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群 尹飞 +1 位作者 郝四平 李潮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96-3104,共9页
采用微区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下层(20~40cm、40~60cm)土壤容重改变后,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和微生物量N(MB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MBC和MBN随土层加深和下层土壤容重增加... 采用微区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下层(20~40cm、40~60cm)土壤容重改变后,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和微生物量N(MB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MBC和MBN随土层加深和下层土壤容重增加而降低,且相同层次不同容重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层次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MBC和MBN既受本土层容重大小影响,也随相邻土层容重增大其降幅增加,且20~40cm土层容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MBC和MBN的影响远大于40~60cm土层容重。玉米生育期间,三者受下层土壤容重变化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双重影响,且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放大了容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MBC和MBN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层土壤容重 玉米 根际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
下载PDF
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霞 张绍芬 +3 位作者 刘天学 李潮海 梅沛沛 王小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912-4918,共7页
采用两年三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方式的夏玉米光合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夏玉米Pn、Gs表现为吐丝期最大,处理间表现为平茬>立茬>除茬;Tr在... 采用两年三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方式的夏玉米光合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夏玉米Pn、Gs表现为吐丝期最大,处理间表现为平茬>立茬>除茬;Tr在处理间表现为除茬>立茬>平茬,叶片水平上的WUE表现为为平茬>立茬>除茬;不同麦茬处理夏玉米的产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处理方式 夏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潮海 赵霞 +2 位作者 刘天学 李连芳 李伟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69-2175,共7页
通过两年3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的夏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但在... 通过两年3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的夏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但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间有所差异,趋势为平茬>立茬>除茬,且苗期差异较大,后期逐渐减小。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碳通量的影响也表现出同样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处理方式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 土壤碳通量 根际生物活性 夏玉米(Zea mays 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