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镁合金变形机理的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1
作者 邵晓宏 彭珍珍 +1 位作者 靳千千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70,共21页
兼具高强度、高塑性、高稳定性的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具有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对微观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原子尺度对相结构及变形机理的综合认识是材料优化设计的根本。因此,在原子尺度... 兼具高强度、高塑性、高稳定性的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具有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对微观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原子尺度对相结构及变形机理的综合认识是材料优化设计的根本。因此,在原子尺度深入解析新型高性能镁合金微观结构,阐明变形机理与性能的关系,能够为镁合金的按需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含长周期有序堆垛(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结构的镁合金变形机理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LPSO结构的扭折变形形成机理及该镁合金的强韧化机制,LPSO结构与孪晶的交互作用,扭折与变形孪晶协同提高塑性的机理,LPSO间孪晶的交汇行为等,并总结前期研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 透射电镜 扭折 变形孪晶
下载PDF
螺旋升角对楔横轧梯形螺纹轴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闫华军 张双杰 +2 位作者 马世博 刘晋平 胡正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8-1403,共6页
考虑到模具型腔与轧件变形区的空间关系,利用轧件瞬时螺旋半径与螺距关系,推导模具螺旋升角表达式,并绘制模具螺旋升角轨迹曲线。在H630楔横轧机上进行2种螺旋升角工况的螺纹轧制实验,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轧件进行精确测量,分析2种工况... 考虑到模具型腔与轧件变形区的空间关系,利用轧件瞬时螺旋半径与螺距关系,推导模具螺旋升角表达式,并绘制模具螺旋升角轨迹曲线。在H630楔横轧机上进行2种螺旋升角工况的螺纹轧制实验,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轧件进行精确测量,分析2种工况下轧件的齿高和螺距的成形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定值螺旋升角工况下,轧件最大齿高和螺距相对误差分别达到6.88%和3.50%,轧件齿形端部出现明显螺旋痕;在本文推导的变螺旋升角工况下,制件的齿高和螺距相对误差分别为2.51%和1.42%,并且螺纹饱满、均匀性较好。本研究提供的螺旋升角求解方法能够获得质量较高的螺纹,该方法为楔横轧螺纹轴精确成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螺纹轴 螺旋升角 螺距 齿高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高强拼焊B柱内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华军 张双杰 +1 位作者 马世博 黄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76,共6页
高强度拼焊板具有减轻车身重量、节能环保、改善车身安全性能等优点。针对差厚拼焊板冲压成形时,制件局部容易出现破裂、起皱和回弹过大等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B340LA高强拼焊板B柱内板成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压边力、模... 高强度拼焊板具有减轻车身重量、节能环保、改善车身安全性能等优点。针对差厚拼焊板冲压成形时,制件局部容易出现破裂、起皱和回弹过大等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B340LA高强拼焊板B柱内板成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压边力、模具间隙对B柱拼焊板成形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边力增大,制件减薄率增大,增厚率减小,焊缝移动增大,制件回弹量减小;随着模具间隙增大,减薄率和增厚率都减小,焊缝移动增大,回弹量增大。合理工艺参数为压边力1200 k N,即该压边力为理论计算值的1.03倍,模具单边间隙为板厚的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拼焊板 B柱内板 焊缝 压边力 模具间隙
原文传递
截齿温挤压精密成形快换模具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世博 孙红磊 +3 位作者 赵军 邵明杰 王东风 马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1,共9页
针对截齿齿体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3种温挤压精密成形工艺成形截齿齿体。分别为镦挤工艺成形普通轴对称类截齿、浮动组合模具镦挤工艺成形局部大尺寸类截齿和镦挤联合采用径向挤压工艺成形旋翼类截齿。根据不同工艺和模具特点,设计了... 针对截齿齿体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3种温挤压精密成形工艺成形截齿齿体。分别为镦挤工艺成形普通轴对称类截齿、浮动组合模具镦挤工艺成形局部大尺寸类截齿和镦挤联合采用径向挤压工艺成形旋翼类截齿。根据不同工艺和模具特点,设计了截齿齿体温挤压精密成形快换模具系统总体结构,实现了不同上、下凹模成形不同截齿,并且上、下凹模可以根据截齿的具体型号和尺寸进行更换,无需其他模具零件。并进行了温挤压精密成形实验研究,分析了成形后截齿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温挤压精密成形快换模具系统适合于成形各类截齿,且成形齿体表面质量高、模具成本低、模具更换时间短,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挤压 精密成形 快换模具系统 截齿成形
原文传递
基于Dynaform的铝合金汽车地板梁成形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9
5
作者 臧其其 闫华军 +1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对某轿车的铝合金地板梁的拉延成形进行研究,运用Dynaform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压边力F、摩擦系数f、冲压速度v及凸凹模间隙c对地板梁成形的影响规律。对上述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获得了最优... 为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对某轿车的铝合金地板梁的拉延成形进行研究,运用Dynaform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压边力F、摩擦系数f、冲压速度v及凸凹模间隙c对地板梁成形的影响规律。对上述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获得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压边力1200 k N,摩擦系数0. 12,冲压速度2000 mm·s-1,模具间隙2. 835 mm。最终制件的成形效果良好,最大减薄率为21. 01%,最大增厚率为6. 25%。在模拟分析及正交优化的基础上对制件进行了实际的拉延试验,实际拉延制件的最大减薄率与最大增厚率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分别为2. 4%、6. 2%,均符合制件的质量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铝合金 地板梁 模拟分析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前防撞梁拉延成形过程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闫华军 邢博 +3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王伟 闫志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工艺补充面对零件成形的影响,以减薄率为评价标准,最终选取凸模圆角半径25 mm、凹模圆角半径15 mm的两端补充形式和符合零件形状的非平面压料面。采用正交试验法...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工艺补充面对零件成形的影响,以减薄率为评价标准,最终选取凸模圆角半径25 mm、凹模圆角半径15 mm的两端补充形式和符合零件形状的非平面压料面。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和模具间隙4个工艺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压边力1100 kN、摩擦因数0.17、冲压速度3000 mm·s^(-1)、凸凹模间隙1.2 t,优化后制件最大减薄率为21.8%,符合制件要求标准。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了实际拉延试验,结果显示,最大减薄率为21.6%,制件成形规律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前防撞梁 工艺补充面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球头销辊式楔横轧球头成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华军 张超 +4 位作者 张双杰 张军改 戎江 张招 石小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5,101,共6页
为了研究球头销辊式楔横轧球头的成形规律,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和点追踪分析得到了球头金属流动和分配规律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通过金属体积分配确定了球头在原始坯料的成形位置,得到了球头金属流动轨迹,其呈周期螺旋线... 为了研究球头销辊式楔横轧球头的成形规律,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和点追踪分析得到了球头金属流动和分配规律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通过金属体积分配确定了球头在原始坯料的成形位置,得到了球头金属流动轨迹,其呈周期螺旋线式运动。球头轴向等效应力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当金属在靠近球头成形时,应力值仍然会增加,而到最大值的时间也会延长。球头轴向等效应变值逐渐增大,直到轧制完成,等效应变值达到最大;靠近料头的金属应变速率激增,应变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销 楔横轧成形 有限元模拟 金属流动
原文传递
工艺参数对楔横轧球头销球头成形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闫华军 周兴邦 +5 位作者 刘伟光 张超 代学蕊 张双杰 张军改 张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99,共10页
为了研究球头销微观组织晶粒分布规律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楔横轧球头销有限元模型,对球头销成形过程及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展宽角β的增大,平均晶粒尺寸和最大间隙比先... 为了研究球头销微观组织晶粒分布规律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楔横轧球头销有限元模型,对球头销成形过程及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展宽角β的增大,平均晶粒尺寸和最大间隙比先减小后增大,最大间隙比增大到9.25%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成形角α和楔尖圆角r的增大,平均晶粒尺寸与最大间隙比均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轧制温度T的升高,平均晶粒尺寸和最大间隙比逐渐减小,而最大间隙比减小至2.33%后逐渐趋于稳定。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主次影响顺序为:展宽角β、轧制温度T、成形角α和楔尖圆角r;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展宽角β=11°、成形角α=29°、轧制温度T=1140℃、楔尖圆角r=9.5°。通过球头销轧制试验得到球头销轧件,测量了其成形尺寸与微观组织晶粒;通过试验与模拟对比,得到外形尺寸误差在5%以内,平均晶粒尺寸最大误差不超过15%,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球头销 有限元模拟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金属材料裂纹电脉冲修复研究进展
9
作者 曹凤雷 毛亚宁 +2 位作者 汪殿龙 王立伟 梁志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10,共6页
裂纹是金属制品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比现有裂纹修复方法,展现了电脉冲修复裂纹技术靶向、高效、环保等独特优势。根据原子填充裂纹的压合填充、位错填充和扩散填充3种机制,分析了电脉冲修复裂纹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电脉... 裂纹是金属制品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比现有裂纹修复方法,展现了电脉冲修复裂纹技术靶向、高效、环保等独特优势。根据原子填充裂纹的压合填充、位错填充和扩散填充3种机制,分析了电脉冲修复裂纹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电脉冲修复裂纹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电脉冲修复裂纹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指出了电脉冲修复裂纹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电脉冲修复 压合填充 位错填充 扩散填充
原文传递
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10
作者 田曾 金万军 +5 位作者 王倩 张欢欢 吴大勇 马海坤 董会苁 苏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变形量为50%。计算了该合金的材料常数和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基于峰值应力的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本构方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绘制了冷拔态GH4738合金的能量耗散图和失稳图,获得了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讨论了显微组织演变情况。结果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证实了描述该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基于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热加工图及显微组织验证结果可得,冷拔态GH4738合金的主要失稳区工艺参数区间为1000~1035℃/0.12~3s^(−1),1030~1072℃/0.25~10 s^(−1)和1075~1080℃/2.72~10 s^(−1)。热加工较佳工艺条件为1000~1028℃/0.02~0.14 s^(−1)和1040~1080℃/0.06~0.74 s^(−1)。结论通过对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进行研究,获得了冷拔态GH4738合金优化的热变形工艺参数,可用于指导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紧固件热加工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8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热轧螺纹钢筋抗锈蚀性能研究
11
作者 楚少康 张龙 +3 位作者 张宝富 赵根社 郑亚旭 邱贵宝 《河北冶金》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HRB400E热轧螺纹钢筋表面氧化铁皮形貌、厚度及结构组成,并通过电化学实验和大气腐蚀实验检测表面氧化铁皮抗锈蚀性能,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冷速对螺纹钢筋表面氧化铁皮性质的影响,并...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HRB400E热轧螺纹钢筋表面氧化铁皮形貌、厚度及结构组成,并通过电化学实验和大气腐蚀实验检测表面氧化铁皮抗锈蚀性能,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冷速对螺纹钢筋表面氧化铁皮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锈蚀性能的影响机理。同时,还对钢筋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冷速对螺纹钢筋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和不同冷速下钢筋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不大,钢筋表面氧化铁皮均由Fe_(3)O_(4)和FeO组成。终轧温度为920℃时,氧化铁皮较完整,厚度和Fe_(3)O_(4)含量增加,且钢筋的抗锈蚀性能增强;相比气雾冷,空冷下氧化铁皮的厚度增加,Fe_(3)O_(4)含量增加,能够对钢筋基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故在保证钢筋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应提升终轧温度至920℃且轧后采用空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钢筋 冷速 终轧温度 氧化铁皮 抗锈蚀性能
下载PDF
激光清洗Q345钢表面氧化层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子康 杨文光 +3 位作者 宋春霄 申俊伟 彭珍珍 汪殿龙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了探索激光搭接率和激光平均功率等物理参数在激光清洗时对Q345钢表面氧化层温度场分布和烧蚀深度的影响。本文针对钢铁产业工程中常用材料Q345钢表面的氧化层开展激光清洗过程模拟研究。首先对Q345钢表面氧化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为了探索激光搭接率和激光平均功率等物理参数在激光清洗时对Q345钢表面氧化层温度场分布和烧蚀深度的影响。本文针对钢铁产业工程中常用材料Q345钢表面的氧化层开展激光清洗过程模拟研究。首先对Q345钢表面氧化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从而建立氧化物和基体的激光清洗分层模型。接下来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将Q345钢激光清洗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瞬态研究,并用实验来验证,从而得出激光参数对清洗温度场和清洗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斑搭接率对温度场影响不大,但随着搭接率的提高,烧蚀深度越深。而激光平均功率越大,温度场峰值越高,烧蚀深度也显著加深。该研究结果可为激光清洗氧化层的工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清洗 有限元模拟 Q345钢 温度场 烧蚀深度
下载PDF
激光能量密度对TWIP钢表面氧化物清洗效果及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宏伟 杨文光 +3 位作者 彭珍珍 汪殿龙 姚云峰 迟永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针对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板表面氧化层难去除的问题,采用近年来兴起的激光清洗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能量密度激光清洗TWIP钢表面的形貌以及氧元素含量,研究了激光清洗技术对TWIP钢表面氧化层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当能量密度... 针对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板表面氧化层难去除的问题,采用近年来兴起的激光清洗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能量密度激光清洗TWIP钢表面的形貌以及氧元素含量,研究了激光清洗技术对TWIP钢表面氧化层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当能量密度高于12.7 J/cm^(2)时,氧化层开始发生热膨胀而从表面剥离,因此确定此值为氧化层的清洗阈值;当能量密度高于38.2 J/cm^(2)时,材料蒸发引起的热烧蚀起主导作用;当能量密度高于50.9 J/cm^(2)时,增大激光能量会造成基体的氧化,因此确定此值为氧化层的损伤阈值。本研究不仅可为激光清洗在TWIP钢表面氧化层的去除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可为TWIP钢的高效、清洁化生产加工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TWIP钢 清洗阈值 损伤阈值 清洗机理
原文传递
黏结剂辅助微流控芯片异种键合及可行性探究
14
作者 李疏桐 刘坡 +1 位作者 黄继杰 韩鹏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铝合金Al5052为研究对象,采用黏结剂与热压键合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了PMMA-PS、PMMA-Al5052异种键合正交实验。旨在探讨键合层厚度及表观形貌的变化规律,研究键合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异种键...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铝合金Al5052为研究对象,采用黏结剂与热压键合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了PMMA-PS、PMMA-Al5052异种键合正交实验。旨在探讨键合层厚度及表观形貌的变化规律,研究键合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异种键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键合层厚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时间对键合层厚度无明显影响;聚酰亚胺(PI)辅助PMMA-PS和PMMA-Al5052的键合强度受时间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压力最小;而溶解PMMA粉末的丙酮溶液[丙酮溶液(PMMA)]辅助PMMA-Al5052的键合强度受压力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时间最小;同参数下PMMA-PS的键合强度远高于PMMA-Al5052。分别确立了异种键合的最优参数并得到了对应的键合强度:PI辅助PMMA-PS键合的最优参数为105℃,50 min,2.5 MPa,对应键合强度0.87 MPa;PI辅助PMMA-Al5052键合的最优参数为110℃,50 min,1.25 MPa,对应键合强度0.21 MPa;丙酮溶液(PMMA)辅助PMMA-Al5052键合的最优参数为110℃,2.5 MPa,20 min,对应键合强度0.41 MPa,均高于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中的所有结果。参数一定时,PMMA-PS的键合强度远高于PMMA-Al5052的键合强度。采用丙酮溶液(PMMA)辅助键合PMMA-Al5052时,键合强度高于PI辅助的键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键合 黏结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苯乙烯 Al5052 键合层形貌 键合强度
下载PDF
辊压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正极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邵海涛 闫华军 +3 位作者 王伟 吴涵 苑振革 崔连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5,共8页
为探究电极制备工艺中辊压温度对锂电池正极极片微观结构与电极性能间的关系,利用二辊轧机,制备了辊压温度为25℃和150℃两种正极极片,研究了辊压温度对正极极片微观结构、厚度一致性、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辊压... 为探究电极制备工艺中辊压温度对锂电池正极极片微观结构与电极性能间的关系,利用二辊轧机,制备了辊压温度为25℃和150℃两种正极极片,研究了辊压温度对正极极片微观结构、厚度一致性、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辊压温度的提高,极片涂层颗粒压实密度显著提高,孔径较小,炭胶相均匀分布黏附在活性颗粒上,涂层颗粒破碎、裂纹及孔洞等缺陷减少,涂层更容易形成导电/黏结网络的电极结构。相比于室温辊压极片,热辊压极片辊压厚度一致性提高,回弹率降低了50%,极片结合强度由182.77 N/m提高至237.37 N/m,提高了29.87%;抗拉强度由20.47 MPa提高至24.44 MPa,提高了19.39%;极片电阻率由158.05Ω·cm降低至119.41Ω·cm,降低了24.45%;电导率由0.63 S/m提高至0.84 S/m,提高了33.33%。两种极片所组装的电池,热辊压极片的电化学性能优于室温辊压极片,循环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8.65%。本研究通过调控辊压温度等工艺参数来优化电极性能,可以适度提高极片性能,对锂电池极片工业化制备过程中优化电极性能提供了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辊压温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超长多孔板间歇冲裁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16
作者 闫华军 杨京 +4 位作者 张双杰 代学蕊 刘玉忠 刘召升 闫博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为满足某多孔板的大批量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其成形工艺,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生产方式。根据制件尺寸大、孔型多的特点,设计了间歇冲裁排样和凸、凹模排布顺序。首先,不同位置的冲裁凸、凹模的工作状态不同,经11个工步完成孔冲裁,材料... 为满足某多孔板的大批量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其成形工艺,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生产方式。根据制件尺寸大、孔型多的特点,设计了间歇冲裁排样和凸、凹模排布顺序。首先,不同位置的冲裁凸、凹模的工作状态不同,经11个工步完成孔冲裁,材料利用率达88.5%。其次,部分孔采用机械式间歇机构进行冲裁,间歇处设置凸轮结构,在模具开合动作下,通过棘爪拉杆和棘轮配合带动凸轮旋转,凸轮偏心运动引起滑板移动,使凸、凹模处于合理状态,实现了部分孔冲裁次数与压力机行程次数不同。最后,模具采用浮动导料销导料和导正销定位,利用滚动式导柱导套导向,使该模具能够冲制出满足工业要求的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进模 间歇冲裁 模具设计 排样 多孔板
原文传递
固定支座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17
作者 王达 马世博 +4 位作者 闫华军 代学蕊 刘玉忠 刘召升 何鹏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为满足固定支座精度高、批量大的生产需求,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后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并选择了53°斜排的排样方案,包括6个冲裁、1个弯曲、1个空工位和1个切断工位。根据排样进行了模具设计:采用向上弯曲,并降低浮料高度;弯曲凸... 为满足固定支座精度高、批量大的生产需求,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后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并选择了53°斜排的排样方案,包括6个冲裁、1个弯曲、1个空工位和1个切断工位。根据排样进行了模具设计:采用向上弯曲,并降低浮料高度;弯曲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设计浮料钉保证弯曲的稳定性;对细小凸模设计保护套,提高凸模强度;易磨损凸模采用快换式设计,凹模采用镶块设计,便于加工和更换;采用滚动式导柱导套对正模具间隙,保证运行平稳;采用浮动导料销、小导柱导套、导正销联合精定位,保证送进及成形精度,并设计限位块保护模具。经过试模生产,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制件的尺寸和精度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支座 级进模 斜排 成形精度 材料利用率
原文传递
金属超声点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18
作者 孙卓彬 梁永梅 +2 位作者 王立伟 汪殿龙 梁志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共7页
超声点焊(ultrasonic spot welding,USW)作为一种低温、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固相连接技术,能够实现传统焊接方法难以完成的Al、Cu、Ti等同种及异种金属的连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接头强度是评估USW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众... 超声点焊(ultrasonic spot welding,USW)作为一种低温、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固相连接技术,能够实现传统焊接方法难以完成的Al、Cu、Ti等同种及异种金属的连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接头强度是评估USW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之间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围绕USW工艺设计和接头强度的内在联系,从声级尖端设计、材料预处理、焊接参数、中间层金属添加和复合焊接等五方面介绍了优化接头强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接头强度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点焊 声级尖端 预处理 中间层金属 复合焊
原文传递
锁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世博 侯瑞东 +3 位作者 邵明杰 刘召生 王春祥 郝兵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根据锁片零件的尺寸、结构和生产批量要求,进行了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分析。为保证冲制过程中成形工位带料平整和良好流动,设计了3道工位完成工艺切口,确定了以冲孔、冲切、成形和整形为主的排样方案。对模具和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 根据锁片零件的尺寸、结构和生产批量要求,进行了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分析。为保证冲制过程中成形工位带料平整和良好流动,设计了3道工位完成工艺切口,确定了以冲孔、冲切、成形和整形为主的排样方案。对模具和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导料板配合导正钉定位,设计了内外导向机构和弹性卸料装置进行压料和卸料,保证了产品精度。加工模具后进行了试冲,结果表明,设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是合理的,得到的制件符合尺寸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片 冲压 多工位级进模 排样 拉深工艺切口
原文传递
书夹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闫华军 王峰 +1 位作者 刘玉忠 王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根据书夹件需要毛刺方向向内、制件平整、无压痕的要求,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获得了合理的级进模(10工位)排样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制件送进强度和精度,采用两侧双排载体和双排导正孔结构,安排内导柱进行精确导向和保护凸模,设计了3个局部... 根据书夹件需要毛刺方向向内、制件平整、无压痕的要求,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获得了合理的级进模(10工位)排样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制件送进强度和精度,采用两侧双排载体和双排导正孔结构,安排内导柱进行精确导向和保护凸模,设计了3个局部废料冲裁工位。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造,能保证制件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夹件 级进模 排样 模具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