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阳极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志远
牛艳艳
+4 位作者
赵娟
岳琳
翟星
郭延凯
廉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820-7826,共7页
利用PW_(12)/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表面制得PW_(12)/rGO修饰阳极并构建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考察了PW_(12)/rGO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高氯酸盐(ClO-4)还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阳极表面形态及其电化学...
利用PW_(12)/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表面制得PW_(12)/rGO修饰阳极并构建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考察了PW_(12)/rGO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高氯酸盐(ClO-4)还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阳极表面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的分析,探讨了PW_(12)/rGO修饰阳极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ClO-4浓度为700 mg/L时,PW_(12)/rGO修饰阳极MFC的最大输出电压和ClO-4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200.18 mV和1.15 kg/(m^(3)·d),分别是空白阳极MFC的4.4倍和1.06倍;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PW_(12)/rGO修饰阳极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量远高于空白阳极;Tafel曲线、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谱(EIS)测试表明,PW_(12)/rGO修饰阳极较空白阳极具有更高的交换电流密度、CV电活性面积以及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PW_(12)/rGO修饰阳极提高了阳极电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进而改善了MFC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修饰
磷钨酸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产电性能
高氯酸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PBDE-209和镉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2
作者
王立新
王英雪
+3 位作者
郑苗苗
崔建升
李珊
黄飞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13-2023,共11页
多污染物引发的联合毒性是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此类研究相对不足.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镉可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共存,虽对其各自单独暴露所产生的毒性已有相对明确的认识,但对二者联合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探索仍十分...
多污染物引发的联合毒性是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此类研究相对不足.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镉可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共存,虽对其各自单独暴露所产生的毒性已有相对明确的认识,但对二者联合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探索仍十分有限.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此,本研究基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分析了十溴联苯醚和镉在单独或共同暴露下所影响的基因和相关疾病,推测两种污染物对胎儿红系造血过程产生的潜在影响,并进一步整合外源红系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确证二者共同影响的基因集合.同时,通过对这些基因集合进行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潜在的靶基因JAK3和AKT2,并在无显著细胞毒性的暴露条件下,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了十溴联苯醚和镉对这两个靶基因表达的干扰.本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的联合暴露风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CTD数据库和外源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联合使用,并结合传统毒理学研究手段的评价模式,可为污染物的共同暴露与特定疾病的相关性及分子机理的探索在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镉
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
联合毒性
红系造血
原文传递
题名
阳极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志远
牛艳艳
赵娟
岳琳
翟星
郭延凯
廉静
机构
河北省
地质
环境
监测院
/河北省
地质资源
环境
监测与保护重点
实验室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820-78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87)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19038)
河北省人才工程资助项目(A201902019)。
文摘
利用PW_(12)/rGO复合材料负载于碳布表面制得PW_(12)/rGO修饰阳极并构建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考察了PW_(12)/rGO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高氯酸盐(ClO-4)还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阳极表面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的分析,探讨了PW_(12)/rGO修饰阳极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ClO-4浓度为700 mg/L时,PW_(12)/rGO修饰阳极MFC的最大输出电压和ClO-4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200.18 mV和1.15 kg/(m^(3)·d),分别是空白阳极MFC的4.4倍和1.06倍;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PW_(12)/rGO修饰阳极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量远高于空白阳极;Tafel曲线、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谱(EIS)测试表明,PW_(12)/rGO修饰阳极较空白阳极具有更高的交换电流密度、CV电活性面积以及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PW_(12)/rGO修饰阳极提高了阳极电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进而改善了MFC的产电性能。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修饰
磷钨酸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产电性能
高氯酸盐
Keywords
microbial fuel cells
anode modification
phosphotungstic aci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erformance
perchlor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PBDE-209和镉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2
作者
王立新
王英雪
郑苗苗
崔建升
李珊
黄飞宇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
河北省
药用分子化学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13-202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1407040)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B2015208113)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儿人才项目(No.BJ2019033)
文摘
多污染物引发的联合毒性是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此类研究相对不足.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镉可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共存,虽对其各自单独暴露所产生的毒性已有相对明确的认识,但对二者联合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探索仍十分有限.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此,本研究基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分析了十溴联苯醚和镉在单独或共同暴露下所影响的基因和相关疾病,推测两种污染物对胎儿红系造血过程产生的潜在影响,并进一步整合外源红系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确证二者共同影响的基因集合.同时,通过对这些基因集合进行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潜在的靶基因JAK3和AKT2,并在无显著细胞毒性的暴露条件下,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了十溴联苯醚和镉对这两个靶基因表达的干扰.本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的联合暴露风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CTD数据库和外源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联合使用,并结合传统毒理学研究手段的评价模式,可为污染物的共同暴露与特定疾病的相关性及分子机理的探索在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镉
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
联合毒性
红系造血
Keywords
decabromobiphenyl ether
cadmium
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
combined exposure
erythropoiesis proces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阳极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马志远
牛艳艳
赵娟
岳琳
翟星
郭延凯
廉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PBDE-209和镉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王立新
王英雪
郑苗苗
崔建升
李珊
黄飞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