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肝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广鉴 赵利 +3 位作者 刘业松 张亚杰 孙秋 刘景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例肝性脑病患者的MRI及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性脑病3例,2例MRI T1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中脑腹侧高信号,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螺旋C... 目的探讨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例肝性脑病患者的MRI及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性脑病3例,2例MRI T1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中脑腹侧高信号,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螺旋CT呈等密度改变,1例MRI及CT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改变。慢性肝性脑病12例,T1WI像显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高信号10例、中脑腹侧高信号6例,垂体前叶高信号4例,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MRI及CT显示脑萎缩改变8例。结论MRI联合螺旋CT对肝性脑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核磁共振成像 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洁 郭菊秋 +1 位作者 许绍忠 张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38-2440,共3页
目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阶段2周,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第二阶段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续6月。在治疗前、后行同型半胱氨... 目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阶段2周,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第二阶段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续6月。在治疗前、后行同型半胱氨酸(Hcy)、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MMSE)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cy下降,MMSE评分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Hcy及MMSE评分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MSE评分变化更明显。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速减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CA、BA变化最明显。结论丹红联合通心络可减低AD患者Hcy,提高MMSE评分,提升脑血流速,改善A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通心络胶囊 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 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秀芬 赵惠荣 +4 位作者 许亚茹 元小冬 王岩 王秀艳 邓红亮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明确引起经济损失的各项费用来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老年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5例,选择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和无医院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明确引起经济损失的各项费用来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老年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5例,选择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和无医院感染患者,根据配对条件配成35对,包括病例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组)和对照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组),比较两组间各项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医疗费用中位数14 193元,对照组11 913元,两组差异有显著(Z=-5.159,P<0.001);住院费用中,支出费用最多是药品费用,病例组药品费用中位数8801元,对照组6642元(Z=-5.143,P<0.001);病例组较对照组住院日延长,差异有显著性(Z=-5.179,P<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增加了直接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 经济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小洁 郭菊秋 +2 位作者 许绍忠 张寒 刘振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入选病例治疗前首次TCD检查无侧支循环开放。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均有开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IHS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 d时治疗组侧支循环和NIHSS评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开放,降低NIHSS评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TCD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继华 崔永鹏 +2 位作者 刘宝军 裴斐 杨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发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Fisher评分和Hunt-Hess评分(HHS)。并将可能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自发性SAH患者中23例继发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4.6%(23/158)。经单因素分析,其中癫痫组饮酒率及脑梗死、GCS 3~8分、Fisher评分3~4分的发生率与非癫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评分3~4分〔OR=1.778,95%CI(1.069,2.678),P=0.046〕、脑梗死〔OR=3.124,95%CI(1.221,7.184),P=0.01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较高的Fisher评分和脑梗死史是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Fisher评分较高和(或)有脑梗死史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可能会更好地预防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娜 祁秀峰 +3 位作者 徐燕 刘扬 高旭光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描记术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血管障碍 误诊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亚杰 刘景旺 +2 位作者 刘业松 王守红 赵艳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6-78,F0003,共4页
目的针对健康查体人群,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变异发生率,同时比较OMC变异组和非变异组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健康查体人员鼻窦影像资料,统计OMC变异及慢性鼻窦炎情况。结果... 目的针对健康查体人群,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变异发生率,同时比较OMC变异组和非变异组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健康查体人员鼻窦影像资料,统计OMC变异及慢性鼻窦炎情况。结果 933例查体者中检出率最高的为慢性上颌窦炎244例。在OMC变异中,中鼻甲气化、中鼻甲反曲、钩突气化、钩突偏曲、钩突肥大、筛泡过度气化、Haller气房、鼻丘过度气化检出率为分别为13.83%,1.74%,1.13%,6.83%,5.12%,5.81%,2.73%,0.42%,OMC变异组慢性上颌窦炎、筛窦炎及额窦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变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解剖变异者发生鼻窦炎的可能性大,64排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OMC的解剖变异,应作为鼻窦炎常规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解剖变异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前和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和搏动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业松 王小洁 申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896-689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前、术后大脑中动脉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方法 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DSA术前和术后立刻进行TCD检查。在DSA中使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前、术后大脑中动脉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方法 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DSA术前和术后立刻进行TCD检查。在DSA中使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同时测定两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Vm和PI。结果 Vm和PI在造影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造影能够用来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血管痉挛情况,同时也能够引起血管痉挛,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造影剂对血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搏动指数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娜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2,共2页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逐渐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迄今,国际头痛协会仍未将VM包括在头痛疾病的分类中。国内外医师对其诊断标准、病理机...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逐渐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迄今,国际头痛协会仍未将VM包括在头痛疾病的分类中。国内外医师对其诊断标准、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该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庭疾病 眩晕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秀芬 赵慧荣 +2 位作者 李静 邓红亮 于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73-74,共2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科病房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MPP可伴发多器官受累,严重的还可遗留肺不张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因此如何...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科病房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MPP可伴发多器官受累,严重的还可遗留肺不张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因此如何有效治疗MPP是临床儿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临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MPP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方案 疗效分析 儿童 PNEUMONIA 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儿科
下载PDF
脑梗死性共济失调患者手指运动的BOLD-fMRI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洁 元小冬 +5 位作者 王守红 赵艳生 邓红亮 周立富 王淑娟 张高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运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BOLD-fMRI)技术,定量研究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患者手共济运动中枢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对照组)和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患者(脑梗死组)进行主动与被动复杂对指运动,同时行全脑BO... 目的运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BOLD-fMRI)技术,定量研究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患者手共济运动中枢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对照组)和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患者(脑梗死组)进行主动与被动复杂对指运动,同时行全脑BOLD-fMRI检查比较两组相应脑运动功能区对侧感觉运动区(SMC)和同侧小脑的激活体积和强度。结果对照组主动和被动对指运动时右手激活对侧SMC体积(1373.7±509.6 vs.726.8±299.2,t=3.482,P=0.002;1531.2±455.3 vs.539.2±272.7,t=3.761,P=0.001)和强度(9.8±3.2 vs.7.9±6.1,t=2.132,P=0.041;11.3±5.1 vs.10.1±9.7,t=2.256,P=0.032)均大于左手;脑梗死组右手为患手时主动及被动对指运动时激活对侧SMC的体积(605.8±408.2 vs.452.7±213.5,t=2.491,P=0.020;397.2±248.7 vs.311.2±158.3,t=2.681,P=0.013)、强度(9.5±2.7 vs.7.6±5.0,t=2.372,P=0.031;7.9±6.1 vs.5.0±4.7,t=2.482,P=0.023)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左手为患手时主动及被动对指运动时激活对侧SMC的体积(1399.7±209.6 vs.689.5±422.7,t=2.846,P=0.010;3551.2±495.3 vs.413.6±264.2,t=3.072,P=0.007)、强度(11.3±5.1 vs.7.2±3.1,t=2.279,P=0.032;10.1±9.7 vs.6.1±3.9,t=2.811,P=0.016)亦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手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激活同侧小脑的体积(932.5±2016.2 vs.61.8±214.0,t=2.441,P=0.021;197.6±297.4 vs.37.2±19.0,t=3.124,P=0.004)、强度(15.0±3.2 vs.6.7±1.8,t=3.001,P=0.005;13.8±2.9 vs.6.3±1.7,t=2.121,P=0.032)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患者主要以对侧SMC及同侧小脑的功能受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手运动 共济失调 全脑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24h动态脑电图对晕厥与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继华 刘宝军 +4 位作者 杨娜 袁建新 倪立新 王静 赵焕燕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与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河北联合大学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发作性意识丧失患者52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查体、血尿生化检查、直立倾斜试验、...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与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河北联合大学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发作性意识丧失患者52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查体、血尿生化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头颅影像学等,分析常规脑电图(REEG)、AEEG监测结果,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52例患者27例(27/52,51.9%)诊断为癫痫,19例(19/52,36.5%)诊断为晕厥,6例(6/52,11.5%)无法明确诊断。27例癫痫患者中AEEG监测发现特异性癫痫样放电。19例晕厥患者中5例(5/19,26.3%)诊断为心源性晕厥,12例(12/19,63.2%)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例(2/19,10.5%)为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结论AEEG对于晕厥与癫痫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晕厥发作期脑电图显示弥漫性低波幅慢波的患者应警惕心源性晕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癫痫 24 h动态脑电图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继华 杨娜 +3 位作者 刘宝军 裴斐 王静 崔永鹏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3年第3期4-6,2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例自发性SAH病人中23例出现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4.6%。自发性SAH继发癫...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例自发性SAH病人中23例出现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4.6%。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组的Fisher SAH等级评分3和4分的发生率高于无癫痫发作组(P<0.05)。癫痫发作组中Rankin评分>3分或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无癫痫发作组(P<0.05)。结论较高的Fisher SAH等级评分是预测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预后不良。自发性SAH继发癫痫的抗癫痫治疗时应充分权衡癫痫的预后及药物所致的副作用,Fisher SAH等级评分较高的病人给予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可能会更好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发作 预后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宝林 郭菊秋 +1 位作者 王小洁 杨静 《河北中医》 2015年第6期901-903,共3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曲克芦丁片治疗,治疗组36例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曲克芦丁片治疗,治疗组36例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调节TIA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速,降低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中药疗法 中成药 胶囊
下载PDF
成人脂肪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生长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艳卉 元小冬 +2 位作者 欧亚 蔡亚楠 孙巧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24-1729,共6页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但脂肪基质细胞开始诱导反应的最佳时间尚未明确。目的:通过成人脂肪基质细胞的体外扩增生长曲线和超微结构特征推测诱导分化反应的最佳时期。方法:将取自吸脂术的脂肪组织消化、离心、提...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但脂肪基质细胞开始诱导反应的最佳时间尚未明确。目的:通过成人脂肪基质细胞的体外扩增生长曲线和超微结构特征推测诱导分化反应的最佳时期。方法:将取自吸脂术的脂肪组织消化、离心、提取细胞,并体外培养、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计数法测定脂肪基质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D44、CD29、CD34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脂肪基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脂肪基质细胞生长迅速,传代到第3代5-7d呈对数生长,第8天细胞呈长梭形,数量达(5.32±0.03)×107L-1并趋于稳定;脂肪基质细胞的CD44、CD29阳性表达率为(84.35±9.73)%,(86.37±8.45)%,CD34为阴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到处于幼稚状态的细胞器等超微结构。脂肪基质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传至第3-6代8-12d时的细胞数量多且形态稳定,具有细胞分化和合成所需蛋白的超微结构,此时是开始诱导分化反应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脂肪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 鉴定 超微结构 形态学特征 生长曲线 CD44 CD29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长程视频脑电图与同步心电监测对晕厥与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书欣 杨娜 +3 位作者 李继华 崔永鹏 赵焕燕 王静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699-1700,共2页
晕厥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大脑皮层广泛缺血,而造成短暂性意识丧失。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晕厥及癫痫作为发作性意识丧失的两种常见原因,皆表现为突发起病、短暂性可逆... 晕厥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大脑皮层广泛缺血,而造成短暂性意识丧失。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晕厥及癫痫作为发作性意识丧失的两种常见原因,皆表现为突发起病、短暂性可逆性意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癫痫 长程视频脑电图 心电监测
下载PDF
N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类型与病房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元艺 于垚 +3 位作者 许亚茹 王淑娟 刘顺利 关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20-3722,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与病房环境因素的关系,为有效切断致病菌的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唐山市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监测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监测发生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与病房环境因素的关系,为有效切断致病菌的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唐山市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监测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监测发生感染患者室内空气及床单位(枕头、被服)等环境。结果 224例住院患者中有6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90.24%;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0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6.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6.32%;感染患者病房环境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引发NICU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房空气或床单位等环境因素是这些致病菌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应加强病房环境和病床单位的消毒,以防止医院感染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病房环境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传播途径与预防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亚茹 关毅 +4 位作者 王淑娟 元小冬 于垚 徐应军 刘顺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167-3168,3171,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的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居住的病房环境(空气环境、枕芯、棉被)进行细菌和...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的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居住的病房环境(空气环境、枕芯、棉被)进行细菌和真菌学监测,同时检查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类型;全部数据应用Excel 2003年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在59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6例、184例次,感染率24.66%、例次感染率31.08%,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23.31%、5.57%;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68%,革兰阳性球菌占18.04%,真菌占7.28%;在医院感染患者居住的病房空气、枕芯、棉被检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有差异性(χ2=7.00,P=0.03)。结论 NICU患者是易发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NICU环境是这些病原菌的重要传播途径,规范治疗方法和严格进行病房环境的消毒是预防和减少N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病房环境 病原菌 医院感染 预防
原文传递
革兰阳性菌在NICU的分布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亚茹 于垚 +2 位作者 元小冬 王淑娟 郑秀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124-5127,共4页
目的研究革兰阳性菌引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临床及其在病房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某三级医院NICU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同时监测NICU空气和病床... 目的研究革兰阳性菌引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临床及其在病房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某三级医院NICU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同时监测NICU空气和病床单位环境的革兰阳性菌分布特征。结果 209例患者中有6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9.19%;其中42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测,革兰阳性菌占15.44%,均为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房空气、枕头、被服上检出菌种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是引发NICU患者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病房空气和床单位环境是溶血葡萄球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其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莫西沙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阳性菌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郑秀芬 赵惠荣 +5 位作者 邓红亮 王岩 许亚茹 元小冬 李静 于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43-2545,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住院的1 039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SASV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 039...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住院的1 039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SASV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 039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6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71.19%;其次为皮肤软组织、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15.25%、11.86%、1.69%;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医院感染率不同(χ2=12.4193,P<0.01),<1岁患儿医院感染率10.4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同季节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46,P<0.05);冬季医院感染率10.94%,是医院感染的最高危季节;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不同住院时间组患儿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125,P<0.05);居住大房间患儿医院感染率高于小房间住院患儿(χ2=5.0536,P<0.05)。结论年幼患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环境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呼吸道疾病流行在冬季,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季节,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干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儿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