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清 王瑞琴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1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1960年~1997年)多媒体光盘,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共147例,包括过敏反应及时血...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1960年~1997年)多媒体光盘,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共147例,包括过敏反应及时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损害等。结论:头孢哌酮可致严重不良反应,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钱建国 吴秋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考察骨肽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75,150,300,600和1 200μg/L的骨肽注射液培养6 d,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12 d的细胞内碱性... 目的考察骨肽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75,150,300,600和1 200μg/L的骨肽注射液培养6 d,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12 d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骨肽注射液150~1 200μg/L组1~6 d的细胞增长速度较快(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骨肽注射液300μg/L对成骨细胞的增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骨肽注射液75~1 200μg/L组培养3,6,9和12 d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P<0.05),骨肽注射液300μg/L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加速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肽注射液 成骨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钱建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探讨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和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4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板间隙开窗组(开窗组)21例和椎板切除组(切除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观症状... 目的探讨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和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4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板间隙开窗组(开窗组)21例和椎板切除组(切除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观症状与体征评分、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开窗组的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P<0.01)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0.05)均短于椎板切除组;除术后1周和1个月外,开窗组的主观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优于切除组;末次随访时,开窗组恢复效果为"优"的人数多于切除组(P<0.05),同时术后1 a累计复发率低于切除组(P<0.01)。结论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而且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开窗术 椎板切除术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的早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娅 王欣乐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 早期护理 护理计划 手术再植 术后患者 术后早期 血液供应 再植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