焦化场地为研究对象,以低流速气囊式采样泵采集的地下水样为基准,通过取样试验对比研究隔膜式取样泵和潜水... 精准科学的取样是探究地下水现状的关键,该文研制了一种扰动小、便携且适用于各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取样工作的隔膜式取样泵。以焦化场地为研究对象,以低流速气囊式采样泵采集的地下水样为基准,通过取样试验对比研究隔膜式取样泵和潜水泵针对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取样结果,进行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无机指标取样时,可以选用隔膜泵和潜水泵;针对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取样时,隔膜泵与气囊泵的取样结果更为接近,可替代气囊泵使用。其原因是由于取样器的结构和原理不同(隔膜泵水样主体为新鲜地层释水、潜水泵水样多混合表层水体)以及污染物特性差异(溶解性、吸附性和挥发性等)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泵 地下水 取样方法 有机污染物 相对偏差
原文传递
基于相向切片的点云对象体积计算法
20
作者 毕晓伟 张进才 +2 位作者 陈勇 闫星光 李斌 《甘肃科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8-26,共9页
切片法虽是点云对象体积计算的有效方法,但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和偶然性误差,客观上制约了切片法点云对象体积计算的适应性和工程化。提出的改进后相向切片法在传统的切片法基础上进行了两部分优化,首先是在计算点云切片体积时,将切... 切片法虽是点云对象体积计算的有效方法,但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和偶然性误差,客观上制约了切片法点云对象体积计算的适应性和工程化。提出的改进后相向切片法在传统的切片法基础上进行了两部分优化,首先是在计算点云切片体积时,将切割方向的最后一个切片即“点云体零头”部分予以额外计算,从而削弱了系统误差;其次是针对同一点云对象,从正反2个方向分别进行切片,再将二者结果的均值作为最终点云对象的体积,从而对方向性偶然误差进行削弱,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切片法的优势,又削弱了切片法的系统性和方向性影响,还通过算法优化保持了切片法的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形态不规则的点云对象,相向切片法的体积计算结果相较于切片法更加可靠,误差较小。由此可见相向切片法既是切片法的内在完善和构型升级,也是稳健的、工程化的切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对象 体积计算 相向切片法 系统性 偶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