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栓塞临床特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庆 邢志俐 +2 位作者 庞桂芬 杨林瀛 张小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31-831,共1页
关键词 肺栓塞 临床特点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锋 李晓明 +1 位作者 孙艳辉 张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吸入噻托溴铵(18μg,每日午后1次)联合夜间氧疗(2 L/min),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夜间氧疗(2 L/min),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ean SaO2,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inimum SaO2,Mm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ak expiratoryflow rate in the predicted value,PEF%Pred)显著提高;对照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升高,而FEV1、FEV1%Pred、FVC、IC、PEF%Pred则无明显改变;2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显著降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明显降低,而对照组PaCO2则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提高,T90、PaCO2显著降低,FEV1、FEV1%Pred、FVC、IC、PEF%Pred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能显著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并优于单纯夜间氧疗;噻托溴铵也能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夜间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夜间低氧血症 睡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生的随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缪国专 陈宇 +2 位作者 卢英杰 孙广林 邹庆贵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存活者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的可能原因、发生率、再出血部位。方法:进行1.5~58个月(平均23±2.9个月)的随访,对22例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生与仅有1次脑出血的254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随访期8.7%的患者经历了1次或...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存活者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的可能原因、发生率、再出血部位。方法:进行1.5~58个月(平均23±2.9个月)的随访,对22例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生与仅有1次脑出血的254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随访期8.7%的患者经历了1次或1次以上再出血。结论:血压控制不良为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再出血发生部位多数不同于原有出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随访 复发 原因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宇 滑立伟 杨林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黏附分子配体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表达以及二者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1/12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黏附分子配体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表达以及二者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1/12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5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用单克隆抗体定量测定周围血中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表达率;应用肺功能测定系统(SensorMedicsS-2200型,美国)进行肺功能测定。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加重期)及患者出院后病情稳定2个月(稳定期)进行2次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35例及正常对照组2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加重期和稳定期均高于对照组[(0.49±0.28,0.35±0.29,0.25±0.13)μg/L,(t=3.98,-1.60,P<0.05)];稳定期低于加重期(t=2.05,P<0.05)。②两组患者白细胞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阳性表达率: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稳定期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阳性表达率较急性期明显下降[(89.43±4.03)%比(95.26±2.30)%,(92.7±2.04)%比(98.50±1.30)%,(t=7.43,14.18,P<0.01)]。③变量间相关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阳性表达率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718,-0.689,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残气量/肺总量的百分比呈正相关(r=0.710,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和急性加重期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的表达分别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残气量/肺总量的百分比呈正相关。检测上述指标可以间接反映肺内炎症反应、气流受限及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以判断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肺炎型肺癌1例
5
作者 田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检查 体征 支气管镜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肾脏损害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娜 庞桂芬 +2 位作者 陈万欣 郑洪飞 段书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SAHS)具有潜在危险性,可累及多系统脏器及组织,但由其所导致的肾脏损伤目前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SAHS)具有潜在危险性,可累及多系统脏器及组织,但由其所导致的肾脏损伤目前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及尿蛋白水平,探讨SAHS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寻找适合评价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以期为临床SAHS的防治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肾脏损害 血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 血清胱抑素C SAHS 潜在危险性 肾脏损伤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诱导排痰标本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滑立伟 秦树林 +2 位作者 王爱霞 盛瑞媛 张可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0-612,共3页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诱导排痰标本中卡氏肺孢子虫DNA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用姬姆萨和六胺银 (GMS)两种染色方法和mt rRNA 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卡氏肺孢子虫。结果 化学染色法检测 1 6例临床拟诊...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诱导排痰标本中卡氏肺孢子虫DNA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用姬姆萨和六胺银 (GMS)两种染色方法和mt rRNA 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卡氏肺孢子虫。结果 化学染色法检测 1 6例临床拟诊PCP的患者痰标本 ,结果 8例阳性 ,2 0例非PCP患者痰标本均为阴性 ,化学染色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0 %和 1 0 0 %。PCR方法检测 1 6例临床拟诊PCP患者痰液中卡氏肺孢子虫 ,1 4例阳性 ,2 0例非PCP患者痰标本均为阴性 ,mt rRNA 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和 1 0 0 %。结论 姬姆萨和GMS两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联合检测痰标本卡氏肺孢子虫 ,特异性高 ,但敏感性偏低。mt rRNA PCR检测痰标本中卡氏肺孢子虫DNA方法敏感性高于化学染色法且特异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诱导排痰标本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诊断
原文传递
大剂量利巴韦林注射液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性溶血反应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健 乔炜超 +1 位作者 夏青 张庆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0年第9期547-549,共3页
2例女性患者(例1,22岁;例2,50岁)均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首剂4 g,次日1.2 g、3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口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用药前患者血常规和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例1用药第2天红细胞计... 2例女性患者(例1,22岁;例2,50岁)均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首剂4 g,次日1.2 g、3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口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用药前患者血常规和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例1用药第2天红细胞计数(RBC)2.9×10^12/L,血红蛋白(Hb)75-g/L,丙氨酸转氨酶(ALT)22.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3.9-U/L,总胆红素(TBil)71.2-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63.5-μmol/L。例2用药第3天RBC 3.5×10^12/L,Hb 95-g/L,ALT 17.7-U/L,AST 21.3-U/L,TBil 86.1-μmol/L,IBil 67.1-μmol/L。2例患者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抗核抗体谱检测阴性。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考虑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相关。例1利巴韦林减量至停用,例2直接停用利巴韦林,并均加用熊去氧胆酸,其余药物继续使用。2例患者血红蛋白和胆红素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溶血性 利巴韦林 冠状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