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杨博 王艳丽 崔晓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测定血清MMP-9、suPAR及PAI-1水平。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各血清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率为39.81%(43/108)。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率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MP-9、suPAR及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MP-9、suPAR、PAI-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VEF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MP-9、suPAR、PAI-1单独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829、0.768和0.840,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21%,特异度为79.46%。结论 老年慢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HbA1c和MOP检测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斌 郑文香 +5 位作者 曹新河 孙江涛 王丹 唐济飞 周文花 刘东海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3239-3243,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髓过氧化物酶(MOP)检测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84例脓毒症患者按诊断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6例,另选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正常组)...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髓过氧化物酶(MOP)检测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84例脓毒症患者按诊断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6例,另选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正常组)。4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清BNP和c Tn I水平、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OP)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评估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值。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患者LAD、LVEDD均较正常组增加,Hb A1c、MOP、BNP、c Tn I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加,LVEF及F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心脏功能受损也越严重。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Hb A1c、MO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NP及c Tn I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其中LVEF、FS与APACHEⅡ评分、BNP及c Tn I水平呈负相关,LVEDD、LAD、Hb A1c、MOP呈正相关性。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MPO、Hb A1C检测可以更好的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的风险,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值心动图 糖化血红蛋白 过氧化物酶 脓毒症 心肌
下载PDF
脓毒血症时心肌损伤分子细胞层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韩斌 郑文香 +5 位作者 曹新河 孙江涛 王丹 唐济飞 周文花 刘东海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9期3011-3015,共5页
脓毒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肌损害导致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关于脓毒血症造成的心肌损害的机制尚未完成阐明,从分子细胞水平来看,钙离子失衡相关蛋白(FKBP12.6、RyR2蛋白)、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1β1、HMGB)... 脓毒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肌损害导致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关于脓毒血症造成的心肌损害的机制尚未完成阐明,从分子细胞水平来看,钙离子失衡相关蛋白(FKBP12.6、RyR2蛋白)、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1β1、HMGB)、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p53基因等)、氧化应激等参与了心肌损害的发病过程。心肌标志物在脓毒血症心肌损害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起着一定作用,不同的心肌标志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BNP、c Tn I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心肌损害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MPO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早于心肌损伤,能够早期预测心肌损伤;VCAM-1、CD14、PCT、Prx4的预测价值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的研究,临床上要灵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损伤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