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MIR22HG调节miR-132-3p/TLR2轴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1
作者 李延民 冯艳 +1 位作者 魏燕云 王献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23-1131,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22宿主基因(lncRNA MIR22HG)调节miR-132-3p/Toll样受体2(TLR2)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AMI+sh-NC组、AMI+shMIR22HG组、AMI+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22宿主基因(lncRNA MIR22HG)调节miR-132-3p/Toll样受体2(TLR2)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AMI+sh-NC组、AMI+shMIR22HG组、AMI+sh-MIR22HG+antagomir-NC组、AMI+sh-MIR22HG+antagomir-132-3p组,每组10只,除去sham组外,其它组都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中AMI+sh-NC组、AMI+sh-MIR22HG组、AMI+shMIR22HG+antagomir-NC组、AMI+sh-MIR22HG+antagomir-132-3p组小鼠分别相对应的对尾静脉注射sh-NC、sh-MIR22HG、sh-MIR22HG+antagomir-NC、sh-MIR22HG+antagomir-132-3p。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纤维化;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22HG、miR-132-3p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ved 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MIR22HG和miR-132-3p、miR-132-3p和TLR2的关系。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小鼠心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纤维化加重,心肌细胞凋亡率、MIR22HG、TLR2、cleved caspase-3/caspase-3、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132-3p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AMI+sh-NC组比较,AMI+sh-MIR22HG组小鼠心功能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率、MIR22HG、TLR2、cleved caspase-3/caspase-3、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132-3p和Bcl-2蛋白表达上升(P<0.05);下调miR-132-3p减弱了敲减MIR22HG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22HG靶向调控miR-132-3p表达,miR-132-3p靶向负调控TLR2表达。结论:抑制MIR22HG表达可通过调节miR-132-3p/TLR2轴抑制AMI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小鼠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lncRNA MIR22HG miR-132-3p TLR2 细胞凋亡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血清YKL-40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高丽华 权慧娟 +2 位作者 郭晓宁 高凡 王献忠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19-10-2021-01接受PCI术的183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术... 目的:探讨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19-10-2021-01接受PCI术的183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42例)和非MACE组(1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YKL-40水平,以患者PCI术后血清YKL-40水平的中位数为界将其分为高YKL-40组(92例)和低YKL-40组(91例);采用Cox回归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YKL-40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血清YKL-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吸烟史、高血压患者比例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P<0.05)。与低YKL-40组比较,高YKL-40组再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绞痛、MACE总数患者比例较高(P<0.05)。YKL-40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YKL-40表达水平预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为0.802。结论:YKL-40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甲壳质酶蛋白40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魏雪梅 李丽英 +3 位作者 靳文军 张海军 王献忠 刘苏颖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9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胶原 何首乌总苷 载脂蛋白E基因
下载PDF
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魏雪梅 李丽英 +4 位作者 朱洁莹 靳文军 张海军 王献忠 刘苏颖 《河北中医》 2010年第5期754-756,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复制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研究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 目的通过复制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研究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各6只。4组均给予0.15%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3mL/d,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何首乌总苷150、25mg/(kg.d)(0.3mL/d),普罗布考组给予普罗布考0.3mL/d(与高脂饲料的质量比为1∶100)。饲养16周后进行指标检测。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部位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均可明显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NF-κB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何首乌总苷通过影响NF-κB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胶原纤维降解,从而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的破裂,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NF-κB 载脂蛋白E类 基因缺失 何首乌 小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郝亚逢 李远 +3 位作者 刘俊法 李杨 王献忠 靳文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67-1670,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结果 CSF组吸烟者比例、ET-1水平、CEC数量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FMD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cy升高,而HDL-C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 循环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华强 白俊东 +3 位作者 张玉娜 陈向红 李延民 王富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781-784,788,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2组术中资料、一期通畅率、靶病变处血...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2组术中资料、一期通畅率、靶病变处血运重建和再狭窄发生率及运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最小管腔直径大于治疗前,管腔狭窄率低于治疗前(P<0.05),2组间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最大扩张压力、扩张时间、射张时间、对比剂用量、一期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踝臂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靶病变处血运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行走障碍改善率和6min步行试验距离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的靶病变处血运重建效果更好,可增加患者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外周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魏雪梅 李丽英 +2 位作者 靳文军 张海军 王献忠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何首乌总苷 动脉斑块稳定 MMP-9蛋白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体外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及其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利峰 孙密欣 +2 位作者 张延荣 朱国瑛 赵瑞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和CD40配体(CD40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的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向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中加入ox-LDL(80mg/L)共同孵育24h,然后与替罗非班共同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和CD40配体(CD40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的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向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中加入ox-LDL(80mg/L)共同孵育24h,然后与替罗非班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分别为12、24、48h),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和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40和CD40L mRNA表达。结果替罗非班既可下调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又能使CD40和CD40LmRNA表达下降,其阻断作用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拮抗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是其减轻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及稳定斑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替罗非班 THP-1 CD40 CD40L通路 THP-1
下载PDF
高脂饲喂结合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制作胰岛素抵抗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振坤 任丽玮 原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索制作快速、稳定可靠的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AS模型.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0只,体质量2.0~2.5 kg,实施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后予以高脂饲料喂养,于饲喂前和饲... 目的探索制作快速、稳定可靠的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AS模型.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0只,体质量2.0~2.5 kg,实施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后予以高脂饲料喂养,于饲喂前和饲喂12周后,取耳缘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在肉眼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颈总动脉内膜形态特征.结果高脂饲喂12周后,可见体质量、TC、TG和LDL-C较饲喂前均显著升高(P<0.01);FBG无明显变化(P=0.550),FSI及HOMA-IR较饲喂前显著升高,HDL-C、ISI较饲喂前显著降低(P<0.01);颈总动脉内壁肉眼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光学显微镜下见内膜明显增厚,形成明显的粥样斑块及纤维帽结构.结论高脂饲喂可导致兔胰岛素抵抗,联合动脉内球囊损伤法可以短期内成功制作兔A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AS) 胰岛素抵抗(IR) 球囊损伤 动物模型制作
下载PDF
2017-2018年邯郸市城区居民冠心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军英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调查2017—2018年邯郸市城区居民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为冠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邯郸市某城区1546位居民为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将其分为冠心病组未患冠心病组,收集两组的体征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 目的调查2017—2018年邯郸市城区居民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为冠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邯郸市某城区1546位居民为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将其分为冠心病组未患冠心病组,收集两组的体征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LDL-C水平增加、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等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2017—2018年邯郸市城区居民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LDL-C水平增加、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戒烟、减少高盐高糖的摄入,控制LDL-C水平,控制体重等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危因素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熊果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瑞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24-28,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熊果酸40、80、120 mg/kg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35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各20只,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6 h后,...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熊果酸40、80、120 mg/kg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35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各20只,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6 h后,通过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较假手术组出现明显梗死灶,血清中AST活性显著升高[(636.2±147.1)U/L比(310.5±73.8)U/L,P<0.01]、CPK活性显著升高[(1206.4±283.6)U/L比(531.7±108.2)U/L,P<0.01]、LDH活性显著升高[(1309.3±247.1)U/L比(613.4±152.8)U/L,P<0.01]、T-AOC显著降低[(8.1±1.6)U/L比(16.7±2.9)U/L,P<0.05],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54.2±8.6)U/mg prot比(80.7±9.5)U/mg prot,P<0.01]、GSH-Px活性显著降低[(11.2±2.7)U/mg prot比(17.9±4.0)U/mg prot,P<0.01]、CAT活性显著降低[(2.54±0.81)U/mg prot比(4.47±1.07)U/mg prot,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2.34±0.37)U/mg prot比(1.40±0.24)U/mg prot,P<0.01],并且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明显的细胞凋亡。经熊果酸(40、80、120 mg/kg)治疗后,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显著缩小[(37.4±8.9)%、(35.3±7.6)%、(31.7±7.3)%比(42.1±7.5)%,P<0.05或P<0.01],血清中AST活性显著降低[(604.2±150.9)、(558.3±126.7)、(519.6±101.5)U/L比(636.2±147.1)U/L,P<0.05或P<0.01]、CPK活性显著降低[(1017.1±273.5)、(948.4±225.7)、(895.7±204.8)U/L比(1206.4±283.6)U/L,P<0.05或P<0.01]、LDH活性显著降低[(1061.4±253.8)、(924.7±181.9)、(850.2±168.5)U/L比(1309.3±247.1)U/L,P<0.05或P<0.01];经熊果酸(80、120 mg/kg)治疗后,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9.5±1.6)、(11.1±2.1)U/L比(8.1±1.6)U/L,P<0.05],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59.3±10.7)、(68.1±12.8)U/mg prot比(54.2±8.6)U/mg prot,P<0.05或P<0.01]、GSH-Px活性显著升高[(13.6±2.8)、(14.3±3.1)U/mg prot比(11.2±2.7)U/mg prot,P<0.05或P<0.01]、CAT活性显著升高[(3.04±0.85)、(3.27±0.93)U/mg prot比(2.54±0.81)U/mg prot,P<0.05或P<0.01]且MDA含量显著降低[(1.91±0.23)、(1.79±0.21)nmol/mg prot比(2.34±0.37)nmol/mg prot,P<0.01];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状况和心肌细胞凋亡状况显著减轻。上述各指标变化以熊果酸120 mg/kg治疗组最显著。结论熊果酸能够有效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缩小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熊果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心肌 血再灌注 保护
下载PDF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总结需求满足与机体康复之间的关系,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指导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需要为护理目标,分析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得到满足程度与恢复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总结需求满足与机体康复之间的关系,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指导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需要为护理目标,分析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得到满足程度与恢复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护理效果,丰富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论:从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角度实施“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也对护理服务的内涵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老年 心血管疾病 护理
下载PDF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致剧烈呕吐1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凤淑 李小会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普罗帕酮 静脉注射 剧烈呕吐 心律平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帆状胎盘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瑞芳 李素芬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2期214-214,共1页
1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34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9^+月,第一胎,不规律下腹痛2d,水样腹泻1d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预产期2009年4月20日。孕期顺利,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2d前出现不规律下腹痛,1d前出现... 1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34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9^+月,第一胎,不规律下腹痛2d,水样腹泻1d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预产期2009年4月20日。孕期顺利,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2d前出现不规律下腹痛,1d前出现水样腹泻,一天3~5次,无呕吐,未治疗。既往体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状胎盘 剖宫产
原文传递
九龙藤总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法 郝亚逢 李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9期803-807,共5页
目的 观察九龙藤总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九龙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舒血宁注射液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经H2O... 目的 观察九龙藤总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九龙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舒血宁注射液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经H2O2(100μg/ml)处理.九龙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含240、120、60μg/ml九龙藤总黄酮的培养液干预,舒血宁注射液组给予含100μg/ml舒血宁注射液的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普通培养基培养.干预6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九龙藤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AST[(28.8±6.1)U/ml、(24.5±5.3)U/ml比(36.2± 6.7)U/ml]、CPK[(1.8±0.4)U/ml、(1.5±0.3)U/ml 比(2.5±0.4)U/ml]、LDH[(805.2±160.9)U/L、(671.5± 128.7)U/L比(916.5±168.4)U/L]水平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细胞中SOD[(84.8±17.4)U/mg、(95.3±18.2)U/mg比(55.7±13.1)U/mg]、CAT[(23.4±3.1)U/mg、(26.3±3.5)U/mg比(15.2±3.0)U/mg]水平升高(P〈0.05 或 P〈0.01),MDA[(8.1±1.7)nmol/mg、(6.8±1.5)nmol/mg 比(11.1±2.3)nmol/mg]水平降低(P〈0.05或P〈0.01),caspase-3[(1.64±0.16)、(1.30±0.12)比(2.06±0.25)]表达、细胞凋亡率[(24.2±5.5)%、(13.4±3.9)%比(51.2±9.1)%]显著降低(P〈0.05或P〈0.01);九龙藤总黄酮高剂量组细胞中 GSH-Px[(3.6±0.9)U/mg 比(2.4±0.7)U/mg]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九龙藤总黄酮可有效改善 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存活率、改善抗氧化酶活性、下调 caspase-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藤总黄酮 肌细胞 心肌 过氧化氢 氧化性应激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世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急...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给予噻氯匹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8 d出血情况、随访9个月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8 d,研究组患者TIMI 3级血流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轻度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9个月时,研究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应用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能减少患者出血倾向,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下载PDF
运动平板实验Duk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俊芳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分析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的评价功能。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连续收住我院的45—75岁大中型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184例,术前进行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实验检查,术前检查内科主要疾... 目的分析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的评价功能。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连续收住我院的45—75岁大中型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184例,术前进行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实验检查,术前检查内科主要疾病史及体格检查,按Duke评分分为DTS低危组(5≤Duke评分≤15,124例)、DTS中危组(-10≤Duke评分〈5分,60例),该实验排除DTS高危组的患者。对比分析手术类型、内科主要疾病史、术中术后主要心血管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及心血管疾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TS低危组年龄(59.2±4.1)岁,术前心功能不全2例(1.6%)、左心室射血分数〈0.50者2例(1.6%),糖尿病史12例(9.6%),有心绞痛症状者51例(41.1%),心电图有缺血改变者55例(44.3%);DTS中危组年龄(65.2±2.6)岁,术前心功能不全8例(13.3%),左心室射血分数〈0.50为5例(8.3%),糖尿病史23例(38.3%),有心绞痛症状者60例(100%),心电图有缺血改变者4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42;χ2值分别为4.93、3.84、4.67、5.24、3.58,P均〈0.05]。DTS低危组患者术中心律失常、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5%(8/124)及22.5%(28/124),DTS中危组患者术中心律失常、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6%(7/60)及18.3%(11/60),与DTS低危组相比,DTS中危组术中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的比数比(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是1.7(0.8~3.3),0.8(0.4—1.4),P值分别为0.062、0.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和性别后DTS低危组术后心肌梗死、心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8%(1/124)及2.4%(3/124),DTS中危组术后心肌梗死、心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0.0%(6/60)及11.7%(7/60),与DTS低危组相比,DTS中危组术后心肌梗死和心源性肺水肿的(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是19.3(5.6—66.2),5.7(2.5~12.9),P值分别为0.002、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TS中危组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心力衰竭、糖尿病者多,有心绞痛症状者多,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DUKE评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