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非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董鹏 罗丽媛 +1 位作者 陈杰 霍占江 《河北医药》 2025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碘难治性DT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131 I治疗,研究组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一般资...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碘难治性DT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131 I治疗,研究组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并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预后良好37例(82.2%),预后不良8例(17.8%)。不同预后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史、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TG-A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史、TG-Ab、NGAL及VEGF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治疗后TG、TG-Ab、NGAL及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碘难治性CTC患者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其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另外,吸烟饮酒史、TG-Ab、NGAL及VEGF指标,也会对患者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 索拉非尼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及影像学变化研究
2
作者 董鹏 罗丽媛 +1 位作者 陈杰 霍占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收治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40例,患者均服用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分析40例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收治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40例,患者均服用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分析40例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三酰甘油(TG)]及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情况。结果40例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访时间122~303 d,截止随访303 d时,疾病客观缓解率为60.0%,疾病控制率为80.0%。患者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多的有脱发、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腹泻,发生率均超过20%。患者治疗后的VEGF、NAGL、TG-Ab、TG水平小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CD8^(+)大于治疗前,CD4^(+)、CD3^(+)、CD4^(+)/CD8^(+)比值均小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精神健康、感情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ADC值呈持续升高趋势。结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患者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免疫功能显著改善,虽然存在不良反应,可疾病控制率相对较高,治疗效果较理想,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索拉非尼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的ADC值,一定程度可发挥客观评价作用,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一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索拉非尼 血清学 免疫功能 影像学 疾病控制率
下载PDF
阿法骨化醇预防早产儿佝偻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文娟 张桂玲 +3 位作者 杨雅丽 赵会娟 李树军 方庆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5-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在预防早产儿佝偻病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早产儿168名,胎龄35~37周,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用阿法骨化醇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对比2组佝偻病发生率、血钙、25-羟基维生素D 3及...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在预防早产儿佝偻病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早产儿168名,胎龄35~37周,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用阿法骨化醇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对比2组佝偻病发生率、血钙、25-羟基维生素D 3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实验组佝偻病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7%)(P<0.05)。实验组治疗30 d后血钙水平、25-羟基维生素D 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优于对照组[(2.48±0.17)mmol·L^-1 vs(2.25±0.13)mmol·L^-1、(56.15±6.28)ng·mL^-1 vs(33.53±7.30)ng·mL^-1、(121.53±16.02)U·L^-1 vs(188.71±18.02)U·L^-1](P<0.05)。结论合理使用阿法骨化醇可有效预防早产儿佝偻病的发生,且有助于改善早产儿血钙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阿法骨化醇 预防 早产儿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思力华联合信必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文萍 宫志鹏 +3 位作者 姚雪婷 赵茜茜 李新鹏 李有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思力华治疗,观察组采用思力华联...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思力华治疗,观察组采用思力华联合信必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 1)、最大呼气流量(PEF)、肺总量(TLC)]、肺动脉压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炎症因子[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Toll样受体2(TLR2)]、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VC、FEV 1、PEF、T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FVC、FEV 1、PEF、T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P、PADP、MP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SP-A、PARC、TLR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9%(8/53)和11.32%(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力华联合信必可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 肺功能 肺动脉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清sCD163、PCT联合HMGB1在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谷宏宏 焦建华 +3 位作者 马瑞雪 曹秀丽 李有香 李建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CD163)、降钙素原(PCT)联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78例为SAP组,未发生肺炎...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CD163)、降钙素原(PCT)联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78例为SAP组,未发生肺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8例为非SAP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CD163、PCT、HMGB1,根据入院28 d后的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SAP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亚组(PSI评分Ⅰ级,18例)和预后不良亚组(PSI评分Ⅱ~Ⅴ级,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AP及S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CD163、PCT、HMGB1及三者联合对SAP的诊断价值及对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SAP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sCD163、PCT、HMGB1高于非S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D163、PCT、HMGB1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D163、PCT、HMGB1及三者联合诊断SAP的AUC分别为0.856、0.888、0.929、0.986。三者联合诊断SAP的AUC分别大于sCD163、PCT、HMGB1单独诊断SAP的AUC(P<0.05)。预后不良亚组NIHSS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sCD163、PCT、HMGB1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CPIS、sCD163、PCT、HMGB1是SAP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D163、PCT、HMGB1及三者联合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79、0.841、0.677、0.892。三者联合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大于sCD163、PCT、HMGB1单独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P<0.05)。结论sCD163、PCT、HMGB1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AP及SAP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三者联合诊断SAP及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炎 卒中相关性肺炎 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 降钙素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