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高产抗逆板栗新品种燕凤的选育
1
作者 路艺 王萌 +11 位作者 王凤春 刘静 王东升 王旋 郭春磊 曹飞 李婧实 孙海涛 张京政 齐永顺 王同坤 张海娥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1,共4页
燕凤是从燕山板栗实生大树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坚果深褐色,色泽明亮;果肉淡黄色,肉质糯、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9%以上。在河北省迁西县9月上旬成熟,为早中熟品种。结果母枝平均抽生果枝... 燕凤是从燕山板栗实生大树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坚果深褐色,色泽明亮;果肉淡黄色,肉质糯、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9%以上。在河北省迁西县9月上旬成熟,为早中熟品种。结果母枝平均抽生果枝数2.7条,结果枝率70.6%,每结果枝刺苞数2.3个,每苞果粒数2.8个,平均单粒质量8.1 g。嫁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8年生单株产量3.6 kg,折合产量3024.0 kg·hm^(-2),连续结果能力强。耐贮性强,适宜炒食、制作冰栗等。抗旱,耐瘠薄,高抗红蜘蛛,稳定性和适应性良好。适宜在燕山板栗产区及与此生态类型相似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燕凤 抗逆 优质 高产
下载PDF
尾梢去除处理对板栗结果枝基部芽激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吕梦炀 马亚特 +4 位作者 肖丽静 张海娥 齐永顺 张京政 王东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2-934,共13页
分析尾梢去除处理对基部芽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为了解隐芽萌发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燕秋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花后第1 d(TA,5月25日)、第21 d(TB,6月14日)和第41 d(TC,7月4日)进行尾梢去除处理,并在每次去除尾梢后第5 d、第10 d、第1... 分析尾梢去除处理对基部芽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为了解隐芽萌发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燕秋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花后第1 d(TA,5月25日)、第21 d(TB,6月14日)和第41 d(TC,7月4日)进行尾梢去除处理,并在每次去除尾梢后第5 d、第10 d、第15 d、第20 d取1次基部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测定不同处理的板栗结果枝基部芽中的独脚金内酯(SL)含量、赤霉素(GA)含量、生长素(Auxin)含量、细胞分裂素(CTK)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变化。结果表明,对板栗结果枝去除尾梢后均促进了基部芽平均萌发一年生枝条总数;TA处理提高了基部芽平均萌发一年生结果枝占比(16.67%)、一年生枝平均发育枝枝长及结果枝枝粗;TB处理、TC处理后基部芽只萌发出了发育枝。对照基部芽未萌发,仅顶端芽萌发一年生枝,平均为3.0个,其中结果枝占比为20.00%。尾梢去除后SL含量在TA处理下降幅度较大;GA含量在TB处理下降幅度较大;Auxin含量在TA处理下降,TB处理上升幅度较大;CTK含量波动幅度与对照相似,差异不显著;ABA含量在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而在TA处理下降。吲哚-3-乙酸(IAA)含量与ABA含量的比值总体下降,其中TC处理下降幅度较大;IA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在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波动较明显;AB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在TA处理下降,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基部芽赤霉素含量和脱落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6),而处理基部芽29种激素间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之间,其中IA(吲哚-3-丙烯酸)含量与IAA-Ala[N-(3-吲哚乙酰基)-L-丙氨酸]、ICA(吲哚-3-甲酸)、TRA(色胺)、cZROG(顺式-玉米核苷-O-糖苷)、ABA-GE(脱落酸葡萄糖酯)、DHZ7G(双氢玉米素-7-糖苷)、ICAld(吲哚-3-甲醛)、tZOG(反式-玉米素-9-B-葡萄糖苷)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PR(异戊烯腺嘌呤核苷)含量、tZR(玉米素核苷)含量均与TRA含量、ILA(吲哚-3-乳酸)含量、cZROG(顺式-玉米核苷-O-糖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对板栗进行尾梢去除后会促进基部芽的萌发,同时TA处理会促使基部腋芽萌发结果枝。尾梢去除后整体上降低了GA的含量,低水平的GA含量有助于促进腋芽生长。低水平的ABA含量有助于基部芽萌发结果枝;高水平AB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会抑制腋芽萌发结果枝。合理区间内的低水平IAA含量,可能会促进板栗基部芽萌发结果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尾梢处理 基部芽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激素
下载PDF
板栗黄化皱缩病检测方法优化及10个板栗品种抗性鉴定
3
作者 郭思柔 温晓蕾 +4 位作者 栗佳宁 王建华 孙伟明 冯丽娜 齐慧霞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33,共8页
为优化板栗黄化皱缩病检测方法,明确10个板栗品种的抗性,通过对巢式PCR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的优化,结合植原体检出率和田间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巢式PCR在引物添加量为1.0μL、退火温度为54℃时,板栗植原体检出率最稳定;在... 为优化板栗黄化皱缩病检测方法,明确10个板栗品种的抗性,通过对巢式PCR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的优化,结合植原体检出率和田间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巢式PCR在引物添加量为1.0μL、退火温度为54℃时,板栗植原体检出率最稳定;在毒源树嫁接400 d后,供试板栗品种均检测出植原体,其中‘燕山早丰芽变’叶片中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发病情况最严重,‘燕丽’叶片中植原体检出率最低,发病情况最轻;相关分析表明,植原体检出率和田间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7,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76X+1.610;根据2种评价方法将供试板栗品种分为高抗、中抗和高感品种,其中‘燕秋’‘燕紫’‘燕龙’‘燕丽’为高抗品种,‘燕山早丰芽变’为高感品种。研究初步明确了10个板栗品种对黄化皱缩病的抗性差异,为选用抗性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植原体 检测方法优化 抗性鉴定
下载PDF
板栗坚果的7种可溶性糖组分分析
4
作者 马亚特 吕梦炀 +4 位作者 袁国梅 王旋 刘静 张京政 王东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3,共9页
【目的】评价板栗可溶性糖品质和甜度,丰富板栗表型性状信息,为选育高甜品种板栗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3个板栗品种(系)坚果的蔗糖、麦芽糖、肌醇、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棉子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计算他们的生化甜度,并进行多样性... 【目的】评价板栗可溶性糖品质和甜度,丰富板栗表型性状信息,为选育高甜品种板栗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3个板栗品种(系)坚果的蔗糖、麦芽糖、肌醇、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棉子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计算他们的生化甜度,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溶性糖含量方面,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9.7621 mg/g;D-半乳糖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3778 mg/g。可溶性糖变异系数方面,棉子糖变异系数最大,为52.8540%;D-果糖变异系数最小,为15.3118%。D-果糖在可溶性糖组分中多样性和均一性程度最高,其H′、D(s)和J值分别为4.4071、0.9877、0.997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化甜度与蔗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棉子糖呈显著正相关;D-半乳糖与棉子糖呈极显著正相关。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8.41%,其中蔗糖(0.892)、D-半乳糖(0.946)、肌醇(0.848)、棉子糖(0.951)4个可溶性糖组分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是影响板栗可溶性糖的主要因素。隶属函数度量值聚类分析发现高甜、中甜、低甜品种(系)分别有12、60、11个;生化甜度聚类分析发现高甜、中甜、低甜品种(系)分别有25、21、37个。【结论】蔗糖是板栗坚果中含量最高的可溶性糖组分,能显著影响生化甜度。‘玉丰’‘京暑红’‘海港4号’‘燕宝’‘金平’‘六月爆’‘燕露’被2种方法共同鉴定为高甜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可溶性糖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我国栗研究中文文献的计量分析
5
作者 赵娟 闫明 张京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以《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国内自1961年以来发表的8873篇中文栗期刊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栗文献的年度数量分布、期刊分布、发文地区分布、核心作者群分布以及主题类型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 以《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国内自1961年以来发表的8873篇中文栗期刊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栗文献的年度数量分布、期刊分布、发文地区分布、核心作者群分布以及主题类型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以期为板栗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栗研究中文文献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总体上升,《河北果树》的载文量最多,占文献总数的3.66%;主题类型方面,板栗栽培技术上的文献最多,占文献总量的46.02%,而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综合利用、综合评述四个方面研究比较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KI 计量分析 文献
下载PDF
2种山楂粉对小麦蛋糕品质、微观结构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芮 杨晓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7-124,共8页
为提高山楂利用率,将山楂粉(hawthorn powder,HP)作为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纳入小麦蛋糕配方中。研究全果山楂粉(whole hawthorn powder,WHP)和去皮山楂粉(peeled hawthorn powder,PHP)的理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HP对小麦蛋糕... 为提高山楂利用率,将山楂粉(hawthorn powder,HP)作为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纳入小麦蛋糕配方中。研究全果山楂粉(whole hawthorn powder,WHP)和去皮山楂粉(peeled hawthorn powder,PHP)的理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HP对小麦蛋糕品质特性、微观结构、抗氧化性、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HP理化性质、抗氧化性、生物活性成分、X衍射图谱晶体结构有一定差异,HP对小麦蛋糕理化性质、质构特性、感官特性、抗氧化性、生物活性物质和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随着HP添加水平增加,蛋糕回缩率、烘焙损失、pH值、弹性、内聚性、亮度和整体可接受性逐渐减小;密度、硬度、胶黏性、咀嚼性、红绿度和黄蓝度、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性逐渐增加;WHP和PHP可加入小麦蛋糕的最大添加量均达15%,其感官特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且具有独特的山楂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粉 小麦蛋糕 品质 微观结构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晚熟优质板栗新品种‘燕宝’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春磊 曹飞 +5 位作者 王东升 张京政 齐永顺 王同坤 蔡德义 佟景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98,共2页
‘燕宝’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育出的晚熟板栗新品种,优质、丰产、大粒、色好。平均单果质量9.0g,紫褐色,油亮,绒毛少,筋线不明显,底座小;边果椭圆形,大小整齐;果肉乳黄色,炒食香、甜、糯俱佳。9月下旬成熟,平均株产6.73 kg,折合产量5 6... ‘燕宝’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育出的晚熟板栗新品种,优质、丰产、大粒、色好。平均单果质量9.0g,紫褐色,油亮,绒毛少,筋线不明显,底座小;边果椭圆形,大小整齐;果肉乳黄色,炒食香、甜、糯俱佳。9月下旬成熟,平均株产6.73 kg,折合产量5 604 kg·hm-2。抗旱性、抗寒性强,适宜在燕山板栗主栽区的山地、丘陵栽培。授粉树配置可选用‘燕山早丰’‘燕龙’‘燕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晚熟 优质 丰产 品种
原文传递
血红栓孔菌的驯化栽培
8
作者 高志远 韩会玲 +4 位作者 冯丽娜 程晓园 张京政 王晓晗 孙伟明 《菌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185,共15页
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数据将唐山市迁西县板栗栽培区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多孔菌XHMK鉴定为血红栓孔菌Trametessanguinea。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果糖、酵母... 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数据将唐山市迁西县板栗栽培区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多孔菌XHMK鉴定为血红栓孔菌Trametessanguinea。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果糖、酵母浸粉、磷酸二氢钾,最适p H为7,最适温度为35℃。正交试验表明,该菌株菌丝最佳生长条件组合为果糖25g/L、酵母浸粉2g/L、磷酸二氢钾1g/L、pH为6.5。驯化试验的优化栽培料为栗木屑70%、玉米芯10%、麸皮19%、石膏1%,发菌期为36 d,生物转化率为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孔菌 药用真菌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原文传递
6S管理模式在食品类专业实验室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丽 王萌 +3 位作者 路艺 董永红 孙庆扬 宋丽军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169-172,共4页
实验室不仅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更是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从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实际管理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高校本科食品类专业实验室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 实验室不仅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更是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从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实际管理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高校本科食品类专业实验室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采用6S管理模式后,实验室管理显著规范,实验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验人员的素养提高,可有效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 食品 专业实验室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