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咏梅 王慧芳 +1 位作者 金海红 张志利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99-3001,共3页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避孕方式、HPV感染情况、性伙伴个数、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卫生状况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多因素分析中,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0R=1.97)、流产次数>2次(0R=2.63)、HPV感染(0R=7.85)、再婚或离异(OR=2.78)与宫颈病变的危险性相关联。结论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为: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PV感染、再婚或离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地区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魏向群 吴春秀 +2 位作者 冯昊 李文亮 陈艳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及传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_(a2)~Ⅱ_(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及传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_(a2)~Ⅱ_(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及术后28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T淋巴细胞活化功能,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天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术前1天下降(P<0.05),术后5天各指标较术后1天有所升高,腹腔镜组下降程度小于开腹组(P<0.05),且恢复快;②术后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人白细胞抗原(HLA)-DR+CD3^+数量较术前下降,HLA-DR+CD8^+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变化程度小,在术后5天恢复快。结论腹腔镜组术后免疫功能变化幅度小,恢复快,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程度轻,可能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子宫颈癌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 人白细胞抗原DR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两种药物在绝经后妇女经宫腔镜困难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廖红霞 陈红娟 +3 位作者 郭淑梅 朱丽萍 孙友俊 李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04-360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在绝经后妇女经宫腔镜困难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135例首次取IUD失败的绝经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其中间苯三酚组术前10 min给予间苯三酚40...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在绝经后妇女经宫腔镜困难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135例首次取IUD失败的绝经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其中间苯三酚组术前10 min给予间苯三酚40 mg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术前给予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对照组不应用任何药物,用扩宫器扩张宫颈管。3组均给予宫腔镜(镜鞘4.5 mm)检查后,勾取或钳夹取出IUD。观察3组术中宫颈扩张效果、扩宫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手术成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前3组测得的宫颈无阻力通过的扩宫器号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P>0.05)。用药后间苯三酚组宫颈无阻力通过的扩宫器号数为(5.9±1.0)号、宫口开大号数为(2.8±0.7)号,与利多卡因组(4.1±0.6)号、(1.0±0.3)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扩宫时间相比,间苯三酚组用时最短,利多卡因组其次,对照组用时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间苯三酚组术中疼痛评分为(3.3±1.2)分,低于利多卡因组(5.9±1.2)分(P<0.05)。两用药组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及间苯三酚均有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止痛的效果,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但间苯三酚的扩张宫颈作用及术中镇痛效果更优于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少,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利多卡因 宫内避孕器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21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17
4
作者 孟津 金海红 王智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21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动脉灌注甲氨蝶呤,随后行刮宫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21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动脉灌注甲氨蝶呤,随后行刮宫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被成功治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13.7天,平均手术出血量46.0ml,平均住院时间3.2天。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刮宫术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孟津 金海红 +1 位作者 王智文 张军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579-3581,3584,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的15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腹腔镜下用... 目的评估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的15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腹腔镜下用网片将阴道残端经腹膜外隧道固定于腹壁,客观结果评价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以症状评价主观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未见副损伤、血肿形成、手术病率、网片侵蚀及暴露、性交困难、性交痛及新发尿失禁发生。腹腔镜手术平均时间(35.0±12.6)min(25~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0±21.9)ml(20~100 ml),平均住院时间(3.0±1.4)d(3~8 d)。术后6个月主观和客观成功率均为100%。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改良阴道悬吊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短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穹窿脱垂 阴道悬吊术 网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0
6
作者 龚姗 李苗 +3 位作者 姜丽 陈红娟 曹丽艳 金海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因具有血栓中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Ⅰ期住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因具有血栓中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Ⅰ期住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联合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单用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组应用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各组患者均记录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并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①术后第7天,单用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7.5%)显著高于联合组(2.5%)和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组(15.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联合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三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可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
下载PDF
输卵管积水的病原体检测及腹腔镜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淑文 林琳 +2 位作者 金海红 史红珍 王智文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51-375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输卵管积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以及腹腔镜输卵管积水整形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107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采用PCR的方法对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积水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及淋...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输卵管积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以及腹腔镜输卵管积水整形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107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采用PCR的方法对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积水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测定,并对积水行细菌培养,术后患者随访1年,比较不同程度积水术后疗效,并对妊娠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宫颈分泌物Uu感染率达59.81%,显著高于积水的Uu阳性率(P<0.05),宫颈CT感染率为25.23%,与积水的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及积水中均未检测到NG,积水中无其他细菌生长;术后总妊娠率为33.64%,轻、中度积水的术后妊娠率显著高于重度积水(P<0.05),单侧积水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双侧积水(P<0.05),重度积水的CT感染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积水(P<0.05),中度积水CT感染率显著高于轻度积水(P<0.05),Uu感染率在不同程度积水中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妊娠率与患者的积水程度、积水类型、不孕持续时间及CT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T感染为输卵管积水形成的重要病因,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是轻中度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术后妊娠率与不孕年限、积水程度、类型及CT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病原体 腹腔镜 衣原体 妊娠率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咏梅 金海红 王慧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HPV基因型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机会性筛查对宫颈细胞学异常的679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型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与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CT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37...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HPV基因型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机会性筛查对宫颈细胞学异常的679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型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与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CT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373例患者中宫颈病变的占37.00%(235/373),TCT判读为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分别165例和136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49.09%(81/165)及79.41%(108/1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型HPV阳性的患者中宫颈病理学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级)的患者占85.23%(150/176),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级)的患者占98.18%(162/165),宫颈癌占92.86%(26/28)。TCT为ASC中HPV感染率为44.50%,LSIL为81.21%,HSIL及SCC为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IL,HSIL,宫颈癌阴道镜诊断与宫颈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4.78%,91.57%,96.43%,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基因型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宫颈病变,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HPV基因型检测 宫颈病变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文亮 吴春秀 +4 位作者 陈艳欢 杨雪 雷巧 徐景垠 魏向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开腹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对机体局部及系统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a2-Ⅱ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经腹宫颈癌根治术(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ARH)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 目的研究开腹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对机体局部及系统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a2-Ⅱ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经腹宫颈癌根治术(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ARH)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手术前、术后1 d、术后5 d及术后28 d静脉血及手术中、术后1 d、术后5 d腹腔液中Th1/Th2细胞因子,比较2组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液中Thl/Th2(IFN-γ/IL-4)比值术后第1天2组均较术中其比值下降(P<0.05),术后第5天2组均较第1天回升,但ARH组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腹膜局部免疫干扰较传统开腹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 TH1/TH2细胞因子 腹膜免疫
下载PDF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红珍 林琳 +1 位作者 金海红 王智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1792-1794,共3页
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占不孕的25%~30%[1]。阴道超声检查因其经济、方便、直观、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不孕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变化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占不孕的25%~30%[1]。阴道超声检查因其经济、方便、直观、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不孕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变化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16例,共180个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治疗 阴道超声 女性不孕 卵泡发育 子宫内膜 排卵障碍 促排卵药物 可重复性 成熟卵泡 卵泡闭锁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廖红霞 李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大子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9月~2007年9月,根据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自愿选择,对6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致子宫增大超过12孕周的患者行LAVH,将... 目的探讨对大子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9月~2007年9月,根据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自愿选择,对6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致子宫增大超过12孕周的患者行LAVH,将同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患者随意选取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2组年龄、子宫大小、病种、腹部手术史、合并卵巢囊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TAH组相比,LAVH组术中出血量少[(125.7±46.1)mlvs(148.5±56.0)ml,t=-2.435,P=0.016],术后住院时间短[(3.5±1.2)dvs(6.3±1.2)d,t=-12.324,P=0.000],需术后镇痛者少(5vs23,χ2=15.093,P=0.000),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11.9±26.5)minvs(104.4±21.3)min,t=1.375,P=0.172]。结论对超过12孕周的子宫行LAVH是安全可行的,但必须熟练地掌握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盆腔B超应用于常规节育器取出失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红霞 金海红 孙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用常规的钩取法或钳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失败时,若仍重复操作,将增加子宫穿孔等风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外院或我院门诊常规方法取节育器失败(未能将节育器全部取出)的120例应用宫腔镜联合盆腔B超治疗,探讨取器失败的... 用常规的钩取法或钳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失败时,若仍重复操作,将增加子宫穿孔等风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外院或我院门诊常规方法取节育器失败(未能将节育器全部取出)的120例应用宫腔镜联合盆腔B超治疗,探讨取器失败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器取出 宫腔镜 临床分析 应用 B超 盆腔 取出宫内节育器 子宫穿孔
下载PDF
磷酸化STAT3和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津 赵敏 +1 位作者 金海红 陈燕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40例正...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STAT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和Bcl-2在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P-STAT3和Bcl-2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P<0.05)。P-STAT3与Bcl-2的表达强度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均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和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2
下载PDF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海红 林琳 王智文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4期3387-3388,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94例,采用LEEP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LEEP术平均手术时间6.7m...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94例,采用LEEP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LEEP术平均手术时间6.7min,术中出血量<20ml者占82.9%,术后阴道出血>20ml及月经量增多者占12.76%,无感染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符合率75.54%,术后尚无复发病例。结论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对病理诊断无影响,治疗CIN效果良好,注意手术操作手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P-STAT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津 金海红 +1 位作者 姜丽 陈燕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409-3411,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各4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各4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TAT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
下载PDF
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津 金海红 +1 位作者 赵敏 陈燕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53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内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内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而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免疫组化 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下载PDF
全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红娟 秦秀菊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43-644,共2页
目的探讨行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可取性。方法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07年08月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的49例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具体包括: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膀胱宫颈韧带,骶韧带,... 目的探讨行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可取性。方法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07年08月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的49例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具体包括: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膀胱宫颈韧带,骶韧带,并将网片置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同时进行肛提肌及会阴体的修复从而完成盆底3个平面的重建,使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根据主诉及临床检查对手术前后脱垂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定期随访。结果49例患者手术全部阴道完成,术后盆腔器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对脱垂患者行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微创而又经济的盆底重建术,该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中、短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 网片(聚丙烯网片)
下载PDF
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分析
18
作者 龚姗 白波 +3 位作者 李苗 付静静 姜丽 金海红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8期68-73,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40595、GSE36668及GSE69428数据集,筛选浆液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构建PPI网...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40595、GSE36668及GSE69428数据集,筛选浆液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构建PPI网络,鉴定浆液性卵巢癌的Hub基因,并利用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Hub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利用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本研究挖掘出217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后发现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发现UBE2C、NCAPG、CDK1、KIF15、DLGAP5、KIF2C、TOP2A、RRM2、NUSAP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且与预后差显著相关;发现B记忆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上调。结论本研究挖掘出9个与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B记忆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卵巢癌 免疫浸润 预后 肿瘤
下载PDF
不同人群宫颈病变筛查策略分析
19
作者 孙咏梅 金海红 张志利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332-33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高危及低危)宫颈病变筛查方案。方法选取1960例于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宫颈TCT检查及HPV基因型检查,并填写调查表确定高危人群及低危人群,对高危型HPV阳性或TCT阳性(≥ASCUS)的患者均行阴道...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高危及低危)宫颈病变筛查方案。方法选取1960例于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宫颈TCT检查及HPV基因型检查,并填写调查表确定高危人群及低危人群,对高危型HPV阳性或TCT阳性(≥ASCUS)的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按不同人群年龄划分,筛查人群集中在30~50岁,TCT阳性率为8.8%,高危型HPV阳性率为10.7%,TCT与高危型HPV同时阳性的占7.0%。组织学为CINⅠ的患者在40~50岁的年龄段中占43.8%;CINⅡ中30~40岁与40~50岁所占比例相同,CINⅢ的患者集中分布在40~50岁岁,宫颈癌在50~60的人群中居多。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在三种不同筛查方法中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低危人群中,3种筛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在高危人群中,TCT及HPV均阳性的筛查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低危人群的TCT、HPV及联合筛查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3%和96.9%;75.0%和95.7%;64.4%和98.3%。在高危人群中TCT、HPV及联合筛查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9.2%和91.0%;97.6%和90.2%;89.15%和99.8%。结论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注重不同人群(高危人群及低危人群)的划分,可以降低宫颈癌的漏诊率,降低筛查成本,做到筛查的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群 低危人群 宫颈病变 筛查策略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兰兰 高立明 +4 位作者 程少会 曹军丽 姜丽 栗坤 李健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前后的水平,探讨其水平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中晚期宫颈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前后的水平,探讨其水平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中晚期宫颈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单纯放疗,36例行同期放化疗。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样本,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CYFRA21-1水平,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盆腔CT,依据RES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对CYFRA21-1水平和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全组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率为54.545%,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升高(P=0.029);治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39)。CR+PR组的血清CYFRA21-1显著低于SD+PD组(P=0.019)。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血清CYFRA21-1水平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与近期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同步放化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