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上散发光和热——记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柴艳萍教授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20,共2页
她,倾心教学、不忘初心;她,潜心科研、服务主业;她,精心管理、当好管家。她长期耕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在省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领域享有一定影响力。她就是河北经贸大学马克... 她,倾心教学、不忘初心;她,潜心科研、服务主业;她,精心管理、当好管家。她长期耕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在省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领域享有一定影响力。她就是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柴艳萍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思政课教学 管理岗位 科研 教授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原文传递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初探——基于河北经贸大学的相关调研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海昀 《党史博采(下)》 2020年第8期63-65,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理想信念明确、“四个自信”日趋坚定,人生观、价值观比较端正积极,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良好的总体趋势。同时也存在诸如信仰缺失,关心时政不够、政治认知不足,价值观念多元化且功利和实用性倾向突出,思...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理想信念明确、“四个自信”日趋坚定,人生观、价值观比较端正积极,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良好的总体趋势。同时也存在诸如信仰缺失,关心时政不够、政治认知不足,价值观念多元化且功利和实用性倾向突出,思想道德认知与实践知行背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广度、深度不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看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姜泽雨 李依霏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9期16-18,共3页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建立理想社会、消除贫困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对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解读与实践路径的探索。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富裕;是需...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建立理想社会、消除贫困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对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解读与实践路径的探索。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富裕;是需要人民劳动共建的富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项事业不断变革的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价值内涵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观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路 柴艳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高校生态观教育必须树立意识形态斗争的理念,生态观教育的立论基础不能停留在自然主义、消费主义立场上,认清商品经济规律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经济根源;生态问题的解决持技术悲观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社会制度安排优先才是乐观主义现... 高校生态观教育必须树立意识形态斗争的理念,生态观教育的立论基础不能停留在自然主义、消费主义立场上,认清商品经济规律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经济根源;生态问题的解决持技术悲观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社会制度安排优先才是乐观主义现实基础。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富有启示性,但也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高校生态观教育需要打通壁垒、通力合作、有效应对;只有夯实生态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才能克服高校生态观教育存在的消费观念决定论、环境美德论等倾向,牢牢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观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之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中 李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的显现话题。近十几年来,主张向"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表达的回归,强调全面、自由、和谐的辩证关系,从人的本质与资本主义人的生存方式的物役状态阐释...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的显现话题。近十几年来,主张向"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表达的回归,强调全面、自由、和谐的辩证关系,从人的本质与资本主义人的生存方式的物役状态阐释人的发展,表明当前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的研究正不断深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与条件、道路的多层次、多角度探索,特别是对制度、制度变革、制度公正的研究推进了对人的发展的现实性思考;挖掘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内容则深刻凸显了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超越哲学与教育学的维度,力求从经济学、伦理学等维度拓展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表明国内学者越发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新的学术研究生长点。从总体上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还有待更多的努力,我们应坚持中国问题域意识,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方法与维度上有所拓展,在内容上加强现实性与应用性研究,在方法上注意特称与全称研究的差异,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 现状 反思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享发展理念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湘玉 徐闻 《智能城市》 2016年第8期105-106,共2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和最终归宿。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包括生产力前提,视人民为历史主体的群主史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价值,有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和最终归宿。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包括生产力前提,视人民为历史主体的群主史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价值,有助于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有助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需进一步完善共享发展的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机制,最终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柴艳萍 王晓路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4期48-54,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即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准确把握了这一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克服了西方生态学上反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性,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新范式,提出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即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准确把握了这一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克服了西方生态学上反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性,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新范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转型新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观 文明观
下载PDF
“哲学转向科学”:马克思学说性质问题再探讨
8
作者 崔昆 韩汶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4,共7页
马克思是从对哲学的批判走向对自身学说的科学定位的,但后世始终对此存有一定争议。科学是以客观经验存在为对象产出的“描述、知识”,哲学则是以人的思想为对象产出的“理解、构想”。以此为标准,结合马克思对自身研究对象与方式的表述... 马克思是从对哲学的批判走向对自身学说的科学定位的,但后世始终对此存有一定争议。科学是以客观经验存在为对象产出的“描述、知识”,哲学则是以人的思想为对象产出的“理解、构想”。以此为标准,结合马克思对自身研究对象与方式的表述,可知其总体学术追求是科学而非哲学。至于被认为最具哲学色彩的实践唯物主义,其本质是将主客观关系纳入一个更大的客观框架的客观辩证法,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解。而某些无法进行科学解答的哲学内容,则以本体论承诺的形式潜藏于其学说之中,故马克思学说总体上是科学。此定位面临的最大拷问依然是主客观关系问题。这本质上是一个从理论客观(主观被纳入客观)到实践主观(超脱客观的主观,无法理论化)的过程:理论同时包含事实与价值,是抽象性、客观性、必然性的,其在实践中面临向具体性、主观性、自由性的转化。这有助于把握马克思学说的总体本质:一种从客观性出发的理性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与科学 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当代启示
9
作者 苗永凯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农村公社问题关乎俄国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上曾引起持久的争论。马克思首先从公社本身的二重性出发指认了公社在纯理论上的两种可能命运,又通过对公社现实生存境遇的分析确定了现实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公社的最终结局,进而形成了关于... 农村公社问题关乎俄国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上曾引起持久的争论。马克思首先从公社本身的二重性出发指认了公社在纯理论上的两种可能命运,又通过对公社现实生存境遇的分析确定了现实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公社的最终结局,进而形成了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完整认知。经过马克思科学论证后所展开的一条公社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尽管未能实现,但其思考中所蕴含的人民立场价值向度、社会发展认知逻辑和伟大斗争精神力量仍然是我们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俄国农村公社 发展道路
下载PDF
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英 杨超 《云梦学刊》 2019年第6期88-95,共8页
建党初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初步尝试。尽管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有探索的性质,但是在信仰教育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明确了一定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将信仰教育... 建党初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初步尝试。尽管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有探索的性质,但是在信仰教育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明确了一定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将信仰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创办学校或党校、出版信仰教育经典、发行期刊报纸、参与革命实践等渠道对广大党员、工人阶级、农民、青年和女性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党的不断壮大、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建党初期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雅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发展情况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大步向前,在此阶段,政治思想教育至关重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效用,对引导高校学生...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发展情况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大步向前,在此阶段,政治思想教育至关重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效用,对引导高校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前进,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现状出发,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剖析,并提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砚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来源和原始文本。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克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误区以及教师的引导偏差。以经典文本作为思想引领,有助于大学生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来源和原始文本。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克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误区以及教师的引导偏差。以经典文本作为思想引领,有助于大学生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助于教师强化教育与德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认同。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把握三重原则,即以基本原理为主导,以时代问题为引领,以铸魂育人为目的。而追求教学目标的生活世界化,教学过程的生命场域化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建构化则是其现实路径。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当代高校师生的学养,增强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高校思想政治课 价值意蕴 现实路径
下载PDF
以整体性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英 王晓路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2期19-23,共5页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入新时代,要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就需要坚持以世界观的整体性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入新时代,要引导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就需要坚持以世界观的整体性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引领知、信、行的统一,以整体性的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以“六要”为标准促进思政课教师自身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加强教学过程各要素联动的整体性设计,从教育的全过程思考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 思政课 信仰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阔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2期125-127,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新时代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马克思对生态哲学的理解和提出的方法在今天仍然适用,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精神指导。
关键词 生态问题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权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体性实现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英 李雪飞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通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对青少年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使命和责任。青少年时期...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通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对青少年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使命和责任。青少年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在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要秉持信仰教育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一般性原则,还应遵循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成长性规律,通过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体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理想信念教育 一体化建设 知情意行 一般性原则 关键期
下载PDF
论马克思平等思想的理论特质
16
作者 郜慧敏 姚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阐明了平等的内涵与性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阐发了对未来平等社会的伦理期待。总体而言,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阐明了平等的内涵与性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阐发了对未来平等社会的伦理期待。总体而言,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它是以历史性为根基、以批判性为起点、以实践性为目的、以自由性为旨归的平等思想。深入分析这四个特质,有助于更加全面而系统地理解马克思的平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历史性 批判性 实践性 自由性
下载PDF
从自由主义启蒙到马克思主义启蒙
17
作者 王庆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马克思主义是对"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先后进入中国,并曾经共同为反对封建主义而相互合作,后来两种思想逐渐开始走向对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 马克思主义是对"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先后进入中国,并曾经共同为反对封建主义而相互合作,后来两种思想逐渐开始走向对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自由主义思潮相互交织、相互辩论乃至相互斗争的过程。毛泽东对启蒙思想由早期的认同到后来的扬弃,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不断与启蒙思想的论争中实现了对启蒙思想的超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精神 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扬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