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地数据与GA-DNN算法河北省径流格点数据降尺度研究
1
作者 张常清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为了克服现存径流量格点数据低分辨率问题,搜集基于多种遥感数据的环境变量集,运用遗传算法(GA),筛选出最优变量做为输入因子,运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河北省2018年的径流量降尺度模型。结果显示,GA算法能排除冗余变量,筛选易于模型... 为了克服现存径流量格点数据低分辨率问题,搜集基于多种遥感数据的环境变量集,运用遗传算法(GA),筛选出最优变量做为输入因子,运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河北省2018年的径流量降尺度模型。结果显示,GA算法能排除冗余变量,筛选易于模型增益的协变量,进而优化模型性能。同时,地面水文站资料验证显示,降尺度后径流量格点数据的NSE为0.76,MAE和RMSE分别为28.39、37.97mm。相较于原始径流量格点产品,降尺度后的NSE增加8.57%,MAE和RMSE减小21.44%、23.92%。研究表明,GA-RF降尺度模型可为重构精细化地表径流量栅格数据集提供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量 GA-RF算法 变量选择 降尺度
下载PDF
河北省近60年来地表径流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张家兴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根据河北省1961-2020年的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和R/S分析法,对该地年径流量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近60年来径流量总体呈波状减少趋势,并以-1.351×10^(8) m^(3)/a的速率递减。河北省的年降水量... 根据河北省1961-2020年的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和R/S分析法,对该地年径流量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近60年来径流量总体呈波状减少趋势,并以-1.351×10^(8) m^(3)/a的速率递减。河北省的年降水量在1988年发生不显著突变,并由波动特征突变为线性减少趋势。该地径流量年际变化具有显著Hurst现象,相应Hurst指数达0.6176,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具有持续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趋势 MANN-KENDALL检验 R/S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元分析的衡水市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贾璐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探明半干旱区地表径流资源演变特征对雨洪模拟、海绵城市建设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针以衡水市1955—2020年逐年径流量资料为输入,运用Maan-Kendall检验、R-S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径流量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衡水近60年来径... 探明半干旱区地表径流资源演变特征对雨洪模拟、海绵城市建设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针以衡水市1955—2020年逐年径流量资料为输入,运用Maan-Kendall检验、R-S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径流量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衡水近60年来径流量以-0.0648亿m^(3)的斜率显著波动减少,该倾向趋势保持明显持续性。其突变年份发生于1988年,由前期强烈波动性演变为平稳降低态势,但突变特征不明显。小波分析发现该地径流量存在多个变化周期,主周期为2-4、4-6a,次周期为8-10、16、30a,具有统计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资源 HURST指数 Maa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河北省径流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永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9期15-17,共3页
径流量预测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对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北省1950-2000年逐月径流量序列数据为训练集,构建基于LSTM的径流量预测模型并通过网格搜索法进行超参数寻优。结果表明LSTM网络模型精度R^(2)达0.89、... 径流量预测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对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北省1950-2000年逐月径流量序列数据为训练集,构建基于LSTM的径流量预测模型并通过网格搜索法进行超参数寻优。结果表明LSTM网络模型精度R^(2)达0.89、MAE和RMSE分别为3.06亿、3.95亿m^(3),相比于传统ARIMA模型的R 2提升了12%,而MAE和RMSE分别降低了35%、33%。研究证实了LSTM算法在径流量预测中具有良好应用性,为其他地区径流量仿真模拟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LSTM网络 预测分析
下载PDF
河北省水资源不同迁变的研究
5
作者 李海涛 《海河水利》 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河北省市用水结构和用水程度存在的差别及其变化的规律,采用河北省2012—2021年3个不同数据指标(人均水资源总量、人均用水总量、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通过泰尔指数法和标准差系数法2个比较适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提... 为进一步研究河北省市用水结构和用水程度存在的差别及其变化的规律,采用河北省2012—2021年3个不同数据指标(人均水资源总量、人均用水总量、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通过泰尔指数法和标准差系数法2个比较适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河北省水资源不同迁变的规律,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河北省水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不同迁变 泰尔指数 标准差系数
下载PDF
河北省中东部平原区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峰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1985-2021多年蒸发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省中东部平原区内蒸发量变化特征。年际蒸发量变化受大气候影响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蒸发量远大于多年平均值;上世纪九十年代蒸发量接近多年平均水平,进... 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1985-2021多年蒸发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省中东部平原区内蒸发量变化特征。年际蒸发量变化受大气候影响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蒸发量远大于多年平均值;上世纪九十年代蒸发量接近多年平均水平,进入新世纪,年蒸发量逐渐减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水平。年内蒸发量受当地气候影响呈现单峰型变化,6月份蒸发量最大,其次为5月份,两个月水面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28.9%;冬季1月、2月、12月蒸发量最小,三个月蒸发量之和仅占全年蒸发总量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量 变化特征 分析 河北省平原区
下载PDF
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子琦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选取衡水市2017—2021年15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原始资料,结合同期的降水数据,计算5年内土壤含水率的年平均值,发现降水量是影响年际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出5年内相同监测时间的土壤含水率平均值、5年内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发现... 选取衡水市2017—2021年15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原始资料,结合同期的降水数据,计算5年内土壤含水率的年平均值,发现降水量是影响年际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出5年内相同监测时间的土壤含水率平均值、5年内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发现年内土壤含水率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将衡水市分为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三个区域,计算各区域每个县(市、区)的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并与衡水市多年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对比,发现东北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西南部,中部土壤含水率居中。分析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土壤含水率 降水量 衡水市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河北省沿海地区典型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8
作者 赵悦华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6-8,共3页
以河北省昌黎县典型降水情景为例,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和3个地下水监测点的逐日水位资料,计算数据间的相关性系数,并基于此分析河北省沿海地区降水对地下水位变化的过程影响,探求沿海平原地区典型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具体规律,为沿海地区的水... 以河北省昌黎县典型降水情景为例,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和3个地下水监测点的逐日水位资料,计算数据间的相关性系数,并基于此分析河北省沿海地区降水对地下水位变化的过程影响,探求沿海平原地区典型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具体规律,为沿海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地下水 相关系数 水资源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衡水市水文单元划分
9
作者 丁二峰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80-81,共2页
GIS技术在现代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高效、准确、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是现代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以衡水市136浅层和218眼深层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资料为依据,在分析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衡水市浅层、深层地下... GIS技术在现代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高效、准确、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是现代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以衡水市136浅层和218眼深层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资料为依据,在分析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衡水市浅层、深层地下水进行水文单元划分,结果认为:可将衡水市浅层地下水划分为Ⅰ区(滹沱河水系强交替作用区)、Ⅱ区(滹沱河水系中等交替作用区)和Ⅲ区(滏阳河水系及漳卫河系中强交替作用区)三个区;深层地下水分为Ⅰ区(滹沱河水系中强交替作用区)、Ⅱ区(滹沱河水系弱交替作用区)、Ⅲ区(滏阳河水系及漳卫河水系中强交替作用区)共三个水文单元分区,进而得到衡水市地下水资源分区图。划分结果为新的水文单元划分及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水文计算单元 地下水 水文特性
下载PDF
衡水市某片区雨水径流及暴雨雨型研究
10
作者 王磊 《陕西水利》 2023年第3期56-58,61,共4页
暴雨重现期及雨峰位置参数将显著地影响缺水型城市的雨水径流方式、雨水蓄排设计规划方式及蓄排系统运行预期。基于此,本文运用衡水市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及芝加哥雨型分析方法,对衡水市某片区的暴雨强度及雨型变化进行研究,以... 暴雨重现期及雨峰位置参数将显著地影响缺水型城市的雨水径流方式、雨水蓄排设计规划方式及蓄排系统运行预期。基于此,本文运用衡水市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及芝加哥雨型分析方法,对衡水市某片区的暴雨强度及雨型变化进行研究,以分析雨水径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将得到明显地提高,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暴雨强度之间的比值稳定于2.99;2)随着雨峰参数(r)的提高,研究区域内的芝加哥雨型在降雨历时内暴雨强度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北方典型缺水城市——衡水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及片区排水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蓄排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 芝加哥雨型 雨水径流 衡水市
下载PDF
衡水中心实验站土壤墒情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沈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49-51,共3页
选取衡水中心实验站2016—2020年5年实测墒情数据,研究土壤墒情与降水量的关系,分析年内变化与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汛期时土壤含水率达到最高,春季土壤含水率相比秋季较低;年... 选取衡水中心实验站2016—2020年5年实测墒情数据,研究土壤墒情与降水量的关系,分析年内变化与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汛期时土壤含水率达到最高,春季土壤含水率相比秋季较低;年际变化特征表明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验站土壤墒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各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站 土壤墒情 降水量
下载PDF
基于DRASTIC模型的衡水市地下水脆弱性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马晓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15-17,共3页
地下水是衡水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重要来源。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指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对地下水遭受破坏的趋向和可能性进行评价,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DRASTIC模型,根据衡水市实... 地下水是衡水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重要来源。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指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对地下水遭受破坏的趋向和可能性进行评价,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DRASTIC模型,根据衡水市实际情况选取7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利用Arcgis软件叠加计算对衡水市地下水进行脆弱性评价,得出衡水市脆弱性由北部向南部递减。评价结果对于衡水市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DRASTIC模型 ARCGIS
下载PDF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袁子琦 《海河水利》 2024年第3期83-85,88,共4页
中国常用观测水面蒸发仪器有E601型、20 m^(2)和20 cm口径蒸发皿等,实验资料显示,大水体水面蒸发皿观测数据与天然水体蒸发量相比误差较小,可忽略不计。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皿观测数据,同步计算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分析其变... 中国常用观测水面蒸发仪器有E601型、20 m^(2)和20 cm口径蒸发皿等,实验资料显示,大水体水面蒸发皿观测数据与天然水体蒸发量相比误差较小,可忽略不计。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皿观测数据,同步计算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分析其变化特征,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3 187万m^(3),极值差572.1万m^(3),极值比1.20,变差系数0.06。水面蒸发量是水量平衡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大水体蒸发皿观测数据计算分析水面蒸发量,对水平衡计算及水资源规划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量 衡水湖 20 m^(2)水面蒸发皿 大水体水面蒸发皿
下载PDF
冀枣衡漏斗中心埋深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4
作者 于晓彤 《地下水》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冀枣衡漏斗为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本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以来,冀枣衡漏斗从中心位置、埋深大小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收集近10年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埋深数据,探讨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现... 冀枣衡漏斗为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本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以来,冀枣衡漏斗从中心位置、埋深大小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收集近10年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埋深数据,探讨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现状,及对其要素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发现:2014年末,漏斗中心已由从城市向农村转移;2020年末,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水位开始止降反升;2021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已逐渐恢复至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开始时期水平。本文通过对冀枣衡漏斗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对处理好发展与压采、地下水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枣衡漏斗 埋深 时空变化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usplin模型的衡水市2018年降水量空间精细化研究
15
作者 于晓彤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7期86-89,116,共5页
以2018年衡水市GPM降水产品为数据基础,采用Anusplin方法,结合经度、纬度和DEM等降尺度因子,实现区域降水量数据从0.1°的空间分辨率精细化至500 m。结果表明,区域降尺度因子与GPM原始值存在密切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细致解释降水量局... 以2018年衡水市GPM降水产品为数据基础,采用Anusplin方法,结合经度、纬度和DEM等降尺度因子,实现区域降水量数据从0.1°的空间分辨率精细化至500 m。结果表明,区域降尺度因子与GPM原始值存在密切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细致解释降水量局域分布;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点进行验证表明,其R^(2)达到0.96,MAE为16.74 mm,RMSE为19.77 mm;降尺度后,依然保持了其空间分布格局,且不牺牲数据精度。本研究可为粗级水文气象资料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产品 Anusplin方法 降尺度 衡水市
下载PDF
衡水市水源区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齐荣斌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12期65-68,共4页
为了揭示衡水市入衡水湖主要河流水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在研究区设置7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受季节和监测位置的变化,沿河的氮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H范围为7.44~9.81;在滏阳河和滏阳新河汇合后,厌... 为了揭示衡水市入衡水湖主要河流水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在研究区设置7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受季节和监测位置的变化,沿河的氮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H范围为7.44~9.81;在滏阳河和滏阳新河汇合后,厌氧微环境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最终导致pH值突然升高;河流交汇后,Mg^(2+)和SO 42-的含量在夏季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冬季呈上升趋势;Na+和Cl-相对稳定,其在河流汇合后浓度才呈显著下降趋势;在监测期间,Ca^(2+)和HCO_(3)^(-)减少,CO_(3)^(2-)增加;冬季的主要离子和营养成分(包括氮和磷)含量较高;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河流水质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取水区 季节
下载PDF
浅析衡水市用水结构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颖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运用趋势法、统计法等不同方法,对衡水市不同用水结构及用水量的趋向进行研究,分别对衡水市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人畜用水和用水量进行分析。各领域的用水量变化,对各领域的发展及行业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 运用趋势法、统计法等不同方法,对衡水市不同用水结构及用水量的趋向进行研究,分别对衡水市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人畜用水和用水量进行分析。各领域的用水量变化,对各领域的发展及行业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衡水市的水资源规划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用水量增加的项目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 演变趋势 数理统计法 用水量 衡水市
下载PDF
衡水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动态演变研究
18
作者 柴萌 《河北水利》 2022年第12期26-28,共3页
为了服务衡水市水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采用生态学理论研究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用水结构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衡水市土壤墒情消退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
19
作者 谷黎明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24期72-76,共5页
采用消退系数法,以多年来野外大田中实测墒情资料为依据,研究模拟了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计算出了各个站点不同土层深度不同月份的土壤消退系数,得出了退墒规律,建立了单站退墒模型并进行验证,所建立退墒模型进行验证... 采用消退系数法,以多年来野外大田中实测墒情资料为依据,研究模拟了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计算出了各个站点不同土层深度不同月份的土壤消退系数,得出了退墒规律,建立了单站退墒模型并进行验证,所建立退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合格,可以加以运用。建立了土壤退墒预报模型,可直接预测任意时间的土壤含水量,从而确定灌水定额和灌水时间。研究成果对认识和掌握衡水市土壤墒情发展变化规律,实时进行土壤墒情预报,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变化规律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衡水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水量耦合分析
20
作者 赵长周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58-59,126,共3页
人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已改变地下水的水化学场。分析复杂的地下水环境和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动态机制和耦合关系,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衡水市浅层地下水含水组地质特性,选用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136眼,绘... 人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已改变地下水的水化学场。分析复杂的地下水环境和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动态机制和耦合关系,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衡水市浅层地下水含水组地质特性,选用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136眼,绘制Piper三线图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特征。采用1968-2019年地下水位数据分析了衡水市浅层地下水年际、年内水位动态特征。应用ArcGis软件绘制了浅层地下水水位及矿化度综合图,根据区域流场和化学场差异,分别计算出符合农田灌溉水、生活饮用水要求的衡水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6084万m^(3)、2721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市 浅层地下水 水质 水量 耦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