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辐射肺腺癌细胞模型的放射生物学鉴定
1
作者 陈家靖 刘晏娜 +4 位作者 曾琴 金鑫 杨满意 廖明媚 赵劲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3,共8页
目的:体外构建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研究与肿瘤细胞辐射抗性相关的生物学变化。方法:通过分次照射建立了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A549RR;将A549和A549RR细胞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和8 Gy辐照,检测亲本细胞与耐辐射细胞的增殖能力... 目的:体外构建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研究与肿瘤细胞辐射抗性相关的生物学变化。方法:通过分次照射建立了耐辐射的肺腺癌细胞模型A549RR;将A549和A549RR细胞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和8 Gy辐照,检测亲本细胞与耐辐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放疗的敏感性;在A549、A549RR和辐射抗性部分消失的A549RR´三个细胞系中分别设置顺铂治疗组、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对化疗及联合放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549和A549RR细胞在接受0和8 Gy辐照后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使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情况,检测活性氧(ROS)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并对细胞进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与亲本A549细胞相比,A549RR细胞的辐射抗性显著增强(P<0.01),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化疗前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相比亲本A549细胞,处于G2/M期的A549RR细胞显著减少(P<0.01),处于S期的A549RR细胞显著增多(P<0.01);高剂量辐照后,亲本A549细胞发生S期阻滞,而A549RR细胞的细胞周期在辐照前后无显著差异。此外,A549RR细胞在接受辐照后相比A549细胞DNA损伤减少(P<0.01),ROS水平降低(P<0.01),辐照前后A549RR细胞中8-OHdG水平和凋亡率无显著差异;A549RR细胞中处于衰老的细胞多于亲本A549细胞(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耐辐射细胞模型,探究了放疗对耐辐射肺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在细胞周期、DNA损伤、凋亡、衰老以及氧化应激水平方面的变化,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癌放疗抵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辐射抗性 DNA损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下载PDF
扶正消瘤汤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世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44-1546,1550,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74例,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扶正消瘤汤治疗。比较2组...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74例,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扶正消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CA153、TSGF、VEGF-A、IGF-1及TK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3^+、CD4^+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及2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评分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扶正消瘤汤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扶正消瘤汤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两种方法对肿瘤化疗引起腹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世繁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究并对比两组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化疗)引起的腹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肿瘤化疗所引起腹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25%的硫酸镁和维生素K_1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 目的:探究并对比两组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化疗)引起的腹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肿瘤化疗所引起腹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25%的硫酸镁和维生素K_1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71%,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奥曲肽、25%的硫酸镁和维生素K_1能有效提疗肿瘤化疗所引起腹泻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腹泻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下异病同治理论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洪霖 邵帅 +4 位作者 陈梦利 郗昱檀 常思思 董良 马纯政 《河北中医》 2021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基于真实病历,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对3797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服用中药的恶性肿瘤患者3797例,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患者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整理出扶正固... 目的基于真实病历,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对3797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服用中药的恶性肿瘤患者3797例,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患者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整理出扶正固本法的临证思路和用药特点。结果3797例恶性肿瘤患者,以肺癌、肠癌、胃癌为多;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气滞痰凝、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为多;中药方剂以厚朴温中汤、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二陈汤、半夏泻心汤、生脉饮为主;中药以茯苓、党参、炒白术、黄芪等为主。结论异病同治理论在中医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是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温肾健脾、化痰散瘀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异病同治 扶正固本 化痰散结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观念”探讨温阳法在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常思思 李梦珂 +5 位作者 邵帅 陈梦利 朱亚辉 郗昱檀 马纯政 李洪霖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2期4538-4542,共5页
“阴阳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观念。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阴虚和阳虚是导致肺癌的两个重要因素。既往中医学的相关研究中,往往重视养阴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关于温阳法对肺癌的影响研究较少。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温阳法在肺癌... “阴阳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观念。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阴虚和阳虚是导致肺癌的两个重要因素。既往中医学的相关研究中,往往重视养阴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关于温阳法对肺癌的影响研究较少。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温阳法在肺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根据肺癌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通过温阳散寒、温阳止痛、温阳利水等方法探讨温阳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可为丰富温阳法治疗肺癌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因此,温阳法有望成为中医治疗肺癌的关键疗法,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相关研究较少,未来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温阳法 阴阳观念 中医治法
下载PDF
浅谈恶性肿瘤病因病机之正虚癌毒 被引量:11
6
作者 屈帅勇 马纯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5期79-81,共3页
多数人均认为"癌毒""正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目前被认可的"癌毒"学说不仅包括病因之"癌毒",也涉及其作为病机的内容。"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已成为共识,... 多数人均认为"癌毒""正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目前被认可的"癌毒"学说不仅包括病因之"癌毒",也涉及其作为病机的内容。"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已成为共识,但其涉及的内容甚广,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临床当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正虚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车前五苓散治疗恶性肿瘤水液代谢异常疾病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芳芳 刘培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5期88-89,共2页
恶性肿瘤后期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后期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疾病与正气的虚衰、邪气的盛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介绍运用车前五苓散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水液代谢异常疾病的临床体会。认为气机运行不畅、水... 恶性肿瘤后期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后期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疾病与正气的虚衰、邪气的盛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介绍运用车前五苓散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水液代谢异常疾病的临床体会。认为气机运行不畅、水湿内停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上,应重在调畅机体气机,化气行水。梳理恶性肿瘤引起的水液代谢异常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列举临证中典型医案,为恶性肿瘤引起的水液代谢异常疾病提供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五苓散 恶性肿瘤 水液代谢异常 痰湿
下载PDF
肌球蛋白因子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侵袭性及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志红 张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中肌球蛋白因子表达对肿瘤侵袭性及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食管肿瘤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将术中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同时对...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中肌球蛋白因子表达对肿瘤侵袭性及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食管肿瘤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将术中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同时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随访。结果肌球蛋白5a在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为52.5%(42/80),且其表达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P<0.001);具有高肌球蛋白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疾病相关存活(CSS)明显低于肌球蛋白表达低组(均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P=0.0032)、淋巴结转移(P<0.001)、高肌球蛋白表达(P=0.037)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肌球蛋白5a表达因子水平可用于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及患者的临床生存,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案及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肌球蛋白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袭性 生存预后
下载PDF
综合健康宣教对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艺珍 马杏磊 郭双利 《癌症进展》 2023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宣教对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和...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宣教对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和心理负担[应激感受量表(PS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生活质量[肝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LC)]。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SS、SPBS、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SS、SPB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QOL-L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D-RISC、QOL-L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健康宣教可明显缓解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负担和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综合健康宣教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情志调理联合八段锦对肝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肖静 王静 牛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850-2854,共5页
目的观察情志调理联合八段锦对肝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化疗的86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情志调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对比... 目的观察情志调理联合八段锦对肝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化疗的86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情志调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感知、情感、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情绪评分低(P<0.05),SDS评分、SAS评分低(P<0.05),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评分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QLQ-C30评分高(P<0.05)。结论情志调理联合八段锦应用于肝癌化疗患者中,能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情志调理 八段锦
下载PDF
内镜下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安全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莉 王东峰 +2 位作者 李洪霖 吴建春 李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剥除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有效性、安全性,并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选取早期食管癌患者8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镜下多隧道ESD治疗,并接受4年随访。统计分析患者发病部位及病变范围等基线资料和...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剥除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有效性、安全性,并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选取早期食管癌患者8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镜下多隧道ESD治疗,并接受4年随访。统计分析患者发病部位及病变范围等基线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病理与术前活检结果,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无复发生存期(DFS),并探究DFS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ESD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4例消化道出血,经急诊胃镜检查提示钛夹脱落,于胃镜下钛夹止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时止血后出血症状均控制;3例吸入性肺炎伴发热,患者血象升高,经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1例胸腔积液伴发热,给予患者胸腔穿刺引流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康复。8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共69例完成4年随访,其中5例随访丢失,6例在随访期间死亡,ESD术后4年生存率91.30%,69例患者ESD术后平均DFS为(42.53±8.27)个月。术后1年:随访丢失0例,死亡0例,无复发生存77例(96.25%,77/80);术后2年:随访丢失1例,死亡1例,无复发生存74例(93.67%,74/79);术后3年:随访丢失3例,死亡2例,无复发生存70例(90.90%,70/77);术后4年:随访丢失5例,死亡3例,无复发生存65例(86.67%,65/75)。汇总80例患者年龄、发病部位、病变范围及肿瘤异型程度相关信息,将复发标记为1,未复发标记为0,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异型程度为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DFS的危险因素。结论内镜下多隧道ESD治疗早期食管癌能显著延长患者复发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肿瘤异型程度为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DF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镜 黏膜剥离术 生存周期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EGFR蛋白表达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志红 张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86-4889,共4页
目的探究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 目的探究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治疗。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临床获益率(CB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生存周期差异,检测观察组EGFR蛋白表达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ORR(45.65%)明显高于对照组(23.91%,χ~2=4.79,P=0.04),CBR(71.74%)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χ~2=4.56,P=0.02)。两组Ⅰ~Ⅱ级和Ⅲ~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位PFS及中位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免疫组化评分结果,将EGFR表达(-^+)的患者标记为低表达组,共19例,将EGFR表达(■~■)的患者标记为高表达组,共27例。EGFR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358,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EGFR蛋白表达状态与其临床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 雷替曲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杨亚琴教授柴胡桂枝汤防治癌性疼痛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雪云 杨亚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7期28-29,共2页
当今社会癌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相应的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临床上西医缓解癌性疼痛的方法非常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导师杨亚琴教授在临床上利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有其一套独特的理论.本文从癌性疼痛的定义、原因及西医治疗... 当今社会癌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相应的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临床上西医缓解癌性疼痛的方法非常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导师杨亚琴教授在临床上利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有其一套独特的理论.本文从癌性疼痛的定义、原因及西医治疗入手,重点介绍导师应用柴胡桂枝汤预防和缓解癌性疼痛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疗效,降低西医治疗所致相关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 癌性疼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莉 王东峰 +2 位作者 李洪霖 吴建春 李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探究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为多线解救治疗失败而选择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究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为多线解救治疗失败而选择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情况,并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40例患者中4例未持续治疗,36例具有评估价值,其中完全缓解(CR)0例(0.00%),6例部分缓解(PR,16.67%),23例疾病稳定(SD,63.89%),7例疾病进展(PD,19.44%);总体客观有效率(ORR)为16.67%,临床获益率(CBR)为80.56%。40例患者中2例因费用等其他原因中断治疗的患者剔除后,共38例患者可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评价。2例(5.26%,2/38)因无法耐受急性肾功能损害等药物毒副作用停药,且1例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2例经救治后存活但未继续依维莫司服药。38例患者虽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37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及药物减量后均好转,36例继续依维莫司治疗。2年随访期间,36例持续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最早为接受治疗后36 d,最迟为接受治疗后22.5个月,PFS范围为(1.2~22.5)个月,中位PFS(mPFS)为6.8个月,末次随访19例生存,生存率为52.78%。雌激素受体(ER)极高表达(+++)、有远处转移的患者PFS更短,孕激素受体(PR)极高表达(+++)的患者PFS更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治疗前转移部位数及既往化疗方式对患者PFS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ER极高表达及有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马纯政从益气养血法论治乳腺癌术后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伟玲 冯保荣 +1 位作者 董鑫 马纯政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2期1808-1809,共2页
乳腺癌现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严重威胁了世界女性的健康;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第一选择;术后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马纯政教授依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乳腺癌术后患者大多气... 乳腺癌现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严重威胁了世界女性的健康;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第一选择;术后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马纯政教授依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乳腺癌术后患者大多气血亏虚,故在治疗上注重益气养血的同时,还要配合理气健脾,辨证施治,全方位诊疗。其经验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岩:乳腺癌 术后 气血亏虚 益气养血 理气健脾
下载PDF
lncRNA-NORAD表达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超锋 周世繁 +3 位作者 田青 王赛 李洪霖 马纯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3,共11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NORAD)在食管癌Eca-109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NORAD通过miR-26a-5p/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NORAD)在食管癌Eca-109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NORAD通过miR-26a-5p/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培养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和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Het-1A细胞和Eca-109细胞中NORAD mRNA、miR-26a-5p和UL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miRanda数据库检测NORAD与miR-26a-5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ORAD与miR-26a-5p的关系。根据实验目的和转染质粒的不同,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组和NORAD siRNA组,inhibitor NC组和miR-26a-5p inhibitor组,pcDNA-3.1(+)+mimics NC组、pcDNA-NORAD+mimics NC组、pcDNA-3.1(+)+miR-26a-5p mimics组和pcDNA-NORAD+miR-26a-5p mimics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检测miR-26a-5p与ULK1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6a-5p与ULK1的关系。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组和ULK1 siRNA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inhibitor NC组、NORAD siRNA+inhibitor NC组、siRNA NC+miR-26a-5p inhibitor组和NORAD siRNA+miR-26a-5p inhibitor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UL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或Het-1A细胞比较,食管癌组织或Eca-109细胞中NORAD和UL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26a-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siRNA NC组比较,NORAD siRNA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code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RAD靶向miR-26a-5p。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26a-5p inhibitor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pcDNA-3.1(+)+miR-26a-5p mimics组比较,pcDNA-NORAD+miR-26a-5p mimics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argetScan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6a-5p靶向ULK1。与siRNA NC组比较,ULK1 siRNA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siRNA NC+miR-26a-5p inhibitor组比较,NORAD siRNA+miR-26a-5p inhibitor组细胞中UL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沉默lncRNA-NORA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R-26a-5p/ULK1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 miR-26a-5p 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 食管肿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辨治浅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园园 刘培民 +1 位作者 段海瑞 郭军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9期96-98,共3页
反胃、噎膈、关格为三种不同的病症,综合历代医家对三者的描述,认为三者可出现于食管癌的不同发展阶段。《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篇记载反胃、噎膈、关格三种病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医案为依托,治法为主... 反胃、噎膈、关格为三种不同的病症,综合历代医家对三者的描述,认为三者可出现于食管癌的不同发展阶段。《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篇记载反胃、噎膈、关格三种病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医案为依托,治法为主线,总结反胃治则:益火之源、温暖脾胃;噎膈治则:噎证-甘寒以救阴,膈证-化痰降逆、通络祛瘀、通补胃阳;关格治则:交通阴阳。同时叶天士注重顾护肺胃之津液,善用辛开苦降之法,用药多选用苦辛甘之品,为后世医家治疗食管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反胃 噎膈 关格 食管癌
下载PDF
西红花苷对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明月 李洪霖 +1 位作者 冯保荣 马纯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11-2718,共8页
目的探究西红花苷对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表皮成纤维细胞ESF-1共培养,再用低、中、高(50、100、200μmol·L^(-1))剂量西红花苷处理共培养后的HCT... 目的探究西红花苷对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表皮成纤维细胞ESF-1共培养,再用低、中、高(50、100、200μmol·L^(-1))剂量西红花苷处理共培养后的HCT116细胞,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ESF-1/HCT116组、ESF-1/HCT116+Cro-L组、ESF-1/HCT116+Cro-M组、ESF-1/HCT116+Cro-H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PI染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荧光探针DCFH-DA测定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上皮性钙粘附分子(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共培养体系下的HCT116细胞比较,共培养后再经各浓度西红花苷处理后的HCT116细胞存活率下降,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的侵袭数目和迁移数目均减少,TGF-β1、N-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此外,SOD活性下降而MDA含量升高,ROS水平也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红花苷可抑制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西红花苷 增殖 侵袭 迁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在胃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伟玲 董鑫 +1 位作者 冯保荣 马纯政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第2期46-48,共3页
参苓白术散是临床治疗脾虚夹湿型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经典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随着中医药对恶性肿瘤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亦有显著疗效,其中尤以胃恶性肿瘤为主,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苓白术散是临床治疗脾虚夹湿型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经典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随着中医药对恶性肿瘤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亦有显著疗效,其中尤以胃恶性肿瘤为主,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现将近年来参苓白术散在胃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中取得疗效的文献兹以综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胃恶性肿瘤 疗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2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萍 张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999-5001,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GM) 2表达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相关的HCC患者,按照TNM分期分为Ⅰ~Ⅳ期,同时对HCC癌细胞株进行培养,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及Western印迹分析TGM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 目的探讨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GM) 2表达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相关的HCC患者,按照TNM分期分为Ⅰ~Ⅳ期,同时对HCC癌细胞株进行培养,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及Western印迹分析TGM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使用胱胺竞争性抑制TGM2作用通路,探究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与Ⅰ期HCC相比,Ⅳ期时TGM2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 05);免疫染色分析显示TGM2的大量表达主要见于HCCⅢ期及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肿瘤组织水平(P<0. 05);使用胱胺后48 h后HCC细胞的存活率下降至最大值的36. 5%左右,其可使caspase-3的活化降低1. 5倍,其最终导致磷酸化的AKT表达显著减少,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HCC中TGM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性及分期相关,通过竞争抑制TGM2的作用通路可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2 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