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螺旋CT平扫对成年人阑尾炎的临床指导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文书 孙丽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151-3152,共2页
目的探讨MSCT平扫对成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126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病例行MS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参与临床治疗方案指导。结果显示阑尾108例,阑尾未显示18例。CT诊断急性阑尾盲肠炎110例、正常病例8例、阑尾粪石6例、... 目的探讨MSCT平扫对成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126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病例行MS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参与临床治疗方案指导。结果显示阑尾108例,阑尾未显示18例。CT诊断急性阑尾盲肠炎110例、正常病例8例、阑尾粪石6例、上消化道穿孔1例、输尿管结石1例;保守治疗23例,行腹腔镜手术60例,行剖腹手术43例。结论 MSCT扫描在成人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导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年人 阑尾炎
下载PDF
腹部CT对急性非典型阑尾炎的诊断
2
作者 刘春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目的:研究腹部CT在急性非典型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54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急性非典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差异。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腹部CT诊断准确率为94.44%,相较于病... 目的:研究腹部CT在急性非典型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54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急性非典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差异。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腹部CT诊断准确率为94.44%,相较于病理诊断的100.00%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CT在急性非典型阑尾炎诊断中效果较佳,具有操作简便和速度快的优点,有助于医师初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资料参考,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急性非典型阑尾炎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正常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后回的FA值与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玲 耿左军 +1 位作者 董立英 彭凯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973-976,980,共5页
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FA值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的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方法 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及男性青年组(≤44岁)和女性... 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FA值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的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方法 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及男性青年组(≤44岁)和女性及男性中老年组(>45岁),所有志愿者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e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人为确定DTI感兴趣区[ROI为(18±2)mm2],机器自动测出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FA值数据,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FA值差异。分析中央前、后回FA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脑老化过程中,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FA值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性改变,即随着年龄增长FA值逐渐减低。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FA值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老化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MR弥散张量成像 FA值 年龄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梗死伴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立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像 脑梗死 脑出血
下载PDF
正常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后回白质区ADC值与年龄和性别比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周玲 耿左军 +1 位作者 董立英 吴秉坤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利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观察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白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的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方法 120例健康右利手... 目的利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观察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白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的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方法 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及男性青年组(≤44岁)和女性及男性中老年组(>45岁),每组30例。所有志愿者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e resonance imaging,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人为确定DWI感兴趣区(ROI为(22±2)mm2],感兴趣区选定在白质区,机器自动测出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ADC值数据,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ADC值差异。分析中央前、后回白质区ADC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女性与男性右侧中央前回白质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女性与男性左侧中央后回白质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脑老化过程中,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ADC值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性改变,即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增加。青年男性右侧中央前回白质区ADC值大于青年组女性,中老年男性左侧中央后回白质区ADC值大于中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老化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MR扩散加权成像 ADC值 年龄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玉 武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3期3254-3256,共3页
目的:通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影像学用于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影像学诊断资料进... 目的:通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影像学用于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探讨。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拍片,73例患者再次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48例患者再次进行MRI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呈现出不同分期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影像学和病理学结果,100例患者中,16例患者为Ⅰ期,19例患者为Ⅱ期,22例患者为Ⅲ期,43例患者为Ⅳ期。结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疑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症,有利于疾病的诊疗,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成人 早期 影像学表现 病理分期
下载PDF
多中心性脑胶质瘤1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立英 赵红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669-3670,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放射摄影术 神经外胚瘤 原始/放射摄影术 星形细胞瘤/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囊性星形胶质瘤误诊脑梗死1例
8
作者 陈文书 董立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75-1975,共1页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9
作者 周玲 董立英 高福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72-75,共4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约占所有卒中的0.5%。约4%的CVST患者发生幕上脑实质病变以及足以引起脑疝和神经功能恶化的脑水肿。这类CVST常被称为恶性CVST,是指发病时或经肝素...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约占所有卒中的0.5%。约4%的CVST患者发生幕上脑实质病变以及足以引起脑疝和神经功能恶化的脑水肿。这类CVST常被称为恶性CVST,是指发病时或经肝素治疗恶化后,导致幕上皮质病变(出血或出血)并伴有小脑幕裂孔疝形成的临床(意识下降或丧失,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和影像学征象的CVST。对于恶性CVST患者,去骨瓣减压术不仅是挽救生命的治疗措施,而且能够使多数患者实现良好功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脑水肿 颅骨切开术 减压术 外科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