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标准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霞 王茜 +4 位作者 崔玉杰 孙克勤 孙印旗 陈素良 韩艳淑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4月9日联合批准发布,202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系由《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3-2011)修...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4月9日联合批准发布,202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系由《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3-2011)修订而来,本文解读《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3-2020)的主要修订内容,以使相关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该标准并推动其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源地 消毒剂 通用要求 标准解读
下载PDF
某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史建慧 卢安 +7 位作者 张若 孙印旗 张海霞 张怡宁 雍明媛 张译文 左群 李琦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为了解某省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现状,为今后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或依据。【方法】对承担2018年该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14家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食品检验人员高、中、... 【目的】为了解某省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现状,为今后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或依据。【方法】对承担2018年该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14家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食品检验人员高、中、初级及以下职称构成比为1∶1∶1,省、市两级食品检验人员学历主要以本科及以上为主,省直管县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省级年龄构成趋于老龄化,省直管县工作经验较少的人员偏多;机构实验室面积达标率为50%;省、市、省直管县疾控机构食品监测设备种类配置率分别为83.3%、79.5%和36.3%;14家疾控机构全部按要求完成监测任务;各疾控机构均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但有1家疾控机构食品资质认定到期后,未通过复评审。各疾控机构通过对食品检测所涉及的各环节的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结论】该省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可满足日常监测工作的需要,但是食品检验人员职称构成不太合理,设备配置与国家要求仍有差距,食品检验能力有待提升,质量管理工作与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机构 食品检验 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多体征感知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郑之国 霍达 +4 位作者 韩晔 师鉴 张海霞 曹玉雯 黄春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目的:研究多体征感知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设置多体征感知设备系统、数据上传系统和闭环管理系统,设计基于人工智能(AI)化的防控体系,对北京冬奥... 目的:研究多体征感知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MySQL数据库,设置多体征感知设备系统、数据上传系统和闭环管理系统,设计基于人工智能(AI)化的防控体系,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闭环外运行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体征管理。选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25个北京赛区和10个张家口赛区共35个奥运场馆和(或)部门累计配发的34 172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对保障工作人员的核心体征数据进行持续监测。结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34 172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共识别35个场馆和(或)部门的保障工作人员体征异常278人次,其中由感冒引发预警237人次(占85.3%),由呼吸道感染引发预警17人次(占6.1%),由口腔疾病引发预警7人次(占2.5%),由肠炎引发预警5人次(占1.8%),无新冠肺炎预警。结论:基于多体征感知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可助力提升疫情防控干预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新的科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控 卫生信息管理 人工智能(AI) 多体征感知设备 北京冬奥会
下载PDF
2015—2022年河北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现状
4
作者 曹玉雯 王乐雨 +4 位作者 张海霞 贾肇一 何宝花 王若璇 孙印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3-89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带菌现状,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2年在全省11个设区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监测N... 目的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带菌现状,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2年在全省11个设区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监测Nm阳性率,并将阳性Nm株进行分群。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菌株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2年共监测20245人,分离Nm菌株249株,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总带菌率为1.23%;总带菌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831,P<0.05);不同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18,P<0.05),以15~19岁年龄组人群检出率最高(4.90%,149/3042);不同地区人群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12,P<0.05),阳性率最高的地区依次为邢台、石家庄、承德和保定市;Nm中不可分群菌株占71.49%(178/249),B群占13.65%(34/249),C群占6.83%(17/249),W群占4.42%(11/249)。结论河北省流脑健康人群带菌率总体较低,建议继续加强监测,关注血清群变迁情况和分布特点,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制定流脑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健康人群 带菌率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19—2022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病例免疫史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乐雨 曹玉雯 +3 位作者 张海霞 何宝花 贾肇一 孙印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94,共7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2019—2022年百日咳的流行特征及报告病例免疫接种史。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河北省报告的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据,河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病例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免疫接种史信... 目的分析河北省2019—2022年百日咳的流行特征及报告病例免疫接种史。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河北省报告的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据,河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病例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免疫接种史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19—2022年河北省共报告百日咳病例3882例,年平均发病率1.29/10万(0.09/10万~3.67/10万);2019、2020、2021、2022年分别报告963例(1.27/10万)、118例(0.16/10万)、68例(0.09/10万)、2733例(3.67/10万)。2019—2022年百日咳发病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大幅上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城市为保定市(1649例)、沧州市(615例)、石家庄市(515例)、廊坊市(419例)、张家口市(188例);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城市为保定市(3.52/10万)、廊坊市(2.03/10万)、沧州市(2.01/10万)。2019—2022年每月均有发病,7—10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占60.97%(2367/3882)。<1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51.88/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占66.59%(2585/3882)。3882例百日咳病例发病时53.84%(2090/3882)有含抗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免疫史,38.51%(1495/3882)无免疫史。0、1、2、3、4剂次DTaP免疫史的病例数分别占38.51%(1495/3882)、7.37%(286/3882)、3.12%(121/3882)、7.88%(306/3882)、35.47%(1377/3882)。结论河北省2019—2022年百日咳发病呈先下降后大幅上升趋势,发病以1岁以下低年龄儿童为主,5~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大幅上升。建议加强百日咳监测,优化百日咳疫苗的接种程序,探索不同年龄人群百日咳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流行病学特征 免疫接种
原文传递
2017-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6
作者 张娜 罗晓燕 +1 位作者 张海霞 赫娜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2-906,共5页
目的了解衡水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衡水市调整重点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7-2023年在衡水市各碘缺乏县(市、区)每年抽取100名孕妇,采集一次随机尿样及家庭食用盐盐样,测定尿碘及盐碘含量,对孕妇碘营... 目的了解衡水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衡水市调整重点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7-2023年在衡水市各碘缺乏县(市、区)每年抽取100名孕妇,采集一次随机尿样及家庭食用盐盐样,测定尿碘及盐碘含量,对孕妇碘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累计检测6570份孕妇尿样,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58.5μg/L,尿碘<150μg/L的孕妇占总人数的46.0%(3022/6570)。不同年份间孕妇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1.52,P<0.001);不同年龄组孕妇尿碘中位数和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4,P=0.181;χ^(2)=1.35,P=0.717);不同孕期孕妇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61,P=0.005),其中孕早期尿碘中位数高于孕晚期(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尿碘含量与食用盐碘含量呈正相关(r=0.08,P<0.001)。结论衡水市孕妇碘营养水平总体达到推荐适宜水平(150~249μg/L),但部分孕妇仍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风险。应加强关注,做好孕妇孕期的补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尿
原文传递
2006-2010年河北省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霞 钱振宇 +4 位作者 刘晓丽 李月平 贾肇一 王颖童 孙印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布病2006-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省共... 目的分析河北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布病2006-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3632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4068/10万、3.4851/10万、4.5701/10万、4.6045/10万、3.5582/10万。11个市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保定、邯郸和石家庄5个市,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0.02%(12271/13632)。各年各月均有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集中于25-65岁,占84.57%(11529/1363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56: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1.15%(12425/13632)。结论河北省布病疫情较为严重,疫情范围逐年扩大,局部地区疫情活跃。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加强卫生、畜牧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流行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河北省首例B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死亡病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贾肇一 郭映辉 +6 位作者 何宝花 郭建花 王颖童 张文超 苏彦龙 王茜 孙印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04-I0004,F0003,共2页
本文报告了河北省首例B群脑膜炎奈瑟菌致流脑死亡病例。患者为3月龄婴儿,始发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瘀点、瘀斑。因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均分离培养得到B群脑膜炎奈瑟菌从而确诊。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B群 死亡病例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2016年河北省布鲁菌病疫情现状及分离菌株的MLVA分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姜霞 刘晓丽 +4 位作者 钱振宇 张海霞 张洪斌 何宝花 孙印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情况及分离菌株的基因分型特征,为综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河北省2016年的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主... 目的分析河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情况及分离菌株的基因分型特征,为综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河北省2016年的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主要包括地区、人群、时间分布特征);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实验室对布病疑似病例进行血培养,分离获得布鲁菌,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分析其基因分型特征。结果2016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3774例,11个市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市,且95.98%(167/174)的县有布病报告;职业以从事养殖和畜产品加工的农民和牧民为主,占90.22%(3405/3774);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4.38%(2807/3774);发病时间集中在1-8月,占83.76%(3161/3774)。分离获得21株布鲁菌,20株为羊种3型布鲁菌,1株为牛种3型布鲁菌。MLVA结果显示,20株羊种菌Panel1(MLVA-8)基因型为42、43和114,其中42基因型占85.00%(17/20);Panel1+Panel2A(MLVA-11)基因型为116、122和291,116基因型占85.00%(17/20),均属于"东地中海组"。1株牛种菌Panel1(MLVA-8)基因型为36,Panel1+Panel2A(MLVA-11)基因型为72,属于"牛种C组"。结论河北省布病疫情仍较严重,病原菌主要为羊种菌。MLVA作为布鲁菌基因分型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可为布病传染源的追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基因型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河北省首例水貂养殖者布鲁杆菌病病原学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霞 钱振宇 +3 位作者 王茜 何宝花 孙印旗 刘晓丽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4-877,共4页
目的对河北省首例水貂养殖者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病例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8月,在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实验室.对布病患者血液进行布病血清学抗体检测和血培养。对分离菌株应用传统鉴定方法确... 目的对河北省首例水貂养殖者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病例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8月,在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实验室.对布病患者血液进行布病血清学抗体检测和血培养。对分离菌株应用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布鲁杆菌属与种型,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血清学检测布病试验阳性。分离菌株鉴定为布鲁杆菌羊种1型。MLVA结果显示该菌Panell基因型为42,属于东地中海组,与羊种3型聚类最近,但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位点(VNTR)brucel9存在串联重复数目差异。结论河北省首例水貂养殖者布病病原菌为羊种1型,其遗传特征与羊种3型菌株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遗传特征
原文传递
高端影像学体检中X线检查辐射危害的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邸茹杰 孙振学 +5 位作者 陈中渠 张海霞 刘辉 李新甫 郗科 田鑫磊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高端影像学体检人群历年X线检查辐射受照情况、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防护策略。方法分析研究对象X线检查数据,评估其年剂量以及累计辐射剂量;按年受照剂量分组,分析其重复照射部位阳性变化与受照剂量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X线年均人... 目的探讨高端影像学体检人群历年X线检查辐射受照情况、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防护策略。方法分析研究对象X线检查数据,评估其年剂量以及累计辐射剂量;按年受照剂量分组,分析其重复照射部位阳性变化与受照剂量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X线年均人受照剂量4.59 mSv,达到中剂量辐射水平(3~20 m Sv)。其中,116人至少接受了2次某个部位的CT重复检查,34人有阳性改变,中剂量组25人(占73.53%),低剂量组9人,检测阳性率、阴性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低辐射组(43.33%)与中辐射组(56.67%)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群体X线检查累计辐射剂量偏大;不少人接受了不必要的CT检查;重视和探讨体检人群辐射危害控制策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X线 辐射风险 辐射危害
下载PDF
河北省首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病例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颖童 贾肇一 +6 位作者 黄亮 何宝花 张治芳 马艳霞 吕会平 马洪生 孙印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543-1544,共2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首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病例。方法查阅病例病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发热、间断性呕吐、伴有颈项强直,无惊厥、无皮肤瘀点瘀斑;血白细... 目的调查河北省首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病例。方法查阅病例病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发热、间断性呕吐、伴有颈项强直,无惊厥、无皮肤瘀点瘀斑;血白细胞计数8.1×109个/L;脑脊液外观混浊、蛋白质2.63g/L、白细胞2.78×106个/L。脑脊液培养得到可疑Nm菌株。初步诊断为流脑。最终脑脊液标本经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确诊为W135群Nm感染病例。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已痊愈出院。结论河北省存在W135群Nm流行可能性,应警惕W135群流脑疫情暴发。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微量、可靠等优点,在流脑诊断方面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W135群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河北省1株犬种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振宇 刘晓丽 +3 位作者 孙印旗 贾肇一 何宝花 姜霞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720,共4页
目的 对2015年河北省分离的1株疑似犬种布鲁菌菌株进行种型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方法 运用常规分型方法进行种型鉴定,进一步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 目的 对2015年河北省分离的1株疑似犬种布鲁菌菌株进行种型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方法 运用常规分型方法进行种型鉴定,进一步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 analysis,MLVA)进行种的水平区分及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常规分型方法和M-PCR方法鉴定该分离菌株为犬种布鲁菌.MLVA结果显示该菌Panel 1为基因3型,Panel 2A为基因28型,与犬种菌聚类在一起,但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位点(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VNTR)Bruce04、Bruce07、Bruce09和Bruce16存在串联重复数目差异.结论 传统分型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布鲁菌进行种型鉴定,可以增加鉴定工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该菌株的遗传特征与犬种布鲁菌株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种布鲁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遗传特征
原文传递
血流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超 赵梦川 +3 位作者 何宝花 贾肇一 李梅 郭映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血流感染患者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性,为HI血流感染的精准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3个月~7岁住院患儿血液标本中分离的44株HI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 目的了解儿童血流感染患者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性,为HI血流感染的精准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3个月~7岁住院患儿血液标本中分离的44株HI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用VITEK MS进行菌株鉴定,K-B法测定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20年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结果50%(22/44)HI血流感染患儿为1岁以下婴儿。95.5%(42/44)HI血流感染患儿有明确感染灶,其中72.7%(32/44)单独或合并有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相关疾病,45.5%(20/44)单独或合并有脑膜炎。血流分离的HI中59.1%(26/44)的菌株产β-内酰胺酶;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75%),其次为氨苄西林(61.4%),对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10%);所有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结论儿童HI血流感染好发于1岁以下婴儿,临床表现以肺炎和脑膜炎多见,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其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头孢菌素类 儿童 耐药性
下载PDF
河北省脑膜炎奈瑟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颖童 贾肇一 +1 位作者 何宝花 孙印旗 《医学动物防制》 2013年第6期597-599,603,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2年分离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以便为流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K-B纸片法和E-test梯度试纸条法对48株分离自患者和健康带菌者的Nm菌株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2年分离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以便为流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K-B纸片法和E-test梯度试纸条法对48株分离自患者和健康带菌者的Nm菌株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100%敏感,对磺胺甲基异恶唑100%耐药。青霉类药物最高敏感率70.83%,不可分群菌株对此类药物敏感性较可分群菌株为高。病人来源菌株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性低于健康带菌者菌株。喹诺酮类药物最高敏感率仅10.42%。结论青霉素类药物已出现明显的敏感性下降现象,尚未发现耐药菌株。头孢类药物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抗菌效力。全部48株Nm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普遍耐药,建议谨慎使用这两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药敏 K-B E-TEST
原文传递
2020年1-4月河北省63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印旗 苏通 +13 位作者 高伟 张海霞 宋杏 罗晓燕 董辉 马琳 赵俊琴 刘世友 韩光跃 魏亚梅 师鉴 郝海燕 韩旭 李琦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4月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4月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301例,男女比例0.97:1,中位年龄45.0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48.84%)。河北11个设区市均有聚集疫情报告,报告起数最多的是保定市10起(28例),其次石家庄9起(31例)、沧州9起(52例),各地发病数与手机定位活跃度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161,P=0.035)。69.85%(44/63)的疫情为家庭聚集,家庭内的聚餐或聚会导致58.96%病例发生。40起(63.49%)为湖北输入型疫情,疫情规模2~40例不等。仅发生一代病例事件14起(34.15%),二代病例事件23起(56.10%),三代病例事件4起(9.76%)。一代病例与二代续发病例的代际间隔平均为5.07 d(95%CI:[3.16~6.99]),中位6 d,二代与三代平均为8.86 d(95%CI:[6.87~10.85]),中位7 d。16例续发病例平均潜伏期5.1 d(95%CI:[3.74~6.51])。结论2020年1—4月河北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为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家庭内部的聚餐、聚会等密切接触是造成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谷海军 郝丽萍 +2 位作者 李丽 张海霞 韩国义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为确定防治重点和制定可持续消除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方案》,于2018年9月开展张家...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为确定防治重点和制定可持续消除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方案》,于2018年9月开展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硒调查。在张家口市选择克山病病情控制达标历史病区(县)3个,消除达标病区(县)4个,以及2个非病区(县)作为调查县,每县选择1个乡,每乡选择1个村作为调查点,每个村选择10户家庭(其中生活条件好、中、差各3、4、3户)作为调查对象,共采集儿童、育龄期妇女和成年男性发样270份以及主食粮样品3种270份,同时采集调查点土壤样品90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并采用EpiData 3.5.1、 SPSS 22.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克山病病区土壤硒含量高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市9个区(县)人群平均发硒含量为(0.350 7±0.101 4) mg/kg,总体调查显示硒营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病区儿童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成年人发硒含量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区粮食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活条件病区居民食用粮(面粉、大米、黍子面)硒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张家口市克山病病区外环境硒水平基本恒定,而内环境发硒含量却显著升高,可能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应持续监测以巩固克山病消除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内外环境 硒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河北省保定市一起人间布鲁菌病聚集性疫情分离菌株遗传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杜文标 姜霞 +3 位作者 王春艳 赵博兰 钱振宇 刘晓丽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市1起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分离菌株遗传学特征,为布病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8年保定市1起人间布病疫情中的高危人群(n=22)进行布鲁菌抗体检...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市1起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分离菌株遗传学特征,为布病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8年保定市1起人间布病疫情中的高危人群(n=22)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对布病患者(n=3)血液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传统法鉴定,运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方法分析菌株的遗传学特征。结果:高危人群血清布鲁菌抗体阳性率为4.55%(1/22)。3名患者血培养均检出布鲁菌可疑菌株(菌株编号:BDY-1、BDY-2、BDY-3),并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MLVA结果显示,BDY-1与BDY-2菌株是同一基因型,BDY-3菌株在Bruce04和Bruce16位点分别增加了2个串联重复序列,在Bruce30位点少了3个串联重复序列,3株菌株panel 1(MLVA-8)基因型为42,panel 1+panel 2A(MLVA-11)基因型为116,均属于"东地中海组",且与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聚类最近。MLST分析显示,3株菌株均为ST8型。结论:该起疫情的病原菌是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今后保定市布病防控工作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遗传特征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多位点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19-202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监测资料分析
19
作者 郝丽萍 李丽 +2 位作者 谷海军 张海霞 韩国义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掌握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精准防控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冀卫疾控函[2019]2号)和《河北省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2019版)》要求,于2019—2021年在张家口市8个病区(... 目的掌握河北省张家口市克山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精准防控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冀卫疾控函[2019]2号)和《河北省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2019版)》要求,于2019—2021年在张家口市8个病区(县)的病区乡以病区村为单位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对调查人群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心脏超声和X线胸片检查。依据《国家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克山病病区达标情况判定。同时,2019年在7个病区(县)和2个非病区(县)开展人群头发硒、粮食硒含量调查,采集儿童、成年人头发样品和主食粮样品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2019—2021年,张家口市的31个病区乡(镇)有现症克山病患者51例,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8例(15.69%),潜在型克山病患者43例(84.31%),以潜在型克山病病例为主,无新发克山病患者。共对1487例疑似克山病病例进行了心电图描记,异常率为39.35%(585/1487);心脏超声检查724例,异常率为20.72%(150/724);拍摄X线胸片91例,心脏增大率为53.85%(49/91)。共采集头发样品270份,发硒含量均值为(0.351±0.101)mg/kg,处于硒营养中等水平。非病区(县)人群发硒含量均值为(0.367±0.081)mg/kg,高于病区(县)的(0.346±0.106)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0份粮食样品中,非病区(县)硒含量均值[(0.050±0.070)mg/kg]高于病区(县)[(0.039±0.037)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家口市低硒等健康危险因素得到了弱化,克山病病情达到消除标准,今后应继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慢型克山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建议将其治疗和随访管理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和医疗保险,提高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慢型克山病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病情监测 硒营养水平
原文传递
细菌分离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用于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率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颖童 孙印旗 +4 位作者 贾肇一 何宝花 姜霞 朱兵清 邵祝军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作为菌株分离培养法的补充在健康人群带菌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 目的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作为菌株分离培养法的补充在健康人群带菌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年龄分层整群随机抽取577人采集咽拭子,采用Nm分离培养和FQ-PCR法同时检测,并使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群。结果分离到18株Nm菌株,总阳性率3.12%,其中不可分群最多(9株),其次为B群(3株)、W135群(3株)、X群(2株)、C群(1株)。FQ-PCR检测阳性样本46份,总阳性率7.97%,其中B群最多(13份),其次为W135群(12份)、不可分群(11份)、X群(7份)、C群(3份)。结论细菌培养和FQ-PCR均提示这些地区健康人群携带Nm血清群多样化。FQ-PCR检测方法在发现病原体及分群方面比传统菌株分离培养方法都有显著提升,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携带率调查 细菌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