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高校微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国土空间规划微专业为例
1
作者 李昕 李旸 汪潇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微专业是主干专业采用新方式育人的一个有效措施。国土空间规划微专业具有学时短、跨度大、内容新的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多元化新农科规划人才。河南农业大学国土空间规划微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与考核等方面进行... 微专业是主干专业采用新方式育人的一个有效措施。国土空间规划微专业具有学时短、跨度大、内容新的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多元化新农科规划人才。河南农业大学国土空间规划微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专业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微专业 国土空间规划 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PDF
涉农专业跨专业选修课教学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
2
作者 张颖 胡梦丹 +2 位作者 乔家恒 丛胜美 赵明正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102-105,共4页
跨专业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养的形成。该文以河南农业大学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当前开设跨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在涉农专业开设... 跨专业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养的形成。该文以河南农业大学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当前开设跨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在涉农专业开设的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内容覆盖面不广、部分内容过于艰深、现有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和教学方法略显陈旧等问题;教师应当从重视讲好第一课、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三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专业选修课 农业经济学 涉农专业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
3
作者 郭娟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7期13-14,共2页
近年来,为了优化党的机构、提高党员素质,大学生党组织和党员人数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党组织已成为党的基层组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十分重要的特殊群体,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先... 近年来,为了优化党的机构、提高党员素质,大学生党组织和党员人数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党组织已成为党的基层组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十分重要的特殊群体,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未来发展。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员 先进性 纯洁性
下载PDF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地方鸡保护利用创新团队为例
4
作者 王永才 李国喜 +1 位作者 邓俊锋 康相涛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地方农业高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实现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地方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程度。以团队内部管理的视角,深度解析河南农业大学地方鸡保护利用创新团队的建设案例,从聚焦... 地方农业高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实现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地方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程度。以团队内部管理的视角,深度解析河南农业大学地方鸡保护利用创新团队的建设案例,从聚焦稳定方向、紧盯产业需求、注重交叉融合、创新转化模式、发挥头雁效应、注重激励创新、塑造文化氛围、坚守立德树人等方面探索该团队的发展道路,提出地方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在以下5个方面找准着力点:设定明确共同目标、坚持特色研究方向、服务区域产业需求、注重人员交叉互补、涵养团队文化氛围,进而推动团队、学科和学校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 科技创新 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原文传递
经济学原理(下)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5
作者 张海莹 冯继红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第3期75-76,共2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课程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学原理(下)课程为例,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主要从课程的线上教学准备、线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最后对该教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课程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学原理(下)课程为例,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主要从课程的线上教学准备、线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最后对该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过程考核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调查及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群 《管理工程师》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总体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党员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2011—2020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年河南省农业生态
7
作者 刘向华 甘蒙 +1 位作者 魏莉丽 温暖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解析其价值根源和构成的重要性。根据河南省的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分类测算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正面和负面...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解析其价值根源和构成的重要性。根据河南省的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分类测算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正面和负面价值,并剖析其价值构成及动态变化的现实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省服务价值量呈相对动态稳定态势,价值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服务类型结构差异。其中,人类效用感知突出的农产品供应是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价值,具有波动下降趋势;土壤保持作为支持和调节类服务价值的物质根源,它们之间呈现平稳变化趋势。围绕特征阐释,提出了以土地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新质生产力 2011—2020年 河南省
下载PDF
农业高等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与思考——记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64-165,共2页
2009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省内首批17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在安阳市汤阴县、漯河市舞阳县、南阳市方城县、信阳市罗山县等地正式启动。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村官"专业的大四学生通过进入大学生"村官"乡村工... 2009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省内首批17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在安阳市汤阴县、漯河市舞阳县、南阳市方城县、信阳市罗山县等地正式启动。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村官"专业的大四学生通过进入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见习,向农村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先进的科技知识和观念,协助村两委班子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在农村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是高校在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以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为载体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农民和大学生"村官"来说,可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讨
9
作者 朱付康 万其林 +2 位作者 崔甜玮 陈俊清 刘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4期027-031,共5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主要实现形式,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不仅蕴含共有性、共建性、共治性、共享性的内涵特征,还具有整合要素资源、保障集体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等多重制度优势。本文从河南...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主要实现形式,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不仅蕴含共有性、共建性、共治性、共享性的内涵特征,还具有整合要素资源、保障集体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等多重制度优势。本文从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进而找出适合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路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河南省 集体经济组织收益
下载PDF
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瓶颈与对策——以H省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明正 宋保胜 +1 位作者 李广瑜 郭晶晶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文章以H省农业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学生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然后分析了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瓶颈,最后提出了涉农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课程 涉农专业 课程内容
下载PDF
基于DEA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峥 陈书章 +2 位作者 朱琰洁 王艳青 马恒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6,492,共6页
选择6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用DEA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5和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分析,测算出各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值.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农业有效的地市数有所增加;化肥施用量过多和劳动力冗余,是制约其循环农业达到... 选择6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用DEA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5和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分析,测算出各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值.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农业有效的地市数有所增加;化肥施用量过多和劳动力冗余,是制约其循环农业达到有效状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DEA
下载PDF
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本土实践和政策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阳阳 梅林峰 刘瑞峰 《世界农业》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高效化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农业数字化发展中,欧盟以“共享”的信息传递系统建设、“开放”的区域集群构建以及“绿色”要素的反向驱动为主,美国以集约化... 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高效化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农业数字化发展中,欧盟以“共享”的信息传递系统建设、“开放”的区域集群构建以及“绿色”要素的反向驱动为主,美国以集约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方式、市场机制引入和社会资本引导以及数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主,日本以发展精细化数字农业、政府和农协协同推进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为主。中国摸索出了“政府主导+多主体融合”“农业龙头企业主导+政策扶持”“科研机构主导+产学研融合”和“能人带动+示范引领”4种适合中国农情的发展路径,但也面临政府主导的数字化项目缺乏可持续性、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潜力与功能、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和绿色消费市场信任缺失等问题。为此,应构建各地区的数据信息获取的联动机制、制定市场普遍严格遵循的绿色生产监管机制、推动农业组织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市场化运营以及充分发挥农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转型 国际经验 本土实践 政策启示
下载PDF
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张颖 康豫 +1 位作者 张璇 赵翠萍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9-308,318,共11页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关系,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经管类人才为目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农机合作社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从合作社漫游、成立与发起、农机社会化服务方案制定、收益核算与利润分配、实验考核体系五个环节阐释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385位处理组和518位对照组学生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匹配得分法验证学生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虚拟仿真实验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参与虚拟仿真实验对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提高效果达到11.3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4.58%和4.67%的提升。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以及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农林经济管理 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 农机合作社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科生社会实践育人水平提升探析——基于河南农业院校的统计调查
14
作者 徐会苹 李劼 +1 位作者 赵友平 张旭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农业类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以河南省农业院校为例,通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农业类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以河南省农业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农业院校文科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得出结论:社会实践次数和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要,造成社会实践效果达不到学生满意程度,社会实践不能有效带动学生到农村就业。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重视程度;增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实践基地建设;组建完整的社会实践教师队伍;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改进明瑟工资方程的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15
作者 董奋义 刘欢欢 +2 位作者 翟振杰 李梦婷 麻晓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7,共9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资方程估算了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永续盘存法估算了农业物质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由于每年农业固定投资总额增幅较大,物质资本存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于农业从业人员转出较快,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逐渐降低。在弹性系数作用下,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乘积虽然在增长,但其增速低于农业产值的增速,进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强化农业物质资本的投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合的优化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加快河南省农业强省战略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明瑟工资方程 农业人力资本 农业物质资本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基于2014—2023年10545篇SCI论文
16
作者 温暖 唐华仓 《河南科技》 2024年第8期144-149,共6页
【目的】对近十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为优化河南省农业科研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10 545篇论文,利用VOSviewer、Gephi等文献计量工具,构建国家地区、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结果】发文... 【目的】对近十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为优化河南省农业科研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10 545篇论文,利用VOSviewer、Gephi等文献计量工具,构建国家地区、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结果】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单位是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个人是张全国、张改平和汪学德;作者共现网络共识别出14个研究团队。【结论】河南省农业科技论文在全国排在第十位,与先进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应加强团队建设,瞄准前沿领域,取得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科技 SCI论文 科研团队
下载PDF
粮食良种补贴对加快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伟程 《种业导刊》 2008年第12期9-10,共2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实现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重要途径。培育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实现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重要途径。培育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用农业补贴政策加大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可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目标。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第一产粮大省,在利用粮食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 补贴政策 河南省 良种 粮食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进步
下载PDF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意愿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剑 刘瑞峰 +2 位作者 梁飞 李幸子 马恒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9-309,共11页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是破解“小农困境”、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有效举措。基于河南省林州市444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和持续衔接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是破解“小农困境”、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有效举措。基于河南省林州市444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和持续衔接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年限、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收入占比、农产品类型、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品牌化程度、政策宣传等变量是影响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主要因素;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技术服务、衔接内容约定方式、机械化投入、收益满意程度等变量对小农户持续衔接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高效衔接,应尊重小农户衔接意愿,鼓励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衔接对象和方式;引导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衔接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生产,面对市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条件鼓励小农户实现自主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有机衔接 选择意愿
下载PDF
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十大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330-332,共3页
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出发,客观分析了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困境,针对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十大体系建设。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介绍了平台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 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出发,客观分析了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困境,针对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十大体系建设。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介绍了平台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典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产品 电子商务 十大体系 大数据
下载PDF
论高等农业院校非经管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军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28期183-184,共2页
介绍了农业院校非经管类学生接受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非经管类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经济管理素质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