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高新梅 邢雷 +2 位作者 王清涛 母海蕾 朱东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475-479,484,共6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0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0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02例SAP患者中113例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55.94%;感染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感染组(P<0.05),合并糖尿病、昏迷、有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IHSS评分(OR=1.586,95%CI:1.393~1.806,P<0.001)、合并糖尿病(OR=3.259,95%CI:1.505~7.058,P=0.003)、昏迷(OR=2.823,95%CI:1.416~5.629,P=0.003)、有侵入性操作(OR=2.373,95%CI:1.299~4.336,P=0.00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2.941,95%CI:1.582~5.468,P=0.001)是SAP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回归方程Logit(P)=-2.034+0.461X_(NIHSS评分)+1.181X_(糖尿病)+1.038X_(昏迷)+0.864 X_(有侵入性操作)+1.079X_(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将计算得到预测概率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该模型预测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8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88。结论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应结合上述因素,早期预测S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多药耐药菌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在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
2
作者 朱东林 葛昀 +3 位作者 刘德丰 陆强 刘天植 刘秀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9015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下MDROs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 目的分析应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9015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下MDROs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选取2021年1-12月的813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在科室常规管理下MDROs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观察两组MDROs防控措施落实率和MDROs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实施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后医务人员隔离标识、手卫生、物品专用及消毒、环境清洁消毒、科室培训及早交班、转科或手术告知、接触/解除隔离医嘱、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织物正确处置等防控措施的执行率分别为98.65%、97.03%、95.41%、97.30%、99.05%、98.24%、93.65%、99.19%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后MDROs检出率为51.99%低于实施前(P<0.001);实施后的MDROs医院感染率为0.02%低于实施前(P<0.001)。结论将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应用到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能提高MDROs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降低在院患者MDROs检出率,降低MDROs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于MDROs医院感染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和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肌病类型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秋丽 孟宪慧 +2 位作者 高雪梅 王玉玲 刘淑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临床鉴别诊断心肌病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Dc组)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Ic组),2组患者均进行ECG联合UCG检查,观察心功能等检测结果、心脏形态变化及瓣膜返...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临床鉴别诊断心肌病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Dc组)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Ic组),2组患者均进行ECG联合UCG检查,观察心功能等检测结果、心脏形态变化及瓣膜返流情况差异。结果 Dc组各腔室扩大程度、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间距及Rv6/Rmax显著高于Ic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显著低于Ic组(P<0.05);Dc组形态变化以弥漫性运动障碍(100.00%)和左室呈球形运动(87.88%)为主,Ic组以室壁矛盾运动(93.55%)及左室拱门形运动(80.6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存在多种瓣膜返流并存状况,且均以二尖瓣为主(P>0.05),Dc组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及三尖瓣膜的返流几率显著高于Ic组(P<0.05)。结论扩张型和缺血型心肌病患者在ECG联合UCG检查中存在显著特征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型心肌病 心电图 超声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