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分析研究
1
作者 黄昀锌 潘翠叶 +1 位作者 桑敏敏 张昌建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6期62-67,共6页
文章以河北省某疾控中心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包括供热供冷系统、照明系统和水系统在内的运行能耗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进行了问题诊断并提出了改造建议。经计算,改造费用为97万元,年可节约运行费用35.43万元,对同类建筑的节能... 文章以河北省某疾控中心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包括供热供冷系统、照明系统和水系统在内的运行能耗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进行了问题诊断并提出了改造建议。经计算,改造费用为97万元,年可节约运行费用35.43万元,对同类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 智能化
下载PDF
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
2
作者 姜钊乐 张昌建 +1 位作者 杨国栋 彭磊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建立了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模型,从流体换热的角度对系统各换热器进行[火用]分析,并通过具体实验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火用]效率与[火用]损失,结果表明:系统主要[火用]损失发生在相变换热器,[火用]损率为71.42%,同时... 建立了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模型,从流体换热的角度对系统各换热器进行[火用]分析,并通过具体实验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火用]效率与[火用]损失,结果表明:系统主要[火用]损失发生在相变换热器,[火用]损率为71.42%,同时其[火用]效率最低仅有1.13%,其次为热泵机组,[火用]损率为21.18%,增大冷凝器出水温度可提高系统[火用]效率,针对相变换热器与热泵机组提出了改进方法,指出了减少[火用]损失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潜热 供暖系统 [火用]损率 [火用]分析
下载PDF
PV/T+相变能耦合水源热泵供暖与发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彭磊 左一平 +4 位作者 张昌建 罗景辉 杨国栋 姜钊乐 牛靖 《区域供热》 2024年第3期100-108,151,共10页
PV/T供暖系统存在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不利于进行全天候稳定供暖。针对上述问题,在某宿舍楼供暖设计中采用了PV/T+相变能耦合水源热泵供暖与发电系统。系统白天利用PV/T板发电与取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进入水源热泵机组供暖、另一部分热量... PV/T供暖系统存在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不利于进行全天候稳定供暖。针对上述问题,在某宿舍楼供暖设计中采用了PV/T+相变能耦合水源热泵供暖与发电系统。系统白天利用PV/T板发电与取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进入水源热泵机组供暖、另一部分热量进入储能水箱的换热盘管融冰,夜间利用水源热泵机组吸收水冰相变释放的大量潜热进行供暖,解决了太阳能不能全天候供暖问题。供暖所用的一部分热能与电能来源于太阳能,降低了冬季供暖能耗,实现了建筑节能。系统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3.86万元,每年CO_(2)减排量286.83 t,S0_(2)、粉尘减排量2.21 t,系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水源热泵机组 水冰相变 建筑节能
下载PDF
相变能+热泵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4
作者 姜钊乐 张昌建 +2 位作者 罗景辉 杨国栋 彭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针对我国北方山区冬季没有合适热源供暖的问题,基于水-冰相变凝固换热原理,利用水相变的凝固潜热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设计研发了相变能+热泵供暖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系统在凝固换热阶段,结冰厚度达到30 mm时,综合传热系数... 针对我国北方山区冬季没有合适热源供暖的问题,基于水-冰相变凝固换热原理,利用水相变的凝固潜热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设计研发了相变能+热泵供暖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系统在凝固换热阶段,结冰厚度达到30 mm时,综合传热系数为151 W/(m^(2)·K),系统有效能效比为3.52;本次设计循环周期为4 h,传热系数取150 W/(m^(2)·K),确定U型蓄冰槽的储能量与换热量;融冰能耗占比为5.6%,融冰时间为26 min;实验系统可满足300 m^(2)房屋的供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潜热 U型蓄冰槽储能 低温热泵 系统有效能效比 COP
下载PDF
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供热系统研究
5
作者 彭磊 张昌建 +3 位作者 罗景辉 姜钊乐 杨国栋 牛靖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的涡旋行程来提高压缩机效率,设计了双氟制冷剂循环系统,研发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配套的热管供热系统。通过典型工况日测试系统的换热量和COP,结果显示:在环境平均温度-12℃的条件下,井口送风温度保持在2℃以上,每台热管换热器平均换热量达302.9kW,系统的平均COP为4.12。在一个供暖季中,系统总供热量为1302175.8kW,平均COP为4.45,运行稳定,符合设计要求。与原蒸汽供热系统相比,该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为推动新型井口供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温度 压缩比 双氟制冷剂 小压比热泵机组 热管系统
下载PDF
某玻纤厂余热回收利用设计研究
6
作者 任贵阳 鲍玲玲 +2 位作者 吕向阳 黄昀锌 赵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274-280,共7页
为充分利用余热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以邢台市某玻纤厂余热回收为例,在其工艺流程中加设管式换热器,以回收厂区余热并用于满足职工生活的热水用水需求,同时,为废气烟气排放订制了一套高效净化设备,以确保环... 为充分利用余热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以邢台市某玻纤厂余热回收为例,在其工艺流程中加设管式换热器,以回收厂区余热并用于满足职工生活的热水用水需求,同时,为废气烟气排放订制了一套高效净化设备,以确保环保排放标准的达成。通过详细的工程实例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改造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每年可节约39.87万元的成本,同时替代了相当于42吨标准煤的燃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此外,该改造项目还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管式换热器 经济分析 环境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国栋 张昌建 +3 位作者 罗景辉 彭磊 姜钊乐 李沛源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为解决河北农村建筑清洁供暖问题和太阳能利用具有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4.453kWh,制热系数COP平均值3.41;夏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5.945... 为解决河北农村建筑清洁供暖问题和太阳能利用具有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4.453kWh,制热系数COP平均值3.41;夏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5.945kWh,制冷系数EER平均值3.2;将发电量用于系统运行,制热系数COP为4.22,制冷系数EER为4.19,分别提高了23.75%和30.12%;夏季单纯PV/T太阳能电池发电量5.537kWh,本系统的发电量提高了7.37%。该系统经济效益高,运行稳定,是一种实现河北农村清洁供暖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PV/T 发电效率 直蒸式水源热泵 相变能 系统性能系数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的太阳能耦合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侃宏 赵东雪 +2 位作者 罗景辉 刘欢 杨廷超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3-1469,共7页
为提高太阳能耦合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降低运行能耗,文章提出了SFEC评价指标,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并采用田口方法对影响该系统SFEC的4个因素进行试验设计;然后,对试验方案结果进行主效应及相关统计分析。分析... 为提高太阳能耦合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降低运行能耗,文章提出了SFEC评价指标,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并采用田口方法对影响该系统SFEC的4个因素进行试验设计;然后,对试验方案结果进行主效应及相关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素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太阳能集热面积/蓄热水箱体积(A/V)>热泵机组容量>恒温水箱体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倾角。根据最优参数组合对系统进行优化,优化后系统的年太阳能保证率平均值提高了3.6%,年运行能耗降低了4.52%。文章研究成果可为太阳能与热泵耦合以及能源互补热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运行优化 能源互补 供热水 田口方法
下载PDF
基于温室供热设计的温室热量得失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牛晓科 罗景辉 +3 位作者 刘欢 赵政通 赵东雪 高建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1-65,共5页
以拉萨市某温室为例,提出一种新的热平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温室热量得失,对比分析得出温室供热期间太阳辐射的热量是其最小耗热量的2~3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确定了土壤蓄热与电加热结合的供热方式。采用该供热方式与采用直... 以拉萨市某温室为例,提出一种新的热平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温室热量得失,对比分析得出温室供热期间太阳辐射的热量是其最小耗热量的2~3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确定了土壤蓄热与电加热结合的供热方式。采用该供热方式与采用直接电加热供热相比节能69.6%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此温室内热平衡分析方法对温室供热设计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供热 热负荷 太阳能 土壤蓄热
原文传递
中深层地热+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在冀南某大学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牛国庆 许超 +3 位作者 鲍玲玲 刘俊青 郭海明 刘伟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82-88,共7页
为解决传统单一供热形式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与经济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等问题,考虑将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可持续性与常规能源的稳定性进行有机结合,以冀南地区某大学校区中深层地热能+多能互补供热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概况、供能方案以... 为解决传统单一供热形式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与经济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等问题,考虑将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可持续性与常规能源的稳定性进行有机结合,以冀南地区某大学校区中深层地热能+多能互补供热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概况、供能方案以及能源站建设,并对系统运行与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年节省标准煤20 860 t,年减排二氧化碳54 650 t,减排硫化物175 t,减排氮氧化物154 t,减排废渣约210 t,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多能互补 能源站 经济环境效益
下载PDF
邯郸某社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兆丰 王景刚 +5 位作者 穆永超 罗景辉 鲍玲玲 刘伟 朱宝琪 耿金 《节能》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以邯郸某社区住宅建筑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模型和定流量、变流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模型,模拟住宅全年建筑负荷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模型在同一工况下的机组制热量、系统性能指数SCOP变化情况,探究不同室内温度对机组制热量、S... 以邯郸某社区住宅建筑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模型和定流量、变流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模型,模拟住宅全年建筑负荷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模型在同一工况下的机组制热量、系统性能指数SCOP变化情况,探究不同室内温度对机组制热量、SCOP的影响。结果显示:变流量模型的机组制热量低于定流量模型,但变流量模型的SCOP优于定流量模型;定流量模型中,随室内温度的增加,机组制热量涨幅较大但SCOP涨幅不大。结果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TRNSYS 运行性能
下载PDF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拟与热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俊兴 穆永超 +2 位作者 张杰 张鹏飞 罗景辉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10期44-47,共4页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出口水温为80~96℃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选用有机工质BY-3,利用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工程方程求解器)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并对系统发电功率、净发电效率、?效率等主要热力学性...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出口水温为80~96℃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选用有机工质BY-3,利用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工程方程求解器)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并对系统发电功率、净发电效率、?效率等主要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在80~96℃温度范围内,系统蒸发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器吸热功率、系统发电功率、系统净发电效率与热源温度呈正相关;系统的火用效率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热源温度为86℃时,系统的火用效率达到最大值0.314;此时,系统蒸发压力为1.06 MPa,冷凝压力为0.55 MPa;蒸发温度为68.13℃,冷凝温度为42.13℃;蒸发器吸热功率为455 k W,系统发电功率为18.940 kW,工质泵耗电功率为1.323 kW,系统净发电效率为0.0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 热力学性能 发电功率 净发电效率 ?效率
下载PDF
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在某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彪 刘俊青 +3 位作者 罗景辉 张雪洁 李朋朋 严康 《区域供热》 2022年第4期138-142,共5页
浴室排水具有水量大、温度高的特点,通过热泵技术对其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避免高温废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水体热污染。本文以某高校洗浴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原理和运行方式,并对污水源热... 浴室排水具有水量大、温度高的特点,通过热泵技术对其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避免高温废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水体热污染。本文以某高校洗浴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原理和运行方式,并对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污水源热泵运行稳定,平均COP为4.3,全年运行时,与燃气锅炉相比年可节约运行费用7.08万元,减排CO_(2)量约68.36 t,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热水系统 测试分析 余热利用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带空气回热器的热泵干衣机试验研究
14
作者 朱宝琪 王景刚 +2 位作者 穆永超 罗景辉 刘伟 《节能》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介绍带空气回热器的闭式热泵干衣机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干燥速率和节能效果进行测定。在35 Hz、40 Hz、45 Hz和50 Hz共4种不同风机频率下,对应4种不同风量,通过改变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15%、20%、23%和25%,对系统性能变化进行试验分析... 介绍带空气回热器的闭式热泵干衣机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干燥速率和节能效果进行测定。在35 Hz、40 Hz、45 Hz和50 Hz共4种不同风机频率下,对应4种不同风量,通过改变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15%、20%、23%和25%,对系统性能变化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干燥系统的单位时间除水量(MER)随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增大而增大,干燥系统的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随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存在峰值变化;热泵系统的制热量随风量的增大明显增大,随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影响不明显,制热效率(COP)随风量和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选取风机频率调节为50 Hz、风量为2868 m^(3)/h、电子膨胀阀调节开度为25%,SMER为0.95 kg/kWh,COP为5.23,整个系统干燥时间短,节能效果好,适合应用于干衣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干衣机 电子膨胀阀 风量 风机频率
下载PDF
不同流态下单U埋管内流体的换热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沛源 张燕鹏 +4 位作者 张昌建 邵杭杭 马占辉 刘彪 罗景辉 《区域供热》 2023年第2期93-99,共7页
根据地源热泵地下埋管的换热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对4根单U型地埋管设置不同流速,测定不同流速下地埋管进出口水的温度、流量、压缩机功率、水泵功率,计算单位地埋管换热量、不同流速下的换热效果、机组性能系数COP。实验表明,流速在0.38~... 根据地源热泵地下埋管的换热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对4根单U型地埋管设置不同流速,测定不同流速下地埋管进出口水的温度、流量、压缩机功率、水泵功率,计算单位地埋管换热量、不同流速下的换热效果、机组性能系数COP。实验表明,流速在0.38~0.52 m/s、雷诺数的范围为11 000~16 000时,埋管端的平均换热量为15.6 kW,每口埋管井的每米换热量为35~45 W/m,进出口温差在3.5~5℃范围内,机组平均性能系数COP为5.75,机组整体效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流速 换热效率 地埋管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在A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丛悦 穆永超 +1 位作者 石洁 罗景辉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9期166-169,176,共5页
地源热泵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以A高校教学楼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工程概况,并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制冷工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 地源热泵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以A高校教学楼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工程概况,并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制冷工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运行稳定,该建筑地源热泵实测机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可达4.4以上,地源热泵实测系统制冷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可达3.5以上,地源热泵机组的负载率为62%;夏季运行时,与普通空调相比可节约运行费用约1.3×104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测试分析 COP EER 可再生能源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