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瑞龙 苗玉芳 田燕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气道重塑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香烟等有害物质暴露引起的气道上皮、平滑肌细胞损伤及气道上皮-间质转化是导致气道重塑的主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气道重塑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香烟等有害物质暴露引起的气道上皮、平滑肌细胞损伤及气道上皮-间质转化是导致气道重塑的主要因素,中医药可通过补肺益肾、补肺健脾、益气活血等,调控气道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等多种生物过程,干预COPD气道重塑,对改善COPD患者气流受限有较好疗效。目前,治疗COPD气道重塑缺乏靶向性治疗方案,COPD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亟待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重塑的研究多集中于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等方面,其药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重塑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开放实验室研究生规范化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燕歌 刘学芳 +2 位作者 赵鹏 董浩然 郑万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2期40-42,共3页
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是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开放的实验平台,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在实验室正常运行中起主要作用。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制定了安... 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是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开放的实验平台,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在实验室正常运行中起主要作用。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制定了安全管理、仪器使用、研究生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科研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研究生 规范化管理 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中医专业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燕歌 谢洋 +1 位作者 ※赵鹏 董浩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期1-3,共3页
中医专业研究生是中医院校的主要科研力量,其实验技能的提升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水平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中医专业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研究生依赖心理强、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室缺乏规范化培训等,同时提出... 中医专业研究生是中医院校的主要科研力量,其实验技能的提升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水平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中医专业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研究生依赖心理强、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室缺乏规范化培训等,同时提出了使导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几点建议,为培养具备专业科研技能的中医高层次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业 研究生 实验技能 中医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FGF/FGFRs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器官纤维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珊珊 何慧慧 +5 位作者 马宁怡 千孟丹 王炎 黄慧敏 孔德琪 李亚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23-27,共5页
肺、肝、肾、心等多种实质器官可发生器官纤维化,会导致器官结构破坏、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可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信号通路,减少组织损伤部位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成纤维... 肺、肝、肾、心等多种实质器官可发生器官纤维化,会导致器官结构破坏、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可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信号通路,减少组织损伤部位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成纤维细胞的分化来抑制肺、肝、肾、心肌纤维化。笔者系统总结了FGF/FGFRs信号通路在器官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器官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肺组织病理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田燕歌 刘学芳 +2 位作者 陈锴 苗玉芳 赵高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5-149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气道和肺泡异常导致的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1]。COPD发病率、致残率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课题,针对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占据目前CO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气道和肺泡异常导致的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1]。COPD发病率、致残率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课题,针对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占据目前COPD研究的重要地位,以大鼠为代表的动物模型也得到广泛应用[2]。肺组织病理是判定COPD最直观的指标,故动物实验中将其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志及判定药物疗效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组织病理 肺组织损伤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锦地 李建生 +3 位作者 李庆磊 蔡永敏 孙曙明 许玉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26-3131,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痿的方药配伍规律,为肺痿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代...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痿的方药配伍规律,为肺痿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核心药物有甘草、麦冬、杏仁、黄芪、南沙参等。得到青黛、南沙参等6组核心药对;得到药物核心组合16组,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针对肺痿"虚、瘀、痰、热"之病机特点的新处方13首。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以益肺气滋肺阴固其本,重视肺脾肾同调,方药补中寓清并重视恢复肺气宣降之功,药物配伍有一定规律和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痿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配伍规律 名老中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自噬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琴 刘田田 +2 位作者 许朋俐 张晨曦 柯少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可清除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可清除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稳态,其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上皮-间质转化、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对IPF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总结线粒体自噬分类及调控机制,重点阐述其在IPF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西医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 发病机制 药物防治
下载PDF
泊马度胺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刘淑娟 李亚 +2 位作者 范正媛 李高峰 李素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POM组大鼠采用POM(0.5 mg/kg,1次/d,持续1周)干预。观察并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比例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3水平。分别用AB-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MUC)5AC、MUC5B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NF-α受体1(TNFR1)、IκB激酶(IKK)、磷酸化IKK(p-IKK)和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用力呼气肺活量(FVC)、0.1 s用力呼气容积(FEV0.1)、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均降低(P<0.05);肺泡平均线性截距(MLI)升高(P<0.01),平均肺泡数(MAN)降低(P<0.01);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1);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13和IL-6水平升高(P<0.05);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比例增高(P<0.01);肺组织MUC5AC和MUC5B分泌增多(P<0.01),TNFR1含量、p-IKK/IKK比值增高(P<0.01),胞核中P65含量增高(P<0.01),胞质中P65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OM治疗一周后,POM组大鼠的TV、MV、FVC、FEV0.1、FEV0.3、MLI、MAN均明显改善(P<0.05);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IL-6、IL-13水平降低(P<0.05);气道杯状细胞比例降低(P<0.01),MUC5AC、MUC5B分泌减少(P<0.01),TNFR1、P-IKK、P65(胞核)表达水平降低(P<0.05),P65(胞质)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POM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马度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气道炎症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梅晓峰 赵鹏 +3 位作者 卢瑞龙 崔莉莉 田燕歌 李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5,共8页
目的:采用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暴露、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滴鼻、CS暴露联合KP感染和CS暴露联合Poly I:C滴鼻5种方法,建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 目的:采用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暴露、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滴鼻、CS暴露联合KP感染和CS暴露联合Poly I:C滴鼻5种方法,建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模型。方法:将28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CS组、KP组、CS+KP组、Poly I:C组及CS+Poly I:C组,每组48只。第1~8周造模,分别于第4、8、16和24周末取材。观察小鼠肺组织平均肺泡数(mean alveolar number,MAN)、肺泡平均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量(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的变化,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COPD小鼠病变程度。结果:与normal组比较,第4周,CS+KP组PEF和MAN显著降低,MLI及TNF-α水平和IL-6显著升高(P<0.05);第8周,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融合、气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MAN显著降低,MLI显著升高,肺功能PEF和EF50显著降低,TNF-α、IL-6和MMP-2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至第24周CS+KP组和CS+Poly I:C组仍然表现出COPD的病理特征;综合所有时点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CS+KP组和CS+Poly I:C组R综合值较CS组、KP组和Poly I:C组显著升高,KP组和Poly I:C组R综合值较C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S暴露联合细菌感染或Poly I:C滴鼻组COPD的病理特征明显、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远后观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鼠模型 炎症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修订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佳佳 谢洋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397-4400,共4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修订版筛选优质条目。方法通过专家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分析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结果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为83.3%,与第一轮相当;第二轮条目评分...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修订版筛选优质条目。方法通过专家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分析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结果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为83.3%,与第一轮相当;第二轮条目评分均值范围为6.7~9.9,满分比范围为13.3%~93.3%,等级和范围为182.0~882.5,专家意见较第一轮集中;第二轮条目评分变异系数范围为0.05~0.35,协调系数为0.302(χ^(2)=28.7,P>0.05),协调程度较第一轮提高;熟悉程度系数为0.94,与第一轮相当。结论两轮专家对研究关心程度、权威程度均较高,第二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均较第一轮提高,条目更加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 德尔菲法
下载PDF
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11
作者 秦燕勤 刘含 李建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肺内细胞微环境的基本构成,COPD病理进程中细胞微环境变化,总结了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在COPD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提出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细胞微环境 体外模型 细胞共培养 气-液面培养 气血屏障 肺类器官
下载PDF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丛丛 李亚 +1 位作者 李素云 毛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61-3767,共7页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经典脏腑理论,观察补肺健脾方对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肺、结肠组织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采用乱数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氨茶碱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制作COPD模型(对照组除外)。各组自第9周起灌胃给药,12周结束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气管周围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增厚,气管变窄,补肺健脾组改善肺组织病理效果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损伤,表现为大量上皮细胞脱落,隐窝形态大小不一,补肺健脾组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效果良好。五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TNF-α)=70.640、F_(IL-10)=8.444、F_(SP)=108.700、F_(VIP)=4.665,P<0.05);五组大鼠BALF中S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0,P<0.05);五组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SP)=136.600,F_(VIP)=13.980,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肺健脾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补肺健脾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补肺健脾方可以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肺肠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调节SIgA、SP和VIP的表达水平、增强局部黏膜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免疫 黏膜 血管活性肠肽 补肺健脾方 大鼠
下载PDF
博来霉素诱导大鼠与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燕苗苗 赵亚昆 +2 位作者 王搏 邱志广 田燕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 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不同剂量博来霉素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明确其适宜造模剂量,并比较大、小鼠模型特征。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低剂量组(3 mg/kg, BL-L组),博来霉素高剂量组(5 mg/kg, BL-H组),每组各10... 目的 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不同剂量博来霉素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明确其适宜造模剂量,并比较大、小鼠模型特征。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低剂量组(3 mg/kg, BL-L组),博来霉素高剂量组(5 mg/kg, BL-H组),每组各10只,30只C57BL/6J小鼠分组同上。观察动物每日精神、饮食等一般情况及每周体重变化,通过非束缚小动物肺功能测量仪检测动物的潮气量(tidal volume, TV)、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MV)、50%潮气量呼气流量(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 EF50),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1)存活率和体重C57BL/6J小鼠BL-L组和BL-H组存活率分别为70%、80%,SD大鼠分别为70%、50%。第7天起,C57BL/6J小鼠BL-H组体重显著下降(P<0.05,P<0.01),SD大鼠BL-L组和BL-H组体重均显著下降(P<0.01)。(2)肺功能与空白组比较,第10天,SD大鼠两剂量组TV均降低(P<0.01),而C57BL/6J小鼠未见显著变化;第21天,SD大鼠BL-L组肺功能TV和MV显著下降(P<0.05,P<0.01),BL-H组TV显著下降(P<0.01),C57BL/6J小鼠两剂量组TV、MV和EF50均显著下降(P<0.05,P<0.01)。(3)肺病理和羟脯氨酸含量第21天,C57BL/6J小鼠和SD大鼠BL-L组和BL-H组肺组织均出现炎性浸润和纤维条索,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HY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博来霉素3 mg/kg与5 mg/kg均可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综合存活率、肺功能、肺病理等各项指标,认为C57BL/6J小鼠的适宜造模剂量为5 mg/kg, SD大鼠的适宜造模剂量为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地高辛抑制mTORC2-IRF4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改善肺纤维化
14
作者 杨苗 梅晓峰 +5 位作者 贾利丹 田鑫荣 燕苗苗 梅雪 赵鹏 刘学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15,共9页
目的 探讨地高辛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d 3~28,灌胃给予地高辛(1、0.2 mg·kg^(-1)·d^(-1))、吡非尼酮(300... 目的 探讨地高辛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d 3~28,灌胃给予地高辛(1、0.2 mg·kg^(-1)·d^(-1))、吡非尼酮(300 mg·kg^(-1)·d^(-1))。从肺组织病理等方面探讨地高辛干预作用。采用IL-4(20μg·L^(-1))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ouse alveolar macrophages, MHS)M2极化模型,给予地高辛(10、1μmol·L^(-1))处理,采用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检测地高辛对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 地高辛(1、0.2 mg·kg^(-1)·d^(-1))有效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肺泡间隔增厚,下调肺组织I、Ⅲ型胶原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及p-mTORser2481、p-AKTser473的表达。地高辛(10、1μmol·L^(-1))明显抑制IL-4诱导MHS的Arg^(-1)、Fizz-1、CTGF mRNA水平和Arg^(-1)、CD206蛋白水平;地高辛(10、1μmol·L^(-1))明显降低mTOR、AKT的磷酸化蛋白水平、降低转录因子IRF4蛋白水平,对mTOR、AKT总蛋白水平无影响。结论 地高辛可以有效改善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M2极化 mTORC2 IRF4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MS法分析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海英 康俊丽 +4 位作者 余亚辉 赵鹏 冯素香 杜燕 李建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法,应用Mass Frontier质谱解析软件,对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100 mm×2. 1 mm,2. 6μm)色谱柱,以1‰甲酸水-...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法,应用Mass Frontier质谱解析软件,对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100 mm×2. 1 mm,2. 6μm)色谱柱,以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2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5μL;应用Mass Frontier 6. 0软件对采集的碎片离子进行匹配,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了补肺益肾方的242个化学成分。在正离子模式下鉴定205个化学成分,其中人参10个,黄芪17个,赤芍28个,浙贝母9个,炒紫苏子63个,陈皮9个,矮地茶8个,酒萸肉7个,醋五味子26个,淫羊藿(炙)28个;负离子模式下鉴定37个成分,其中人参23个,黄芪14个。UPLC-Q-Orbitrap MS法可全面快速分析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为补肺益肾方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益肾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PM2.5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 何慧慧 +7 位作者 王晶 贾瑞 林珊珊 刘学芳 刘素晓 张晓东 毕倩 刘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99-204,228,共7页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其余组给予相应剂量当归芍药散灌胃;第12周结束,观察大鼠肺系数、肺功能、睾丸系数、肺和睾丸病理及精子质量,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和睾丸氧化应激水平。结果PM2.5组用力肺活量(FVC)、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较对照组降低、肺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P<0.01);睾丸及附睾系数升高、睾丸组织Johnsen评分下降、附睾精子减少、畸形、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睾酮(T)水平均降低(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5,P<0.01)。3种剂量当归芍药散均可不同程度减轻上述损伤,综合疗效以低剂量组较为显著。结论PM2.5暴露可导致雄性生殖激素紊乱、睾丸及附睾损伤,精子活力降低,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潜在机制。当归芍药散可通过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来改善PM2.5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氧化应激 生殖损伤 当归芍药散
原文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GRADE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伟红 谢洋 +1 位作者 王佳佳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949-395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肺功能、炎症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与不良反应。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GRADE证据质量评价采用GRADEprofiler 3.6。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12篇文献),共82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其中治疗组414例,对照组4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RR=1.16,95%CI(1.08~1.24);Z=4.17,P<0.000 1〕;肺功能改善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用力肺活量(FVC)〔MD=0.45,95%CI(0.34~0.56);Z=8.01,P<0.000 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D=0.39,95%CI(0.24~0.54);Z=5.06,P<0.000 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D=6.35,95%CI(3.80~8.90);Z=4.87,P<0.000 01〕,呼气峰值流速(PEF)〔MD=0.73,95%CI(0.38~1.09);Z=4.05,P<0.000 1〕;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方面,动脉血氧分压(PaO 2)有统计学差异〔MD=4.25,95%CI(0.26~8.24);Z=2.09,P=0.04〕,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无统计学差异〔MD=-3.29,95%CI(-9.75~3.17);Z=1.00,P=0.32〕;在降低炎症指标方面,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MD=-11.69,95%CI(-20.56^-2.83);Z=2.59,P=0.010〕、降钙素原(PCT)〔MD=-0.13,95%CI(-0.15^-0.11);Z=13.38,P<0.000 01〕有统计学差异,白细胞计数(WBC)无统计学差异〔MD=-1.72,95%CI(-4.26~0.82);Z=1.33,P=0.18〕;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GRADE评价显示证据级别均为低到极低。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可能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肺功能,提高PaO 2,降低NEUT%、PCT,不良反应少,但对PaCO 2、WBC计数改善不明显。该研究获得证据级别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支气管扩张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GRADE评价
下载PDF
巨噬细胞活化参与肺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泽慧 赵鹏 +1 位作者 张蓝熙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853-3857,共5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进行性、间质纤维化性肺疾病,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共同结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确诊后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3~5年〔2〕。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 肺纤维化是一种进行性、间质纤维化性肺疾病,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共同结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确诊后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3~5年〔2〕。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3~6〕;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泡上皮损伤、成纤维细胞灶形成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活化
下载PDF
细胞自噬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琴 张晨曦 柯少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变化对调控肺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IPF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变化对调控肺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IPF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作用于人源肺泡上皮细胞A549后其形态学改变;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自噬和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诱导浓度及时间,建立纤维化体外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5 ng/mL TGF-β1对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造模成功后,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5 ng/mL TGF-β1)、RAPA组(10 nmol/L RAPA)、TGF-β1+RAPA(5 ng/mL TGF-β1+10 nmol/L RAPA)组,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加入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后,自噬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多边形转变为梭形且细胞分散开来,呈现出EMT的典型表象。CCK-8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TGF-β1对A549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TGF-β1浓度梯度诱导的各组Beclin1、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下调,p62、N-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TE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后细胞形态向梭形转变,且自噬溶酶体数量显著减少。加入RAPA之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Beclin1、E-cadherin、LC3蛋白表达上调,p62、N-cadherin、Fibronectin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TGF-β1可下调A549细胞自噬水平,促进细胞EMT发生,RAPA在提高自噬水平的同时可抑制EMT从而缓解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自噬 TGF-Β1 雷帕霉素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补肺益肾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作用
20
作者 王唯一 卢瑞龙 +3 位作者 贾利丹 杨苗 李建生 赵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Bufei Yishen Formular,BY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模型(Model)组、BYF组及多索茶碱(Doxofyllin...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Bufei Yishen Formular,BY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模型(Model)组、BYF组及多索茶碱(Doxofylline,DOX)组,每组6只,采用香烟烟雾熏吸联合细菌感染8周制备COPD大鼠。第9~16周,Control组及Model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16周结束时取材。每4周测定肺功能,监测大鼠潮气量(tidal volume,TV)、每分钟呼吸量(minute volume,MV)、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潮气量呼气流量(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胶原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和M2巨噬细胞标志物集群分化因子(cluster differentiation,CD)206、CD68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肺泡壁断裂融合、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炎症细胞浸润。与Model组比较,BYF组和DOX组以上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善。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肺功能TV、MV、PEF、EF50于第8、16周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Model组比较,BYF组及DOX组大鼠肺功能于第16周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肺组织IL-1β、IL-6、TNF-α、MMP-2、MMP-9、CTGF、CD206、CD68和TGF-β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Model组比较,BYF组及DOX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BYF可显著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可能与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益肾方 气道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