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组给予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最大膀胱压力、膀胱功能、最大膀胱测量容量),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后MHU评分、膀胱残余尿量依次降低(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2.45±0.26)分、(216.46±23.72)mL、(1.87±0.19)分、(114.37±11.5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28)分、(242.75±26.84)mL、(2.14±0.22)分、(162.75±16.49)mL](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MBI评分、膀胱压力依次升高(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38.57±3.46)分、(12.67±1.27)分、(46.57±4.72)分、(14.02±1.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14±3.25)分、(10.96±1.14)分、(40.62±4.15)分、(12.57±1.31)分](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可有效提高膀胱功能及膀胱压力,降低尿路感染及膀胱残余尿量,提升自理能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潴留 灸法 电刺激疗法 神经反馈 生物反馈刺激 隔附子饼灸 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
下载PDF
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4例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按其入院时间列出1~94个号码,通过电子计...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4例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按其入院时间列出1~94个号码,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逐一摇出两组号码:电刺激组(n=47,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联合组(n=47,在电刺激组基础上实施电针八髎穴治疗),均进行6周治疗。比较两组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分别为(5.72±1.81)次、(3.85±1.23)次,均明显少于电刺激组的(8.21±2.75)次、(5.23±1.87)次(P<0.05);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残余尿量均小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DP、残余尿量分别为(6.75±5.29)cmH_(2)O、(66.52±22.40)mL,均明显小于电刺激组的(54.80±6.13)cmH_(2)O、(87.56±26.71)mL(P<0.05);两组单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Q_(max))均大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单次排尿量、Q_(max)分别为(257.49±48.60)mL、(17.82±4.11)mL/s,均明显大于电刺激组的(207.33±46.85)mL、(14.56±3.89)mL/s(P<0.05);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明显较电刺激组高(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病人实施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情况,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失禁 针刺穴位 电刺激疗法 电针 八髎穴 盆底肌电刺激
下载PDF
穴透刺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狭窄CT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3
作者 路凯 马宇 +5 位作者 马龙 崔友祥 孙云川 李培党 孙晓庆 胡方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穴透刺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CT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MCA狭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均采用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穴透刺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CT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MCA狭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均采用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钙20 mg联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治疗。所有入组病人治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CTP),测量并计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及相对灌注参数,即rCBV、rCBF、rMTT、rTTP值;采集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行血管活性物水平检测,包含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CTP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CBV、CB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TT、TTP、rMTT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管活性物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NO、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1、TXB2、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可改善MCA狭窄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效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促进早期新血管形成,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透刺 丁苯酞 大脑中动脉狭窄 脑灌注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联合丁苯酞对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树峰 霍飞飞 +3 位作者 刘国华 王世信 胡方梅 崔友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04-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丁苯酞对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丁苯酞对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44例和中西药联合组46例。西药组给予单纯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增加芪参还五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p38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智能各维度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患者智能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p38MAPK、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8MAPK蛋白表达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外周血P-p38MAPK、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量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8MAPK蛋白表达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基本技能各分项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患者生活基本技能各分项及总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丁苯酞对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痰瘀互结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智能和生活基本技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患者 早期 丁苯酞 芪参还五胶囊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霍飞飞 崔友祥 +3 位作者 王世信 胡方梅 刘国华 王树峰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2期2042-2046,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组47例...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参还五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40/47),对照组总有效率65.96%(31/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OD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MD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100β、NS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3/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吡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痰瘀互结型,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脑损伤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并发症 辨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面肌痉挛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雅慧 田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0期1993-1997,共5页
面肌痉挛是脑神经疾病的一种,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痉挛患者,保守治疗现效果不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效果有限,停药后易复发。肉毒素注射治疗疗效肯定,但存在面瘫风险。外科... 面肌痉挛是脑神经疾病的一种,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痉挛患者,保守治疗现效果不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效果有限,停药后易复发。肉毒素注射治疗疗效肯定,但存在面瘫风险。外科手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尤以显微血管减压术为主,可减少神经纤维冲动,且危险性低。但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也存在局限性,部分患者延迟治愈,临床症状不能及时得到改善,且手术也有引起面瘫的风险。目前面肌痉挛仍缺少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未来仍需深入研究,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药物治疗 注射肉毒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