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大工程的研究生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及成效——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时红 刁青蕊 +4 位作者 张文娴 姚明超 秦中朋 赵怡楠 张静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1期2051-2055,共5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而构建研究生育人模式也成为提高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日常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生思想政... 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而构建研究生育人模式也成为提高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日常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原理、条件和路径,初步构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的育人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两大工程 全方位育人模式 中医教育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视角提出张仲景文化品牌建设对策
2
作者 许二平 刘保光 +6 位作者 白明 刘雅琳 栗俞程 汪保英 陈毅恒 谢苗 董颖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Products》 2023年第2期51-55,共5页
当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走向融合,有着内在的必然依据,它们孕育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给中医药文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中医药产业文化代表的张仲景文化,应抓住机遇,借助健康旅游实现张仲景品牌建设的新突破... 当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走向融合,有着内在的必然依据,它们孕育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给中医药文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中医药产业文化代表的张仲景文化,应抓住机遇,借助健康旅游实现张仲景品牌建设的新突破。主要建设策略有:积极推出以张仲景等中华名医事迹为题材的图书或影视剧;将中药材种植基地开辟为特色旅游观光园;创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及传播基地,建设学、疗、游为一体的中医药疗养旅游基地;利用信息技术和文化媒体平台将张仲景中医药学绍介到千家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健康旅游 张仲景 品牌建设 名医事迹
原文传递
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机制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华明 杨念 刘延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在当前的全球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产业的生成,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作为传统产业和文化传承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也应去粗取精,谋求创新发展,提高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基于此,... 在当前的全球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产业的生成,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作为传统产业和文化传承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也应去粗取精,谋求创新发展,提高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中医药学科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机制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专业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培养体系
下载PDF
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念 徐华明 +1 位作者 袁润达 周茜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7期175-176,共2页
随着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意见的颁布实施,人才培养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2020年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在防治救治患者、保护人民健康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因此传承中医... 随着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意见的颁布实施,人才培养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2020年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在防治救治患者、保护人民健康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因此传承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力量非常重要。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因此,高校构建以众创空间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众创空间在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众创空间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5
作者 刘庆普 陈燕 +2 位作者 谢彩侠 麻秋娟 冯素香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4期90-92,共3页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文以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砷盐的检查”为例,以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砷盐的检查”为例,探索课堂派、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文以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砷盐的检查”为例,以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砷盐的检查”为例,探索课堂派、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课堂派”进行课堂教学,包括考勤、授课、互动、测验和布置作业,课堂派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变的信息化、可追溯化;利用微信公众号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如发布精选笔记、练习题和相关的拓展知识,课堂派和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增加课后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在使用课堂派和微信公众号进行药物分析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适度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课堂派 微信公众号 药物分析 教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研究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瑞龙 苗玉芳 田燕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气道重塑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香烟等有害物质暴露引起的气道上皮、平滑肌细胞损伤及气道上皮-间质转化是导致气道重塑的主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气道重塑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香烟等有害物质暴露引起的气道上皮、平滑肌细胞损伤及气道上皮-间质转化是导致气道重塑的主要因素,中医药可通过补肺益肾、补肺健脾、益气活血等,调控气道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等多种生物过程,干预COPD气道重塑,对改善COPD患者气流受限有较好疗效。目前,治疗COPD气道重塑缺乏靶向性治疗方案,COPD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亟待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重塑的研究多集中于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等方面,其药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重塑 中医药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动物模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宫欢欢 许伟 +2 位作者 王雪纯 李秀敏 苗明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0-1043,共4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疼痛难忍。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更有利于深入研究该病的机制并及早预防和治疗。近年来中医以各种形式的针刺灸法、穴位贴敷、不同剂型中药复方内服外用、中药单体成分、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疼痛难忍。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更有利于深入研究该病的机制并及早预防和治疗。近年来中医以各种形式的针刺灸法、穴位贴敷、不同剂型中药复方内服外用、中药单体成分、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取得理想效果。为完善该病动物模型及推动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深入发展,本文归纳整理了目前为止该病所用过的5种动物模型,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模型、树脂毒素模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模型、氯仿皮肤痛敏模型及猴水痘病毒模型,发现近几年应用较多的是树脂毒素模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模型。相比其他动物模型,这2种模型具有更贴近临床且造模简单的优势,可用于机制和药物疗效研究。本文在归纳总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动物模型基础上,分析各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议,可为其应用于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动物模型 树脂毒素模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模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
8
作者 周恩慧 许二平 +7 位作者 张楠 李伟峰 关庆亚 李亚南 杨雪静 康丽杰 丁娜娜 李益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方剂70首,涉及138味中药,高频药物依次为细辛、白芷、麝香、当归、丁香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辛、甘、苦,主归脾、胃、肺、心经。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1,得到17对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5类。中药剂型多为散剂、丸剂,服用方法以口服、含化为主。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口臭多从脾胃论治,以升清降浊为主要治法,善用辛温芳香之品,临证配伍清热、行气、活血、化湿等药物治疗,重在调理脏腑气机,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平 任周新 +1 位作者 李丽 陈辉 《中医研究》 2023年第3期93-95,F0004,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发病率高、预后不良。查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防治该类肺动脉高压的文献,依次对其作用机制,中成药、自拟复方制剂,中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发现补益类为主的方剂或中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发病率高、预后不良。查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防治该类肺动脉高压的文献,依次对其作用机制,中成药、自拟复方制剂,中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发现补益类为主的方剂或中药应用时间较长,活血化瘀类为主的方剂或中药应用时间较短。中药的作用复杂,涉及复杂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的调节,抗炎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是其共有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中医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紫娟 郝莉 +3 位作者 宋军营 谢治深 李瑞琴 张振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1-254,共4页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但中医药在实验设计及论证方法手段方面尚需借助外来力量验证其发挥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因此,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及南安普顿大学...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但中医药在实验设计及论证方法手段方面尚需借助外来力量验证其发挥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因此,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及南安普顿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以论证并确定能够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内在进程的胃肠道肽类激素和中药及小分子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为目标,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对方经验的管理模式,改革实验室原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引进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研技术,促进国际科技信息的流动,拓宽实验室学术领域,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实验室 中医药 资源共享 科技信息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桢钰 张淼 +5 位作者 马素娜 王娟 陈晓宇 巩铭钰 杨晓娜 许前磊 《河北中医》 2021年第7期1228-1232,共5页
目前艾滋病患者主要是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免疫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同时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大约30~50%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后可能会遇到HIV相关脂肪... 目前艾滋病患者主要是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免疫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同时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大约30~50%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后可能会遇到HIV相关脂肪营养不良综合症(HIV-LD),从而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整理、归纳HIV-LD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认为中医药可能通过PPARγ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治疗HIV-LD,为研究中医药治疗HIV-L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脂代谢障碍 逆转录病毒科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背景探析仲景名方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保光 白明 +5 位作者 陈毅恒 王国强 卢帅菲 张振强 苗明三 许二平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26-27,共2页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传统文化急需复苏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推广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以确保其发挥应有价值。仲景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传统文化急需复苏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推广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以确保其发挥应有价值。仲景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汤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含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皂甙类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抗菌、抗炎和修复溃疡、免疫调节和抗腹泻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该方在治疗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医药文化 白头翁汤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高远 苗玉芳 +2 位作者 侯润苏 李康沉 田燕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37,144,共6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障碍、自噬异常等是引起线粒体损伤的重要原因: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多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体密度降低和线粒体呼吸功能(RCR评估)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合成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过度开放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严重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均能触发线粒体自噬异常,加快其降解和清除。中医药在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对改善线粒体损伤治疗COPD合并SMD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线粒体损伤与COPD合并SMD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线粒体损伤 中医药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方法的中医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义翠 刘延鑫 +1 位作者 杨念 徐华明 《中医研究》 2022年第5期92-96,共5页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的多靶点、整体观的思维有相似性,与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规律具有相通性。基于国内外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结合应用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不同单一系统生物学方法的特点,其中转录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的多靶点、整体观的思维有相似性,与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规律具有相通性。基于国内外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结合应用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不同单一系统生物学方法的特点,其中转录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方法,蛋白质组学是直接观察生物体内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也是一种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案,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与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相对应的代谢物质的研究方法,综述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最新的多组学的联合分析技术具有整体性和高通量的特点,结合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在中医药应用中常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对系统组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研究得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系统组学技术和中医药的应用结合分析,可以系统性地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和中医药干预机制,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系统生物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试论张仲景中医药学术贡献及对新时代医药学发展的启示
15
作者 刘保光 董颖 +3 位作者 谢苗 陈毅恒 张振强 许二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7期36-38,共3页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中医药的灵魂所在,在传统的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鉴于此,文章对张仲景的中医药学术贡献展开论述,从中探索...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中医药的灵魂所在,在传统的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鉴于此,文章对张仲景的中医药学术贡献展开论述,从中探索其学术精神,积极借鉴张仲景的学术精神发展我国现代医药学,同时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我国新时代医药学发展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中医药 学术贡献
下载PDF
表观代谢调控——中医药调控人体稳态研究的新方向
16
作者 刘新光 谢洋 李建生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代谢稳态是机体重要的平衡体系,包括物质合成平衡、能量代谢平衡。表观代谢物为一种脱离经典功能的代谢物,由经典代谢物在酶错误或化学损伤情况下,发生简单的、可逆转的结构修饰而生成,这种修饰反应参与多种疾病过程之中。因而,经典代... 代谢稳态是机体重要的平衡体系,包括物质合成平衡、能量代谢平衡。表观代谢物为一种脱离经典功能的代谢物,由经典代谢物在酶错误或化学损伤情况下,发生简单的、可逆转的结构修饰而生成,这种修饰反应参与多种疾病过程之中。因而,经典代谢物与表观代谢物之间的修饰/脱修饰反应可以看作是机体一种新的代谢稳态。调控表观代谢稳态可能是中医药治疗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而发展中医药表观代谢调控理论的困难主要在于方法学。表观代谢调控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仍是一个新课题,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虽然有些质谱数据库涵盖了表观代谢产物,但这些信息多是基于结构预测,缺乏实验证实,目前也没有可获得的标准品进行结构确证。同时,表观代谢产物往往浓度极低,如何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也亟待解决。因此,构建系统的中医药表观代谢调控研究策略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完善表观代谢产物质谱数据库,以便能够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中找到中医药调控的表观代谢标记物。(2)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可以通过合成和结构修饰的方法得到目标表观代谢产物,构建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或者基于非靶向代谢物鉴定结果,建立拟靶向分析方法。(3)通过结合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或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中医药表观代谢调控的分子网络,定位关键调节酶,进而确定其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代谢 代谢组学 人体稳态 中医整体观 稳态学说 代谢稳态 炎症反应 脂质代谢 程序性死亡 血管扩张
下载PDF
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7
作者 曹利华 康乐 +5 位作者 赵怡楠 李娜 方晓艳 宋亚刚 苗明三 苗晋鑫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22期1-3,共3页
为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工作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采用问卷调研、文献资料研究的方式,对中医药相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问卷调研,探析河南省中医药医疗机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以及科研... 为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工作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采用问卷调研、文献资料研究的方式,对中医药相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问卷调研,探析河南省中医药医疗机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以及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总结中医药发展现状、特色经验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突出问题,为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医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娴 蒋时红 +3 位作者 刘燕 刁青蕊 赵怡楠 张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17期10-12,共3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而医学高阶人才的培养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精准化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而医学高阶人才的培养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精准化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理的改革对策,以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中医药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创新实验设计
19
作者 苏运芳 张紫娟 +3 位作者 马金莲 宋军营 谢治深 张振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74-176,共3页
中医药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是以中医药创新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师生团队合作,利用高校科研平台进行的本科生创新实验设计,为拓展本科生中医药研究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以指导中医药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以中医药研究为对象,... 中医药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是以中医药创新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师生团队合作,利用高校科研平台进行的本科生创新实验设计,为拓展本科生中医药研究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以指导中医药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以中医药研究为对象,从组建团队、查阅资料和选题、初步验证、提出假说、实验设计与实施等方面,探索并总结出培养本科生创新实验设计的思路及措施,以激发本科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高校 本科生 科研项目 科研思维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为例
20
作者 李耀洋 许菲斐 +4 位作者 陈占科 尚立芝 孙河龙 毛梦迪 刘金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5期16-18,共3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医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经之路。文章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持续稳定的资源平台、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科创人才的传承培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本科...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医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经之路。文章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持续稳定的资源平台、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科创人才的传承培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旨在为中医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