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周琳 王进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35,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为材料,经过亚精胺(Spd)浸种处理,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条件下,抗...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为材料,经过亚精胺(Spd)浸种处理,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农大108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掖单13,而农大108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增强了掖单13幼苗的抗性,促进了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这些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膜上的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渗透胁迫 玉米幼苗 线粒体膜ATPase 结合态多胺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红阳 侯小歌 刘怀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胺(Spd)浸种处理后,抑制了玉米种子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度、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以及淀粉含量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从而促进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玉米 萌发 淀粉酶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琳 马克世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共4页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deoxyribonucleic acid-protein:DNP)上的非共价结合态多胺(noncovalently conjugated polyamines:NCC-PAs)的含量。两个品种的NCC-Spd(亚精胺)和NCC-Spm(精胺)含量都...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deoxyribonucleic acid-protein:DNP)上的非共价结合态多胺(noncovalently conjugated polyamines:NCC-PAs)的含量。两个品种的NCC-Spd(亚精胺)和NCC-Spm(精胺)含量都因渗透胁迫而上升,而且抗旱性强的农大108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掖单13,在两个品种中未检测到NCC-Put(腐胺)。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掖单13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含量的上升,也提高了掖单13幼苗对渗透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的含量,从而增强玉米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玉米幼苗 核蛋白体(DNP) 结合态多胺 渗透胁迫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胚芽鞘抗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史留功 杜红阳 刘怀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共3页
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后,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胚芽鞘的长度、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相对电解质渗漏率(relative electrolyte leakage:REL)和鞘内Spd含量的变化... 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后,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胚芽鞘的长度、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相对电解质渗漏率(relative electrolyte leakage:REL)和鞘内Spd含量的变化。渗透胁迫第4天,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胚芽鞘的REL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其鞘内Spd含量的升幅则明显小于农大108;而农大108胚芽鞘的长度和RWC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掖单13。Spd浸种处理,则明显抑制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其胚芽鞘长度、RWC的下降和REL的增加,促进鞘内Spd含量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Spd浸种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玉米(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胚芽鞘中Spd的水平,从而增强玉米胚芽鞘的抗渗透胁迫能力,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玉米胚芽鞘 渗透胁迫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史留功 杜红阳 刘怀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736-5737,共2页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d)浸种,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d)浸种,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Spd浸种处理,明显促进渗透胁迫条件下掖单13幼苗叶片内ASA和GSH含量的升高,并且明显抑制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结论]渗透胁迫下,Spd浸种促进了玉米(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非酶物质ASA和GSH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玉米 亚精胺浸种 抗氧化非酶物质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类囊体膜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琳 马克世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11-39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类囊体膜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7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类囊体膜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7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农大108;Spd浸种处理,不仅明显抑制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其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并且明显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结论]Spd浸种,通过抑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提高玉米(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玉米 亚精胺浸种 类囊体膜 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