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资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星 闫国增 +2 位作者 胡德夫 魏东臣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63-5470,共8页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的分布动态与空间格局、以及瓢虫优势种群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带在作物生长早...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的分布动态与空间格局、以及瓢虫优势种群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带在作物生长早期是瓢虫赖以生存的主要生境,是后继作物环境瓢虫种群建立的"种库";(2)冀中农区瓢虫的优势种为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3)瓢虫种群随季节变化在各生境斑块间有明显的移动现象;(4)龟纹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早期呈均匀或随机分布,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呈密度依赖型聚集分布;(5)间作田成为作物生长后期瓢虫主要的聚集地显示在生境趋向不利时复杂的环境是理想的栖息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种群 优势种 栖息地选择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冀中农区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专 吕小红 +2 位作者 胡德夫 陈合志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79-3383,共5页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为稳定,且受田间草地带宽度的直接影响,宽度1m左右的草地带有更高的大草蛉密度;(3)林带对大草蛉分布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效应范围因林带结构不同表现各异;(4)作物生长后期林带逐渐成为大草蛉栖息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栖息地选择 草地 林带
下载PDF
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翠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88-188,共1页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危害悬铃木、海棠等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的叶片危害最为严重,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繁殖量大、发生代数多和危害范围...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危害悬铃木、海棠等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的叶片危害最为严重,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繁殖量大、发生代数多和危害范围广等特点。悬钤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我国除西北、东北外的大部分地区为适生区。近年来在我国上海、浙江、湖北、四川、河南和河北等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方翅网蝽 林业有害生物 一球悬铃木 网蝽科 木方 适生区 繁殖量 危害范围 叶片背面 半翅目
下载PDF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游猎型蜘蛛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国 吴专 +2 位作者 陈合志 魏东晨 李凯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蜘蛛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种群之一,本文研究了农田蜘蛛种群结构及优势种在林带-田埂-农田环境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游猎型蜘蛛的优势种为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和中华平腹蛛(Gnaphosa sinensis Simon);(2)林... 蜘蛛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种群之一,本文研究了农田蜘蛛种群结构及优势种在林带-田埂-农田环境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游猎型蜘蛛的优势种为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和中华平腹蛛(Gnaphosa sinensis Simon);(2)林带和田埂在农作物栽种前和成熟后是蜘蛛栖息和获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农林复合系统中蜘蛛种群的重要种库;(3)耕作活动对蜘蛛种群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林带环境具有维持蜘蛛种群稳定性的作用;(4)蜘蛛密度与距林带距离呈负相关性,且在距林带一定范围内密度变化极其显著(P=0.001,α=0.05),表现出明显的林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林带 田埂 迁移 密度
下载PDF
浅谈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家林 屈金亮 陈合志 《河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30-30,33,共2页
该文介绍了有害生物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人民健康以及林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 ;对引起生物入侵日益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实际 ,提出了森林有害生物入侵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外来森林有害生物 入侵 防范措施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扁平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春柳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期32-32,共1页
扁平球坚蚧又名水木坚蚧、东方盔蚧、糖槭蚧、刺槐蚧。 1分布和寄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是危害白蜡、白榆、国槐、刺槐、柳、桑、小叶杨树、苹果、桃、葡萄、玫瑰等重要害虫。 2危害状 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枝叶和果实... 扁平球坚蚧又名水木坚蚧、东方盔蚧、糖槭蚧、刺槐蚧。 1分布和寄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是危害白蜡、白榆、国槐、刺槐、柳、桑、小叶杨树、苹果、桃、葡萄、玫瑰等重要害虫。 2危害状 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枝叶和果实,经常排泄无色黏液,落于叶面和果实上,因而阻碍了叶片的生理活动,还招来蝇类吸食和霉菌寄生,呈烟煤状,影响外观和品质。严重时,树势衰弱,枝蔓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球坚蚧 水木坚蚧 东方盔蚧 糖槭蚧 白榆 槐蚧 蝇类 成虫产卵 双筒 辛硫磷乳油
下载PDF
农林复合环境林带对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钊 闫国增 +3 位作者 周在豹 陈合志 魏东臣 张东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6期114-120,共7页
瓢虫(Coccinellidae)是华北农区重要的天敌资源。基于此,围绕华北农区作物农田、林带所组成的农林复合环境,就其中的瓢虫种群多样性及其优势类群在'农田—林带'复合生境中的时空分布动态展开了多角度研究,同时就林带的生态调控... 瓢虫(Coccinellidae)是华北农区重要的天敌资源。基于此,围绕华北农区作物农田、林带所组成的农林复合环境,就其中的瓢虫种群多样性及其优势类群在'农田—林带'复合生境中的时空分布动态展开了多角度研究,同时就林带的生态调控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地区瓢虫的优势种为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次优势种为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常见种为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2)农林复合生境中林带对瓢虫种群分布具有积极作用。瓢虫以林带为'依托',多选择在近林带范围内聚集,在背离林带1~40 m农田内,瓢虫密度显著下降(差异显著性比较:P龟纹瓢虫=0.001,P异色瓢虫=0.006,P七星瓢虫=0.008,α=0.01),与距林带距离呈明显负相关。(3)瓢虫种群随季节变化在复合农林各生境斑块之间来回迁移,具有季节移动性与偏好选择性双重特点。夏秋两季作物生长期内瓢虫从林带迁飞往农田,偏好在玉米单作田与玉米—杨树苗间作田(LSD法:P龟纹瓢虫=0.004,α=0.01)以及冬小麦轮作田(LSD法:P异色瓢虫=0.003,P七星瓢虫=0.007,α=0.01)内栖息;作物秋收后及冬春两季瓢虫主要栖居于林带中,偏好在杨树萌条林(LSD法:P龟纹瓢虫=0.006,α=0.01)与杨树杂木林(LSD法:P异色瓢虫=0.006,P七星瓢虫=0.001,α=0.01)内栖息。(4)林带与农林间作田生境成为外界环境趋于不利时瓢虫的主要栖息聚集场所,其对于维系农田天敌群落的延续以及生态链的稳定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展示了林业在绿色农业构建中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环境 瓢虫 林带 种群密度动态 分布
下载PDF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8
作者 杨春柳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期22-22,共1页
双条杉天牛又名双条天牛,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1分布及危害 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辽宁、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 双条杉天牛又名双条天牛,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1分布及危害 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辽宁、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 虫道 流脂 初孵幼虫 抗虫棉品种 根系生长发育 钻蛀性害虫 地膜棉 红叶茎枯病
下载PDF
飞机喷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法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东晨 《河北林业》 2010年第6期20-21,共2页
飞机喷药防治是适应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满足防治需求,提高防治效果的一种林业有害防治新技术、新手段。飞机防治与其他方法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效率高、对环境人畜无害等特点,已普遍运用在大面积林业有害... 飞机喷药防治是适应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满足防治需求,提高防治效果的一种林业有害防治新技术、新手段。飞机防治与其他方法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效率高、对环境人畜无害等特点,已普遍运用在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药防治 飞机防治 林业 生物方法 有害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新技术 生物相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生存制约因子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喜顺 胡德夫 +2 位作者 陈合志 苏鑫 王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7-502,共6页
通过对华北平原耕作区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制约鸟类生存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大面积种植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华北平原农耕区,杨树幼树林木树高、胸径、郁闭度等林分因子均小于杨树老林林地,可作为鸟类食源的... 通过对华北平原耕作区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制约鸟类生存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大面积种植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华北平原农耕区,杨树幼树林木树高、胸径、郁闭度等林分因子均小于杨树老林林地,可作为鸟类食源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鸟类营巢巢址受到一定限制。同时由于林地多为纯林、树种组成单一、灌木及草本植物缺失,导致鸟类在食物、营巢空间上竞争较为激烈。通过种植混交林、改造纯林、乔灌草适宜搭配等营林措施,增加植被空间异质性;另外,减少人为干扰,如化学农药的使用、盗伐林木等,均可增加耕作区鸟类群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耕作区 鸟类群落 林分 制约因子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及生态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喜顺 胡德夫 +2 位作者 陈合志 王峰 苏鑫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4-549,共6页
2004年5~8月,在河北廊坊地区进行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Ward方法,按照鸟类取食部位、取食方式、取食高度,分别将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划分为6种、4种、3种集团类型。在栖息高度生态位宽度值上,喜鹊的最大(0.96... 2004年5~8月,在河北廊坊地区进行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Ward方法,按照鸟类取食部位、取食方式、取食高度,分别将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划分为6种、4种、3种集团类型。在栖息高度生态位宽度值上,喜鹊的最大(0.969),戴胜的最小(0.122);在栖位生态位宽度值上,树麻雀的最大(0.730),黑枕黄鹂的最小(0.272)。在生态位重叠值上,喜鹊/黑枕黄鹂的最大(0.968),而喜鹊/戴胜的最小(0.101)。在与廊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鸟类食性集团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鸟类群落集团结构多样性的恢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耕作区 鸟类群落 集团结构 生态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