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通过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1
作者 张晓光 党萍 +1 位作者 霍琳 刘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探讨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DAB2)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4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结核性胸膜炎组、DAB2组和pcDN... 目的:探讨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DAB2)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4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结核性胸膜炎组、DAB2组和pcDNA-NLRP3组进行建模处理,以第2天是否抽出胸腔积液为模型建立成功。正常对照组不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悬液,DAB2组建模后第2天静脉注射AAV9-DAB2质粒,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DAB2+pcDNA-NLRP3组在注射AAV9-DAB2质粒500μg/L的同时注射pcDNA-NLRP380μl,正常对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的大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各组呼吸功能指标测定,收集胸腔积液,记录积液量,观察3、5、7 d的胸腔积液粘连性情况,HE染色观察胸膜组织病理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胸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9蛋白表达,荧光探针DCFH-DA分析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的大鼠的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明显增加,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容积(FEV)0.3和FEV0.3/FVC显著降低,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ROS累积量明显升高(均P<0.001);与结核性胸膜炎组相比,DAB2组大鼠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显著降低,FVC、PEF、FEV0.3和FEV0.3/FVC明显升高,DAB2组大鼠胸膜组织中的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IMP-1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ROS累积量明显降低(均P<0.001);与DAB2组相比,DAB2+pcDNA-NLRP3组大鼠胸腔积液和胸膜厚度明显升高,FVC、PEF、FEV0.3和FEV0.3/FVC明显降低,DAB2+pcDNA-NLRP3组的TNF-α、IL-8、MMP-1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ROS累积量显著升高(均P<0.001),各组大鼠在3、5、7 d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DAB2组大鼠的胸膜内和肺间质内血管充血症状减轻,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以及凝固型坏死也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与DAB2组相比,DAB2+pcDNA-NLRP3组大鼠的胸膜内和肺间质内血管充血症状加重,出现的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以及凝固型坏死也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增加。结论:DAB2通过抑制NLRP3的活性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降低胸膜厚度和粘连发生率,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缓解结核性胸膜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肺外结核病 衔接蛋白失能同源物2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向丛 李新霞 +6 位作者 王淑平 张笑丹 蔡兰英 邵艳欣 白云 张俊萍 高官聚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57-558,共2页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作用。方法132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I组)用莫西沙星0.4g,每日1次;对照组(II组)用左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疗程12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痨药物治疗,126例...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作用。方法132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I组)用莫西沙星0.4g,每日1次;对照组(II组)用左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疗程12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痨药物治疗,126例完成疗程。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影像吸收率、副作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MDR-PTB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耿书军 刘建玲 +1 位作者 冯玉英 宋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胸腺五肽治疗的观察... 目的分析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胸腺五肽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及IFN-γ与IL-10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接受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获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治菌阳肺结核 胸腺五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洪义 章志华 +4 位作者 刘宁 也跃鹏 刘会 张勤凤 宋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 评价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pleuraleffusion,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疑似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3例老年住院患者,同... 目的 评价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pleuraleffusion,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疑似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3例老年住院患者,同时进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的IGRA,依据最终结果将患者分为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组(简称“确诊组”)、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组(简称“临床诊断组”)、非结核性胸膜炎组,比较各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IGRA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13例(9.77%)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63例(47.37%)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57例(42.86%)为非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IGRA的敏感度为90.79%(69/76),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7.11%(5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6,P〈0.001);胸腔积液IGRA的特异度为98.25%(56/57),明显高于外周血的84.21%(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5,P=0.016);胸腔积液IGRA的阳性预测值为98.57%(69/70),高于外周血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0,P〈0.001);胸腔积液IGRA的阴性预测值为88.89%(56/63),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5.75%(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9,P=0.002)。结论与外周血IGRA相比,胸腔积液IGRA可大幅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y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结核 胸膜 老年人 胸腔积液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疗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耿书军 刘建玲 +4 位作者 党萍 马清艳 侯莉莉 康冠楠 宋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在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2例。患者经标准化的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取痰标本分别经彭氏杯...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在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2例。患者经标准化的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取痰标本分别经彭氏杯抗酸染色、BACTEC MGIT-960培养和菌种鉴定、SAT检测,以BACTECMGIT-960培养、菌种鉴定为金标准,评价SAT在抗结核治疗药物疗效监测方面的价值。结果 62例患者治疗后结核菌培养阳性49例,其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4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7例;结核菌培养阴性13例。痰彭氏杯抗酸染色阳性32例,阴性30例。SAT检测阳性41例,阴性21例。SAT与痰培养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64),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100%、100%、95.24%;彭氏杯抗酸染色与MGIT-960培养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0.08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76%、55.00%、71.88%、36.67%。结论SAT技术可用于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药物疗效的监测,可根据其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疗效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耿书军 刘建玲 +1 位作者 高官聚 张向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化疗的对照组以及在化疗基础上加入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的观察组,各4...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化疗的对照组以及在化疗基础上加入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的观察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和IFN-γ与IL-4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个时期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免疫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支气管镜局部注射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会 董雅坤 +3 位作者 张娜 陈素丽 刘锐 张晓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1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及注射用药阿米卡星为核心、B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及注射用药卷曲霉素为核... 目的观察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1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及注射用药阿米卡星为核心、B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及注射用药卷曲霉素为核心治疗方案,比较分析2组临床表现、不同时间的痰菌转阴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前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治疗早期(治疗2个月末)临床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病灶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6 MfxAmPaZE/18 MfxPaZE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且在早期疗效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广泛耐药结核 药物毒性
下载PDF
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耿书军 刘建玲 +2 位作者 宋韬 张向丛 高官聚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含莫西沙星(MXFX)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LVFX)方案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痰菌阳性的MDR-PTB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40例及对照组(B组)40例,A组用含MXFX方案;B组用含LVFX方案,... 目的比较和评价含莫西沙星(MXFX)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LVFX)方案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痰菌阳性的MDR-PTB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40例及对照组(B组)40例,A组用含MXFX方案;B组用含LVFX方案,疗程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满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A组为65%、B组为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18个月时A组及B组分别为77.5%、72.5%;疗程末影像吸收有效率A组72.5%,B组65%,空洞有效率分别为65%、52.5%;副作用A组30.0%,B组为37.5%。结论 MXFX对老年MDR-PTB的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多种药物性 老年人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幸彬 杜秀然 +2 位作者 杨永辉 陈素丽 刘锐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32-1033,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支气管镜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和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韬 李莉娟 +4 位作者 付洪义 白洪忠 康冠楠 侯莉莉 马清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test,T-SPOT.TB)在肺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 lymphocyte count,以下简称CD4计数)对T-SPOT.TB诊断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test,T-SPOT.TB)在肺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 lymphocyte count,以下简称CD4计数)对T-SPOT.TB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可疑TB患者146例,其中,确诊为TB合并艾滋病组97例,单纯艾滋病组4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CD4计数。结果T-SPOT.TB诊断TB合并艾滋病组的敏感度为57.73%(56/97),特异度为93.88%(46/49),阳性预测值为94.92%(56/59),阴性预测值为52.87%(46/87),诊断准确度为69.86%(102/146)。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诊断TB的敏感度为90.00%(27/30),显著高于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诊断TB的敏感度[43.28%(29/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CD4计数下,T-SPOT.TB诊断TB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检测在TB合并艾滋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可受到外周血中CD4计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 肺结核 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诊断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查月芳 张广宇 +1 位作者 李志惠 张向丛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9期689-691,共3页
目的 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机制 ,了解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对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 (清洁级 ) 5 6只 ,体重 2 5 0~ 3 0 0g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7组。对照组 :生... 目的 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机制 ,了解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对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 (清洁级 ) 5 6只 ,体重 2 5 0~ 3 0 0g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7组。对照组 :生理盐水 ;H(INH)组 :异烟肼 ;R(RFP)组 :利福平 ;Z(PZA)组 :吡嗪酰胺 ;HR组 :异烟肼 +利福平组 ;RZ组 :利福平 +吡嗪酰胺组 ;HRZ组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组 (大鼠用药的常规剂量 :指每公斤体重人的常用剂量乘以 5 .5倍 )。标本制备 :根据各组的不同要求 ,进行大鼠一次性灌胃 ,10d后断头取血 ,分离肝脏 ,制备 10 %的肝组织匀浆。分别测定各组肝组织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改变。结果 肝组织匀浆MDA与对照组比较 ,R组增高差异显著 (P <0 .0 5 ) ;HR组、RZ组、Z组增高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与HRZ组、HR组、R组、RZ组比较 ,HRZ组增高差异显著 (P <0 .0 5 ) ;HR组、Z组、RZ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肝组织匀浆SOD与对照组比较 ,R组降低差异显著 ( P <0 .0 5 ) ;Z组、HR组、RZ组降低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1) ;与HR组、R组、RZ组比较 ,HRZ组降低差异显著 (P <0 .0 5 ) ;Z组、HR组、RZ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脂质过氧化反应 肝组织
下载PDF
不同年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分析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会 张晓光 +3 位作者 黄新莉 刘锐 安贺娟 王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的临床表现以及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与疾病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60岁,40例)、B组(年龄≥60岁,40例)。A、B...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的临床表现以及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与疾病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60岁,40例)、B组(年龄≥60岁,40例)。A、B组均完成2HRZE/4HR抗结核治疗。分别于明确诊断后治疗前(T0期)、治疗1个月(T1期)、治疗6个月(T6期)3个不同时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涂片转阴情况、胸部X线及T细胞亚群变化,比较2组在各治疗阶段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 T1期时A组临床疗效、痰抗酸染色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均高于B组,而T_6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细胞: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h细胞: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Ts比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较中青年患者低,且直接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幸彬 杜秀然 +2 位作者 李秀武 陈素丽 李振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sIL-2R在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中动态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光 刘会 +3 位作者 付洪义 李卫红 王显雷 张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对不同年龄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临床观察及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动态观察,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与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8... 目的对不同年龄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临床观察及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动态观察,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与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60岁,40例)、B组(年龄≥60岁,40例)。A、B组均完成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分别于明确诊断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3个不同时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涂片转阴情况、胸部X线变化情况、血清中sIL-2R情况,比较2组各治疗阶段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时A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痰抗酸染色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均高于B组(P<0.05),而2组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呈逐渐下降趋势,但B组在所有时点均高于A组,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sIL-2的恢复晚于中青年患者,这可能影响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及血清学诊断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香兰 李建行 张广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应用 血清学 白及 分泌 HIV/TB 发展中国家 慢性疾病
下载PDF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30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秋梅 陈玉梅 池跃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32-1032,共1页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肺结核空洞内穿刺注药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玲 宋韬 +1 位作者 高官聚 耿书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结核空洞内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空洞内注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结核空洞内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空洞内注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痰菌阴转率、胸片吸收率、空洞闭合率3月时治疗组分别为61.7%、81.7%、73.3%;对照组分别为42.3%、63.5%、51.9%;6月时治疗组分别为96.7%、91.7%、85%;对照组分别为80.7%、76.9%、67.3%。两组之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肺结核空洞内注药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 肺结核 注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T-SPOT.TB检测结核专业人员结核潜伏感染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韬 李莉娟 付洪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72-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专业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us infection,LTBI)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核内科医护人员(结核专业人员)为研究组,另选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既往均无结核病史、无...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专业人员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us infection,LTBI)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核内科医护人员(结核专业人员)为研究组,另选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既往均无结核病史、无结核病症状,胸片正常,应用T-SPOT.TB对2组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检测,同时进行平行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检测。结果 2组T-SPOT.T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S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阳性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T-SPOT.TB与TST一致性较差(Kappa=0.123)。结论1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危险因素,其成为LTBI者的概率较非密切接触人群明显增高;2T-SPOT.TB阳性结果与是否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显著相关,而TST阳性结果与是否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无明显相关,这可能与我国极高的卡介苗接种率有关;3T-SPOT.TB诊断LTBI特异度高于TST;4TSPOT.TB与TST的相关性较低,它为诊断LTBI提供了新的更为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大鼠肝脏损害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建军 查月芳 +1 位作者 张昕 张广宇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911-913,共3页
目的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及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对肝脏损害的程度及光、电镜下病理表现,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52只,体重250~3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生理盐水;H(INH)组:异烟肼;R(RFP)组... 目的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及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对肝脏损害的程度及光、电镜下病理表现,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52只,体重250~3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生理盐水;H(INH)组:异烟肼;R(RFP)组:利福平;Z(PZA)组:吡嗪酰胺;HR组:异烟肼+利福平;HZ组:异烟肼+吡嗪酰胺;RZ组:利福平+吡嗪酰胺;HRZ组: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大鼠用药的常规剂量:每公斤体重人的常用剂量乘以5.5倍。标本制备:根据各组的不同要求,每天对大鼠进行1次灌胃,10d后断头取血,分离肝脏,一部分以20%甲醛固定并制备病理切片,另一部分戊二醛固定后做电镜检查。结果肝组织病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R组差异显著(P<0.05);HR组、HZ组、HRZ组、RZ组、Z组差异极显著(P<0.01);将HRZ组、HR组、HZ组、R组、RZ组比较,HRZ组差异显著(P<0.05);HR组、Z组、RZ组、HZ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可引起大鼠肝脏的损害,多种药物联用比单药应用损害更明显;随着药物应用种类的增多,肝脏损害逐渐加重;Z组可能比其他单用药组肝脏毒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肝损害 病理 电镜 大鼠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查月芳 刘朋冲 李欣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1114-111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临床分析 免疫功能损害 代谢紊乱 一般人群 糖尿病患 糖尿病人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