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新 尹利荣 +3 位作者 刘永权 李嘉麒 李燕莉 牛增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1年随访的102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保守组(32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1年随访的102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保守组(32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3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35例),治疗1年后评估3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结果PKP组、PVP组治疗优良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PVP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3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PKP组、PVP组VAS评分低于保守组,JOA评分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VAS评分低于PVP组,JOA评分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3组Cobb角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治疗前,其中PKP组、PVP组Cobb角小于保守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Cobb角小于PVP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椎体前缘高度差值大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可提高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PKP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改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方面优于PVP,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BMP-2、EGF与骨质重塑的关系
2
作者 张娜 杨雷 +3 位作者 王晓唐 赵敏 王景诗 姜子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3期3520-3523,3531,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皮生长因子(EGF)与骨质重塑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秦皇岛第一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为真菌球组,4...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皮生长因子(EGF)与骨质重塑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秦皇岛第一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为真菌球组,4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鼻窦炎组,3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3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BMP-2、E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影像学特征相关指标水平与BMP-2、E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鼻窦炎组、真菌球组流脓涕、鼻腔异味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鼻窦炎组、真菌球组改良整体骨炎评分(GOSS)、Lund-mackay评分、CT值、骨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且真菌球组改良GOSS、Lund-mackay评分、CT值、骨质厚度均大于鼻窦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炎组、真菌球组BMP-2、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真菌球组BMP-2、EGF水平均低于鼻窦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改良GOSS、Lund-mackay评分、CT值、骨质厚度与BMP-2、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影像学特征及BMP-2、EGF水平存在明显关系,且BMP-2、EGF水平与骨质重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球型鼻窦炎 临床特征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表皮生长因子 骨质重塑
下载PDF
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文静 付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使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及其病情的检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优良率、病情的检出率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TDIw、DLP均较小,P<0.05。结论 :使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低剂量多层螺旋CT薄层检查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11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子敬 朱明德 牛洪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01-202,共2页
①目的探讨介入导管溶栓及血栓抽吸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作用。②方法经导管动脉注射尿激酶辅以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11例并随访其疗效。③结果DSA造影、介入治疗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实施迅速、有效,全部病例血运恢... ①目的探讨介入导管溶栓及血栓抽吸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作用。②方法经导管动脉注射尿激酶辅以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11例并随访其疗效。③结果DSA造影、介入治疗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实施迅速、有效,全部病例血运恢复,无死亡、截肢及截指。④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技术微创、安全、快捷,可以最大限度、最快的速度清除血栓,重建血运,挽救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介入溶栓 血栓抽吸 上支
下载PDF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 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
5
作者 邹丹丹 王旸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080-0081,共2页
探究对比增强能谱乳腺线摄影(CESM)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2021 年 3 月收治的 98 例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予以进行 FFDM 检查与 CESM 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 探究对比增强能谱乳腺线摄影(CESM)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2021 年 3 月收治的 98 例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予以进行 FFDM 检查与 CESM 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与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敏 感性、阳性预测率与准确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特异性与阴性率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总体上,相对于 FFDM 检查法来说,CESM 检查的效能更高一些,将其应用到临床中后,可大大提升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检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能谱乳腺线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敏感性 准确率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对致密型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邹丹丹 王旸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179-0179,共1页
探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5 例致密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全数字化乳腺 X 射线(FFDM)予以检测,并对患者进行判断,设定成 A 组,然后以此为基础,在进行 DBT 检查,... 探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5 例致密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全数字化乳腺 X 射线(FFDM)予以检测,并对患者进行判断,设定成 A 组,然后以此为基础,在进行 DBT 检查,根据两侧检查结果综合性对患者进行判断,设定成 B 组,通过与病理结果对比后,进而比较 A、B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准确率。结果:相对于 FFDM 诊断来说,FFDM DBT 诊断得敏感性、准确率、阳性预测率与阴性预测率均高于 FFDM 诊断,而特异性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致密型乳腺结构扭曲诊断时,FFDM DBT 应用效果更加良好,准确率更高,对及早发现患者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致密型乳腺 准确率
下载PDF
基于双能量CT增强图像的列线图预测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焕磊 李文菲 +4 位作者 冀晓东 李清 邹颖 田凤月 夏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DECT)增强图像的列线图预测早期声门型喉癌(EGC)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DECT资料。共入组178例患者,男162例、女16例...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DECT)增强图像的列线图预测早期声门型喉癌(EGC)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DECT资料。共入组178例患者,男162例、女16例,年龄44~86(62±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资料,分为复发组(n=32)和无复发组(n=146)。2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和碘图定量参数虚拟平扫CT值、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SIC)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用X-tile软件进行2组间定量资料生存相关截断值的筛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将有差异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分析,绘制预测1、2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列线图。用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DECT参数及T分期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有效性。结果患者随访时间2~6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3个月。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肿瘤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02)。X-tile软件获得相关定量参数预后截断值为SIC动脉期=0.28、SIC静脉期=0.8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15.50、17.97,P=0.001、<0.001、<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为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为2.271、3.552、3.266,P=0.026、<0.001、0.003)。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785,高于单独使用T分期模型的C指数(0.622)。校准曲线显示样本的实际和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比T分期模型的临床获益高。结论基于术前T分期及DECT碘图定量参数SIC动脉期和SIC静脉期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EG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复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