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赵春梅 吴倩岚 +1 位作者 杨华 马晓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73-0176,共4页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3 月至 2022年 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50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普通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种不同...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3 月至 2022年 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50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普通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后效果。结果 采取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后术后住院时间有所减少,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中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效果明显,同时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中 治疗效果 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2
作者 张金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0056-0056,共1页
通过对于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的探究,来提升我院对于神经外科护理方面的水平和标准。方法:对我院最近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和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相关方面来确定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 通过对于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的探究,来提升我院对于神经外科护理方面的水平和标准。方法:对我院最近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和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相关方面来确定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于这200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我们采取的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神经外科医生的护理意识和护理水平,避免神经外科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只能坚持分析神经外科护理所涉及的危险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证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诊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锋 徐颖洲 +5 位作者 任洪波 张泰民 刘斌 贾海波 胡志恒 董雨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相关患者致伤原因,入院时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CT检查结果(血肿厚度...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相关患者致伤原因,入院时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CT检查结果(血肿厚度,血肿量,骨折情况,第四脑室受压及脑室扩大),治疗方法,病程进展和预后。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行CT扫描(术后6 h内)。结果本组后颅窝硬膜外血肿32例,其中单侧血肿24例,双侧血肿8例,跨横窦血肿5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8例,第四脑室、环池受压移位18例,环池消失3例。11例行保守治疗,全部治愈;21例行血肿清除术,18例治愈,3例死亡,病死率9.37%。1年后25例患者获得随访,其预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3分1例,4分4例,5分20例。结论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变化凶险,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后颅窝 儿童
下载PDF
医护患一体化方案对胶质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赵春梅 吴倩岚 张金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29-0131,共3页
探讨一体化方案对胶质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142例该症患者,对比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加用一体化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胶质瘤是高发的外科脑肿瘤类型,手... 探讨一体化方案对胶质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142例该症患者,对比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加用一体化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胶质瘤是高发的外科脑肿瘤类型,手术风险性强、术后护理复杂性强,同时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存在差异,使得其护理难度明显提高,对其开展一体化方案护理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一体化方案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序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流状况与效果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斌 要跟东 +1 位作者 张山 任洪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59-62,66,共5页
目的:研究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及与手术效果及预后关联性,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6月... 目的:研究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及与手术效果及预后关联性,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180例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序贯手术治疗组(60例)与大骨瓣开颅组(120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使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值。结果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TCD显示脑血流发生改变,其波谱形态与临床症状及手术疗效有关。序贯手术治疗组术后第7、14天 Vm、PI值、病死率及疗效明显优于大骨瓣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手术疗效均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危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抢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手术序贯治疗 经颅多普勒 手术效果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桂红 张金霞 +2 位作者 薛贝 王洪刚 韩爱勇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2909-2912,291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对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9例MPP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进行治疗。对照组58例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61例予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用药2周。检测...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对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9例MPP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进行治疗。对照组58例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61例予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用药2周。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分别进行潮气呼吸环分析及通气功能检测,观察统计2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呼气50%时瞬时最大呼气流速(MEP50)、呼气25%时瞬时最大呼气流速(MEP25)、中段呼气流速(MEP25~7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FVC、FEV1、PEF、MEP50、MEP25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测显示,2组VT/k、tPTEF/t-E、%V-PF、25/PF、MTIF/MT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1.3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黄芪注射液 阿奇霉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功能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儿童机体免疫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桂红 张金霞 +2 位作者 薛贝 王洪刚 韩爱勇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儿童机体免疫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11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1例行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58例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连续用药2个疗程。2组患儿...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儿童机体免疫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11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1例行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58例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连续用药2个疗程。2组患儿均在用药前及治疗结束后2 d内分别检测体液免疫相关指标Ig G、Ig A、Ig M、Ig E,细胞免疫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及炎症相关因子hs-CRP、IL-2、IL-4、IL-6、IL-8、IL^(-1)0、TNF-α水平。结果 2组Ig M、Ig A、Ig G、Ig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 05)。2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5),CD_8^+下降(P <0. 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促炎症相关因子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抗炎症相关因子IL^(-1)0、IL-2升高(P <0. 05),IL-4水平降低(P <0. 05),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及炎症相关因子,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免疫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伟 杨华 +3 位作者 高岩 杨章超 张泰民 马文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2496-250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不同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82例AIS-LVO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单支架组...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合并房颤患者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不同取栓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行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82例AIS-LVO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单支架组(41例)和导管配合组(41例)。单支架组采用单支架取栓治疗,导管配合组采用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替罗非班防止血管再闭塞。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出血转化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S100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导管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靶血管开通率(90.24%)、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4.88%)与单支架组(80.49%、78.05%、14.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平均取栓次数、远端栓塞发生率、出血转化发生率均低于单支架组,开通时间短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3 d血清S100β、Hcy水平均低于单支架组,血清SDF-1水平均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2周NIHSS评分低于单支架组,ASPECT评分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配合组治疗后1、3个月SS-QOL、BI评分均高于单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支架取栓、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均为治疗AIS-LVO合并房颤患者的有效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开通率,中间导管配合支架取栓能更有效减少术后出血转化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Solitaire支架 中间导管 出血转化
下载PDF
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任洪波 刘斌 +2 位作者 张山 贾海波 刘吉祥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32例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贴敷术(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6至12个月分别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患者手术前、后颞浅动脉流速、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32例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贴敷术(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6至12个月分别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患者手术前、后颞浅动脉流速、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及远端峰值流速(Vp)、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 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脑血流状况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术后脑血流明显改善者26例,其中临床预后佳者16例,良7例,一般3例;脑血流无改善者6例,其中临床预后佳者0例,良2例,一般3例,差1例。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CD可以检测儿童烟雾病患者EDAS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变化,EDAS术后患者脑血流状况与其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烟雾病 脑血流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锋 贺敬芝 +5 位作者 孙明霞 武俊丽 王艳花 宋志远 董雨 任洪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体会。方法 2008~2013年共收治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其中34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患者22例,其中13例完...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体会。方法 2008~2013年共收治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其中34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患者22例,其中13例完全吸收,9例部分吸收;手术治疗患者12例,5例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5例明显减少,2例术后2周后因积液复发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愈。本组死亡3例。随访12个月,其中2例确定硬膜下积液复发;GOS 5分12例,GOS 4分7例,GOS 3分4例,GOS 2分2例,GOS 1分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对侧硬膜下积液临床并不少见,需要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果患者神经症状体征恶化,或硬膜下积液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去骨瓣减压术 并发症 颅脑损伤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对儿童烟雾病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斌 任洪波 +3 位作者 刘吉祥 张山 孙志强 吴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烟雾病患儿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后大脑中动脉主干(MCA)及颞浅动脉(STA)的经颅多普勒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变化特点,并通过与临床疗效的比较,探讨TCD频谱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65例行EDAS手术治疗的烟雾病... 目的观察烟雾病患儿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后大脑中动脉主干(MCA)及颞浅动脉(STA)的经颅多普勒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变化特点,并通过与临床疗效的比较,探讨TCD频谱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65例行EDAS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儿在实施EDAS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分别行TCD检测,对患者手术前后STA、MCA主干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进行对比分析,探索STA Vm、PI变化特点,分析手术前后脑血流状况变化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STA的Vm较术前明显增快,PI较术前明显降低。临床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可发现STA的Vm、PI有差别。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STA手术前后的Vm比值、术后PI值都与临床预后状况显著相关(r=-0.461和r=0.534)。通过ROC曲线,发现联合Vm、PI进行诊断界限值计算,特异度与敏感度分别为83.4%和80.0%,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和60.0%,阳性似然比为4.0。结论 TCD能检测烟雾病患儿EDAS术后MCA、STA的频谱变化,可作为无创性评价EDAS手术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烟雾病 脑血流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附32例报告)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吉祥 吴锋 任洪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56,共2页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方法有较多的手术并发症已被大家所公认.随着神经内镜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已成为治疗脑积水,尤其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常见的神经内镜操作...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方法有较多的手术并发症已被大家所公认.随着神经内镜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已成为治疗脑积水,尤其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常见的神经内镜操作技术.我科于2004年12月至今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32例,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交通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 治疗方法 脑室-腹腔分流术 手术并发症 神经外科 操作技术
原文传递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13
作者 张金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0063-0063,共1页
这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究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 这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究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个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患者的入院情况以及出入院时基本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的 ADL?FUGL-MEYE?HAMA?HAMD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