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3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
1
作者 朱晓丽 周小丽 +1 位作者 王奎鹏 王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整体升高趋势,但在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占比逐年降低,20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降幅较大。5 a内销售金额排在前5名的分别为祛瘀剂、肿瘤用药、清热剂、扶正剂、祛湿剂。祛瘀剂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清热剂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及其日均费用,连续5 a均位居前10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B/A大于1.00。结论通过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发现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经过相关措施干预后,有较大改善,但个别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管鸽 李春晓 +1 位作者 荣春蕾 潘文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3期337-339,343,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客观评价科室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2016—2018年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用量及销售金额等数据,采用用...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客观评价科室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2016—2018年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用量及销售金额等数据,采用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及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等评价指标,对科室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注射剂总销售金额的比例>60%;3年来,丹红注射液、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心脉隆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以及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等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10位;丹红注射液的DDDs排序居第1位,其B/A连续3年>2,说明该药价格便宜且临床医师和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临床疾病特点与患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分析 销售金额 DDDS DDC 中药注射剂 心血管科
下载PDF
2013-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樊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4期537-539,542,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2013—2016年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2013—2016年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我院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相对稳定,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占近1/3的份额。4年来,二甲双胍的用药频度排序均居第1位;格列齐特用药频度增长较快,2015年其用药频度排序超过阿卡波糖,居第2位;格列奈类药物和新型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使用量较小,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量最小。结论: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阿卡波糖的选择倾向性较大,上述药物居主导地位,与《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3版)的要求基本相符。格列奈类药物及新型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2013-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樊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2期234-236,239,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2013—2016年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2013—2016年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的销售金额排序居前2位,且其销售金额占比均>30%;DDDs排序无变化,由高至低依次为CCB、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复方制剂、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其中,CCB、ARB和ACEI的DDDs合计占比>80%。结论:我院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总体呈增长趋势,临床多优先选择CCB、ARB和ACEI,并倾向选择长效制剂,而固定的复方制剂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高血压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2016~2017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他汀类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滢 姚鸿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09-711,共3页
目的:分析2016~2017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他汀类药物应用。方法:将2016~2017年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数据从某院门诊药品库存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出来,分析2016~2017年某门诊药房他汀类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构成比、D... 目的:分析2016~2017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他汀类药物应用。方法:将2016~2017年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数据从某院门诊药品库存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出来,分析2016~2017年某门诊药房他汀类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构成比、DDDs、DDC、销售金额。结果:2016~2017年某门诊药房使用他汀类药物主要为阿托伐他汀,其次为瑞舒伐他汀,再次为氟伐他汀,之后为辛伐他汀,最后为普伐他汀,销售金额与DDDs逐渐降低。2017年我院门诊药房他汀类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构成比均显著高于2016年(P<0.05)。某门诊药房阿托伐他汀2个厂家2个规格,瑞舒伐他汀共4个厂家2个规格,辛伐他汀共1个厂家1个规格,氟伐他汀1个厂家2个规格,普伐他汀1个厂家1个规格,DDDs、DDC、销售金额逐渐降低。2017年门诊药房他汀类药物的DDDs、DDC、销售金额均显著高于2016年(P<0.05)。结论:2016~2017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他汀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和发展趋势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2017年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门诊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田江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3期98-99,共2页
本文以2016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对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疾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中药配方用药和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病例查阅作为数据依托,以中药治疗心衰配方用药为行文思路,探讨中药注射液等方面的作... 本文以2016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对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疾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中药配方用药和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病例查阅作为数据依托,以中药治疗心衰配方用药为行文思路,探讨中药注射液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对治疗心衰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心衰治疗提供有意义的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老龄化 重要治疗
下载PDF
2014-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奎鹏 许红玮 孟祥乐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10期925-927,共3页
目的调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其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 目的调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其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减少;销售金额有所增长;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2.26%、21.58%和20.62%。理血剂、补益剂和祛痰剂的使用较多,销售金额累计构成比分别为87.72%、88.07%、84.81%。2014-2016年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居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变化不大。结论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品使用过度,应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品日均费用 排序比 用药分析
下载PDF
2021—202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及处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宗良 刘硕 +3 位作者 薛昀 管鸽 周鹏 荣春蕾 《中医研究》 2023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调查2021—2022年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2022年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销售情况及用药频度(defined ... 目的:调查2021—2022年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2022年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销售情况及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描述排名前10名的具体使用指标情况。通过杭州逸耀合理用药软件获取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随机抽取6900张,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对比百分率。结果:该院2021年心血管类中成药年销售总金额占门诊中成药销售总金额的7.82%,2022年占8.52%,2021—2022年该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门诊销售金额前10名及DDDs位于前10名的品种变化不大,其中脂必泰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血脂康胶囊、通脉养心丸、地奥心血康软胶囊的日均金额(daily drug cost,DDC)低于5元。2021年不合理处方2646张,约占2021年抽样处方的80.18(2646/3300)%;2022年不合理处方2680张,约占2022年抽样处方的74.44(2680/3600)%。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包括药品适应证不适宜、药品用法用量不当、存在用药禁忌、重复用药、药品给药途径不当等。6900张处方中,心血管内科1478张,其中合理处方为436张,合理率为29.5%(436/1478);其他科室5422张,其中合理处方为1138张,合理率为20.99%(1138/5422)。心血管内科处方合理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1),其中药物单用不合理处方2411张,占单用总处方比例68.88(2411/3500)%;联用不合理处方2915张,占联用总处方比例85.74%(2915/3400),药物联用不合理率明显高于药物单用不合理率(P<0.01)。2021年合理处方654张,占2021年抽样处方的19.82%(654/3300);2022年合理处方920张,占2022年抽样处方的25.55(920/3600)%。2022年合理率明显高于2021年(P<0.01)。结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处方合理率明显低于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的处方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类中成药 使用情况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17—2019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肿瘤中药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奎鹏 曹英杰 王娟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9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年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本院抗肿瘤中药制剂的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相关...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年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本院抗肿瘤中药制剂的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相关指标。结果由于医院加大对辅助用药的监管,本院2017—2019年抗肿瘤中药制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排序前10位的抗肿瘤中药制剂以注射剂为主;其中3年来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稳居前列。华蟾素胶囊的销售金额、DDDs和B/A逐年上升,DDC逐年下降,可见被接受程度较高。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和康莱特注射液稳居DDC排名前3位;近3年抗肿瘤中药制剂的B/A的前10名中,抗肿瘤口服制剂占70%。结论本院抗肿瘤中药制剂以注射剂为主,且种类相对稳定;个别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应加强用药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中药制剂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康艾注射液 康莱特注射液 华蟾素胶囊 消癌平注射液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奎鹏 曹英杰 夏建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647-2654,共8页
目的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 目的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由于2019年河南省对辅助用药管理的加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出现暂时的下降,之后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品种数基本保持不变;近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5的药品中理血剂占到7个品种,仅1个补益剂是康艾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和丹红注射液连续3年DDDs排名前2位,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来血必净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和瓜蒌皮注射液的DDC值稳居前3,但是其值呈下降趋势;近3年来痰热清注射液和注射用灯盏花素的B/A的值位居前列。结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应用以理血剂为主,但还存在一些药品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应多方面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理血剂 康艾注射液 注射用血栓通 丹红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 心脉隆注射液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鑫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2018年门诊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组胺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2018年门诊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组胺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抗组胺药物的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占抗变态反应药总金额的构成比浮动于50%上下。抗组胺药物的品种数保持不变,均为11种。销售金额和DDDs整体呈上升趋势。第2代抗组胺药所占销售金额和DDDs的比例均高,占主导地位。左西替利嗪的销售金额和DDDs连续3年稳居第1位。抗组胺药物的DDC保持相对稳定,左西替利嗪和异丙嗪的B/A为1。结论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抗组胺药物的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抗组胺药物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第2代抗组胺药是临床使用的主力军,与各指南推荐相符,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原文传递
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医教协同发展现状研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伟峰 董新刚 +3 位作者 牛志方 姬令山 秦合伟 马尚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5期161-164,共4页
目的作为区域高质量医疗水平发展的引领者,大学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职能的延伸和重要支撑。医教协同是遵循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 目的作为区域高质量医疗水平发展的引领者,大学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职能的延伸和重要支撑。医教协同是遵循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间真正的协同发展,为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本文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医教协同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政策和其他院校情况,深入剖析了医教协同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附属医院 医教协同
下载PDF
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对ICIs治疗的影响
13
作者 张华 邹善思 +3 位作者 张亚玲 朱燃培 李小青 郑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6,共7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河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现状及对策
14
作者 宋文富 王利豪 +1 位作者 关徐涛 孙士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206-206,I0001,I0002,共3页
通过收集河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的基本资料,分析现有缺陷和不足,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方法。在河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化融合度不高、缺乏自身特色、宣传不到位以及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虽然有着许多... 通过收集河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的基本资料,分析现有缺陷和不足,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方法。在河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化融合度不高、缺乏自身特色、宣传不到位以及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虽然有着许多独有的文化条件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但部分中医医院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导致医院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宣传都滞后于其他地区。因此河南省中医医院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踏踏实实走出一条符合中医药文化特点的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中医药文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15
作者 史文丽 陈慧敏 马丙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4期176-178,共3页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每年输出硕士研究生30~40人,涵盖肾脏、呼吸、神经、感染4个培养方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部患者量大、科室划分细、专业性强,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结合儿科医学院基本概况,如何培养...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每年输出硕士研究生30~40人,涵盖肾脏、呼吸、神经、感染4个培养方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部患者量大、科室划分细、专业性强,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结合儿科医学院基本概况,如何培养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是学科一直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基于既往的培养模式,作者从科学学位及专业学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儿科医学院相关思考及探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中医儿科学 硕士研究生 儿科医学院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
16
作者 王选阳 高原 +7 位作者 唐进法 吴莹 李彬 于瑞 孙昊堃 周璐烨 孙雨蝶 朱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心肌桥的相关文献,整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心肌桥的相关文献,整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利用平台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挖掘分析处方数据里中药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51首,包含中药185味,处方中使用频次前3位中药为川芎、柴胡、当归/丹参;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是脾经与心经;五味以甘味居多,其次为苦味和辛味;药性中温性最多,寒性和平性次之;运用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前3位分别为川芎-当归/川芎-柴胡、当归-柴胡、红花-川芎/川芎-当归-柴胡;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肌桥整体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重视补益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中医药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志芬 张佳伟 +2 位作者 翟文生 刘卓雅 张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κB(NF-κB)等在内的多种关键信号通路均在CKD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中医药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因其作用多元化、靶点广泛,其治疗可展现出高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中医药 调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长链非编码RNA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龚腾皓 邢作英 +3 位作者 司春婴 邱伯雍 宋艳坤 王永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208-212,共5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组以心脏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影响因素。现代中医理论认为,HF属“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其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虽然...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组以心脏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影响因素。现代中医理论认为,HF属“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其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虽然中医药治疗HF的临床效果显著,有着治疗作用广泛、毒副作用低等优势,但其分子机制尚未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可通过介导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影响HF的进展,有望成为中医药治疗HF的关键靶点。因此,文中从HF的发病机制出发,以长链非编码RNA为中间环节,探讨中药调控长链非编码RNA干预HF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以期为HF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长链非编码RNA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瑾 宋研博 +3 位作者 徐方飚 孙永康 袁月 王新志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20,共13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传等多种因素。西医治疗多采用抗抑郁焦虑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等,药物安全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常造成患者病情迁延。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具有天然、温和、安全有效的特点,与西药相配合,可达到协同、增效、减毒效果。BDNF/TrkB信号通路是由BDNF介导和直接参与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可调节大脑神经发生、细胞发育、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在PSD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基于该通路干预PSD的研究日渐增多。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基于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PSD的相关作用机制,系统分析总结中药单体、复方及中成药调控该信号通路中的干预作用,旨在为研发防治PSD的临床药物及促进P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中成药 中药复方 BDNF/TrkB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20
作者 何银盼 魏伟峰 +1 位作者 刘星妤 胡小芳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希望,但目前临床妊娠成功率尚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逐步参与到辅助生殖技术中,在降低与治疗并发症、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等方面发挥出一定优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希望,但目前临床妊娠成功率尚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逐步参与到辅助生殖技术中,在降低与治疗并发症、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等方面发挥出一定优势。本文对近年中医药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文献进行整理,对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及用药规律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不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中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