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韦志坤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杨金杰 牛朋彦 邵菲 任少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皮质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恢复功能对比,比较X线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生活能力(BI)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能力。依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评估病人踝关节功能。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关节功能无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最远行走评分(15.89±0.85)分、足部对线评分(15.06±0.71)分、疼痛反应评分(29.03±4.48)分、地面行走评分(15.65±0.59)分;观察组分别为(16.19±0.87)分、(15.29±0.76)分、(31.24±4.55)分、(15.96±0.68)分。观察组最远行走、足部对线、疼痛反应、地面步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可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愈合,提高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分离 锁定钢板 皮质螺钉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弹性筒子外固定治疗肩关节损伤63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志山 孟昭英 +4 位作者 方庆山 刘杰 张同英 陈惠宇 邹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1091-1091,共1页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脱住 肱骨折 外固定术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靳倩莹 于文浩 冯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冲击2 000次(8 Hz 2.0~3.0 bar),1次/4 d,共进行6~8次治... 目的探讨应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冲击2 000次(8 Hz 2.0~3.0 bar),1次/4 d,共进行6~8次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穿软底鞋,减少负重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为(7.09±1.62,7.13±1.24),治疗前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为(4.95±1.32,7.21±1.06);1个月后为(4.55±1.43,7.14±1.53);3个月后为(3.01±1.43,7.04±1.87);6个月后为(2.95±1.19,6.87±1.34),患者治疗后治疗组VAS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对照组疼痛评分始终无明显变化(P>0.05),1个月后仅有11.8%的患者疼痛有所缓解。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
下载PDF
冲击波穴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文浩 杨文丽 +5 位作者 焦鹏增 赵志峻 冯虎 文庆信 卜庆凯 范玉磊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体外冲击波刺激穴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冲击波穴位疗法,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及相应穴位进行冲击;对照组75例,采用冲击... 目的:观察运用体外冲击波刺激穴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冲击波穴位疗法,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及相应穴位进行冲击;对照组75例,采用冲击波常规疗法,对膝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冲击。两组均4d治疗一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通过WOMAC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WOMAC评分穴位组低于常规痛点组,穴位冲击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常规痛点冲击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结论:采用冲击波穴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僵硬及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穴位冲击疗法
下载PDF
骨质疏松对骨折治疗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少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治疗 并发症 常见 股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 腕部骨折 费用 影响 比例
下载PDF
河北省邱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社区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杰 武保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95-995,共1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该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该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河北省邱县有将婴儿置于土布袋中养育的生活习惯,DDH患儿相对较多,笔者利用儿童集中免疫接种的时机,在社区中进行DDH筛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流行病学调查 河北省 筛查 社区 邱县 流行病学分析 肢体残疾
原文传递
骨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庆山 张晓虹 孟昭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481-481,共1页
关键词 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病例报告 骨肿瘤
下载PDF
手术治疗成人臀肌筋膜挛缩症 被引量:5
8
作者 程志山 李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7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症 手术治疗 髋关节功能障碍 成人 纤维变性
下载PDF
镍钛聚髌器与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邦建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676-676,共1页
关键词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镍钛聚髌器 髌骨骨折 治疗 内固定方法 常见疾病
下载PDF
腰痹通治疗腰椎骨关节病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运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9S期43-43,共1页
腰椎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定,长期服用药物易引起胃肠反应,病情拖延还可能发展成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我们应用腰痹通治疗腰椎骨关节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腰椎骨关节病 腰痹通
下载PDF
腰痹通与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运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7X期63-63,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腰痹通胶囊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在行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单纯使用安慰剂口服,两组均治疗15d,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结... 目的探讨中药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腰痹通胶囊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在行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单纯使用安慰剂口服,两组均治疗15d,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较单纯使用激光治疗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通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少海 《中国农村医学》 2004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期踝关节扭伤不同冷敷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2年 8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急性期不同冷敷治疗方法的结果。一组为踝关节扭伤急性期持续冷敷治疗 ,另一组采用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短时间冷敷治疗。比较两种治... 目的 探讨急性期踝关节扭伤不同冷敷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2年 8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急性期不同冷敷治疗方法的结果。一组为踝关节扭伤急性期持续冷敷治疗 ,另一组采用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短时间冷敷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结局。结果 踝关节扭伤急性期持续冷敷治疗 (A)组疗效 ,明显优于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短暂冷敷治疗组 (B)。A组各度损伤的痊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踝关节扭伤患者急性期持续冷敷治疗有利于减轻局部水肿 ,缩短康复期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敷 治疗 踝关节扭伤 急性期 患者 并发症 临床观察 持续 痊愈率 发生
原文传递
外固定架治疗胫骨折48例疗效观察
13
作者 王铭远 孟昭英 +2 位作者 赵磊 段泽民 陈惠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9期832-832,共1页
关键词 胫骨折 外固定架 治疗 疗效观察 骨折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虎口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的修复
14
作者 陈惠宇 孟昭英 +2 位作者 王铭远 张同英 于文浩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虎口挛缩 松解 皮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单纯急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15
作者 程志山 方庆山 孟昭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1期950-950,共1页
关键词 单纯急性下尺桡关节脱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折线方向对锁骨中1/3骨折复位稳定性影响分析
16
作者 尚会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943-1943,共1页
目的:探讨骨折线方向对锁骨中1/3骨折复位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据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3例锁骨中1/3骨折患者的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患者复位未发生移位,22例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外上... 目的:探讨骨折线方向对锁骨中1/3骨折复位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据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3例锁骨中1/3骨折患者的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患者复位未发生移位,22例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外上斜向内下的患者复位后均发生移位。结论: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内上斜向外下利于骨折稳定和对位;锁骨骨折线方向由外上斜向内下骨折端更易分离,不利于对位稳定性,易于移位。骨科医师可据锁骨骨折线的方向判断复位后的稳定性,向患者解释锁骨骨折移位倾向,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线 复位 稳定性
下载PDF
畸形性骨炎并发骨折一例
17
作者 孙邦建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2期728-728,共1页
关键词 畸形性骨炎 骨折 并发症 治疗 X线片
原文传递
臀肌挛缩症不同手术切口的愈后比较
18
作者 刘杰 程志山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分析臀肌挛缩症不同手术切口的愈后比较。方法:采用倒“八”字切口和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8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访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变及臀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小弧形切口和倒“八”字形手术切口术后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 目的:分析臀肌挛缩症不同手术切口的愈后比较。方法:采用倒“八”字切口和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8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访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变及臀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小弧形切口和倒“八”字形手术切口术后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术后臀部明显凹陷现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臀肌挛缩症小弧形切口臀部疤痕少,髋关节活动好,肢体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 手术切口 愈后
下载PDF
间歇式充气加压对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DVT风险的影响
19
作者 霍晓燕 庞超见 李晓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0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间歇式充气加压预防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78例(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预防... 目的:研究间歇式充气加压预防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78例(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预防,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7d凝血指标[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d、3d研究组D-D、APTT、PT、FIB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7d研究组D-D、FIB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2.56%低于参照组的20.51%(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加压预防Ⅰb1/Ⅱa1期宫颈癌能改善凝血指标,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充气加压 宫颈癌 下肢DVT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文丽 张晓 +4 位作者 范小波 于文浩 焦鹏增 赵志峻 文庆信 《河北中医》 2021年第7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予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对照组75例予体外冲击波常规冲击疗法。2组均4 d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予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对照组75例予体外冲击波常规冲击疗法。2组均4 d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以及2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1、2、3个疗程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2、3个疗程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疼痛、僵硬、日常生活难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循经取穴疗法治疗KOA,能增加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穴位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