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相关指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型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马晓晶 张秀君 孙侃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4-56,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数与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实验组)及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入院时血小板相关指数...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数与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实验组)及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入院时血小板相关指数,比较不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不同预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数,分析其与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小板、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大型血小板数目(P-LCC)、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以及P-选择素(CD62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22、5.865、3.318、2.503、2.664、12.191、6.752,P<0.05)。不同CISS分型患者在PDW、MPV、MAADP、CD62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96、8.799、12.855、9.998、14.032,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DW、MPV、MAADP以及CD62P与CISS分型呈正相关(r=0.592、0.319、0.365、0.245,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良好组入院时的PDW、MPV、MAADP以及CD62P低于预后不良组(t=11.636、6.458、11.947、4.566,P<0.01)。PDW、MPV、MAADP以及CD62P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23、0.812、0.781、0.765,四者联合的AUC为0.894。结论血小板相关指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CISS分型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能够较好地预测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小板相关指数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分型 预后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紫薇 张姝媛 +3 位作者 都文渊 李继安 王淑玲 姚建景 《河北中医》 2023年第5期717-722,共6页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P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例PD患者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后脱落1例)予抗PD西药治疗,治疗组18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P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例PD患者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后脱落1例)予抗PD西药治疗,治疗组18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PAC-QOL),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通过16s-rRNA测序法确定微生物种类并进行微生物分类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PD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MSS、HAMA、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在菌群组成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弯曲菌科、巨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普雷沃氏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脱卤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等相对丰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李斯特氏菌科、盐单胞菌科、盐单胞菌属、环丝菌属等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属水平上,巨单胞菌属丰度与NMSS、PAC-QOL评分呈负相关性(r=-0.34,P=0.006;r=-0.26,P=0.04);嗜胆菌属、克里斯滕森菌属丰度与PDSS评分呈正相关性(r=0.32,P=0.01;r=0.48,P=0.00);柠檬酸杆菌属丰度与PAC-QOL评分呈负相关性(r=-0.30,P=0.01);罗尔斯通菌属丰度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性(r=0.27,P=0.03)。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联合抗PD西药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整体非运动症状,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便秘疗效确切,同时上调人体益生菌丰度,抑制致病菌生长,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帕金森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秀君 杨静棉 +2 位作者 马晓晶 王康平 姚建景 《河北中医》 2020年第12期1866-1870,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2组均治...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TCSS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HbA 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均较本组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腓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雷火灸治疗DPN疗效确定,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糖达标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药疗法 灸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