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板栗类黄酮合成通路13个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1
-
-
作者
杨涌
曹蕊
康肖肖
刘静
王旋
张海娥
-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板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83,共1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400)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304D)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2023YB026)。
-
文摘
【目的】从板栗基因组中鉴定类黄酮合成通路13个基因家族,分析其在果实成熟过程和果实顶部芽组织PCD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板栗类黄酮相关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板栗类黄酮合成通路13个基因家族,对其系统进化关系、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关系、密码子偏好性等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和RT-qPCR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板栗果实成熟过程和果实顶部芽组织PCD过程表达模式。【结果】板栗类黄酮合成通路13个基因家族57个成员分布在12个染色体及4个contig上。各基因家族包含1-2个关键结构域,各基因家族成员内含子数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大量的生长发育相关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胁迫响应元件存在板栗中类黄酮合成通路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上。在板栗基因组内共发现7对共线性基因对,同时,发现4个基因与8个单双子叶植物均有共线性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发现RSCU值大于1的偏好A/U结尾,且ENC值均超过35。转录组与RT-qPCR结果都显示,多个黄酮合成通路基因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和果实顶部芽组织PCD过程表达量上调。【结论】共鉴定57个板栗类黄酮合成通路基因,CmLAR2、CmCHI1、Cm4CL1、CmC4H3、CmPAL1、CmPAL2、Cm4CL6和CmANR3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和果实顶部芽组织PCD过程均表达量上调,可能参与板栗果实成熟过程和板栗芽组织PCD过程。
-
关键词
板栗
类黄酮
基因家族
共线性
密码子
-
Keywords
chestnut
flavonoids
gene family
collinearity
codon
-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