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超声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丽 白静 +2 位作者 闫静潇 王海杰 张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69-72,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EC患者157例,记录多模态MRI及TVS的EC分期检查结果以及^(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EC患者157例,记录多模态MRI及TVS的EC分期检查结果以及^(18)F-FDG PET/CT阳性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VS检测结果显示,Ⅰ期87例,误诊6例,漏诊12例;Ⅱ期55例,误诊12例,漏诊8例;Ⅲ期15例,误诊2例,无漏诊。多模态MRI检测结果显示,Ⅰ期86例,误诊3例,漏诊10例;Ⅱ期58例,误诊10例,漏诊3例;Ⅲ期13例,无漏诊误诊。^(18)F-FDG PET/C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145例,漏诊12例。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TVS诊断EC患者Ⅰ期准确率为87.10%(81/93),Ⅱ期准确率为84.31%(43/51),Ⅲ期准确率为100.00%(13/13)。以术后病理检查分期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诊断EC患者Ⅰ期的准确率为89.25%(83/93),Ⅱ期准确率为94.12%(48/51),Ⅲ期准确率为100%(13/13)。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18)F-FDG PET/CT检测的EC阳性患者145例,准确率为92.36%(145/157)。结论^(18)F-FDG PET/CT对EC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TVS、多模态MRI对EC术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超声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氟化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佛香饮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新蕊 缪希红 +2 位作者 冯晓静 白云鹤 田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414-2418,2422,共6页
目的:观察佛香饮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5℃和48℃热刺激建立小鼠疼痛模型、缩宫素法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佛香饮对痛经的镇痛作用;以痛经模型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频率为指标,评价佛... 目的:观察佛香饮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5℃和48℃热刺激建立小鼠疼痛模型、缩宫素法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佛香饮对痛经的镇痛作用;以痛经模型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频率为指标,评价佛香饮的镇痛作用及对子宫平滑肌活力的影响;以缩宫素致正常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观察佛香饮拮抗缩宫素的致痉作用;以痛经模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为指标,分析其镇痛作用机制。结果:55℃热板实验,佛香饮7.2 g/kg(按生药计)组小鼠痛阈低于模型组(P<0.05);48℃热板实验,佛香饮1.8、3.6和7.2 g/kg组痛阈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佛香饮3.6和7.2 g/kg剂量组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收缩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佛香饮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缩宫素引起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的上升高度;各剂量组血清中PGF2α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佛香饮对热刺激性疼痛及原发性痛经性疼痛均有显著的镇痛及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抑制PGF2α的合成或释放是其治疗痛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香饮 原发性痛经 镇痛 子宫平滑肌 前列腺素F2Α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miR-103a-3p、sICAM-1、miR-101-3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娟 侯延新 +2 位作者 吴雪静 孙宏伟 金鸿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miR-103a-3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miR-101-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承德市第三医院子宫腺肌病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月经正常、无痛经...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miR-103a-3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miR-101-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承德市第三医院子宫腺肌病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月经正常、无痛经的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miR-103a-3p、sICAM-1、miR-101-3p,Spearman分析各指标与痛经强度、疗效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分析各指标对子宫腺肌病疗效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研究组miR-103a-3p、miR-101-3p水平高于对照组,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iR-103a-3p、miR-101-3p水平低于治疗前,sICAM-1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重度患者miR-103a-3p、miR-101-3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患者,sICAM-1水平低于轻度、中度患者,且中度患者miR-103a-3p、miR-101-3p水平高于轻度,sICAM-1水平低于轻度(P<0.05)。治疗后,2组miR-103a-3p、miR-101-3p水平低于治疗前,sICAM-1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有效患者miR-103a-3p、miR-101-3p水平低于无效患者,sICAM-1水平高于无效患者(P<0.05)。miR-103a-3p、miR-101-3p与痛经强度呈正相关,与效果呈负相关(P<0.05);sICAM-1与痛经强度呈负相关,与效果呈正相关(P<0.05)。sICAM-1、miR-101-3p差值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病疗效的AUC为0.909(95%CI:0.844~0.953),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81.00%,明显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miR-103a-3p、sICAM-1、miR-101-3p异常表达与痛经强度、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效果有关,可作为UAE治疗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miR-103a-3p miR-101-3p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下载PDF
头孢唑林钠在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海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69-69,71,共2页
观察妇科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林钠预防性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科接收的手术治疗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2020年12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围手术期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患者划成对照组,围... 观察妇科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林钠预防性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科接收的手术治疗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2020年12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围手术期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患者划成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围手术期抗感染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较小(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更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快,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明显更低,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妇科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围手术期 头孢唑林钠 预防性抗感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试论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观察与治疗效果
5
作者 李海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72-72,74,共2页
探究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接收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止血、抗炎疗法患者划成对照组,在对照组... 探究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接收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止血、抗炎疗法患者划成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抗宫炎片治疗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治疗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阴道出血量明显更少,出血时间明显更短,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抗宫炎片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得到有效减少,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不规则出血 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海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71-272,共2页
观察妇科内分泌失调症状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科接收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西药治疗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划成... 观察妇科内分泌失调症状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科接收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西药治疗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治疗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良好,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E2和FSH分泌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激素E2分泌水平明显更高,激素FSH分泌水平明显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激素E2和FSH分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失调 中西医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