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作用
1
作者 陈文书 梁一鸣 +4 位作者 高朋 温晓蕾 齐慧霞 姚姮 高素红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0,共8页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栗斑蚜Tuberculatus castanocallis的控害潜能,室内研究了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栗斑蚜...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栗斑蚜Tuberculatus castanocallis的控害潜能,室内研究了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4龄幼虫(447.97头)、雌成虫(387.53头)、雄成虫(379.73头)、3龄幼虫(243.45头)、2龄幼虫(122.75头)和1龄幼虫(62.62头)。异色瓢虫的寻找效应随着栗斑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异色瓢虫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逐渐减少,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符合Hassell干扰模型,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其自身密度对栗斑蚜捕食作用均有明显的干扰效应,其干扰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4龄幼虫(0.7257)、雌成虫(0.6907)、雄成虫(0.6703)、3龄幼虫(0.6387)、2龄幼虫(0.3425)和1龄幼虫(0.3392)。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力,为高效利用异色瓢虫田间防治栗斑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斑蚜 异色瓢虫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干扰反应
下载PDF
三种助剂在防治板栗红蜘蛛中的减药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建华 赵德轩 +5 位作者 母时风 温晓蕾 赵春明 万肖英 白晓蒙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选用三种助剂和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混配进行板栗红蜘蛛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橙皮精油1500倍与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减量30%)混配,药后1 d和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4.91%、98.17%;矿物油800倍与20%阿维·螺螨酯... 选用三种助剂和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混配进行板栗红蜘蛛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橙皮精油1500倍与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减量30%)混配,药后1 d和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4.91%、98.17%;矿物油800倍与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减量30%)混配,药后1 d和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5.22%、98.42%;有机硅与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减量30%)混配,药后1 d和14 d的防效分别为94.5%、98.06%,均优于单用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常量)的防治效果,起到了明显的减量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红蜘蛛 助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板栗黄化皱缩病植原体空间分布情况研究
3
作者 赵德轩 李双民 +4 位作者 高朋 温晓蕾 高素红 母时风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4年第4期17-18,共2页
为研究板栗黄化皱缩病植原体空间分布情况,对输液治疗和未治疗的栗树进行不同部位和不同物候期叶片植原体的检测,结果表明:输液2年栗树检出率最低,感病栗树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在枝条上端叶片和果实成熟期的叶片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在下端... 为研究板栗黄化皱缩病植原体空间分布情况,对输液治疗和未治疗的栗树进行不同部位和不同物候期叶片植原体的检测,结果表明:输液2年栗树检出率最低,感病栗树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在枝条上端叶片和果实成熟期的叶片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在下端的检出率最低。治疗1年、治疗2年以及未治疗的栗树检出率都随着物候期的变化而变化,在萌芽期叶片中未检出植原体,芽轴伸长期开始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果实成熟期植原体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化皱缩病 植原体 空间分布 检出率
下载PDF
两种天敌昆虫对5种开花中药材的偏好选择性
4
作者 梁一鸣 陈文书 +4 位作者 高朋 温晓蕾 齐慧霞 姚姮 高素红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9-1244,共6页
为了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两种天敌昆虫对开花期荆芥Nepeta cataria、薄荷Mentha haplocalyx、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5种中药材的... 为了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两种天敌昆虫对开花期荆芥Nepeta cataria、薄荷Mentha haplocalyx、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5种中药材的选择偏好,本研究观察了这两种天敌昆虫对不同盆栽中药材及其离体花朵的选择。盆栽中药材试验结果显示,异色瓢虫成虫在黄精开花期盆栽植株上的数量最多,接虫后30 min和60 min偏好率分别达到37.00%和36.00%,显著高于其他中药材植株。大灰优食蚜蝇成虫在丹参开花期盆栽植株上的数量最多,接虫后30 min和60 min偏好率分别达到37.00%和36.00%,显著高于其他中药材植株。离体花朵趋性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黄精花朵的选择率最高,大灰优食蚜蝇成虫对丹参花朵的选择率最高,这两种中药材对天敌表现出明显的引诱作用,而薄荷和荆芥花朵则对天敌表现出趋避作用。因此,黄精和丹参是引诱瓢虫和食蚜蝇成虫的中药材,薄荷和荆芥则是趋避瓢虫和食蚜蝇成虫的中药材,推测可能与开花期不同中药材植株释放的挥发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大灰优食蚜蝇 中药材 趋性行为
下载PDF
4种植物源农药对板栗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华 温晓蕾 +6 位作者 郭思柔 栗佳宁 吉志新 赵德轩 母时风 白晓蒙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2期15-17,共3页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满足绿色食品的要求,本试验选用4种植物源农药进行了室内及田间防治板栗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AS 1000倍和6%鱼藤酮ME 1000倍的防效最好,2种药剂在施药后1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其药后14 d也有较...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满足绿色食品的要求,本试验选用4种植物源农药进行了室内及田间防治板栗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AS 1000倍和6%鱼藤酮ME 1000倍的防效最好,2种药剂在施药后1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其药后14 d也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为90.86%、88.41%,建议生产上优先推荐使用;0.3%印楝素可溶液剂300倍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250倍的防效良好,其药后3 d的防效可以达到90%左右,但药后14 d防效分别降低到79.82%、78.81%,持效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红蜘蛛 植物源农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冀东地区10个谷子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明昊 高慧 +4 位作者 姚锐 杨梦涵 任学军 王健 林小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1-77,共7页
为了明确冀东地区谷子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为该区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冀东地区10个主栽谷子品种为材料,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冀谷41的产量最高,冀科谷1号次之,紫脖根的产量最低;冀科谷1... 为了明确冀东地区谷子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为该区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冀东地区10个主栽谷子品种为材料,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冀谷41的产量最高,冀科谷1号次之,紫脖根的产量最低;冀科谷1号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较高;冀谷41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仅次于冀科谷1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分析得出,氨基酸含量总分以冀谷41最高,邯谷2号其次,冀科谷1号位列第4,衡谷17最低;矿质元素含量总分以冀科谷1号最高,冀谷41次之,冀谷19最低。试验结果得出,冀谷41号、冀科谷1号可作为高产、高营养品质栽培品种在冀东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氨基酸 矿质元素 产量 冀东
下载PDF
贮存期板栗致病青霉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冯丽娜 温晓蕾 +3 位作者 杨文杰 王俊凤 张娜娜 齐慧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4-168,共5页
为明确引起板栗种仁腐烂的青霉菌属种类及其发病症状。以贮存期板栗种仁腐烂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贮存期板栗发病种仁的病健交界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验证其致病性,完成科赫氏法则,并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 为明确引起板栗种仁腐烂的青霉菌属种类及其发病症状。以贮存期板栗种仁腐烂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贮存期板栗发病种仁的病健交界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验证其致病性,完成科赫氏法则,并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10株青霉属真菌,分离率为25%。分类鉴定显示:6株为光孢青霉菌(Penicillium glabrum),1株为菌核青霉菌(P.sclerotiorum),2株为草酸青霉菌(P.oxalicum),1株为简青霉菌(P.simplicissimum)。其中,光孢青霉的数量最多,占分离青霉菌总数的60%。致病性鉴定表明,4种青霉菌均可以引起板栗种仁腐烂。青霉菌真菌是引起贮存期板栗种仁腐烂的原因之一,这为贮藏期板栗种仁腐烂的防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青霉菌 科赫氏法则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离鉴定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2种板栗内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霍佳欢 郭思柔 +4 位作者 栗佳宁 王建华 温晓蕾 冯丽娜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2年第4期24-25,27,共3页
为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的防治板栗内腐病,本试验选用7种低毒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分别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 为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的防治板栗内腐病,本试验选用7种低毒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分别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2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L.theobromae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丙硫菌唑、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抑菌率分别为:92.52%、100%、79.49%,其EC_(50)浓度分别为0.076、5.511、8.445 mg/L。对F.solani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丙硫菌唑和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为82.25%和62.59%,EC_(50)浓度分别为:1.327、53.85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内腐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黑麦种间杂交F_(1)代杂种优势及表型变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娟 魏莱 +2 位作者 杨燕萍 石红霞 车永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研究亲本差异明显的黑麦材料种间杂交F_(1)代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以栽培、野生黑麦种间3个杂交组合的90个F_(1)代单株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麦种间杂交F_(1)代农艺... 为研究亲本差异明显的黑麦材料种间杂交F_(1)代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以栽培、野生黑麦种间3个杂交组合的90个F_(1)代单株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麦种间杂交F_(1)代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1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7.00%~38.40%;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51.77%~24.48%,超亲优势率为-60.59%~19.23%。不同组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差异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1个性状中分别有18、10对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其中穗宽与穗粒质量、穗粒数与穗粒质量间的影响较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0.796。研究结果可为麦类作物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草黑麦 种间杂交 表型变异 杂种优势 F_(1)代杂种优势
下载PDF
冰草属典型二倍体物种及其种间杂种F2代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学丽 李旭青 +4 位作者 杨海宁 杨燕萍 魏莱 曾丽倩 车永和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9,共6页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三级基因源,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作物。为了更好地对冰草属植物种质进行鉴定和利用,本研究对冰草属2个典型二倍体物种蒙古冰草(A.mongolicum Keng)和冰草(A.cristatumL.)及其种间杂种F...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三级基因源,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作物。为了更好地对冰草属植物种质进行鉴定和利用,本研究对冰草属2个典型二倍体物种蒙古冰草(A.mongolicum Keng)和冰草(A.cristatumL.)及其种间杂种F2代材料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5个材料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14条。父本冰草Z1842核型公式为2n=2x=10m+4sm,母本蒙古冰草Z2098为2n=2x=8m+6sm,杂种F2-19为2n=2x=14m,杂种F2-69为2n=2x=14sm,杂种F2-94为2n=2x=6m+8sm。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杂种F2-19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1.70%、62.10%和59.27%,均为"1A"型。杂种F2-69与F2-94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4.90%和64.51%,均为"2A"型。通过研究发现冰草属2个典型二倍体物种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核型均属于基本对称类型,但在染色体构成上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研究对冰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及小麦等相关植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属 种间杂种 核型分析 多态性
下载PDF
冀东地区丹参药用和非药用部位干物质质量与活性成分积累动态变化
11
作者 马姗姗 苏书乐 +4 位作者 张翔宇 刘云霞 张赛 赵文君 郑金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确定冀东地区引种栽培丹参最佳采收期,以山东种源2年生和3年生丹参为材料,测定其药用和非药用部位在年生育期内干物质质量与活性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年生育期内根干物质质量积累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2年生和3年... 为确定冀东地区引种栽培丹参最佳采收期,以山东种源2年生和3年生丹参为材料,测定其药用和非药用部位在年生育期内干物质质量与活性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年生育期内根干物质质量积累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2年生和3年生丹参根干物质质量均在11月1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90,230.86 g/株。2年生丹参根中丹酚酸B质量分数未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3年生丹参根中活性成分丹参酮类,丹酚酸B,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均在9月17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7%,3.01%,41.25%,17.00%。年生育期内,2年生和3年生丹参非药用部位干物质质量积累呈“S”型曲线,在11月1日达到最大值;3年生丹参非药用部位中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积累量相对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冀东地区引种山东种源丹参最佳采收期为3年生9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干物质质量 活性成分积累 最佳采收期 冀东地区
下载PDF
冀东地区板栗疫病发生及致病因素分析
12
作者 郭思柔 栗佳宁 +4 位作者 王建华 母时风 赵德轩 温晓蕾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2期13-14,25,共3页
为了解河北省冀东地区板栗疫病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对不同区县板栗疫病发生情况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板栗不同种质资源中,新11号发病率最高,映山红发病最轻;不同样地中,迁安市未发现板栗疫病;昌黎县的板栗发病最为严重;迁西县的板栗... 为了解河北省冀东地区板栗疫病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对不同区县板栗疫病发生情况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板栗不同种质资源中,新11号发病率最高,映山红发病最轻;不同样地中,迁安市未发现板栗疫病;昌黎县的板栗发病最为严重;迁西县的板栗发病较轻;嫁接部位栗疫病发生严重,栗疫病与枝干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分析板栗疫病发病的枝干临界温度为2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疫病 病害调查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冀东地区板栗枝枯病生态位研究
13
作者 栗佳宁 温晓蕾 +5 位作者 郭思柔 王建华 张晓杰 冯丽娜 万肖英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2期18-20,共3页
为了解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上的发生情况和空间生态位,通过田间逐株调查法并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冀东地区板栗枝枯病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中,发病率生态位宽度为0.7829,病情指数的生态位宽度... 为了解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上的发生情况和空间生态位,通过田间逐株调查法并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冀东地区板栗枝枯病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中,发病率生态位宽度为0.7829,病情指数的生态位宽度为0.8025,表明能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该病害在不同板栗品种中,发病率生态位宽度0.6667,病情指数生态位宽度0.5808,说明板栗枝枯病在各品种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该病害以病情指数为依据的空间生态位表明,对各品种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分别为燕宝0.8067、燕龙0.8567;说明板栗枝枯病可以较充分地利用植株各空间部位资源,全面危害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枝枯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生态位宽度
下载PDF
黑麦种间杂交F_(1)代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14
作者 杨赟杰 魏莱 +2 位作者 温晓蕾 杨燕萍 车永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4-99,共6页
通过分析黑麦属(Secale L.)植物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筛选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麦类作物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以新疆杂草黑麦(S.cereale subsp.segetale)和栽培黑麦(S.secale L.)杂交F_(1)代为材料,对群体356个单株的14个主要农... 通过分析黑麦属(Secale L.)植物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筛选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麦类作物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以新疆杂草黑麦(S.cereale subsp.segetale)和栽培黑麦(S.secale L.)杂交F_(1)代为材料,对群体356个单株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6个单株在14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7.16%~50.73%),单株产量、生物学产量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50.73%、48.68%和44.77%。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黑麦千粒质量性状影响最大的是单穗粒质量(r=0.534,P<0.01),直接通径系数为1.348,穗粒数对千粒质量有着制约的关系(r=-0.121,P<0.05),直接通径系数为-1.130。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4处将群体材料分成3大类群,其中第1类有着最多的每穗小穗数;第3类有最多有效穗数,并具备穗最长,穗质量最大,粒大、粒多和粒质量高等优异性状;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用作饲草和麦类遗传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草黑麦 农艺性状 F_(1)群体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冀东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靳江华 高素红 +4 位作者 张波 赵春明 吉志新 王佳琦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1期10-15,23,共7页
为了了解冀东地区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组成,采用了路线调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发现分布在冀东地区板栗园的鞘翅目天敌昆虫共计58种,6科。其中瓢虫科20种,虎甲科8种,步甲科24种,隐翅虫科1种,芫菁科4种,郭公虫科1种。瓢虫科分布最... 为了了解冀东地区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组成,采用了路线调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发现分布在冀东地区板栗园的鞘翅目天敌昆虫共计58种,6科。其中瓢虫科20种,虎甲科8种,步甲科24种,隐翅虫科1种,芫菁科4种,郭公虫科1种。瓢虫科分布最为广泛。每个采集样点都有分布。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种;和谐瓢虫属和龟纹瓢虫属为优势属;瓢虫科和步甲科为优势科。在各月份物种多样性分析中,该地区8、9月物种最丰富,种类多,多样性指数高。各月份中以7、8、9月物种相似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地区 板栗园 鞘翅目 天敌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