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地区469例肾活检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朝霞 段丽萍 +2 位作者 郝海英 徐岚 刘艳峰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2期74-75,共2页
肾脏病的流行病学分布存在地区、种族、性别等差异。我们收集了邯郸地区2000年11月至2008年2月469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邯郸地区 临床资料 肾活检 病理分析 流行病学分布 肾脏病
下载PDF
单中心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15年演变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琨 段丽萍 +2 位作者 李芸 郑朝霞 胡天晓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成人肾活检患者中原发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演变特点。方法2002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行经皮肾穿刺术患者中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1627例。回顾性分析邯郸地区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成人肾活检患者中原发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演变特点。方法2002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行经皮肾穿刺术患者中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1627例。回顾性分析邯郸地区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及15年流行病学演变规律。结果邯郸地区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627例,男876例,占53.84%,女751例,占46.16%。男女比1.17:1,平均年龄(40.1±15.8)岁(18~79岁)。原发肾小球疾病多发于青壮年(18~40岁占51.69%),男性高发(占53.84%)。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见,占46.28%,其次微小病变(19.18%)和IgA肾病(17.33%);近几年来膜性肾病构成比明显增高(从23.98%提高到55.84%),好发于中年,IgA肾病及微小病变以青年男性高发,构成比较前有所下降(分别由27.46%降至12.99%,22.75%降至17.65%)。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肾病综合征(占64.84%)和慢性肾炎综合征(占24.65%);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占54.22%)和微小病变(占26.87%),慢性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肾病(占37%)和膜性肾病(占36.75%)。结论邯郸地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见,且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次微小病变和IgA肾病较为多见,最常见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病理类型 流行病学 回顾分析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复方灵芝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郝海英 袁铮 +2 位作者 李伟伟 郝晓娟 程海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159-2162,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复方灵芝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反应介质、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26例作为研...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复方灵芝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反应介质、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灵芝健肾方,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反应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8水平,肾功能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REA),血管内皮功能如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SCr、BUN、UREA、TNF-α、IL-6、IL-18、ET-1、MDA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NO、SOD、VEG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复方灵芝健肾方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介质,改善肾功能,抗氧化应激作用,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复方灵芝健肾方 早期糖尿病肾病 炎性反应介质 肾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郑朝霞 王景梅 段丽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治疗 川芎嗪 疗效
下载PDF
复方灵芝健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郝海英 袁铮 +2 位作者 李伟伟 郝晓娟 程海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36-338,34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灵芝健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 目的观察复方灵芝健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灵芝健肾汤。观察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两组SCr、BUN、UAER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MDA、v WF、ET-1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两组SOD、NO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复方灵芝健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能够缓解早期DN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灵芝健肾汤 雷公藤多苷片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段丽萍 巩楠 +2 位作者 郑朝霞 陈杰 史国辉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1期1708-1710,171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 IR 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采用无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 IR 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采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 m 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 IR I)模型,其中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术前喂通心络7 d。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肾蒂,暴露60 m in后再关闭切口。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改变;测定血肌酐(Cr);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光镜下Bc l-2阳性表达;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阳性细胞;激光共聚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假手术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低(P<0.01)。假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Bc l-2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多见于肾小管,尤其是远端小管细胞,少数见于近端小管,而肾间质、肾小球极少见;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AR IR 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肾功能衰竭 急性 上皮细胞 肾小管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巩楠 段丽萍 +1 位作者 杨小龙 郑朝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0期43-44,共2页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压变化、血肌酐、尿素氮...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压变化、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h尿蛋白均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结论:替米沙坦能够减少IgA肾病患者尿蛋白量,对阻止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IGA肾病 蛋白尿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肾损伤30例
8
作者 段丽萍 于文红 +5 位作者 巩楠 郑朝霞 张美英 付赟 史国辉 周虎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受试者均口服强的松1mg/kg/d,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2周。结果与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肾功能及调脂方面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肾病综合征 缺血性肾病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衰40例护理体会
9
作者 李临英 杜玉琴 《河北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184-184,共1页
我科自1994~1996年5月共收治40例,死亡3例。现将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临床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5~40岁。少尿期一般持续时间为7~10天,少数患者可持续半月左... 我科自1994~1996年5月共收治40例,死亡3例。现将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临床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5~40岁。少尿期一般持续时间为7~10天,少数患者可持续半月左右,然后逐渐进入多尿期。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 肾功能衰竭 护理学
全文增补中
熊果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晓龙 刘艳峰 陈树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VD3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并分别同步灌胃给予UA[10、20及40mg·kg-1·d-1和辛伐他汀[SV,1.8mg...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VD3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并分别同步灌胃给予UA[10、20及40mg·kg-1·d-1和辛伐他汀[SV,1.8mg·kg^(-1)·d^(-1)]进行干预,共12周,另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计算心脏指数(CI),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变并进行病变分级;测定血清中血脂监测指标和氧化应激监测指标;测定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发现UA同步干预各组As大鼠CI明显降低,主动脉病理性形态结构改变明显改善、病变分级显著降低,血清中血脂指标TC、TG、LDL-C含量水平显著降低且HDL-C含量显著升高,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且IL-10含量明显升高,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UA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UA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以及降低氧化应激损伤而对大鼠As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丽萍 郑朝霞 +1 位作者 李娟 袁铮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3年第8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死亡原因并分析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资料,统计例数,分析退出原因及死亡原因。结果共有109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是死亡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死亡原因并分析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资料,统计例数,分析退出原因及死亡原因。结果共有109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是死亡63例(占57.8%),其次为。肾移植5例(占4.6%)、转血液透析9例(占8.3%)、其他32例(占29.4%,因经济原因放弃、转院及失访)。原发病为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为74.3%(26/35),高血压患者为70.0%(21/30),均显著高于慢性肾炎患者的32.4%(12/37)(P均〈O.05),前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心血管事件23例(占36.5%),其余依次是脑血管事件13例(占20.6%)、感染11例(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占17.5%)、营养不良11例(占17.5%)、呼吸系统疾病3例(占4.8%)、肿瘤2例(占3.2%)。其中透析开始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死率高,存在残余。肾功能的透析患者病死率低,两者与肾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do.05)。研究期间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腹膜炎75例,操作不当38例(占50.7%),腹泻25例(占33.3%),重复用帽7例(占9.3%),隧道炎2例(占2.7%),便秘1例(占1.3%),尿路感染1例(占1.3%),使用国产腹膜透析液1例(占1.3%)。结论死亡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病和感染。高龄、糖尿病、残余肾功能差、血压、营养不良、感染和透析前心功能状况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死亡原因 腹膜炎 退出原因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海英 郑朝霞 徐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8%(22/32),观察组总有效率74.3%(26/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肾病综合征 老年人 吗替麦考酚酯
原文传递
连续血液滤过治疗产后急性肾衰20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巩楠 段丽萍 +2 位作者 付雲 黄秀君 郑朝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6期9054-9055,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在产后急性肾衰竭的应用。方法观察20例产后急性肾衰的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用前稀释连续V-V血液滤过。观察治疗前后BUN、Scr、电解质、血常规、CRP。结果 20例患者中13例痊愈,3例死亡,2例转为慢性肾衰,1例自...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在产后急性肾衰竭的应用。方法观察20例产后急性肾衰的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用前稀释连续V-V血液滤过。观察治疗前后BUN、Scr、电解质、血常规、CRP。结果 20例患者中13例痊愈,3例死亡,2例转为慢性肾衰,1例自动放弃继续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所有患者治疗后血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白细胞及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急性肾衰早期及时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方法 肾功能衰竭/治疗 产后期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肾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贇 袁铮 赵艳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9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肾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肾癌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肾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肾癌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4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1,P=0.02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8/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16,P=0.040)。结论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肾癌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细胞因子 杀伤细胞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芸 郑朝霞 +1 位作者 段丽萍 吕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近6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结果 1 157例次腹膜炎中病原菌培养阳性108例次(...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近6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结果 1 157例次腹膜炎中病原菌培养阳性108例次(68.8%),其中革兰阳性(G+)菌76例次(70.4%),革兰阴性(G-)菌23例次(21.3%),真菌9例次(8.3%)。2G+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以往报道提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G-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泰能等耐药率低。3G+菌、G-菌、培养阴性腹膜炎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6.1%、82.6%、94.7%;真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结论 G+菌是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由于头孢菌素类的长期广泛应用,G+及G-菌的耐药谱已发生变化,真菌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及退出PD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癃清片治疗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巩楠 段丽萍 +2 位作者 郑朝霞 杨小龙 赵艳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观察癃清片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按药敏实验结果运用抗生素治疗,癃清片治疗组,癃清片6片/次,2次/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停用药物2、6周复查尿培养,治... 目的观察癃清片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按药敏实验结果运用抗生素治疗,癃清片治疗组,癃清片6片/次,2次/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停用药物2、6周复查尿培养,治疗组阴性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癃清片不良反应少、耐药少,可以作为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常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清片 老年女性 下尿路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