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王选阳 高原 +7 位作者 唐进法 吴莹 李彬 于瑞 孙昊堃 周璐烨 孙雨蝶 朱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心肌桥的相关文献,整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肌桥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心肌桥的相关文献,整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利用平台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挖掘分析处方数据里中药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51首,包含中药185味,处方中使用频次前3位中药为川芎、柴胡、当归/丹参;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是脾经与心经;五味以甘味居多,其次为苦味和辛味;药性中温性最多,寒性和平性次之;运用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前3位分别为川芎-当归/川芎-柴胡、当归-柴胡、红花-川芎/川芎-当归-柴胡;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肌桥整体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重视补益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中医药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HtrA3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付蕾 王贺 +2 位作者 杜清 周晓宇 解金红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本文针对HtrA3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蛋白质质量控制、免疫调控;调节线粒体稳态和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上皮间质转化;调节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进行了论述。此外,研究证实HtrA3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目前已有该分子在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相关报道。基于其功能广泛,HtrA3或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3 心血管系统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研究
3
作者 马会华 闫奎坡 +3 位作者 闫海峰 李一卓 张惜乐 田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05-211,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全球COPD病死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其中,中国患者病死率及疾病负担高于世界水平。而COPD合并症是导致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全球COPD病死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其中,中国患者病死率及疾病负担高于世界水平。而COPD合并症是导致疾病急性加重、再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伤残率及急性加重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研究、相关治疗药物是否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是否会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研究甚少。因此,该文从吸烟、氧化应激、缺氧、血管功能障碍、血小板过度活化、蛋白酶-抗蛋白酶及交感神经的角度探索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同时,针对COPD及心血管疾病常用治疗药物,如他汀类、β受体阻断剂、胆碱能拮抗剂及茶碱类等药物上探索双方的关系,减少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疾病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炎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萌 刘高卿 +2 位作者 闫奎坡 曹园圆 谢梦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等,其特征是心脏或血管的炎症、氧化应激、增殖、肥厚甚至异常重构。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口中近50%死于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等,其特征是心脏或血管的炎症、氧化应激、增殖、肥厚甚至异常重构。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口中近50%死于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作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因,农村地区死亡率为46.66%,城市地区为43.81%[2]。心血管疾病给居民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通过有效预防、干预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疾病患病率 心血管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疾病 上升阶段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炎症
下载PDF
2021—2023年中医药防治常见心血管疾病研究述评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霞 郑佳 +5 位作者 李巧稚 王新陆 于瑞 毛静远 张伯礼 朱明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9-1195,共7页
检索并梳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 检索并梳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布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分别分析并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旨在聚焦研究热点、把握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研究逐渐深入,高质量证据不断涌现。认为中医药防治常见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体现了现代技术与辨证论治的多角度整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更加紧密、疾病辨证分型及干预措施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今后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案及实施过程,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促进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诊疗的规范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述评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低氧型肺动脉高压的核心用药及药效评价
6
作者 董政委 张敏 +6 位作者 丁云 邢作英 于瑞 赵孟依 樊官伟 王永霞 朱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6-2022,共7页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建立HySu-PH小鼠模型,通过力竭运动跑台、血氧饱和度、右心室压、右心肥厚指数检测,对核心药物进行药效评价。结果 筛选出治疗HPH的相关方剂102首,涉及中药共158种,药物频率前5位分别为丹参、川芎、黄芪、葶苈子、当归,用药类别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使用最高,丹参是核心用药。构建HySu-PH小鼠模型,给予2周的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明显提升HySu-PH小鼠的体质量(P<0.01)、血氧饱和度(P<0.05)、力竭位移(P<0.01)和力竭时间(P<0.05),降低右心室收缩压(P <0.01)和右心肥厚指数(P<0.01)。结论 丹参是治疗HPH的核心药物,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可有效的治疗HySu-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型肺动脉高压 核心用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药效评价 丹参
下载PDF
基于横断面研究探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7
作者 董政委 赵换 +2 位作者 张健 何庆勇 樊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9-2015,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资料,明确PH优势证候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 目的通过收集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资料,明确PH优势证候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房符合PH诊断患者,共收集298例患者资料,排除数据不全、重复住院等因素,纳入236例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得出PH的证候、证型分布规律,并探究证候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PH临床常见8个证候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血瘀证>气虚证>水停证>痰浊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8个证型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肺两虚证>瘀水互结证>痰水互结证>痰瘀互结证>阳虚水停证>痰浊阻肺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证与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负相关,水停证与SPAP正相关;气虚证与心功能分级负相关,水停证和痰浊证与心功能分级正相关。结论血瘀是PH的核心病机,PH患者临床表现及证候逐渐由气虚经血瘀转化为以实证为主的痰饮、水停,因虚致实,“瘀”贯穿疾病全程并对PH的进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候学 证候分布特点
下载PDF
基于小陷胸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特点论精简经典名方研究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雪妍 朱翠玲 +2 位作者 闫海峰 孔维远 李滟郦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27-31,共5页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为医圣张仲景所创之方,由黄连、半夏、瓜蒌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临床研究中多以其合方或化裁方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谓精简经典名方,是指药味组成为4味及4味以下、虽药味精简却配伍精...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为医圣张仲景所创之方,由黄连、半夏、瓜蒌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临床研究中多以其合方或化裁方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谓精简经典名方,是指药味组成为4味及4味以下、虽药味精简却配伍精妙、临床应用广泛、疗效久经考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方剂,小陷胸汤当归属此类。基于相关文献报道,从小陷胸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特点、小陷胸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及小陷胸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小陷胸汤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以小陷胸汤研究特点为参照,总结精简经典名方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对其研究现状作相应见解论述,为今后精简经典名方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小陷胸汤 有效成分 组方配伍 药理作用 药对 经典名方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9
作者 刘晓萌 刘高卿 +2 位作者 曹园圆 谢梦欣 闫奎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462-3470,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且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人的病案,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复杂...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且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人的病案,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医案374例,涉及中药225味;发现最为常见的4个证型分别是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胃为多;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白术、甘草、天麻、丹参、黄芩、柴胡、葛根、清半夏、白芍。获得核心药物组合10个、新方5首。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平肝潜阳为主,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培养目标探索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10
作者 司春婴 徐伟玲 +3 位作者 米娜 邱伯雍 龚腾皓 王永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组建一支拥有突出临床技能及科研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队伍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培养过程... 组建一支拥有突出临床技能及科研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队伍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多注重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分析基于立德树人根本培养目标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希望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业学位 研究生 科研思维 立德树人 中医药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科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研究
11
作者 司春婴 王永霞 +2 位作者 米娜 张海龙 孙江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8期82-86,共5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该政策导向下,高等中医药院校积极响应,不... 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该政策导向下,高等中医药院校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内科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重要的本科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不仅涉及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蕴含深厚的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强化思政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传承中医文化、培养综合素质,还能推动中医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建设《内科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应用于课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内科学》 课程思政案例库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作用
12
作者 杨李杨 闫奎坡 +2 位作者 刘刚 李一卓 朱翠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该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亦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导致心源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因此,及时且正确诊断评估对于心肌...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该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亦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导致心源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因此,及时且正确诊断评估对于心肌病患者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及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心肌核磁表现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心肌病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疾病 软组织分辨率 心肌病患者 心脏磁共振 诊断评估 心源性死亡 心肌疾病 不同病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3
作者 魏珂 王贺 +2 位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关怀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7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冠状动脉ISR风险预测模型,旨在识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ISR高风险病人。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冠状动脉ISR风险预测模型,旨在识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ISR高风险病人。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并于术后12~18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576例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无ISR组(525例)与ISR组(51例),分析两组病人病史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和支架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PCI术后ISR预测模型。结果:高血压(OR=2.177)、糖尿病(OR=2.122)、吸烟(OR=2.505)、纤维蛋白原(OR=1.624)、支架个数(OR=1.839)和支架长度(OR=1.063)为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计算法构建的冠状动脉ISR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83,0.81和0.78。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浆纤维蛋白原、支架个数和支架长度为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计算法构建PCI术后ISR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医生识别PCI术后ISR高风险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疏肝解郁安神方干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瑞华 杜明远 +6 位作者 郭雨晴 刘刚 李一卓 朱翠玲 李兴渊 闫海峰 闫奎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2113-2123,共11页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例(疏肝解郁安神方+西医常规治疗+心理...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例(疏肝解郁安神方+西医常规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8例(西医常规治疗+心理疏导治疗),疗程为1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物,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预测与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具有相似的代谢谱特征;通过二级质谱分析,最终共得到26个二级差异代谢物。与干预前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代谢谱相比,疏肝解郁安神方干预后,黄芩苷、漆黄素、N5-L-1-羧乙基-L-鸟氨酸、5-羟色胺、乌头酸盐、半胱氨酸硫酸酯、5-2-羟乙基-4-甲基噻唑7个代谢物在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上调;N-[(3a,5b,7a)-3-羟基-24-氧代-7-(亚砜基)胆聚糖-24-基]-甘氨酸、L-赤霉素、十一烷酸、瓜氨酸、壬酸、氧化苯乙烯6个代谢物在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下调;同时对获得的26个二级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富集到46条代谢通路,富集度最为显著的4条通路分别为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柠檬酸循环、胆汁分泌、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结论: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疾病和中药复方干预后机体内代谢产物变化,从代谢终端产物层面阐述了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试验的开展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状态 疏肝解郁安神方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医疗纠纷制度指导下医患沟通教学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伯雍 王永霞 +4 位作者 陈鹏 卢晓生 齐绩 徐伟玲 司春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91-193,共3页
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医疗环境下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却往往也是医学生临床学习的薄弱环节。医疗纠纷制度是医院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的提纲挈领文件,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学具有较高的指导和实战价值。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制度指导下... 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医疗环境下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却往往也是医学生临床学习的薄弱环节。医疗纠纷制度是医院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的提纲挈领文件,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学具有较高的指导和实战价值。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制度指导下,医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医患沟通注意事项,关注容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易被疏忽遗漏的细节,切实提高沟通水平和沟通效率,预防并及时有效地处理纠纷。文章基于医疗纠纷制度指导,就如何改革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进行探索,旨在切实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服务临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制度 医患沟通 医学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介导巨噬细胞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世龙 王贺 曹英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经成为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转归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巨噬细胞的免疫炎症反应与M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和炎症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经成为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转归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巨噬细胞的免疫炎症反应与M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和炎症状态、焦亡、浸润等功能,NF-κB信号通路可参与MIRI调节,是MIRI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本文将对巨噬细胞功能与MIRI调节作用之间的NF-κB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巨噬细胞 NF-ΚB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丹参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
18
作者 董政委 张敏 +5 位作者 赵换 邢作英 于瑞 樊官伟 王永霞 朱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3-2029,共7页
目的基于丹参有效治疗低氧联合Su5416诱导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前期基础,探究丹参治疗HPH的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收集丹参活性成分,获取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收集HPH疾病靶点,获取丹参成... 目的基于丹参有效治疗低氧联合Su5416诱导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前期基础,探究丹参治疗HPH的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收集丹参活性成分,获取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收集HPH疾病靶点,获取丹参成分靶点和HPH疾病靶点交集,构建蛋白质相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并通过KEGG分析,获得丹参治疗HPH的关键通路。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关键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81个丹参治疗HPH的靶点,PPI显示药物成分-疾病共同核心靶点包括ATK1、TNF、EGFR、IL6、ESR1,KEGG富集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MAKP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以及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丹参具有降低HySu-PH小鼠肺组织纤维化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结论 丹参具有减轻HPH肺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网络药理学 低氧型肺动脉高压 肺纤维化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滑肌细胞的细胞间通信及关键基因
19
作者 司春婴 王建茹 +2 位作者 李晓辉 王永霞 关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82,共14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阐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细胞通信景观,挖掘主导细胞亚群及其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SE131778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质控、降维...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阐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细胞通信景观,挖掘主导细胞亚群及其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SE131778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质控、降维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包进行细胞通信分析,识别主导细胞亚群。利用FindAllMarker函数,筛选主导细胞亚群与其他细胞亚群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构建其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Degree算法排序前五位的DEGs作为关键基因。将关键基因与CellChat分析出的细胞通信网络进行匹配和挖掘,获取关键基因参与的配体-受体对(ligand-receptor pair,L-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关键基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A病变处共鉴定出11个细胞亚群,包括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通信分析结果显示,CellChat在11个细胞亚群中检测到70对显著的L-R和26条相关的信号通路;平滑肌细胞处于通信活跃状态,与其他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的次数和强度最显著,是主导细胞亚群。DEGs筛选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亚群和其他细胞亚群之间共有206个DEGs,其中ITGB2、PTPRC、CCL2、DCN、IGF1被识别为关键基因。关键基因介导的细胞通信分析结果显示:CCL2与ACKR1形成L-R,通过介导CCL信号通路参与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通信网络;ITGB2分别与ITGAM、ITGAX组成受体复合物,再与C3形成L-R介导补体信号通路,参与平滑肌细胞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间的通信网络。动物实验对关键基因的验证结果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平滑肌细胞在CA病理过程中是主导细胞,与其他细胞间有广泛的通信网络,可通过CCL2-ACKR1、C3-(ITGAM+ITGB2)和C3-(ITGAX+ITGB2)介导的CCL和补体信号通路,与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构建细胞通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单细胞RNA测序 平滑肌细胞 细胞通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