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污染分布研究
1
作者 王纯 张若鸿 +5 位作者 李晓然 王晓芳 刘绍军 杨洋 崔生辉 郭云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学分析手册、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pp.)的检测方法,对从河北省6个主要果蔬种植基地采集的5种蔬菜和4种水果(共27000份)进行李斯特氏菌定性检测,采用GB 4789.30-2016中的平板计数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Listeria marthii(0.41%)、Listeria thailandensis(0.25%)和Listeria fleischmannii(0.17%)3种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他近年新发现的12种李斯特氏菌(Listeria newyorkensis、Listeria floridensis、Listeria rocourtiae、Listeria weihenstephanensis、Listeria valentina、Listeria aquatica、Listeria riparia、Listeria cornellensis、Listeria grandensis、Listeria booriae、Listeria costaricensis和Listeria goaensis)存在于不同田间果蔬中。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为0~100 CFU·g^(-1)。本研究首次针对新型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污染分布研究,发现不同的新型李斯特氏菌存在于不同的田间果蔬中,传统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的污染风险依旧存在,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传播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李斯特氏菌 果蔬 田间 污染
下载PDF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与进展
2
作者 李玥 张纯 +3 位作者 王润峥 刘素稳 程玉豆 常学东 《河北果树》 2023年第4期6-8,共3页
桃属于季节性水果,一般在夏季上市,为了克服桃上市集中造成的浪费现象,桃加工产业出现并成为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桃属于季节性水果,一般在夏季上市,为了克服桃上市集中造成的浪费现象,桃加工产业出现并成为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护色、去皮、桃制品杀菌、脱水桃制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对桃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桃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 非热加工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崇泽 《中国食品》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立德树人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新时期以来,我国更是把立德树人摆在国家发展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以德育为主导、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学... 立德树人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新时期以来,我国更是把立德树人摆在国家发展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以德育为主导、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食品类 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期以来 以人为本 突出地位 德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式对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祖齐欣 王勇 +4 位作者 刘素稳 徐永平 李淑英 王淑玉 常学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aline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NSDF)提取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water-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比较3种提取方式对SDF的理化、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DF与ESDF单糖成分以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为主,NSDF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醛酸。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3种方法获得的SDF结构都符合天然纤维素Ⅰ型结晶结构,糖类特征官能团。MSDF质地疏松,呈雪花状,更有利于膳食纤维的保水性、吸附性。MSDF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半抑制浓度为0.07 mg/mL,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2.69 g/g和0.51 g/g,优于ESDF和NSDF。体外降糖降脂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山楂SDF都具有较好的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等,其中MSDF降血糖、降血脂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制备的SDF。因此,微波辅助酶法与酶法和碱法相比,具有SDF提取率高,DPPH抗氧化性高,功能特性好等优点。该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山楂果渣膳食纤维理化特征及功能特性提供数据支撑,对山楂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酶解法 结构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下载PDF
酚酸及有机酸辅色对山楂酒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蒋文鸿 张纯 +1 位作者 刘素稳 常学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2-300,共9页
为了解决山楂酒在贮藏期色泽丢失品质下降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构建模拟体系,从8种酚酸及有机酸中选出辅色能力较强的3种酸,通过CIELab颜色系统以及对色度色调、多酚、花色苷及黄酮的测定,综合评价了三种酚酸及有机酸对模拟体系(0~30 d)和... 为了解决山楂酒在贮藏期色泽丢失品质下降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构建模拟体系,从8种酚酸及有机酸中选出辅色能力较强的3种酸,通过CIELab颜色系统以及对色度色调、多酚、花色苷及黄酮的测定,综合评价了三种酚酸及有机酸对模拟体系(0~30 d)和发酵山楂酒(贮藏时间0~120 d)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酸及有机酸的处理辅色效果不同,模拟体系中不同酚酸及有机酸处理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对酒体的L^(*)、a^(*)、b^(*)、C^(*)_(ab)和h_(ab)以及色度色调均有较好的作用,阿魏酸和香草酸处理的酒体总酚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00%和20.88%,经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处理的模拟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27%和15.74%。在发酵山楂酒贮藏期间,对羟基苯甲酸能显著提高色度(P<0.05),经阿魏酸和香草酸处理的发酵酒总酚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7.42%和34.44%,经香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发酵酒花色苷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2.93%和6.92%。表明酚酸及有机酸辅色处理能减少色泽和酚类物质的损失,提高山楂酒的品质,对山楂酒具有一定的辅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酒 贮藏品质 酚酸及有机酸 模拟体系 色泽 花色苷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燕涛 赵谋明 李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111,共5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一种强有力的模拟工具,主要利用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流体流动。文中结合具体实例,概括了近年来CFD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在食品工业常用的几种CFD软件,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食品工业 应用
下载PDF
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43
7
作者 高海生 康维民 +2 位作者 张红新 梁建兰 姜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阐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并详细论述了其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体... 在阐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并详细论述了其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在管理体系中,说明了实践教学内容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提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即认知实习阶段、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技能训练强化提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体系 管理
下载PDF
GC-MS结合电子鼻、电子舌分析6种糖炒燕山板栗的风味成分
8
作者 杨银 梁建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为了研究6种糖炒燕山板栗香气的构成特点及品种间滋味和气味上的差异。以6种糖炒板栗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 为了研究6种糖炒燕山板栗香气的构成特点及品种间滋味和气味上的差异。以6种糖炒板栗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及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分析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关键香气化合物,并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对其挥发性气味成分和滋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GC-MS技术从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成分中共检测出57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9种,醇类12种,醛类5种,酮类5种,烯烃类4种,苯环类4种,胺类2种,其他类6种;其中23个OAV>1的成分被确定为糖炒板栗的关键香气成分。电子鼻评价结果显示6种糖炒板栗的主要挥发性气味成分为醇类、醛酮类、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以及甲基类几种。电子舌评价结果显示6种糖炒板栗在各项味觉指标上整体较为相似,其中丰富性和鲜味传感器对不同糖炒板栗的响应值最大,酸味和涩味最小,丰富性、鲜味、甜味、咸味、苦味、苦味回味6个指标为糖炒板栗的主要味觉指标。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不同品种糖炒板栗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不同,且同种化合物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也有区别。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雷达色谱图分析、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电子舌可较好的区分不同品种糖炒板栗风味的差异,并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为不同糖炒板栗的风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板栗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电子舌 风味
下载PDF
板栗醋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9
作者 刘庆双 杨晓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为提高板栗资源利用率,开发板栗深加工产品,以板栗为原料,通过酒精和醋酸发酵,研究开发一款新型板栗醋。以感官评价和酸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板栗醋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优化后工艺条件为酒精发酵... 为提高板栗资源利用率,开发板栗深加工产品,以板栗为原料,通过酒精和醋酸发酵,研究开发一款新型板栗醋。以感官评价和酸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板栗醋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优化后工艺条件为酒精发酵温度22℃、酵母菌添加量0.04%、初始糖度17°Brix、酒精发酵时间5 d;醋酸发酵优化后工艺条件为醋酸发酵温度31℃、果醋菌添加量0.04%、装液量40%、转速170 r/min、醋酸发酵时间8 d,优化后板栗醋总酸20.18 g/L,具有黄色透明质感、板栗果香,味道醇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板栗醋3个发酵阶段的挥发性成分并探究其变化,结果表明,板栗醋3个发酵阶段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及种类有明显差异,在板栗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阶段时,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为乙酸(15.36%)、乙醇(30.26%)和乙酸(4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工艺优化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食品成分对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连起 李润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9-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糖、盐和酸对于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糖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遇碘及亚甲基蓝的显色没有影响。随着盐、糖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溶...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糖、盐和酸对于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糖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遇碘及亚甲基蓝的显色没有影响。随着盐、糖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溶解度减小;膨润力的变化无规律性,即有增有减;透光率增大,但变化幅度不大;随着糖或盐质量分数的增大,其析水率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降低,随着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其析水率降低,其冻融稳定性均不同程度地提高;盐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冷热粘度差的影响无规律性,而随着糖质量分数的增大,其冷热粘度差逐渐减小,即抗老化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取代度 食品成分 磷酸酯 析水率 盐质 理化性质 质量分数 粘度 增强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鲜食甘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吴家秀 赵玉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采用自发气调包装(MAP)袋和尼龙聚乙烯(PA/PE)袋分别对鲜食甘栗进行真空包装和充空气包装,比较不同包装方式下鲜食甘栗贮藏期间袋内气体成分、呼吸速率、失重率、色泽、硬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确定最佳包装方式。结果表明:MAP袋结... 采用自发气调包装(MAP)袋和尼龙聚乙烯(PA/PE)袋分别对鲜食甘栗进行真空包装和充空气包装,比较不同包装方式下鲜食甘栗贮藏期间袋内气体成分、呼吸速率、失重率、色泽、硬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确定最佳包装方式。结果表明:MAP袋结合真空包装是最适合鲜食甘栗的包装方式,能有效抑制鲜食甘栗的呼吸强度,避免鲜食甘栗无氧呼吸产生不良风味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色泽和硬度,对鲜食甘栗的贮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甘栗 包装方式 贮藏品质 挥发性有机物质
下载PDF
水产食品加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月娟 李润丰 郑立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了提高水产食品加工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水产食品加工实验课程改革为研究课题,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有... 为了提高水产食品加工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水产食品加工实验课程改革为研究课题,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食品加工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立红 李春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8-70,74,共4页
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论文以食品添加剂课程教改为研究课题,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结果证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利... 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论文以食品添加剂课程教改为研究课题,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结果证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教学项目设计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素稳 邹静 +3 位作者 朱凤妹 李军 刘绍军 常学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是巩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要求,根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设计的依据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教学情况,按照专业... 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是巩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要求,根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设计的依据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教学情况,按照专业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分类,以三年级为例,设计实践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大类和多个二级子项目。通过对二级项目的教学实践,提高食品类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训练 食品专业 项目设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酿酒葡萄品种梅鹿特在河北昌黎的综合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海菊 徐凌飞 +3 位作者 柴菊华 崔彦志 侍朋宝 柴菊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试验研究酿酒葡萄品种"梅鹿特"、"赤霞珠"植物学性状及经济学性状。结果表明:梅鹿特萌芽率高于赤霞珠,萌芽及开花时间均较集中;果枝率小于赤霞珠,但属于高等水平;果穗稍小于赤霞珠,二者差异不大;含糖量小于赤霞珠,... 试验研究酿酒葡萄品种"梅鹿特"、"赤霞珠"植物学性状及经济学性状。结果表明:梅鹿特萌芽率高于赤霞珠,萌芽及开花时间均较集中;果枝率小于赤霞珠,但属于高等水平;果穗稍小于赤霞珠,二者差异不大;含糖量小于赤霞珠,但糖酸比高于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果香浓郁,具解百纳典型性,口感柔和、圆润,结构感稍次于赤霞珠,总体上酒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梅鹿特” “赤霞珠” 品种特性
下载PDF
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朔 许瑞 +1 位作者 刘素稳 杜连起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87-88,共2页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及利用师生互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兴趣,实现良好的...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及利用师生互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兴趣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食品专业学生撰写食品文献综述的尝试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凤妹 马彦格 +1 位作者 王红霞 杜彬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为研究撰写文献综述对培养食品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我们就以上问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开展了高年级食品专业学生撰写文献综述的实践,收到良好效果。说明高年级食品专业学生撰写文献综述是合理的、可行的。
关键词 食品专业 撰写文献综述 存在问题
下载PDF
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希艳 许瑞 许高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24-325,共2页
在分析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从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畜产品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 在分析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从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畜产品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食品工艺学 实践教学 改革
下载PDF
“食品包装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军 张建才 李汉臣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5期109-110,113,共3页
根据“食品包装学”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程内容重组、多样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加强过程考核制度研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性改革,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 根据“食品包装学”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程内容重组、多样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加强过程考核制度研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性改革,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绍军 侯林燕 彭珍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探讨食品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添加量对益生菌的活性影响较大,其次是抗坏血酸、甜蜜素和山梨酸钾。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1.0 g/kg,抗坏血酸的质量分... 为探讨食品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添加量对益生菌的活性影响较大,其次是抗坏血酸、甜蜜素和山梨酸钾。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1.0 g/kg,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为0.5 g/kg,甜蜜素的质量分数为0.2 g/kg,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5 g/kg时,对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的活性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乳酸菌饮料 益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