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融入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陈星 李格 赵明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7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学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 目的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学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对2组的入科和出科成绩及综合素质进行比较。结果教学后,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77.36±6.12)分和(78.03±6.23)分,均高于对照组[(67.86±5.81)分和(66.32±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伤科学 专业课程 思政元素 综合素质 教学效果
下载PDF
“5C”目标教学法对提升中医骨伤科实践技能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陈星 赵明明 李格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2期205-207,21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5C”目标教学法的临床教学策略在中医骨伤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实习生80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40名实习生接受常规教学法,纳入常规组,2023年2月—2024年1月40名实习生接受... 目的探讨基于“5C”目标教学法的临床教学策略在中医骨伤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实习生80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40名实习生接受常规教学法,纳入常规组,2023年2月—2024年1月40名实习生接受“5C”目标教学法,纳入探究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探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教学参与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教学满意度为100.00%(40/40),高于常规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5C”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实践技能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升实习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同时提高教学参与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目标教学法 中医骨伤科 实践技能 教学质量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瑞永 王煜东 +3 位作者 金柱 刘高卿 孙明帅 汪利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29-32,48,共5页
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该领域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于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发文量,将纳入文献以RefWo... 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该领域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于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发文量,将纳入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应用CiteSpaceV 5.8.R1软件制作出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620篇文献,近20年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图谱中共有634名作者被纳入,其中有10位作者发文量≥10篇;共有530所机构被纳入,机构之间的合作有167个;共有711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有12个关键词在该领域出现频次≥40次;形成了13个大型聚类,反映了当前研究热点;近些年来,突现的关键词有炎症因子、数据挖掘、meta分析等。结论 以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方式分析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有利于发挥传统中医药的独特治疗优势,为该领域今后的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以中医骨病教学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史鹏博 李慧英 汪利合 《光明中医》 2023年第9期1783-1786,共4页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程构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使中医骨伤专业逐渐失去了其特色。因此,此文以紧密结合中医思维模式的中医骨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中医骨伤教学中,通过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教材与课程建设、师承教育及临床带教等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对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思维模式 中医骨伤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采取PCMC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乔卫平 杨东梅 《光明中医》 2019年第4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采取PCMC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中医实习生7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2组均进行中医外科学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组以PCMC... 目的探究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采取PCMC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中医实习生7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2组均进行中医外科学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组以PCMC教学模式教学。比较考核成绩优良率和教学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考核成绩优良率和教学满意度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 PCMC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质量以及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C教学模式 中医外科学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淏文 乔卫平 +3 位作者 孟志成 李凯杰 韩暄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1,共9页
背景:成骨细胞是负责骨骼形成和重塑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精密调控,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 背景:成骨细胞是负责骨骼形成和重塑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精密调控,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中文检索词“B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成骨”及英文检索词“BMP signaling pathway,Wnt signaling pathway,osteogenesis”在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研究原著,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6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调控成骨作用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Smad蛋白来调控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Smad蛋白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核,调控与成骨相关的基因表达,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不同,Wnt信号通路主要依赖于β-catenin的激活来发挥生物学效应。②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长因子及激素及机械应力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的活性。③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过程中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④中药和天然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信号通路来促进骨骼健康,为中药治疗骨骼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解析此复杂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调控机制,为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也为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成骨 骨骼 基因表达 分化 增殖 调控作用 交互作用 调控网络
下载PDF
“四证合一”模式提高骨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利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需再次面临住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临床医生成长的时间。但这种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存在着研究生培... 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需再次面临住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临床医生成长的时间。但这种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存在着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住培衔接问题、临床医疗水平与科研能力培养的不协调、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及中医骨伤硕士专业研究生的专业临床技能培训相对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中医骨伤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降。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些优化培养过程的探索,如制定了导师与研究生定期见面联系制度、研究生相互讲课制度、阅读专业文献制度、主治医师指导下的研究生管床制度等。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在目前“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下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证合一 中医骨伤 研究与探索 专业硕士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于建伟 汪利合 张耀光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1期3478-3480,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多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经济、安全性高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本文就中医特...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多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经济、安全性高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本文就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加以概括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综述
下载PDF
中药、针刺、灸法和推拿等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68
9
作者 张冲锋 李现林 +2 位作者 彭卫兵 贾宏声 蔡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81-2788,共8页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为各数据库建立到2020年2月。由2名研究员根据设定好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和风险偏倚评估。应用Stata 14.2软件绘制网状结构图、预测区间图及发表偏倚的比较-校正漏斗图,采用Ge MTC 0.14.3版本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文章共纳入2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5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涉及中药、针刺、灸法、推拿、西药、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11种治疗措施;②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结果,总结得到纳入的28篇文献中有21篇文章评价为高风险,7篇文章评价为不清楚;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上,其他治疗措施均优于西药,灸法、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均优于中药,灸法、针灸、推拿+灸法、中药+针刺均优于针刺,推拿+灸法优于推拿;④目测类比评分上,其他治疗均优于西药,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中药优于中药;⑤有效率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中药+灸法>针灸>针刺+推拿+中药>中药+针刺>灸法>针刺+推拿>推拿>针刺>中药>西药;⑥目测类比评分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针刺+推拿+中药>中药+灸法>中药+针刺>针灸>针刺+推拿>灸法>推拿>针刺>中药>西药。结论: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显示,推拿+灸法优于其他10种干预措施且从中看出联合疗法多优于单独疗法,故确切的结果仍需要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血瘀证 针刺 推拿 中药 西药 疼痛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骨伤方向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的研究
10
作者 汪利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中西医结合方向骨伤科人才,使研究生毕业后能尽快独立进行临床工作,满足一线临床工作需求,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制定与临床诊疗工作更接近的考核制度,强化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 为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中西医结合方向骨伤科人才,使研究生毕业后能尽快独立进行临床工作,满足一线临床工作需求,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制定与临床诊疗工作更接近的考核制度,强化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显得非常必要,为此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执业医师考试及职称晋升人机对话考试模式,经过调研与摸索,制定了临床技能培养规划,细化了临床技能考核的指标体系,对基本操作技术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通过3年的实施与观察,我院中西医结合骨伤方向研究生毕业时的临床技能有明显提高,毕业后经问卷调查在就业单位的满意率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骨伤 临床能力
下载PDF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167-167,共1页
分析骨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骨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的因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其对护理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监测资料,对引起骨科护理水平... 分析骨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骨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的因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其对护理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监测资料,对引起骨科护理水平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并探究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举措。结果: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地提升骨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理水平,而且可强化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中不足及差错的规避意识,降低因护理工作中的偏差而导致医患之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全体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培养了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关心爱护患者的责任心,从而使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骨科临床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1期2745-2746,共2页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本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品管圈活动管理前后时间段,分为管理前组和管理后组两组,每组各74例。对比两组术后功能锻炼缺失...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本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品管圈活动管理前后时间段,分为管理前组和管理后组两组,每组各74例。对比两组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及目标达成率、改善率。结果管理后组的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为18.9%,低于管理前组的71.6%(P<0.05)。目标达成率为107.3%,改善率为73.6%。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功能锻炼缺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骨科术后 功能锻炼缺失率
下载PDF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段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161-161,共1页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引入骨科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效果。 方法 完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分别对 2015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实施后)和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实施前)该院骨科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引入骨科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效果。 方法 完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分别对 2015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实施后)和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实施前)该院骨科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前后的护理管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骨科护理综合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均得到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引入骨科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综合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实现了对骨科护理服务过程中风险隐患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下载PDF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14
作者 岳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124-124,共1页
近年来由于骨科手术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医务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骨科护理工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了相应的风险。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重视护理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预防未知风... 近年来由于骨科手术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医务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骨科护理工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了相应的风险。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重视护理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预防未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应对,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初步分析了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目前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骨科护理工作的管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风险因素分析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姜勇 丁永利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 分析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手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手14例(70.00%),位于左手... 目的 分析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手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手14例(70.00%),位于左手6例(30.00%)。最常见部位为手指,共14例(70.00%),腕部6例(30.00%)。患者瘤体为类圆形或圆形、并存在完整包膜者11例(55.00%),病灶包膜不完整或分叶呈不规则形者9例(45.00%)。4例(20.00%)患者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术后复发3例(15.00%),均发生在首次术后2 a内,均为原肿瘤无完整包膜且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其中2例(10.00%)术后部分功能受限、1例(5.00%)术后功能恢复良好;17例(85.00%)无复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20例患者MSTS评分为22~30(28.90±2.41)分。最后一次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独立参加户外活动。结论 影响手部腱鞘巨细胞瘤高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切除不完全以及肿瘤无完整包膜并且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通过外科显微技术辅助手术能够最大程度切除瘤体及其受累组织,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率,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手部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志成 乔卫平 +3 位作者 赵阳 刘洪飞 李凯杰 马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7,共8页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免疫介质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阐明。目的:综述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为今后骨关节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骨...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免疫介质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阐明。目的:综述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为今后骨关节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骨关节炎,膝,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免疫细胞”“osteoarthritis,knee,macrophages,T cells,B cells,natural killer cells,dendritic cells,cytokines, inflammatory factors,immune cells”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在阅读全文后,最后选取9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既往研究认为骨关节炎发病与软骨磨损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骨关节炎是免疫细胞广泛参与的一种慢性炎性状态,随着对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学者们认为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由早期先天免疫反应驱动的,这种免疫反应会逐步催化退行性变,最终导致关节微环境的改变。(2)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是影响骨关节炎修复的关键因素,其中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参与滑膜炎症反应,T细胞免疫反应参与骨关节炎软骨的降解,并加重骨关节炎的病情。(3)免疫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7等炎性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的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β是造成关节软骨破坏最重要的炎性因子。(4)在骨关节炎病早期阶段对免疫学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能够早期有效地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与骨关节炎相关的残疾、发病率和成本。(5)目前干细胞及其来源外泌体、生物材料进行免疫调节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已在不同的实验模型中得到证实,但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有大量的实验工作要做,随着新治疗靶点的发现,针对靶点进行相关治疗将为临床骨关节炎修复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 综述
下载PDF
CA9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软骨铁死亡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鹏 孟东方 +1 位作者 李慧英 张向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293-4299,共7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代谢的紊乱与铁死亡密切相关,同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中伴随着软骨的损伤与退变。但关于铁死亡与软骨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靶向软骨的铁死亡特...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代谢的紊乱与铁死亡密切相关,同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中伴随着软骨的损伤与退变。但关于铁死亡与软骨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靶向软骨的铁死亡特征基因,探究铁死亡与软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下载相关疾病数据集和铁死亡相关基因,采用R语言对疾病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差异分析,筛选出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对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根据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的PPI网络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铁死亡特征基因。最后,将兔子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模拟造模药物,模型组采用改良马血清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构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验证不同组别间特征基因的表达,分析软骨中铁死亡的表型。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对数据集的归一化处理和差异分析,最终获得1315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379个铁死亡相关基因。二者取交集后,最终获得19个铁死亡差异表达基因。②GO分析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迁移和细胞对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涉及激酶复合物、氨基酸复合体和细胞质膜等细胞组分;涉及激酶活性、受体活性和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主要在FoxO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中富集。③通过PPI网络和机器学习筛选出铁死亡特征基因CA9。④特征基因的GSEA分析发现,CA9在脂肪酸代谢、O-GlcNAc糖基化修饰等生物过程中上调表达,而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方面被抑制。⑤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中的ACSL4,CA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SLC7A11和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数据集中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吻合。结果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软骨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靶向特征基因CA9可以为研究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软骨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特征基因 生物标志物 CA9 ACSL4 SLC7A11 GPX4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博 李慧英 +1 位作者 孟东方 杜晨阳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手术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镜治疗,联合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探究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手术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镜治疗,联合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 chemokine ligand 1,CXCL1)的表达水平,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下肢功能[英国医学研究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下肢功能评分],疼痛介质水平[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P物质(substance P,SP)和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及中医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VAS及血清NPY、SP、PGE_(2)、IL-1β和CXCL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手术组(P<0.05);2组治疗后的BMRC评分为3~4级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手术组(73.33%),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DH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IL-1β、CXCL1水平,改善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阳 李慧英 +2 位作者 孟东方 张向北 王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2-1360,共9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回顾与整理国内外近年来SONFH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归纳和分析SONFH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为SONFH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模型构建 模型评价 造模方法
下载PDF
温补肾阳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阳 宋京京 +2 位作者 常晓盼 杨勇 孟东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48-653,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医学将OP纳入“骨痿”“骨枯”“骨极”等疾病范畴,中医药被用于治疗OP由来已久,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随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医学将OP纳入“骨痿”“骨枯”“骨极”等疾病范畴,中医药被用于治疗OP由来已久,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深入融合发展,基础研究发现多种温补肾阳类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形态生成蛋白(BMP)/Smads、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PI3K/Akt/mTOR)等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以达到防治OP的目的,这有可能从分子机制上肯定了中医药治疗OP的科学性。该文综述杜仲、骨碎补等常见代表性温补肾阳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OP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OP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温补肾阳 骨代谢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